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空气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1-10-19 23:0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空气 设备


1.本技术涉及空气处理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2.相关技术中,空气处理设备存在需要拆装的零部件数量较多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空气处理设备,以减少需要拆装的零部件的数量。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空气处理设备,包括:
5.换热箱;
6.分隔件,位于所述换热箱内,所述分隔件与所述换热箱围设成室内区域和室外区域,所述分隔件位于所述室内区域和所述室外区域之间;以及
7.室内风机,包括位于所述室内区域的风机外壳和安装于所述风机外壳内的室内风轮,所述风机外壳与所述分隔件呈一体式结构。
8.一实施列中,所述分隔件形成有位于所述室内区域和所述室外区域之间的第一走线槽。
9.一实施列中,所述第一走线槽朝向所述室内区域的一侧的侧壁为第一侧壁,所述第一走线槽朝向所述室外区域的一侧的侧壁为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中的至少一个配置为与所述换热箱密封。
10.一实施列中,所述空气处理设备形成有第二走线槽,所述第二走线槽至少部分地形成于所述分隔件;所述第一走线槽用于容纳交流电线,所述第二走线槽用于容纳直流电线。
11.一实施列中,所述室内风机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室内风轮转动的第一直流电机,所述第一直流电机沿所述室内风轮的轴向位于所述室内风轮背离所述第一走线槽的一侧,所述第二走线槽位于所述分隔件背离所述第一走线槽的一端;所述空气处理设备还包括位于所述室外区域的室外风机,所述室外风机包括室外风轮以及驱动所述室外风轮转动的第二直流电机,所述第二直流电机的电源线穿设于所述第二走线槽。
12.一实施列中,所述分隔件具有与所述换热箱抵接的密封面组,所述密封面组位于所述分隔件的一端。
13.一实施列中,所述密封面组包括多个第一密封面和多个第二密封面,所述第一密封面和所述第二密封面交叉布置,多个第一密封面间隔排列的方向为第一方向,多个第二密封面间隔排列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交叉布置。
14.一实施列中,所述空气处理设备还包括:
15.安装座,连接在所述分隔件朝向所述室外区域的一侧;
16.第一止挡件,与所述安装座卡接;
17.电容器,位于所述室外区域,所述电容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止挡件抵接,所述第一止挡件套设于所述电容器;以及
18.第二止挡件,连接在所述分隔件朝向所述室外区域的一侧,所述第二止挡件位于所述安装座背离所述第一止挡件的一侧,所述第二止挡件与所述电容器的另一端抵接。
19.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止挡件的一端形成有弹性卡接部,所述弹性卡接部具有卡口,所述第一止挡件背离所述弹性卡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电容器抵接,所述安装座形成有安装孔和凸台,所述凸台位于所述安装座背离所述安装孔的一侧,所述凸台用于卡入所述卡口以使所述第一止挡件与所述安装座卡接,所述电容器穿设于所述安装孔。
20.一实施列中,所述换热箱包括:
21.主箱,所述分隔件位于所述主箱内,所述主箱形成有检修口;以及
22.检修盖板,覆盖于所述检修口,所述检修盖板与所述主箱连接,所述检修盖板、所述主箱以及所述分隔件围设成所述室外区域,所述分隔件和所述主箱围设成所述室内区域。
23.一实施列中,所述空气处理设备还包括连接在所述主箱外部的电控盒,所述检修盖板与所述主箱围设成穿线孔,所述电控盒用于与电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穿线孔用于避让电线以使电线的另一端经穿线孔进入主箱内。
24.一实施列中,所述检修盖板的外侧形成有预固定部,所述预固定部用于对穿设于所述穿线孔的电线进行预固定。
25.一实施列中,所述预固定部包括绕线柱和线卡,所述绕线柱用于缠绕电线,所述线卡具有用于夹持电线的卡槽。
26.一实施列中,所述主箱包括:
27.箱体,所述分隔件位于所述箱体内,所述检修口形成于所述箱体;以及
28.室内换热器,位于所述箱体内,所述分隔件、所述箱体以及所述室内换热器围设成所述室内区域,所述分隔件、所述箱体、所述室内换热器以及所述检修盖板围设成所述室外区域。
29.一实施列中,所述分隔件朝向所述检修盖板的一端具有密封面组,所述密封面组与所述检修盖板抵接。
30.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处理设备还包括:
31.安装座空气处理设备,连接在所述分隔件空气处理设备朝向所述室外区域空气处理设备的一侧;
32.第一止挡件空气处理设备,与所述安装座空气处理设备卡接;
33.电容器空气处理设备,位于所述室外区域空气处理设备,所述电容器空气处理设备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止挡件空气处理设备抵接,所述第一止挡件空气处理设备套设于所述电容器空气处理设备;以及
34.第二止挡件空气处理设备,连接在所述分隔件空气处理设备朝向所述室外区域空气处理设备的一侧,所述第二止挡件空气处理设备位于所述安装座空气处理设备背离所述第一止挡件空气处理设备的一侧,所述第二止挡件空气处理设备与所述电容器空气处理设备的另一端抵接;
35.其中,所述第一止挡件空气处理设备位于所述电容器空气处理设备朝向所述检修
盖板空气处理设备的一端。
36.本技术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设备,换热箱内部被分隔件分隔为室内区域和室外区域,由于分隔件与风机外壳呈一体式结构,使得分隔件集成到了风机外壳上,分隔件依附于风机外壳不再是一个独立的零部件,分隔件可随风机外壳做为一个整体一起拆装,因而减少了需要拆装的零部件的数量,使空气处理设备得以简化。
附图说明
37.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38.图2为图1中位置a处的放大视图;
39.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设备的爆炸视图,图中示出了第一止挡件、电容器以及第二止挡件相互拆解开的状态示意图,图中未示出主箱的完整结构;
40.图4为图3中位置b处的放大视图;
41.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第一止挡件的结构示意图;
42.图6为图3中位置c处的放大视图;
43.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设备的爆炸视图,图中示出了第一止挡件和电容器的安装状态,电容器和第一止挡件作为一个单元与安装座的拆解状态,图中未示出主箱的完整结构;
44.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了第一止挡件和电容器安装在安装座上的状态,图中未示出主箱的完整结构;
45.图9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了主箱与检修盖板相互拆解开的状态图;
46.图10为图9中位置d处的放大视图;
47.图11为图10中位置e处的放大视图;
48.图1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了检修盖板盖合于主箱的状态;
49.图13为图12中位置f处的放大视图。
50.附图标记说明:换热箱1;主箱11;检修口111;箱体112;室内换热器113;端板1131;室外换热器114;检修盖板12;预固定部121;绕线柱1211;线卡1212;卡槽12121;穿线孔13;倒钩131;分隔件2;第一走线槽21;第一侧壁211;第二侧壁212;密封面组22;第一密封面221;第二密封面222;室内区域3;室外区域4;室内风机5;风机外壳51;室内风轮52;第二走线槽6;安装座7;安装孔71;凸台72;第一止挡件8;弹性卡接部81;卡口811;电容器9;第二止挡件100;压缩机300;室外风机400;室外风轮401;第二直流电机402;过渡区500。
具体实施方式
5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技术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制。
52.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上”、“下”、“顶”、“底”、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3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需要理解的是,这些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
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以图3为参考,上下方向为图中箭头r3所示的方向。
53.作为本技术创造性构思的一部分,在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之前,需对相关技术中,零部件数量较多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合理的分析得到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54.相关技术中,空气处理设备不再区分独立的分室内机和室外机,而是将室内机和室外机的各零部件集成在一个箱体内,虽然室内机和实外机的各零部件都集成在一个箱体内,但是室内区域和室外区域的工作环境还是有一定的差别,需要将室内区域和室外区域分隔开,相关技术中的室内区域和室外区域通过隔板分隔开,隔板为一个独立的零部件,没有与室内区域和室外区域的任何零部件集成,在对空气处理设备进行拆装的过程中,需要单独对隔板进行拆装,因此,空气处理设备需要拆装的零部件的数量较多。
55.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处理设备,请参阅图1、图3、图6、图7、图8以及图9,空气处理设备包括换热箱1、分隔件2以及室内风机5。分隔件2位于换热箱1内,分隔件2与换热箱1围设成室内区域3和室外区域4,分隔件2位于室内区域3和室外区域4之间。室内风机5包括位于室内区域3的风机外壳51和安装于风机外壳51内的室内风轮52,风机外壳51与分隔件2呈一体式结构。如此结构形式,换热箱1内部被分隔件2分隔为室内区域3和室外区域4,由于分隔件2与风机外壳51呈一体式结构,使得分隔件2集成到了风机外壳51上,分隔件2依附于风机外壳51不再是一个独立的零部件,分隔件2可随风机外壳51做为一个整体一起拆装,因而减少了需要拆装的零部件的数量,使空气处理设备得以简化。
56.需要说明的是,风机外壳51位于室内区域3,位于风机外壳51内的室内风轮52转动以将室内区域3的气流吸入风机外壳51内,并通过风机外壳51的出风口排出风机外壳51进入室内工作区域,例如风机外壳51的出风口排出的风进入房间内以对房间内降温。
57.一实施例中,空气处理设备可以为空调器,空调器可以为窗机、台式机或移动式空气处理设备。
58.一实施例中,空气处理设备可以用于卫生间或浴室。
59.一实施例中,分隔件2与风机外壳51可以一体成型。
60.一实施例中,分隔件2与风机外壳51可以焊接。
61.一实施例中,分隔件2与风机外壳51通过紧固件连接。
62.一实施例中,分隔件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分隔件和第二分隔件,第一分隔件与风机外壳51一体成型。
63.一实施例中,第一分隔件和第二分隔件可以焊接、一体成型或通过紧固件连接。
64.一实施例中,室内风机5可以为贯流风机。
65.可以理解的是,室内风机5也可以视情况采用其它类型的风机。
66.一实施例中,风机外壳51为蜗壳。
67.一实例中,室内风轮52为贯流风轮。
68.可以理解的是,室内风轮52可以视情况采用其它类型的风轮。
69.一实施例中,室内风机5还包括用于驱动室内风轮52转动的室内驱动件,室内驱动件位于室内区域3。
70.一实施例中,室内驱动件可以为第一直流电机。
71.一实施例中,第一直流电机位于室内风轮52的下方。
72.具体地,以图1为参照,图1示出了风轮上方的结构,第一直流电机位于图1所示风轮的另一侧,图1中第一直流电机被遮挡,没有示出。
73.可以理解的是,室内驱动件可以采用其它类型的能够驱动室内风轮52转动的动力源。
74.一实施例中,分隔件2可以为隔板。
75.一实施例中,隔板与风机外壳51一体成型。
76.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3、图7以及图8,空气处理设备还包括位于室外区域4的室外风机400。
77.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3、图7以及图8,室外风机400包括室外风轮401以及驱动室外风轮401转动的室外驱动件。
78.一实施例中,室外驱动件可以为第二直流电机402。
79.可以理解的是,室内驱动件可以采用其它类型的能够驱动室内风轮52转动的动力源。
80.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3,以及图6~图8,分隔件2形成有位于室内区域3和室外区域4之间的第一走线槽21。如此结构形式,由于分隔件2上形成有位于室内区域3和室外区域4之间的第一走线槽21,电线可布置在第一走线槽21内,不需要额外设置用于走线的卡扣,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
81.一实施例中,可以在分隔件2上设置用于固定电线的结构以便走线,例如可以在分隔件2上设置卡线装置。
82.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3,以及图6~图8,第一走线槽21位于分隔件2的上方。
83.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3,以及图6~图8,第一走线槽21朝向室内区域3的一侧的侧壁为第一侧壁211,第一走线槽21朝向室外区域4的一侧的侧壁为第二侧壁212,第一侧壁211和第二侧壁212中的至少一个配置为与换热箱1密封。如此结构形式,通过第一侧壁211和第二侧壁212中的至少一个与换热箱1密封,能够较为有效地将室内区域3和室外区域4分隔开,降低室内区域3的气流和室外区域4的气流相互窜动的可能性。
84.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3,以及图6~图8,第一侧壁211和第二侧壁212均配置库与换热箱1密封。如此结构形式,通过第一走线槽21的第一侧壁211和第二侧壁212均与换热箱1密封,即实现了在第一走线槽21走线,又使得在室内区域3和室外区域4之间形成了双层密封结构,能够较为有效地将室内区域3和室外区域4分隔开,降低室内区域3的气流和室外区域4的气流相互窜动的可能性。
85.一实施例中,可以第一侧壁211与换热箱1密封,但第二侧壁212不与换热箱1密封。
86.一实施例中,可以第二侧壁212与换热箱1密封,但第一侧壁211不与换热箱1密封。
87.一实施例中,第一走线槽21的顶部的侧壁为第三侧壁,第三侧壁分别与第一侧壁211和第二侧壁212连接,可以通过第三侧壁与换热箱1密封。
88.可以理解的是,空气处理设备的电线中,可能有用于通交流电的交流电线,也可能有用于通直流电的直流电线。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7和图8,空气处理设备形成有第二走线槽6,第二走线槽6至少部分地形成于分隔件2。第一走线槽21用于容纳交流电线,第二走线槽6用于容纳直流电线。如此结构形式,由于第一走线槽21用于容纳交流电线,第二走线槽6用于容纳直流电线,使得交流电线和直流电线在不同的走线槽内走线,能够在一定程
度上防止直流电线中的电信号被交流电干扰。
89.需要解释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交流电线和直流电线并不是电线本身存在区别,交流电线和直流电线均是普通的电线,交流电线和直流电线本身是即能够通直流电也能够通交流电的。只是在空气处理设备工作时,交流电线和直流电线中所通过的电流不同。交流电线是指,在工作状态下,该电线通常是通交流电而不是通直流电。直流电线是指,在工作状态下,该电线通常是通直流电而不是通交流电。
90.一实施例中,第二走线槽6形成于分隔件2上。
91.一实施例中,第二走线槽6跨设于分隔件2和风机外壳51。
92.一实施例中,第二走线槽6形成于第一分隔件。
93.一实施例中,第二走线槽6跨设于第一分隔件和风机外壳51。
94.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7以及图8,第一直流电机沿室内风轮52的轴向位于室内风轮52背离第一走线槽21的一侧,第二走线槽6位于分隔件2背离第一走线槽21的一端,第二直流电机402的电源线穿设于第二走线槽6。如此结构形式,由于第一直流电机沿室内风轮52的轴向位于室内风轮52背离第一直线槽的一侧,第二走线槽6沿室内风轮52的轴向位于第一走线槽21朝向第一直流电机的一侧,使得第二走线槽6的位置较为靠近第一直流电机,第二直流电机402的电源线穿设于第二走线槽6,有利于将第二直流电机402的电源线布设至靠近第一直流电机的位置并与第一直流电机的电源线汇合后,将第一直流电机的电源线和第二直流电机402的电源线一起布设到目标位置,换热箱1内的电线布设较为整齐有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换热箱1内的电线布设的杂乱无序程度。
95.一实施例中,除第二直流电机402的电源线外,其它直流电线也可穿设于第二走线槽6。示例性地,穿设于第二直线槽的直流电线还可以为直流信号线。
96.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3、图7以及图8,第一走线槽21位于分隔件2的上方,第一直流电机位于室内风轮52的下方,第二走线槽6位于分隔件2的下方。
97.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以及图7~图11,分隔件2具有与换热箱1抵接的密封面组22,密封面组22位于分隔件2的一端。如此结构形式,通过密封面组22与换热箱1抵接,使分隔件2通过密封面组22与换热箱1密封,能够较为有效地将室内区域3和室外区域4分隔开,降低室内区域3的气流和室外区域4的气流相互流动的可能性,尽可能地保持室内区域3和室外区域4各自对应的工作环境。
98.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以及图7~图11,室内风轮52的周向为参考方向,分隔件2沿参考方向的至少一端具有密封面组22。
99.一实施例中,分隔件2沿参考方向的两端均具有密封面组22。
100.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1,密封面组22包括多个第一密封面221和多个第二密封面222,第一密封面221和第二密封面222交叉布置,多个第一密封面221间隔排列的方向为第一方向,多个第二密封面222间隔排列的方向为第二方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交叉布置。如此结构形式,第一密封面221和第二密封面222排列成网状结构,第一密封面221和/或第二密封面222与换热箱1抵接,使密封面组22与换热箱1形成多层密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分隔件2与换热箱1的密封性,从而较为有效地将室内区域3和室外区域4分隔开,降低室内区域3的气流和室外区域4的气流相互流动的可能性,尽可能地保持室内区域3和室外区域4各自对应的工作环境。
101.需要说明的是,以图11为参考,第一方向为图中箭头r1所示的方向,第二方向为图中箭头r2所示的方向。
102.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1,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
103.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1,第一密封面221和第二密封面222均为长条形。
104.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1,当第一密封面221和第二密封面222均为长条形,第一方向与第一密封面221的长度方向垂直,第二方向与第二密封面222的长度方向垂直。
105.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1,第一密封面221和第二密封面222均为矩形。
106.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1,当第一密封面221和第二密封面222交叉布置,第一密封面221和第二密封面222部分重叠。
107.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1,当第一密封面221和第二密封面222均为长条形,第一密封面221的长度方向和第二密封面222的长度方向垂直。
108.一实施例中,第一密封面221的数量为两个、三个、四个或五个。
109.一实施例中,第二密封面222的数量为两个、三个、四个或五个。
110.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7,第一走线槽21位于密封面组22的上方。
111.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3、图7以及图8,空气处理设备还包括压缩机300,压缩机300用于将气化的冷媒压冷凝液化,使冷媒放热。
112.一实施例中,压缩机300采用交流供电,压缩机300的电源线为交流电线,压缩机300的电源线穿设于第一走线槽21。
113.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7以及图8,空气处理设备还包括安装在室外区域4的电容器9。
114.一实施例中,电容器9用于启动压缩机300。
115.可以理解的是,电容器9为易损件,需要更换维护。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7以及图8,空气处理设备还包括安装座7、第一止挡件8以及第二止挡件100。安装座7连接在分隔件2朝向室外区域4的一侧。第一止挡件8与安装座7卡接,第一止挡件8套设于电容器9。电容器9的一端与第一止挡件8抵接。第二止挡件100连接在分隔件2朝向室外区域4的一侧,第二止挡件100位于安装座7背离第一止挡件8的一侧,第二止挡件100与电容器9的另一端抵接。如此结构形式,通过第一止挡件8与安装座7卡接,使得第一止挡件8的位置被安装座7限制,第一止挡件8套设于电容器9且电容器9抵接在第一止挡件8和第二止挡件100之间,使得电容器9被第一止挡件8和第二止挡件100限制,从而将电容器9可拆卸地安装在安装座7上,便于对电容器9进行更换维护。另外,通过第一止挡件8和第二止挡件100抵接在电容器9的两端实现对电容器9的安装固定,电容器9的安装不需要使用螺钉固定,使得电容器9的拆装简单方便。
116.一实施例中,第二止挡件100为挡块。
117.一实施例中,第二止挡件100与分隔件2一体成型。
118.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和图6,第一止挡件8的一端形成有弹性卡接部81,弹性卡接部81具有卡口811,第一止挡件8背离弹性卡接部81的一端与电容器9抵接,安装座7形成有安装孔71和凸台72,凸台72位于安装座7背离安装孔71的一侧,凸台72用于卡入卡口811以使第一止挡件8与安装座7卡接,电容器9穿设于安装孔71。如此结构形式,电容器9穿设于安装孔71,安装孔71能够对电容器9起到径向约束的作用,第一止挡件8推向安装座7,第一
止挡件8在凸台72的挤压作用下张开,继续推动第一止挡件8使凸台72挤入弹性卡接部81的卡口811内,从而实现第一止挡件8与安装座7的卡接,通过安装孔71对电容器9径向约束,通过第一止挡件8和和第二止挡件100分别抵接电容器9的两端以对电容器9的轴向约束,从而实现对电容器9的可拆卸地安装固定。
119.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和图6,弹性卡接部8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弹性卡接部81相对布置。安装座7上的凸台7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两个凸台72相对布置,凸台72挤入相应的弹性卡接部81内以使第一止挡件8与安装座7卡接。
120.一实施例中,第一止挡件8为电容帽。
121.一实施例中,电容帽的材质可以为绝缘且组燃的材料。
122.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9~图13,换热箱1包括主箱11以及检修盖板12,分隔件2位于主箱11内,主箱11形成有检修口111。检修盖板12覆盖于检修口111,检修盖板12与主箱11连接,检修盖板12、主箱11以及分隔件2围设成室外区域4,分隔件2与主箱11围设成室内区域3。如此结构形式,通过在主箱11上开设检修口111,并将检修盖板12覆盖于检修口111,当需要对主箱11内进行检修,将检修盖板12打开即可,使得检修操作方便简捷,不需要将主箱11整个都拆下后再进行检修操作。
123.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7~图10,第一止挡件8位于电容器9朝向检修盖板12的一端。如此结构形式,由于第一止挡件8位于电容器9朝向检修盖板12的一端,打开检修盖板12,即能够对安装在室外区域4内的第一止挡件8进行操作,可以将卡接在安装座7上的第一止挡件8拆下,将损坏的电容器9一并拿出,换上新的电容器9后,再将第一止挡件8卡接在安装座7上,更换完成后,将检修盖板12盖上。对电容进行更换或进行其它检修操作不需要将整个主箱11全部拆开,从而使得电容器9的更换维护较为方便。
124.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图10、图12以及图13,检修盖板12与主箱11卡接,和/或,检修盖板12与主箱11螺钉连接。
125.一实施例中,换热箱1也可以不设置检修盖板12,主箱11不设置检修口111。
126.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图13,当电容器9通过第一止挡件8和第二止挡件100可拆卸地安装于安装座7,沿第一止挡件8和第二止挡件100的排列方向,检修盖板12位于电容器9朝向第一止挡件8的一端。如此结构形式,当需要更换电容,可打开检修盖板12,由于检修盖板12位于电容器9朝向第一止挡件8的一端,方便操作人员将第一止挡件8拨出,使电容器9的更换操作较为方便。
127.可以理解的是,检修盖板12以及主箱11上的检修口111可以设置到其它位置,只要能够打开检修盖板12更换电容器9即可。
128.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6~图10,分隔件2朝向检修盖板12的一端具有密封面组22,密封面组22与检修盖板12抵接。如此结构形式,通过密封面组22与检修盖板12抵接,使得室内区域3和室外区域4之间形成较好的密封,降低室内区域3的气流和室外区域4的气流相互流动的可能性。
129.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6~图10,检修盖板12与分隔件2围设成过渡区500。过渡区500位于室内区域3和室外区域4之间。
130.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6~图10,过渡区500位于密封面组22朝向室内区域3的一侧。
131.一实施例中,空气处理设备还包括电控盒。
132.一实施例中,电控盒连接在主箱11外部。如此结构形式,电控盒位于主箱11外部,使得主箱11内有足够的空间能够安装其它的零部件。
133.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图10、图12以及图13,检修盖板12与主箱11围设成穿线孔13,位于主箱11外部的电控盒用于与电线的一端连接,穿线孔13用于避让电线以使电线的另一端经穿线孔13进入主箱11内。如此结构形式,由于检修盖板12与主箱11围设成穿线孔13,便于主箱11内的电线经穿线孔13穿以与电控盒连接。
134.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3,穿线孔13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其中一个穿线孔13与第一走线槽21对应以供交流电线穿出主箱11,另一个穿线孔13与第二走线槽6对应以供直流电线穿出主箱11。
135.一实施例中,与电控盒连接的电线包括直流电线和交流电线,直流电线和交流电线经穿线孔13进入主箱11内,进入主箱11内的至少部分交流电线穿设于第一走线槽21,进入主箱11内的至少部分直流电线穿设于第二走线槽6。
136.一实施例中,第二直流电机402的电源线经第二走线槽6与第一直流电机的电源线汇合后,第二直流电机402的电源线和第一直流电机的电源线均与电控盒连接。第一直流电机的电源线和第二直流电机402的电源线均为直流电线。
137.一实施例中,穿线孔13可以由主箱11上的半圆孔和检修盖板12上的半圆孔围设而成。
138.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和图10,穿线孔13可以由主箱11上的u型槽和检修盖板12上的u型槽围设而成。
139.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和图10,主箱11上形成有倒钩131,倒钩131位于主箱11的u型槽的开口处。当检修盖板12从主箱11上拆下,倒钩131能够防止主箱11的u型槽内的电线脱离主箱11的u型槽。
140.可以理解的是,当主箱11内的电线经穿线孔13延伸到主箱11外,穿线孔13与电控盒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穿线孔13与电控盒之间的电线需要固定以使布线较为安全,防止电线晃动造成接触不良,或电线在晃动过程中被损坏。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2和图13,检修盖板12的外侧形成有预固定部121,预固定部121用于对穿设于穿线孔13的电线进行预固定。如此结构形式,穿线孔13与电控盒之间的电线可以通过检修盖板12外侧的预固定部121进行固定。
141.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2和图13,预固定部121包括绕线柱1211和线卡1212,绕线柱1211用于缠绕电线,线卡1212具有用于夹持电线的卡槽12121。如此结构形式,当从主箱11延伸出的电线较长,可将电线缠绕在绕线柱1211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穿线孔13与电控盒之间的电线因长度过长而过度晃动。电线部分缠绕在绕线柱1211上后,还可以通过线卡1212夹持以保持绕线柱1211上的电线处于缠绕状态,防止缠绕在绕线柱1211上的电线脱离绕线柱1211。通过绕线柱1211和线卡1212的配合,使得穿线孔13和电控盒之间的电线能够被较好地固定。
142.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主箱11包括箱体112和室内换热器113。分隔件2位于箱体112内,检修口111形成于箱体112。室内换热器113位于箱体112内,分隔件2、箱体112以及室内换热器113围设成室内区域3,分隔件2、箱体112、室内换热器113以及检修盖板12围设成
室外区域4。如此结构形式,直接利用室内换热器113围成室内区域3,减少了围设成室内区域3所需的零部件,缩短了围设成室内区域3所需的分隔件2沿室内风轮52周向延伸的长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围设成室内区域3的零部件所占用的空间,有利于空气处理设备小型化。
143.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4,室内换热器113的两端均设置有端板1131,分隔件2与相应的端板1131密封连接。如此结构形式,通过端板1131与分隔件2连接,使室内换热器113与分隔件2之间能够较好地密封。
144.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图中示出了室内换热器113的一端的端板1131,与图示端板1131所在一端相对的另一端的端板1131与分隔件2密封连接。
145.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4,端板1131的形状呈l型。
146.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4,端板1131用于固定室内换热器113的散热管。
147.一实施例中,分隔件2和箱体112围设成室内区域3,室内换热器113位于室内区域3。
148.一实施例中,主箱11还包括室外换热器114,室外换热器114位于室外区域4,在制冷模式下,压缩机300将室内换热器113吸收热量后的气态冷媒压缩并进入室外换热器114冷凝成液态冷媒,释放热量,室外风机400对室外换热器114进行风冷,以带走室外换热器114中的冷媒释放的热量。
149.本技术提供的各个实施例/实施方式在不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
150.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