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热力站用的热能动力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8:0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热力 热能 装置 循环 动力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力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热力站用的热能动力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2.集中供热系统的热力站是供热网路与热用户的连接场所,它的作用是根据热网工况和不同的条件,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将热网输送的热媒加以调节、转换,向热用户系统分配热量以满足用户需求,并根据需要,进行集中计量、检测供热热媒的参数和数量,为了最大程度上节约热力资源和提供稳定的热能,人们逐渐研发出了一整套热能动力循环装置,此类装置非常之多。
3.虽然现有的热能动力循环装置使用较为广泛,但是其在使用时仍然存在存在以下问题:
4.1、现有的热能动力循环装置所提供的热水温度始终在三四十度,季节温度稍微低可以适用,但是再冷一点大多需要调小水的供给量来使得出水温度的增加。
5.2、现有的热能动力循环装置在整个循环过程中,大多通过单循环管道进行工作,当有连接管道损坏时,往往会导致整个装置崩溃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6.(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力站用的热能动力循环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热能动力循环装置持续输出量较小和单管道控制易损坏的问题。
8.(二)技术方案
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力站用的热能动力循环装置,包括双流管、集水筒、循环管、双通管和旋转调节阀,所述双流管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冷凝罐的侧面上且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出口管上,所述出口管安装在循环管上,所述出口管末端连接有出口阀,所述循环管固定在集水筒的上方,所述集水筒通过其侧面上的承重支杆固定在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安装在保温板的上方,所述双通管连接在冷凝罐和伺服电机之间,所述集水筒上表面顶端安装有备用接管,所述备用接管顶端连接有盖帽,所述旋转调节阀固定在伺服电机和加热片之间的连接管道上,所述加热片固定在集水筒的下方,所述加热片侧面两端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固定有加热电机,所述加热电机与加热片相连接,所述冷凝罐底端安装有进水管。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凝罐外表面上设有弧形的观测窗,所述观测窗采用透明保温塑料制成,所述冷凝罐顶端旋转连接有罐盖。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集水筒上端设有管道状结构的热能输出口,所述热能输出口水平固定在集水筒的外侧壁上,所述备用接管呈y状结构竖直固定在集水筒的上表面。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凝罐和伺服电机的连接管道上固定
有一个检测管,所述循环管的接口处固定有检测管,所述检测管倾斜端安装有密封盖。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热片下端与集水筒之间的连接管道上固定有流量控制块,所述流量控制块上端固定有旋转控制阀门。
14.(三)有益效果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力站用的热能动力循环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该热力站用的热能动力循环装置,通过加热片、集水筒和双通管增加该热能循环装置的可持续供给量,使其无需调节水的大小使水升温。
17.2、该热力站用的热能动力循环装置,通过双流管、双通管和旋转调节阀来控制该热能动力循环装置的整体运行管道走向,避免单管道循环出错。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局部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出口管;2、出口阀;3、双流管;4、冷凝罐;5、进水管;6、观测窗;7、罐盖;8、检测管;9、热能输出口;10、伺服电机;11、加热片; 12、集水筒;13、支撑架;14、保温板;15、循环管;16、双通管;17、密封盖;18、旋转调节阀;19、承重支杆;20、流量控制块;21、连接杆;22、加热电机;23、盖帽;24、备用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实施例
24.请参阅图1

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热力站用的热能动力循环装置,包括双流管3、集水筒12、循环管15、双通管16和旋转调节阀18,双流管3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冷凝罐4的侧面上且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出口管1上,出口管1安装在循环管15上,出口管1末端连接有出口阀2,循环管15固定在集水筒12的上方,集水筒12 通过其侧面上的承重支杆19固定在支撑架13,支撑架13安装在保温板14的上方,双通管16连接在冷凝罐4和伺服电机10之间,集水筒12上表面顶端安装有备用接管24,备用接管24顶端连接有盖帽23,旋转调节阀18固定在伺服电机10和加热片11之间的连接管道上,加热片11固定在集水筒12的下方,加热片11侧面两端安装有连接杆21,连接杆21上固定有加热电机22,加热电机22与加热片11相连接,冷凝罐4底端安装有进水管5。
25.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加热片11、集水筒12和双通管16增加该热能循环装置的可持续供给量,使其无需调节水的大小使水升温,通过双流管3、双通管16和旋转调节阀18来控制该热能动力循环装置的整体运行管道走向,避免单管道循环出错。
26.具体的,冷凝罐4外表面上设有弧形的观测窗6,观测窗6采用透明保温塑料制成,
冷凝罐4顶端旋转连接有罐盖7。
27.本实施例中,通过观测窗6来观察冷凝罐4内部的溶液体积,防止冷凝罐4内部液体爆满。
28.具体的,集水筒12上端设有管道状结构的热能输出口9,热能输出口9 水平固定在集水筒12的外侧壁上,备用接管24呈y状结构竖直固定在集水筒12的上表面。
29.本实施例中,通过集水筒12增加该循环装置的储水量,通过备用接管24 使该循环装置可以连接其他供给口,增加其功能性。
30.具体的,冷凝罐4和伺服电机10的连接管道上固定有一个检测管8,循环管15的接口处固定有检测管8,检测管8倾斜端安装有密封盖17。
31.本实施例中,通过检测管8观察管道内溶液流通情况,方便快速检测通道内具体堵塞的范围。
32.具体的,加热片11下端与集水筒12之间的连接管道上固定有流量控制块20,流量控制块20上端固定有旋转控制阀门。
33.本实施例中,通过流量控制块20在该循环装置闲置时实现装置的自循环,保证内部液体的流动性。
3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将该装置的各个管道进行连接,然后从进水管5处进水,时刻观察观测窗6,待到观测窗6被水充满时,停止进水,然后静置一段时间打开冷凝罐4侧面管道的阀门,选择性打开旋转调节阀18,选择单通道循环或者多通道循环,冷水进入加热片11处进行加热,工作时,热水直接通过集水筒12侧面的热能输出口9进行输送,闲置时集水筒12对热水进行储存,然后通过集水筒12上方的循环管15到达出口管1,再通过连接管道进入双流管3流进冷凝罐4进行循环,保证集水筒12内部的水温恒定在一定范围内,方便下次工作的直接热能供应。
3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