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智能通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16 12:5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通风 装置 除尘 功能 智能


1.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智能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人们在对大型工厂进行换气时,一般都会采用静电除尘的方式对空气中的灰尘进行吸附,但是装置在长时间使用后,难以对静电除尘板进行清理,灰尘容易附着在静电除尘板的表面,从而影响静电除尘板对灰尘的吸附效果,同时传统的装置在对静电除尘板进行维护时十分不便,工作人员难以将静电除尘板从装置内取出,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智能通风装置,具备便于工作人员对静电除尘板进行清理,便于工作人员对静电除尘板进行维护等优点,解决了传统通风装置不便于工作人员对静电除尘板进行清理,不便于工作人员对静电除尘板进行维护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除尘功能的智能通风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左侧底部的中央固定连通有进风管,进风管内固定连接有风机,箱体右侧顶部的中央固定连通有出风管,出风管内壁的左侧固定连通有防尘网,箱体左侧且靠近中央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通槽,通槽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导轨,导轨与箱体的内壁相固定连接,导轨共有四个,位于箱体内壁背面的两个导轨和位于箱体内壁正面的两个导轨之间均活动插接有静电除尘板,静电除尘板与外界的电源相电连接,通槽的左侧活动插接有密封板,该结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在需要对静电除尘板进行清理时,能够取下密封板,并在电源关闭的情况下对将静电除尘板从两个导轨之间取出,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静电除尘板进行维护或清理,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杆,四个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储水箱,储水箱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增压阀,增压阀的底部贯穿箱体内壁的顶部且固定连接有导流板,导流板的底部呈水平等距设置有若干个雾化喷头,箱体底部的中央固定连通有除尘管,除尘管通过单向阀与外界连通,该结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打开增压阀,增压阀则能够将储水箱内的水导出,并通过雾化喷头喷洒到静电除尘板上,而水流则会将静电除尘板上的灰尘吸附,并向下滑落,从而对静电除尘板进行清理,从而使得装置能够对静电除尘板进行自清理。
5.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除尘功能的智能通风装置,其中密封板左侧的中央固定连接有把手,把手为圆环形,该结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拉动把手,从而带动密封板移动,提高了工作人员在使用时的便捷性。
6.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除尘功能的智能通风装置,其中密封板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插块,插块活动插接于导轨内,插块的右侧与静电除尘板的左侧相互贴合,该结构设置,使得密封板在插入到导轨上后,插块能够插入到导轨内,从而对导轨上的静电除尘板进行限位,使得静电除尘板在插入到导轨上后,能够更加的稳定。
7.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除尘功能的智能通风装置,其中密封板正面和背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卡块,通槽正面和背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卡槽,卡块的大小和与卡槽的大小和形状相适配且卡接于卡槽内,该结构设置,使得密封板在对通槽进行密封后,卡块能够卡接于卡槽内,从而对密封板的进行固定,提高了密封板在固定后的稳定性。
8.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除尘功能的智能通风装置,其中密封板侧面的大小与通槽的大小一致。
9.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除尘功能的智能通风装置,其中储水箱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储水箱顶部的进水口内活动插接有橡胶塞。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导轨和静电除尘板,配合密封板,使得工作人员在需要对静电除尘板进行清理时,能够取下密封板,并在电源关闭的情况下对将静电除尘板从两个导轨之间取出,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静电除尘板进行维护或清理,通过设置的储水箱和增压阀,配合雾化喷头,使得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打开增压阀,增压阀则能够将储水箱内的水导出,并通过雾化喷头喷洒到静电除尘板上,而水流则会将静电除尘板上的灰尘吸附,并向下滑落,从而对静电除尘板进行清理,从而使得装置能够对静电除尘板进行自清理。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插块,使得密封板在插入到导轨上后,插块能够插入到导轨内,从而对导轨上的静电除尘板进行限位,使得静电除尘板在插入到导轨上后,能够更加的稳定,通过设置的卡块和卡槽,使得密封板在对通槽进行密封后,卡块能够卡接于卡槽内,从而对密封板的进行固定,提高了密封板在固定后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的把手,使得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拉动把手,从而带动密封板移动,提高了工作人员在使用时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13.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密封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箱体;2、进风管;3、风机;4、出风管;5、防尘网;6、除尘管;7、导轨;8、静电除尘板;9、支撑杆;10、储水箱;11、增压阀;12、橡胶塞;13、导流板;14、雾化喷头;15、通槽;16、卡槽;17、密封板;18、把手;19、插块;20、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19.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
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0.请参阅图1

3,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除尘功能的智能通风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左侧底部的中央固定连通有进风管2,进风管2内固定连接有风机3,箱体1右侧顶部的中央固定连通有出风管4,出风管4内壁的左侧固定连通有防尘网5,箱体1左侧且靠近中央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通槽15,通槽15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导轨7,导轨7与箱体1的内壁相固定连接,导轨7共有四个,位于箱体1内壁背面的两个导轨7和位于箱体1内壁正面的两个导轨7之间均活动插接有静电除尘板8,静电除尘板8与外界的电源相电连接,通槽15的左侧活动插接有密封板17,该结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在需要对静电除尘板8进行清理时,能够取下密封板17,并在电源关闭的情况下对将静电除尘板8从两个导轨7之间取出,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静电除尘板8进行维护或清理,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杆9,四个支撑杆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储水箱10,储水箱10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增压阀11,增压阀11的底部贯穿箱体1内壁的顶部且固定连接有导流板13,导流板13的底部呈水平等距设置有若干个雾化喷头14,箱体1底部的中央固定连通有除尘管6,除尘管6通过单向阀与外界连通,该结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打开增压阀11,增压阀11则能够将储水箱10内的水导出,并通过雾化喷头14喷洒到静电除尘板8上,而水流则会将静电除尘板8上的灰尘吸附,并向下滑落,从而对静电除尘板8进行清理,从而使得装置能够对静电除尘板8进行自清理。
21.密封板17左侧的中央固定连接有把手18,把手18为圆环形,该结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拉动把手18,从而带动密封板17移动,提高了工作人员在使用时的便捷性。
22.密封板17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插块19,插块19活动插接于导轨7内,插块19的右侧与静电除尘板8的左侧相互贴合,该结构设置,使得密封板17在插入到导轨7上后,插块19能够插入到导轨7内,从而对导轨7上的静电除尘板8进行限位,使得静电除尘板8在插入到导轨7上后,能够更加的稳定。
23.密封板17正面和背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卡块20,通槽15正面和背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卡槽16,卡块20的大小和与卡槽16的大小和形状相适配且卡接于卡槽16内,该结构设置,使得密封板17在对通槽15进行密封后,卡块20能够卡接于卡槽16内,从而对密封板17的进行固定,提高了密封板17在固定后的稳定性。
24.密封板17侧面的大小与通槽15的大小一致。
25.储水箱10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储水箱10顶部的进水口内活动插接有橡胶塞12。
26.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工作人员首先打开风机3,风机3将工厂内的密闭环境内的空气从工厂内抽出,使得空气能够对进入到箱体1内,此时两个静电除尘板8与外界的电源连通,静电除尘板8产生静电,当空气穿过两个静电除尘板8之间时,空气中的杂质则会被静电除尘板8所吸附,从而达到对空气进行除尘的效果,当工作人员需要对静电除尘板8进行清理时,便可以打开增压阀11,增压阀11将储水箱10内的水导出,并通过雾化喷头14喷洒到静电除尘板8的表面,水流则会对静电除尘板8表面的灰尘进行冲刷,并通过除尘管6流到外界,当工作人员需要对静电除尘板8进行维护时,便可以拉动把手18,从而将密封板17从通槽15内拉出,接着工作人员便可以将静电除尘板8从两个导轨7之间取出,从而将静电除尘
板8从箱体1内取出,然后工作人员便可以对静电除尘板8进行维护。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