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减震降噪型混流风机的制作方法

2021-09-22 21:4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流风 减震 风机 降噪 设备


1.本技术涉及风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减震降噪型混流风机。


背景技术:

2.混流式风机是介于轴流风机和离心风机之间的风机。混流风机的叶轮让空气既做离心运动又做轴向运动,壳内空气的运动混合了轴流与离心两种运动形式,所以叫“混流”。其风压系数比轴流风机高,流量系数比离心风机大,用在风压和流量都“不大不小”的场合。它填补了轴流风机和离心风机之间的空白,同时具备安装简单方便的特点。
3.现检索到授权公告号为cn20649579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混流式风机,其包括双进风离心风机以及吸风风扇叶;双进风离心风机包括:离心叶轮以及驱动轴;驱动轴穿过离心叶轮以及吸风风扇叶中心;驱动轴、吸风风扇叶以及离心叶轮中心轴线重合;吸风风扇叶分别固定连接于离心叶轮两侧的驱动轴上。
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混流式风机在工作时吸风风扇叶和离心叶轮转动时会产生一定的噪音,容易对人们生产生活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混流式风机在工作时产生的噪音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减震降噪型混流风机。
6.本技术提供一种减震降噪型混流风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减震降噪型混流风机,包括圆柱筒状的壳体,所述壳体两侧分别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处固定有圆台状的集风筒,且所述集风筒靠近所述进风口一端的截面圆直径大于所述集风筒另一端的截面圆直径,所述出风口处设有用于消除噪音的消音器,所述壳体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吸收噪音的吸音棉,所述壳体外周底壁上设置有用于减震的减震装置。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驱动叶轮转动时,风机外的空气从集风筒进入壳体,集风筒设置为圆台状,进入壳体内的空气先聚集在集风筒处,由于集风筒截面圆直径尺寸随着空气流动的方向依次递增,使得空气进入集风筒后流动的速度依次减慢,降低了因流入壳体内的空气流速过快而产生的噪音,壳体内的吸音棉可对叶轮转动和电机工作时产生的噪音进行吸收,当空气从出风口流出时,出风口处的消音器可对空气流动时产生的噪音进行吸收,由于电机运转时可能产生震动,从而带动壳体震动,减震装置可对震动的壳体进行缓冲减震,消除壳体与安装面之间因为震动磕碰而产生的噪音。
9.优选的,所述壳体与所述吸音棉之间设置有吸音板,所述吸音板的一端固定有t字形的滑块,所述壳体内壁上焊接固定有与所述滑块适配的滑轨,所述滑轨沿垂直于所述进风口方向设置,所述吸音板远离所述滑块的端面上开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吸音棉的固定槽。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机运转时,壳体内的空气流速较大,吸音棉质地柔软,吸音板通过固定槽可对吸音棉进行固定支撑,同时吸音板可对壳体内的噪音进行二次吸
收,提高风机的降噪效果,吸音板一端的滑块与壳体内壁上的滑轨滑移连接,便于将吸音板从壳体内快速取出并更换,同时滑轨与滑块的相互作用,可将吸音板稳定安装在壳体内。
11.优选的,所述滑轨两端均可拆固定有锁紧板,所述滑轨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锁紧板的螺栓。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更换吸音板时,通过拧松螺栓,将锁紧板从滑轨端面上取下,沿着滑轨将吸音板拉出壳体,将新的吸音板沿滑轨推入壳体内,并通过螺栓与锁紧板将其锁紧固定在壳体内。
13.优选的,位于所述出风口处的所述壳体外周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上螺旋配合有螺纹筒,所述消音器固定连接在所述螺纹筒内侧壁上。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消音器通过螺纹筒安装固定在壳体上,当消音器出现故障需要更换维修时,只需要转动螺纹筒即可将消音器从壳体上快速拆除更换,保证了风机壳体无损伤。
15.优选的,所述减震装置包括上支撑板、下支撑板、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所述壳体与所述上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支撑板和所述下支撑板铰接相连,所述第一转杆中部固定有连接杆,所述第二转杆中部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杆上,且所述第二转杆与所述第一转杆交叉设置,所述第一转杆与所述第二转杆之间连接有用于减震的拉簧,所述第二转杆的两端分别转动滑移在所述上支撑板和所述下支撑板上。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风机工作产生震动时,上支撑板朝向下支撑板方向运动,此时第一转杆的端部与第二转杆端部之间的距离增大,带动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之间的拉簧拉伸,拉伸后的拉簧反作用于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使得上支撑板向下运动的速度减慢,实现对风机工作时的震动进行缓冲,消除了风机因震动而产生的噪音。
17.优选的,所述第二转杆的两端转动连接有铰接块,所述铰接块底部固定有t字形的卡接块,所述上支撑板与所述下支撑板上均设置有与所述卡接块适配的卡接槽,所述卡接槽两端为闭合状态。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支撑板向下运动时,驱动第二转杆的端面朝向远离第一转杆的端面滑移,由于第二转杆转动固定在第一转杆上,故第二转杆与上、下支撑板之间的夹角变小,铰接块使得第二转杆的转动更顺畅,同时铰接块上的卡接块在卡接槽的限制作用下将第二转杆转动连接在上、下支撑板上,同时卡接槽为第二转杆的滑移提供导向作用。
19.优选的,所述卡接槽两端的内壁上固定有用于降低磕碰磨损的阻挡块。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卡接块在第二转杆的带动下在卡接槽内滑移,阻挡块可以用于阻止卡接块滑移至卡接槽侧端时与其产生硬性磕碰,降低卡接块与卡接槽侧壁之间因硬性磕碰而产生的噪音。
21.优选的,所述上支撑板上固定有用于固定所述壳体圆弧托板,所述圆弧托板的内壁上固定有用于减震的橡胶垫。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壳体设置为圆柱状,圆弧托板可将壳体固定连接在上支撑板上,橡胶垫可对壳体与圆弧托板之间的缝隙进行填塞,使得壳体的安装更加稳定,同时橡胶垫可对壳体进行震动缓冲。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设置集风筒、消音器、吸音棉和吸音板,分别对风机进风口、出风口以及风机内部的噪音进行消除,降低风机工作时产生的噪音;
25.2.通过设置拉簧、第一转杆以及第二转杆,对风机工作产生的震动进行缓冲,降低因震动而产生的噪音。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壳体、消音器、吸音棉、吸音板、滑块、锁紧板、螺栓和螺纹筒的剖视图;
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减震装置、连接杆、拉簧、铰接块、卡接块和阻挡块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滑块、滑轨、锁紧板和螺栓的爆炸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进风口;3、出风口;4、圆弧托板;5、橡胶垫;6、集风筒;7、消音器;8、吸音棉;9、吸音板;10、滑块;11、滑轨;12、固定槽;13、锁紧板;14、螺栓;15、外螺纹;16、螺纹筒;17、减震装置;171、上支撑板;172、下支撑板;173、第一转杆;174、第二转杆;18、连接杆;19、拉簧;20、铰接块;21、卡接块;22、卡接槽;23、阻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减震降噪型混流风机。
33.参照图1和图2,一种减震降噪型混流风机包括壳体1。
34.壳体1设置为圆柱筒状,壳体1由钢材质制成,且壳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为进风口2和出风口3,进风口2处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集风筒6,集风筒6由钢材质制成,且集风筒6设置为空心圆台状,集风筒6与壳体1同轴焊接固定,且集风筒6靠近进风口2一端的截面圆直径大于集风筒6远离进风口2一端的截面圆直径,进入壳体1内的空气先聚集在集风筒6处,由于集风筒6截面圆直径尺寸随着空气流动的方向依次递增,使得空气进入集风筒6后流动的速度依次减慢,降低了因流入壳体1内的空气流速过快而产生的噪音,集风筒6内壁光滑设置,壳体1出风口3一端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外螺纹15,外螺纹15上螺纹配合有螺纹筒16,螺纹筒16远离壳体1一端的内壁上焊接固定有消音器7,螺纹筒16通过壳体1上的外螺纹15将消音器7锁紧固定在壳体1出风口3处。
35.壳体1内设置有电机,电机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壳体1内壁上,电机的输出端指向进风口2处,电机的输出轴与壳体1同轴设置,电机输出端固定有叶轮,叶轮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叶轮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设置在壳体1内。
36.参照图2和图4,壳体1内壁上对称设置有四个滑轨11,滑轨11远离壳体1的端面为开口设置,四个滑轨11均沿壳体1长度尺寸方向布置,滑轨11内滑道的横截面设置为t字形,滑轨11的两个端面均可拆固定有锁紧板13,锁紧板13由钢材质制成,锁紧板13的四周开设有通孔,滑轨11两个端面的四周开设有螺纹孔,锁紧板13的通孔内穿设有螺栓14,螺栓14的底部与螺纹孔螺旋配合。
37.四个滑轨11上均滑移固定有吸音板9,吸音板9上均布有多个吸音孔,吸音板9靠近
滑轨11的端面上焊接固定有滑块10,滑块10的横截面设置为t字形,滑块10与滑轨11滑移适配,吸音板9远离滑块10的端面上开设有固定槽12,固定槽12内粘贴有用于吸收噪音的吸音棉8,吸音棉8厚度尺寸与固定槽12深度尺寸相同。
38.参照1和图3,壳体1外周底壁上设置有减震装置17,减震装置17包括上支撑板171、下支撑板172、第一转杆173和第二转杆174,上支撑板171、下支撑板172、第一转杆173和第二转杆174均由钢材质制成,上支撑板171与下支撑板172平行设置,第一支撑板远离第二支撑板的端面上焊接固定有圆弧托板4,圆弧托板4的内壁上粘贴有橡胶垫5,壳体1通过螺钉固定在圆弧托板4上。
39.第一转杆173的两端分别铰接固定在上支撑板171下端面和下支撑板172上端面上,第一转杆173的中间段垂直焊接固定有连接杆18,连接杆18沿壳体1径向方向布置,第二转杆174的中间段开设有铰接孔,连接杆18穿设与铰接孔内,连接杆18与铰接孔间隙配合,连接杆18设置为连接螺栓,第一转杆173与第二转杆174交叉设置,第一转杆173与第二转杆174之间固定连接有用于减震的拉簧19,且拉簧19呈水平布置,
40.参照1和图3,第二转杆174上下端均转动连接有铰接块20,铰接块20两侧端面上均焊接固定有卡接块21,两个卡接块21的连线与连接杆18轴线平行设置,上支撑板171下端面和下支撑板172上端面上开设有与卡接块21适配的卡接槽22,卡接槽22两端为闭合设置,卡接槽22的横截面设置为t字形,且卡接槽22两个闭合端的内壁上粘贴有用于防止碰撞的阻挡块23。
41.本技术实施例减震降噪型混流风机的实施原理为:将滑块10插入滑轨11中,沿着滑轨11将吸音板9推入壳体1内,通过螺栓14将吸音板9锁紧固定在壳体1内,将带有消音器7的螺纹筒16螺旋配合在壳体1出风口3处的外螺纹15上,启动电机,电机驱动叶轮转动,风机外的空气从集风筒6进入壳体1,空气流经集风筒6后流动的速度依次减慢,降低了因流入壳体1内的空气流速过快而产生的噪音,电机在驱动叶轮转动时产生的噪音被吸音棉8和吸音板9进行吸收,当空气从出风口3流出时,出风口3处的消音器7可对空气流动时产生的噪音进行吸收。
42.电机运转时带动壳体1震动,震动的壳体1驱动上支撑板171朝向下支撑板172方向运动,上支撑板171驱动第二转杆174绕着连接杆18转动,第二转杆174两端的铰接块20将第二转杆174转动连接在上支撑板171和下支撑板172上,同时第二转杆174的两端在卡接块21与卡接槽22的限制作用下朝向远离第一转杆173的两端滑移,此时第一转杆173和第二转杆174之间的拉簧19被拉伸,拉伸后的拉簧19反作用于第一转杆173和第二转杆174,使得上支撑板171向下运动的速度减慢,实现对风机工作时的震动进行缓冲,消除了风机因震动而产生的噪音。
4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