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室内机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2021-10-16 12:1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空调器 调节 空气 室内


1.本技术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室内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2.目前分体式空调多数采用换热器在上,贯流风叶在中,风道在下侧。对于分体式空调室内机而言,风道出风口的设置受制于换热器的结构布置,而换热器的结构布置形式受到空调室内机本身的冷凝水收集等结构的限制,因此,换热器的结构布局形式有限,为了保证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当换热器的结构确定之后,系统的最佳进出风方向也就确定,如果更改贯流风叶的进出风位置,就会导致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受到影响,从而对空调室内机的出风效率和换热性能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3.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室内机和空调器,使得贯流风叶的进出风方向设置更加灵活,可以有效提高室内机的出风效率和换热性能。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室内机,包括蜗壳风道、贯流风叶和第一换热器,蜗壳风道包括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贯流风叶能够转动地设置在蜗壳风道内,第一换热器设置在贯流风叶的径向内侧,从进风口进入的气流经第一换热器流动至第一出风口。
5.优选地,室内机包括底座,底座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架,底座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支架,蜗壳风道的第一端安装在第一支架上,蜗壳风道的第二端安装在第二支架上,贯流风叶的第一端安装在第一支架上,贯流风叶的第二端安装在第二支架上,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端安装在第二支架上。
6.优选地,蜗壳风道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固定设置在蜗壳风道或第一支架上。
7.优选地,蜗壳风道能够转动地安装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悬空设置。
8.优选地,第一支架包括电机腔,电机腔内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与贯流风叶的第一端驱动连接。
9.优选地,第一支架朝向蜗壳风道的一端设置有凸轴,凸轴外套设有支承轴承,蜗壳风道的第一端安装在支承轴承上。
10.优选地,蜗壳风道的第一端端盖上设置有轴承室,支承轴承安装在轴承室内。
11.优选地,第二支架上安装有风道驱动轮,风道驱动轮能够相对于第二支架转动,蜗壳风道安装在风道驱动轮上。
12.优选地,风道驱动轮具有中心孔,第一换热器具有进出管路,进出管路从中心孔穿过,中心孔的内周壁上设置有内齿圈,第二支架上设置有第二电机和驱动齿轮,驱动齿轮设置在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驱动齿轮与内齿圈啮合。
13.优选地,第二支架包括外环壁,风道驱动轮朝向第二支架的一端沿周向设置有多
个轴套,轴套位于同一圆周上,多个轴套位于外环壁内侧,并与外环壁的内周壁滚动配合。
14.优选地,第二支架包括外环壁和安装板,安装板包括有朝向风道驱动轮凸出的凸出部,凸出部与外环壁之间形成环形槽,风道驱动轮朝向第二支架的一端沿周向设置有多个轴套,轴套位于同一圆周上,多个轴套能够滚动地设置在环形槽内。
15.优选地,第二电机安装在凸出部上。
16.优选地,第二支架上安装有滚动支架,滚动支架上设置有滚轮,贯流风叶的第二端设置有端环,滚轮对端环形成支撑,并与端环之间转动配合。
17.优选地,滚动支架上设置有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上均设置有滚轮,第一支座上的滚轮位于端环的外周,第二支座上的滚轮位于端环的内周。
18.优选地,端环的外周壁上设置有环形凹槽,第一支座上的滚轮位于环形凹槽内;和/或,端环的内周壁上设置有环形凹槽,第二支座上的滚轮位于环形凹槽内。
19.优选地,第一支座为一个,第二支座为两个,在垂直于贯流风叶的转动轴线的截面上,两个第二支座上的滚轮关于第一支座上的滚轮的中心与转动轴线的连线对称。
20.优选地,滚动支架上设置有中心孔,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端与滚动支架卡接配合,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端设置有进出管路,进出管路从中心孔穿出。
21.优选地,滚动支架与第一换热器之间设置有悬臂架,悬臂架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悬臂架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在滚动支架上。
22.优选地,悬臂架上设置有折边,折边位于第一换热器和滚动支架之间。
23.优选地,折边由悬臂架冲孔形成。
24.优选地,滚动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套筒,第二支架上设置有第二套筒,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套接,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之间形成防转配合。
25.优选地,第一套筒的外周设置有凸块,第二套筒的内周设置有卡槽,凸块卡入卡槽内。
26.优选地,第一换热器的底部设置有接水盘,接水盘上设置有排水孔,排水孔处连接有排水管。
27.优选地,底座上设置有副风道,副风道包括第二出风口,蜗壳风道旋转至底座位置时,蜗壳风道的第一出风口与副风道的进口连通,室内机从副风道的第二出风口出风。
28.优选地,第二出风口处设置有扫风叶片、导风板或微风感组件。
29.优选地,第二出风口处设置有等离子发生器。
30.优选地,蜗壳风道的内壁上设置有隔热层。
31.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机,该室内机为上述的室内机。
32.优选地,空调器为桌面空调,室内机包括底座时,底座与蜗壳风道的中心轴线之间的间距大于蜗壳风道的最大转动半径。
33.优选地,空调器为移动空调,室内机包括底座时,底座内集成有压缩机、节流装置和第二换热器,压缩机、第二换热器、节流装置和第一换热器依次连接形成冷媒流动循环。
34.本技术提供的室内机,包括蜗壳风道、贯流风叶和第一换热器,蜗壳风道包括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贯流风叶能够转动地设置在蜗壳风道内,第一换热器设置在贯流风叶的径向内侧,从进风口进入的气流经第一换热器流动至第一出风口。由于第一换热器设置在
贯流风叶的径向内侧,因此在贯流风叶工作的过程中,无论蜗壳风道的出风口怎么设置,均能够使得蜗壳风道与第一换热器之间形成良好的配合关系,保证气流能够从进风口充分与第一换热器换热之后从第一出风口吹出,因此使得蜗壳风道的出风口设置不受限制,可以随意设置为所需的状态,使得贯流风叶的进出风方向设计范围更广,蜗壳风道的设置更加灵活,能够更好地满足设计要求,可以有效提高室内机的出风效率和换热性能,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附图说明
3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室内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36.图2至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室内机处于不同扫风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37.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室内机的侧视结构图;
38.图8为图7的b

b向剖视结构图;
39.图9为图8的分解结构图;
40.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室内机的局部剖视图;
41.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室内机的局部剖视分解图;
42.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室内机的立体剖视结构图;
43.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室内机的滚动支架的立体结构图;
44.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室内机的滚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45.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室内机的滚动支架的侧视结构图;
46.图1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室内机的贯流风叶与滚动支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47.图1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室内机的滚动支架与第一换热器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48.图18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室内机的滚动支架与第一换热器的配合结构剖视图;
49.图19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室内机的立体结构图;
50.图20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室内机的立体结构图;
51.图2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室内机的立体结构图。
52.附图标记表示为:
53.1、蜗壳风道;2、贯流风叶;3、第一换热器;4、进风口;5、第一出风口;6、底座;7、第一支架;8、第二支架;9、第一电机;10、凸轴;11、支承轴承;12、轴承室;13、风道驱动轮;14、进出管路;15、内齿圈;16、第二电机;17、驱动齿轮;18、外环壁;19、安装板;20、轴套;21、凸出部; 22、环形槽;23、滚动支架;24、端环;25、滚轮;26、第一支座;27、第二支座;28、环形凹槽;29、悬臂架;30、折边;31、第一套筒;32、第二套筒; 33、凸块;34、接水盘;35、排水管;36、副风道;37、第二出风口;38、扫风叶片;39、等离子发生器;40、第一端盖;41、第二端盖;42、行走轮。
具体实施方式
54.结合参见图1至图21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室内机包括蜗壳风道1、贯流风叶2和第一换热器3,蜗壳风道1包括进风口4和第一出风口5,贯流风叶2能够转动地设置在蜗壳风道1内,第一换热器3设置在贯流风叶2的径向内侧,从进风口4进入的气流经第一换热器3流动至第一出风口5。
55.由于第一换热器3设置在贯流风叶2的径向内侧,因此在贯流风叶2工作的过程中,无论蜗壳风道1的出风口怎么设置,均能够使得蜗壳风道1与第一换热器3之间形成良好的配合关系,保证气流能够从进风口4充分与第一换热器3换热之后从第一出风口5吹出,因此使得贯流风叶2的进出风方向设计范围更广,蜗壳风道1的出风口设置不受限制,可以随意设置为所需的状态,使得蜗壳风道1的设置更加灵活,能够更好地满足设计要求,可以有效提高室内机的出风效率和换热性能,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56.普通空调蒸发器通常与蜗壳风道固定在一起,由于分体壁挂机蒸发器上必须有进出液铜管,这两根铜管需连接到外机部分,且无法做成运动部件,因此蒸发器需作为固定零部件。如果还按照蒸发器布置于蜗壳风道上方的传统设计,第一在进行固定的蜗壳风道1的设计时,会对蜗壳风道1的第一出风口5的设计形成限制,不利于第一出风口5的灵活设计,第二会对蜗壳风道1的转动形成阻碍,不利于设计可转动的蜗壳风道,第三在风道转动的过程中无法保证每个位置都具有良好的进风换热性能。所以,本技术中将蒸发器重新设计,取消其分体排式设计,将蒸发器改为类椭圆一体式,并且置于贯流风叶2的圆筒内部,在将蜗壳风道1设计为可转动的风道结构时,使蜗壳风道1旋转时不会因进风口位置变化而影响蒸发器换热,并且使得蒸发器有相对固定的位置,便于进行蜗壳风道的结构设计。
57.室内机包括底座6,底座6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架7,底座6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支架8,蜗壳风道1的第一端安装在第一支架7上,蜗壳风道1的第二端安装在第二支架8上,贯流风叶2的第一端安装在第一支架7上,贯流风叶2的第二端安装在第二支架8上,第一换热器3的第二端安装在第二支架 8上。通过在底座6上设置第一支架7和第二支架8,能够方便对蜗壳风道1、贯流风叶2以及第一换热器3进行支撑安装。
58.在一个实施例中,蜗壳风道1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架7和第二支架8上,第一换热器3的第一端固定设置在蜗壳风道1或第一支架7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3内置在贯流风叶2内,蜗壳风道1和第一换热器3均固定安装在底座6上,由于第一换热器3内置于贯流风叶2内侧,因此不会对蜗壳风道1 的出风口设置造成任何影响,不论将将蜗壳风道1的出风口设置在任何方向,均能够保证气流与第一换热器3进行充分换热,因此可以使得蜗壳风道1的出风口能够根据需要任意设置,设置位置更加灵活,可以更好地满足设计要求。
59.在一个实施例中,蜗壳风道1能够转动地安装在第一支架7和第二支架8 上,第一换热器3的第一端悬空设置,可以使得第一换热器3与第一支架7之间不存在连接关系,避免第一换热器3的第一端对第一支架7的结构造成影响,从而便于进行蜗壳风道1以及贯流风叶2与第一支架7之间的转动配合,降低了蜗壳风道1以及贯流风叶2与第一支架7的配合难度。
60.第一支架7包括电机腔,电机腔内设置有第一电机9,第一电机9与贯流风叶2的第一端驱动连接。第一电机9与贯流风叶2的第一端之间采用键连接的方式,能够通过第一电机9方便地驱动贯流风叶2转动。在电机腔的开口侧设置有第一端盖40,能够对电机腔的开口进行密封,从而对位于电机腔内的第一电机9进行保护,避免外界的水汽或者杂质进入到电机腔内对第一电机9造成损坏。
61.第一支架7朝向蜗壳风道1的一端设置有凸轴10,凸轴10外套设有支承轴承11,蜗壳风道1的第一端安装在支承轴承11上。通过设置凸轴10,可以增加支承轴承11的设置结构,方便进行支承轴承11的安装固定。在凸轴10 上设置有通孔,第一电机9的电机轴穿过该
通孔后与贯流风叶2驱动连接,因此凸轴10并不会对第一电机9与贯流风叶2的连接关系造成阻碍。由于凸轴 10套设在第一电机9的电机轴外,而蜗壳风道1套设在贯流风叶2外,因此套设在凸轴10外的支承轴承11与蜗壳风道1的组合转动结构,不会与第一电机 9和贯流风叶2的组合转动结构形成干涉,两者能够相互独立转动,实现了对贯流风叶2以及蜗壳风道1的转动独立控制,使得蜗壳风道1的转动不会对贯流风叶2的转动造成不利影响,方便实现蜗壳风道1的转动送风,实现对蜗壳风道1的出风口方向调节。
62.本实施例中,蜗壳风道1作为可动零件,可以直接由蜗壳风道1进行扫风,因此能够省去导风板结构。此外,由于第一换热器3位于贯流风叶2内侧,因此也不会对蜗壳风道1的转动造成任何阻碍,因此可以实现蜗壳风道的大角度扫风,不仅可以进行270度以内的扫风,也可以进行270度及以上角度的扫风,大幅度增加了室内机的扫风角度,能够通过大范围扫风使得室内迅速降温。
63.蜗壳风道1的第一端端盖上设置有轴承室12,支承轴承11安装在轴承室12内,可以进一步对蜗壳风道1的结构进行优化,减小室内机的整体轴向长度,使得室内机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同时也可以利用蜗壳风道1所形成的轴承室 12对支承轴承11的外环进行固定,实现支承轴承11与蜗壳风道1的稳定配合,使得蜗壳风道1的第一端与底座6之间稳定固定,同时可以具有良好的转动性能。
64.第二支架8上安装有风道驱动轮13,风道驱动轮13能够相对于第二支架 8转动,蜗壳风道1安装在风道驱动轮13上。风道驱动轮13与蜗壳风道1之间形成同步转动的配合关系,两者之间可以固定连接在一起,也可以通过键连接等方式实现同步转动驱动。通过增加风道驱动轮13,可以方便地实现蜗壳风道1与第二支架8之间的转动配合,降低蜗壳风道1的设置难度。
65.风道驱动轮13具有中心孔,第一换热器3具有进出管路14,进出管路14 从中心孔穿过,中心孔的内周壁上设置有内齿圈15,第二支架8上设置有第二电机16和驱动齿轮17,驱动齿轮17设置在第二电机16的输出端,驱动齿轮 17与内齿圈15啮合。风道驱动轮13上的中心孔,能够形成避让结构,使得第一换热器3的进出管路14能够顺利穿出蜗壳风道1外,同时还不会影响风道驱动轮13的转动功能。同时,风道驱动轮13上的内齿圈15能够与第二电机 16和驱动齿轮17形成驱动连接,从而方便地利用第二电机16进行蜗壳风道1 的转动驱动。
66.由于内齿圈15的设计尺寸比较灵活,因此可以方便进行第二电机16的位置设置,能够使得第二电机16偏离第二支架8的中心位置,可以避免第二电机16的设置对进出管路14的走管造成阻碍,同时不会影响第二电机16对于蜗壳风道1的转动驱动功能。
67.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支架8包括外环壁18,风道驱动轮13朝向第二支架8的一端沿周向设置有多个轴套20,轴套20位于同一圆周上,多个轴套20 位于外环壁18内侧,并与外环壁18的内周壁滚动配合。在本实施例中,多个轴套20相互配合,既能够起到对于风道驱动轮13的承载作用,使得风道驱动轮13能够始终保持与蜗壳风道1的转动轴线同轴的状态,又能够起到对于风道驱动轮13的转动导向作用,减小风道驱动轮13的转动阻力。
68.在本实施例中,蜗壳风道1的第二端与风道驱动轮13固定后成为一个整体,风道驱动轮13上设置有三个凸台,轴套20安装在凸台上。轴套20例如为pom轴套。
69.第二支架8包括外环壁18和安装板19,安装板19包括有朝向风道驱动轮13凸出的
凸出部21,凸出部21与外环壁18之间形成环形槽22,风道驱动轮 13朝向第二支架8的一端沿周向设置有多个轴套20,轴套20位于同一圆周上,多个轴套20能够滚动地设置在环形槽22内。
70.通过设置安装板19,并利用安装板19的凸出部21与外环壁18之间形成环形槽22,可以利用凸出部21的外周壁形成环形槽22的内环壁,并且利用该内环壁对沿环形槽22的周向均匀设置的轴套20进行支撑,可以对每个轴套20 形成支撑限位,保证第二支架8对于风道驱动轮13在周向方向上形成稳定均衡的受力,避免单个轴套20受力所导致的受力不均问题,提高风道驱动轮13 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起到对蜗壳风道1的限位作用,并且保证蜗壳风道1能够顺畅转动。
71.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机16安装在凸出部21上,可以减小第二电机16 的电机轴与风道驱动轮13之间的距离,同时使得第二电机16的电机轴能够更加方便地与风道驱动轮13的内齿圈15进行驱动配合。
72.本实施例中的电机例如为步进电机,在安装板19上设置有电机固定位,步进电机上安装有驱动齿轮17,步进电机穿过第二支架8的安装板19上预留的孔位,使得驱动齿轮17与风道驱动轮13的内齿圈15配合,由步进电机驱动,使得蜗壳风道1进行旋转。
73.第二支架8的端部开口处设置有第二端盖41,能够对第二支架8进行密封,从而对位于第二支架8内的第二电机16形成有效保护。
74.第二支架8上安装有滚动支架23,滚动支架23上设置有滚轮25,贯流风叶2的第二端设置有端环24,滚轮25对端环24形成支撑,并与端环24之间转动配合。通过在贯流风叶2的第二端设置端环24,一方面可以方便贯流风叶 2的各个叶片之间的连接固定,提高贯流风叶2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能够方便实现贯流风叶2与滚轮25之间的滚动配合。
75.滚动支架23上设置有第一支座26和第二支座27,第一支座26和第二支座27上均设置有滚轮25,第一支座26上的滚轮25位于端环24的外周,第二支座27上的滚轮25位于端环24的内周。
7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座26为一个,第二支座27为两个,在垂直于贯流风叶2的转动轴线的截面上,两个第二支座27上的滚轮25关于第一支座26 上的滚轮25的中心与转动轴线的连线对称。本实施例中,每个支座上设置一个滚轮25,因此总共设置有三个滚轮25,其中两个滚轮25设置在端环24的内周侧,一个滚轮25设置在端环24的外周侧,三个滚轮25相互配合,对贯流风叶2第二端的上下运动形成限制,使得贯流风叶2的第二端能够保持平衡,避免贯流风叶2转动的过程中第二端发生晃动,提高贯流风叶2的工作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77.在一个实施例中,端环24的外周壁上设置有环形凹槽28,第一支座26 上的滚轮25位于环形凹槽28内。在本实施例中,在端环24的外周壁上靠近第二支架8的一端设置有环形凸起,该环形凸起能够使得第二支架8上形成环形凹槽28,从而与滚轮25配合,对贯流风叶2沿着轴向方向的运动进行限位,保证贯流风叶2的转动结构稳定。上述的滚轮25例如为橡胶滚轮。
78.在一个实施例中,端环24的内周壁上设置有环形凹槽28,第二支座27 上的滚轮25位于环形凹槽28内。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从端环24的内周侧与滚轮25进行配合,对贯流风叶2进行轴向限位,提高贯流风叶2工作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79.在一个实施例中,滚动支架23上设置有中心孔,第一换热器3的第二端与滚动支架23卡接配合,第一换热器3的第二端设置有进出管路14,进出管路14从中心孔穿出。本实施例中,滚动支架23位于风道驱动轮13与第二支架8之间,因此需要设置换热器的管路穿出位。通过在滚动支架23上设置中心孔,能够利用该中心孔形成避让结构,方便将第一换热器3的进出管路14 从此处穿出,与外部的管路进行连接。
80.在本实施例中,滚动支架23主要起到对贯流风叶2的支撑作用,因此滚动支架23可以与第二支架8之间固定连接,也可以活动连接,只需要保证滚动支架23不会相对于第二支架8发生转动即可。
81.滚动支架23与第一换热器3之间设置有悬臂架29,悬臂架29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换热器3的第一端,悬臂架29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在滚动支架23 上。通过设置悬臂架29,可以利用悬臂架29对第一换热器3的悬臂端进行固定,从而增强第一换热器3的整体结构强度,避免第一换热器3的悬臂端下垂,提高第一换热器3的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82.在本实施例中,滚动支架23的第一支座26上开设有开口,悬臂架29的第二端穿过该开口后形成折弯部,折弯部贴设在第一支座26的背侧,并通过螺钉进行固定,从而将悬臂架29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在滚动支架23上,可以利用滚动支架23对第一换热器3的悬臂端提供拉动作用,使得第一换热器3的悬臂端得到支撑,进而减小第一换热器3的两端的不平衡作用,降低第一换热器3的悬臂结构对第一换热器3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83.悬臂架29上设置有折边30,折边30位于第一换热器3和滚动支架23之间,能够对第一换热器3形成限位,防止室内机跌落时第一换热器3与滚动支架23之间发生碰撞,对第一换热器3以及滚动支架23均形成有效保护。
84.折边30由悬臂架29冲孔形成,成型容易,结构强度好,便于实现,取材方便。
85.滚动支架23上设置有第一套筒31,第二支架8上设置有第二套筒32,第一套筒31与第二套筒32套接,第一套筒31与第二套筒32之间形成防转配合。
86.第一套筒31的外周设置有凸块33,第二套筒32的内周设置有卡槽,凸块 33卡入卡槽内。第一套筒31与第二套筒32之间也可以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一起。
87.第一换热器3的底部设置有接水盘34,接水盘34上设置有排水孔,排水孔处连接有排水管35。
88.在本实施例中,接水盘34为角形架接水盘,角形架接水盘的第一端与第一换热器3的弯管支架通过卡扣固定,角形架接水盘的底部为v形存水盘。
89.悬臂架29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接水盘34的第一端端部的支架结构上,由于第一换热器3的弯管支架通过卡扣固定在接水盘34的支架结构上,因此悬臂架29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接水盘34的第一端端部的支架结构上,第二端固定连接在滚动支架23上,接水盘34的底部与滚动支架23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能够使得第一换热器3、角形架接水盘和滚动支架23之间连接在一起,形成整体式结构。
90.在本实施例中,在进行悬臂架29的连接时,可以将悬臂架29的第一端在安装时倾斜插入到角形架接水盘的支架结构的安装槽内,然后将悬臂架29放平,之后使得悬臂架29穿过滚动支架23的第一支座26上的开口后向下按压到位,之后在悬臂架29的第一端通过卡接或者螺钉连接等方式锁紧固定在角形架接水盘上,第二端通过螺钉与滚动支架23之间固定连接。
91.最终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换热器3、进出管路14、排水管35、滚动支架23、接水盘34以及悬臂架29组装在一起,形成换热器组件,换热器组件与第二支架8固定连接,形成一个悬臂结构。
92.在一个实施例中,底座6上设置有副风道36,副风道36包括第二出风口 37,蜗壳风道1旋转至底座6位置时,蜗壳风道1的第一出风口5与副风道36 的进口连通,室内机从副风道36的第二出风口37出风。
93.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底座6上设置副风道36的方式,可以在蜗壳风道1 旋转至副风道36所在位置时,与副风道36进行衔接,使得蜗壳风道1的出风口的出风进入到副风道36内,然后从副风道36处进行出风,从而产生新的功能。
94.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出风口37处设置有扫风叶片38、导风板或微风感组件。当蜗壳风道1与副风道36进行衔接之后,可以实现扫风功能或者微风感功能。
95.蜗壳风道1的出风口处也可以设置导风板,从而与第二出风口37处的出风结构进行配合,实现更多种形式的出风,大大拓展了空调器的出风模式。
96.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出风口37处设置有等离子发生器39,可以实现离子出风。
97.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底座6上增加其他功能组件,与蜗壳风道1 进行组合,实现不同的出风功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要。
98.在本实施例中,创造性的将传统壁挂机固定的底壳蜗壳型风道设计为可转动的具有导风作用的蜗壳风道1,用以实现旋转大范围扫风,达到传统固定导风板无法比拟的扫风范围。在制热时吹风落地,制冷时吹风至屋顶,具有地毯升腾式制热,沐雨式制冷,提高空调舒适性。
99.结合参见图2至图6所示,为本实施例的室内机的扫风角度示意图,在图 4位置达到沐雨式制冷出风角度,形成冷风自屋顶向下,舒适制冷。在图6位置时,蜗壳风道出风口旋转至底座上端,底座6上的出风口打开,导风板向下压风,使热风直达地面,达到地毯升腾式制热效果。另外需说明的是自图2至图6扫风过程中,蜗壳风道1的角度变化是连续的。
100.在一个实施例中,蜗壳风道1的内壁上设置有隔热层,能够提高蜗壳风道 1的防凝露能力。
101.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空调器包括室内机,该室内机为上述的室内机。
102.在一个实施例中,空调器为桌面空调,底座6与蜗壳风道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间距大于蜗壳风道1的最大转动半径,从而使得底座6不会对蜗壳风道1 的转动造成阻碍,能够实现360度出风。
103.在一个实施例中,空调器为移动式空调,底座6内集成有压缩机、节流装置和第二换热器,压缩机、第二换热器、节流装置和第一换热器3依次连接形成冷媒流动循环。本实施例将压缩机、节流装置和第二换热器等室外部分集成到底座6内,可以成为供室内使用的360
°
旋转扫风的可移动一体式空调。为了便于进行该可移动一体式空调的移动,在底座6的底部可以设置行走轮42。行走轮42例如为万向轮。
104.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105.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仅
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