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单筒式连续吐出注射泵的制作方法

2021-09-22 19:4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注射 吐出 连续 单筒式


1.本发明涉及注射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筒式连续吐出注射泵。


背景技术:

2.注射泵是容积泵的一种,其通过活塞在缸筒内的往复运动,使流体吸入缸筒或从缸筒中吐出。在机械上虽然可以高精度地控制流体流量,但每次只能吐出气缸容量的流体,无法实现流体的连续吐出。为了实现流体的连续吐出,现有的技术是通过两台注射泵配合,即一个注射泵在吐出缸筒内的流体时,另一个注射泵执行流体吸入动作并将流体存储在缸筒内,这样通过两台注射泵的配合动作实现流体的连续吐出。但这种方式至少需要两台注射泵,占地面积大,不利于小型化生产,而且需要联锁控制两台以上的注射泵同时动作,操作复杂,设备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筒式连续吐出注射泵,通过改进缸筒结构实现了单筒式的连续吐出。
4.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筒式连续吐出注射泵,包括内置容腔的缸筒,所述缸筒上设有与所述容腔连通的进液口、出液口。所述缸筒内动密封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容腔分隔为上容腔、下容腔的隔板,所述隔板在驱动机构驱动下能上下移动。所述进液口上设有受进液阀组控制能与所述上容腔或下容腔通断的进液引流组件,所述出液口上设有受出液阀组控制能与所述上容腔或下容腔通断的出液引流组件。当所述隔板下移时,所述上容腔与进液引流组件连通以吸入流体,所述下容腔与出液引流组件连通以吐出流体。当所述隔板上移时,所述下容腔与进液引流组件连通以吸入流体,所述上容腔与出液引流组件连通以吐出流体。
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隔板将缸筒容腔分隔为上容腔、下容腔,并通过驱动机构的驱动实现隔板的上下移动,以实现上容腔、下容腔的容积变化,以配合上容腔(或下容腔)吸入流体的同时,下容腔(或上容腔)能吐出流体;通过进液阀组控制进液引流组件与上容腔、下容腔的通断,通过出液阀组控制出液引流组件与上容腔、下容腔的通断,实现了对流体流向的控制,进而能够实现上容腔(或下容腔)吐液时,下容腔(或上容腔)同时进行吸液操作,实现流体的连续吐出;本发明的注射泵仅需单个缸筒即可实现流体的连续吐出,并且将出液阀组、进液阀组内置在缸筒内,不仅减小了泵体体积,而且避免了使用时外接控制阀组及管道的繁琐操作,此外,本发明仅需一个驱动机构即可驱动隔板移动以实现流体连续吐出,避免了联锁控制的复杂操作,降低了设备成本。
6.进一步来说,所述进液引流组件包括并联设置的且与所述进液口均连通的一号进液管、二号进液管,所述二号进液管贯穿所述隔板且开设有进液导引口。所述出液引流组件包括并联设置的且与所述出液口均连通的一号出液管、二号出液管,所述二号出液管贯穿所述隔板且开设有出液导引口。通过一号进液管、二号进液管的设置实现了进液口与上容
腔、下容腔的分别连通,通过一号出液管、二号出液管的设置实现了出液口与上容腔、下容腔的分别连通。
7.进一步来说,所述进液导引口、出液导引口位于所述隔板的同侧,以使进液导引口、出液导引口同时与上容腔、下容腔中的一个连通。此时,所述一号进液管、一号出液管同时与上容腔、下容腔中的另一个连通。
8.进一步来说,所述进液导引口、出液导引口位于所述隔板的两侧,且当进液导引口、一号出液管同时与上容腔、下容腔中的一个连通时,所述出液导引口、一号进液管同时与上容腔、下容腔中的另一个连通。
9.进一步来说,所述二号进液管包括位于所述容腔外侧的进液管本体,所述进液管本体的一端与所述进液口连接,另一端连接有贯穿所述容腔的进液金属管,所述进液金属管上开设有所述进液导引口;所述二号出液管与所述二号进液管结构相同。
10.进一步来说,所述隔板上开设有供所述二号进液管、二号出液管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内嵌装有与所述二号进液管、二号出液管动密封连接的动密封圈。
11.进一步来说,所述进液阀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一号进液管、二号进液管上的两个进液单向阀,当一个进液单向阀呈打开状态时,另一个进液单向阀呈关闭状态。
12.进一步来说,所述出液阀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一号出液管、二号出液管上的两个出液单向阀,当一个出液单向阀呈打开状态时,另一个出液单向阀呈关闭状态。
13.进一步来说,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丝杆电机,所述丝杆电机的丝杆密封穿设在所述缸筒内并与所述隔板连接。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流路原理图。
17.图中:
[0018]1‑
缸筒;11

进液口;12

出液口;2

隔板;21

动密封圈;31

一号进液管;32

二号进液管;321

进液导引口;322

进液管本体;323

进液金属管;41

一号出液管;42

二号出液管;421

出液导引口;422

出液管本体;423

出液金属管;5

进液单向阀;6

出液单向阀;71

丝杆电机;72

丝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0]
实施例一
[0021]
参见附图1、3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单筒式连续吐出注射泵,包括内置容腔的缸筒1,所述缸筒1上设有与所述容腔连通的进液口11、出液口12。所述缸筒1内动密封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容腔分隔为上容腔、下容腔的隔板2,所述隔板2在驱动机构驱动下能上下移动。所述进液口11上设有受进液阀组控制能与所述上容腔或下容腔通断的进液引流组件,所述出液口12上设有受出液阀组控制能与所述上容腔或下容腔通断的出液引流组件。当所述隔板2
下移时,所述上容腔与进液引流组件连通以吸入流体,所述下容腔与出液引流组件连通以吐出流体。当所述隔板2上移时,所述下容腔与进液引流组件连通以吸入流体,所述上容腔与出液引流组件连通以吐出流体。
[0022]
所述进液引流组件包括并联设置的且与所述进液口11均连通的一号进液管31、二号进液管32,所述二号进液管32贯穿所述隔板2且开设有进液导引口321,所述一号进液管31用以连通上容腔、下容腔中的一个,所述二号进液管32的进液导引口321用以连通上容腔、下容腔中的另一个。所述出液引流组件包括并联设置的且与所述出液口12均连通的一号出液管41、二号出液管42,所述二号出液管42贯穿所述隔板2且开设有出液导引口421,所述一号出液管41用以连通上容腔、下容腔中的一个,二号出液管42的出液导引口421用以连通上容腔、下容腔中的另一个。
[0023]
所述进液导引口321、出液导引口421位于所述隔板2的同侧,以使进液导引口321、出液导引口421同时与上容腔、下容腔中的一个连通。此时,所述一号进液管31、一号出液管41同时与上容腔、下容腔中的另一个连通。
[0024]
所述二号进液管32包括位于所述容腔外侧的进液管本体322,所述进液管本体322的一端与所述进液口11连接,另一端连接有贯穿所述容腔的进液金属管323,所述进液金属管323上开设有所述进液导引口321;所述二号出液管42与所述二号进液管32结构相同,其包括位于所述容腔外侧的出液管本体422,所述出液管本体422的一端与所述出液口12连接,另一端连接有贯穿所述容腔的出液金属管423,所述出液金属管423上开设有所述出液导引口421。所述进液金属管323、出液金属管423均密封固接在缸筒1上。需要注意的是,所述进液金属管323、出液金属管423均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堵的金属管,所述金属管内的流体仅能从一端开口流动至出液导引口或进液导引口处。
[0025]
所述进液阀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一号进液管31、二号进液管32上的两个进液单向阀5,当一个进液单向阀5呈打开状态时,另一个进液单向阀5呈关闭状态。所述出液阀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一号出液管41、二号出液管42上的两个出液单向阀6,当一个出液单向阀6呈打开状态时,另一个出液单向阀6呈关闭状态。
[0026]
以进液导引口321、出液导引口421同时与下容腔连通为例,本实施例一的工作过程如下:当驱动机构驱动隔板2下移以挤压下容腔时,同时开启一号进液管31的进液单向阀5、二号出液管42的出液单向阀6,此时,由于二号进液管32的进液单向阀5呈关闭状态,下容腔的流体只能经由二号出液管42的出液导引口421排出到出液口12处;同时,进液口11的流体经由一号进液管31储存到上容腔内(即下容腔吐出流体,上容腔同时吸入流体);当驱动机构驱动隔板2上移以挤压上容腔时,同时开启二号进液管32的进液单向阀5、一号出液管41的出液单向阀6,此时,进液口11的流体经由二号进液管32的进液导引口321存储到下容腔内,而上容腔内的流体则经由一号出液管41排出到出液口12处(即上容腔吐出流体,下容腔同时吸入流体)。
[0027]
为了使上容腔(或下容腔)尽可能排尽流体及减少气泡,出液导引口421的位置应尽量开设在出液金属管423靠近上容腔(或下容腔)的腔底处,进液导引口321的位置应尽量开设在进液金属管323靠近上容腔(或下容腔)的腔底处,所述腔底是指上容腔(或下容腔)远离隔板2的一侧。
[0028]
在本实施例一中,所述隔板2上开设有供所述进液金属管323、出液金属管423贯穿
的通孔,所述通孔内嵌装有与所述进液金属管323、出液金属管423动密封连接的动密封圈21,以配合隔板2的上下移动,防止流体从通孔处溢流到隔板2另一侧的上容腔或下容腔内。
[0029]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丝杆电机71,所述丝杆电机71的丝杆72密封穿设在所述缸筒1内并与所述隔板2连接。当丝杆电机71启动时,丝杆72能上下移动以带动隔板2上下移动。
[0030]
实施例二
[0031]
参见附图2

3所示,本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进液导引口321、出液导引口421位于所述隔板2的两侧,且当进液导引口321、一号出液管41同时与上容腔、下容腔中的一个连通时,所述出液导引口421、一号进液管31同时与上容腔、下容腔中的另一个连通。
[0032]
以进液导引口321与下容腔连通、出液导引口421与上容腔连通为例,本实施例二的工作过程如下:当驱动机构驱动隔板2向下移动以挤压下容腔时,同时开启二号进液管32的进液单向阀5、二号出液管41的出液单向阀6,此时,下容腔内的流体经由二号出液管42的出液导引口421排出到出液口12处,进液口11处的流体经由二号进液管32的进液导引口321存储到上容腔内(即下容腔吐出流体,上容腔同时吸入流体);当驱动机构驱动隔板2向上移动以挤压上容腔时,同时开启一号进液管31的进液单向阀5、一号出液管41的出液单向阀6,此时,上容腔内的流体经由一号出液管41排出到出液口12处,进液口11处的流体经由一号进液管31储存到下容腔内(即上容腔吐出流体、下容腔同时吸入流体)。
[003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隔板将缸筒容腔分隔为上容腔、下容腔,并通过驱动机构的驱动实现隔板的上下移动,以实现上容腔、下容腔的容积变化,以配合上容腔(或下容腔)吸入流体的同时,下容腔(或上容腔)能吐出流体;通过进液阀组控制进液引流组件与上容腔、下容腔的通断,通过出液阀组控制出液引流组件与上容腔、下容腔的通断,实现了对流体流向的控制,进而能够实现上容腔(或下容腔)吐液时,下容腔(或上容腔)同时进行吸液操作,实现流体的连续吐出;本发明的注射泵仅需单个缸筒即可实现流体的连续吐出,并且将出液阀组、进液阀组内置在缸筒内,不仅减小了泵体体积,而且避免了使用时外接控制阀组及管道的繁琐操作,此外,本发明仅需一个驱动机构即可驱动隔板移动以实现流体连续吐出,避免了联锁控制的复杂操作,降低了设备成本。
[0034]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