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快速补油增压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1-09-22 21:5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刹车 飞机 增压 控制阀 用于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飞机刹车压力控制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飞机刹车用快速补油增压机构。


背景技术:

2.目前,飞机刹车压力控制采用传统的液压系统通过管路实现刹车压力传递,它包括液压油源、控制阀组、液压管路、电气控制系统等组成,体积庞大,液压油源距离刹车机轮距离较远,液压油管需要现场布置,工作量大,油管若发生故障不易维修,也不便于实施电传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补油增压机构,该机构可代替传统的刹车液压系统,将储油、补油、增压、回油一体化设计,节省空间,可通过电机直接驱动活塞杆移动,实现补油和增压操作,最终实现机轮刹车动作。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快速补油增压机构,包括低压油缸、高压油缸和活塞杆,低压油缸的侧壁上设有补油回油口,低压油缸的一端开口并设有第一端盖,另一端设有出口,且出口处设有增压油缸,增压油缸内设有增压腔和补油回油流道,增压腔和补油回油流道均与出口连通,增压腔和补油回油流道还与位于高压油缸一端的进口连通,高压油缸的另一端设有第二端盖,且高压油缸的侧壁上设有液压输出口;所述活塞杆依次穿过第一端盖、增压腔并可延伸至高压油缸内,活塞杆与增压腔和高压油缸的进口间隙配合,位于低压油缸内的活塞杆上设有第一密封件,第一密封件与低压油缸的内侧壁过盈配合,第一密封件随着活塞杆移动,且其移动距离为第一端盖与补油回油口之间的距离。
6.本实用新型的增压原理:活塞杆往高压油缸移动,活塞推送油液往液压输出口移动,液压输出口与刹车动作筒连通,实现快速向刹车作动筒补充油液,快速建立所需要的刹车压力,实现飞机机轮刹车动作;
7.本实用新型的补油回油原理:当需要解除刹车压力时,活塞杆往低压油缸移动,飞机刹车作动筒中油液通过补油回油流道流入向低压油缸内。
8.进一步地,第一密封件上设有连接件,连接件上设有第二密封件,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均与低压油缸的内侧壁过盈配合,且第一密封件靠近端盖,连接件上开有过油孔。
9.进一步地,所述增压腔靠近低压油缸处设有密封圈,以保证油液从补油回油流道中流入流出。
10.进一步地,所述补油回油口连接有储油箱,保证油缸内的油液充足。
11.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1)将储油、补油、增压、回油一体化设计,结构巧妙,构思新颖;本实用西行布置在机轮附近,省略了从液压系统到机轮之间的液压管路,采用电缆控制电机实现刹车操作,便
于飞机实现电传操作,系统响应快,避免传统液压系统的“跑、冒、滴、漏”故障;
13.(2)可通过电机驱动活塞杆往返移动,实现电动刹车;
14.(3)产品设计采用标准化、模块化、集成化的原则,具有安全性能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增压状态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泄压状态示意图。
18.图中标记:10、低压油缸;11、补油回油口;12、第一端盖;20、高压油缸;21、第二端盖;22、液压输出口;30、增压油缸;31、增压腔;32、补油回油流道;33、密封圈;40、活塞杆;41、第一密封件;42、第二密封件;43、连接件;44、过油孔;50、储油箱。
具体实施方式
19.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低压”和“高压”用于区别两个油缸以及两个油缸之间存在压力差,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油缸内必须要达到多少压力值,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0.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快速补油增压机构,该机构主要应用于飞机刹车系统中,代替传统的刹车液压系统,用于给刹车作动筒补充油液或回流油液。
2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快速补油增压机构包括低压油缸10、高压油缸20、增压油缸30、活塞杆40和储油箱50,所述低压油缸10的侧壁开有补油回油口11,该补油回油口11用于连接储油箱50,通过储油箱50内的存储的油液给机构内补油或回油,以保证油液的充足。
22.所述低压油缸10一端开口并设有第一端盖12,第一端盖12可通过螺纹等常规方式安装在低压油缸10的一端,为保证油缸内的密封性,可在第一端盖12内设置密封垫圈,可通过打开第一端盖12对低压油缸10内进行维护。所述低压油缸10的另一端开有出口,出口位于低压油缸10的端面中部,该端面固定安装有增压油缸30。
23.所述增压油缸30内设有增压腔31和补油回油流道32,增压腔31位于增压油缸30的中轴线上,并与低压油缸10的出口连通,所述补油回油流道32位于增压腔31的外侧,也与低压油缸10的出口连通,油液通过补油回油流道32流入流出,所述增压油缸30的增压腔31和补油回油流道32还与高压油缸20的进口连通,高压油缸20的进口大小与增压油缸30的增压腔31出口大小一致,高压油缸20的侧壁设有液压输出口22,所述液压输出口22与刹车作动筒连通,实现将油液输送至刹车作动筒或回流。
24.所述高压油缸20的另一端为开口并设有第二端盖21,第二端盖21可通过螺纹等常规方式安装在高压油缸20上,为保证油缸内的密封性,可在第二端盖21内设置密封垫圈,可通过打开第二端盖21对高压油缸20内进行维护。
25.所述活塞杆40的一端穿过第一端盖12的中部并延伸至高压油缸20内,活塞杆40依次穿过低压油缸10、增压腔31和高压油缸20,活塞杆40与增压腔31、高压油缸20进口间隙配合,活塞杆40向高压油缸20移动时,保证油液通过液压输出口22进入刹车作动筒,位于低压
油缸10的活塞杆40上还设有第一密封件41,第一密封件41与低压油缸10的内侧壁过盈配合,并且第一密封件41随着活塞杆40的移动而移动,其移动的距离为第一端盖12到补油回油口11之间,活塞杆40往高压油缸20移动时,第一密封件41可逐渐减少低压油缸10内的油液,使油液通过补油回油流道32进入高压油缸20内,进而使高压油缸20内的油液充裕,反之,活塞杆40往低压油缸10移动时,第一密封件41可逐渐增大低压油缸10内的容积,使油液补油回油流道32回流到低压油缸10内。为保证油液只能从补油回油流道32流入流出,所述增压腔31靠近低压油缸10处设有密封圈33。
26.所述第一密封件41上一体成型有连接件43,连接与低压油缸10的内壁不接触,且其上开有过油孔44,连接件43上一体成型有第二密封件42,第二密封件42于低压油缸10的内侧壁过盈配合,且第二密封件42相较于第一密封件41远离第一端盖12设置。
27.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的补油状态,储油箱50内油液通过补油回油口11和连接件43上过油孔44进入低压油缸10内,再通过补油回油流道32进入高压油缸20,保证在增压之前油缸内的油液充足。
28.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的增压状态,可通过电机等电驱动设备带通活塞杆40往高压油缸20移动,因活塞杆40与高压油缸20的进口过盈配合,进而油液只能往液压输出口22移动,从而进入与液压输出口22连通的刹车动作筒,实现快速向刹车作动筒补充油液,快速建立所需要的刹车压力,实现飞机机轮刹车动作。
29.如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的泄压状态,可通过电机等电驱动设备带通活塞杆40往低压油缸10移动,因活塞杆40与增压腔31为通过密封圈33进行密封,油液从刹车作动筒流出后只能往补油回油流道32移动,从而进入低压油缸10内。
30.本实施例通过采用串联双活塞方式实现补油和增压同时进行,可通过电机驱动活塞杆40移动,实现电动刹车,取消液压管路,通过电信号控制,响应时间短,精简结构,缩小结构外形尺寸,提高系统可靠性。
3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和实用新型构思进行的改造和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