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红茶加工用发酵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9-22 21:2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工用 红茶 发酵 装置 加工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红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茶加工用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喝茶品茶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红茶,红茶因其干茶冲泡后的茶汤和叶底色呈红色而得名,属于全发酵茶类,是以茶树的芽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经过发酵后红茶中的茶多酚产生的化学反应减少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并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世界上最早的红茶由中国明朝时期福建武夷山茶区的茶农发明,名为“正山小种”,红茶品种主要有:日照红茶、祁红、昭平红、霍红、滇红、越红、泉城红、泉城绿、苏红、川红、英红、东江楚云仙红茶等,其中尤以祁门红茶最为著名,而在制作红茶的过程中,发酵是重要的步骤之一。
3.但是目前现有的红茶发酵装置在红茶发酵的过程中,大多需要人工补充水分,人工劳动强度较高,加工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红茶加工用发酵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茶加工用发酵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可拆卸连接有盖体,所述壳体左右两侧内表壁上均通过两个固定板转动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上螺纹连接有螺母座,两个所述螺母座相向的一侧外表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加湿器,所述壳体底部外表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壳体底部外表壁并与所述丝杠固定连接。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7.所述盖体上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盖体外表壁至所述壳体内,所述旋转轴与所述盖体之间转动连接。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9.所述壳体内的所述旋转轴侧表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沿周向方向呈等间距分布的搅拌杆。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1.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搅拌杆均为中空结构且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搅拌杆连通,所述搅拌杆外表壁上设有若干个沿周向方向呈等间距分布的出气孔,所述出气孔贯穿所述搅拌杆。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3.所述盖体顶部外表壁上固定连接有氧气罐,所述氧气罐顶部连通有氧气管,所述氧气管开放端通过旋转接头与所述旋转轴顶端连接。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5.所述盖体顶部外表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
过皮带与所述旋转轴传动连接,所述盖体底部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加热板。
16.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伺服电机、丝杠、螺母座和加湿器之间的配合,在红茶发酵的过程中,可以对红茶自动补充水分,代替传统人工手动操作,降低人工劳动强度的同时提高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18.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红茶加工用发酵装置主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转轴结构示意图。
20.图例说明:
21.1、壳体;2、盖体;3、固定板;4、丝杠;5、螺母座;6、加湿器;7、第一伺服电机;8、旋转轴;9、搅拌杆;10、出气孔;11、氧气罐;12、氧气管;13、旋转接头;14、第二伺服电机;15、加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红茶加工用发酵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顶部可拆卸连接有盖体2,壳体1左右两侧内表壁上均通过两个固定板3转动连接有丝杠4,丝杠4上螺纹连接有螺母座5,两个螺母座5相向的一侧外表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加湿器6,壳体1底部外表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伺服电机7,第一伺服电机7的输出轴沿竖直方向贯穿壳体1底部外表壁并与丝杠4固定连接,通过第一伺服电机7、丝杠4、螺母座5和加湿器6之间的配合,在红茶发酵的过程中,可以对红茶自动补充水分,代替传统人工手动操作,降低人工劳动强度的同时提高加工效率。
24.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盖体2上设有旋转轴8,旋转轴8沿竖直方向贯穿盖体2外表壁至壳体1内,旋转轴8与盖体2之间转动连接,壳体1内的旋转轴8侧表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沿周向方向呈等间距分布的搅拌杆9,旋转轴8与搅拌杆9均为中空结构且旋转轴8与搅拌杆9连通,搅拌杆9外表壁上设有若干个沿周向方向呈等间距分布的出气孔10,出气孔10贯穿搅拌杆9。
25.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盖体2顶部外表壁上固定连接有氧气罐11,氧气罐11顶部连通有氧气管12,氧气管12开放端通过旋转接头13与旋转轴8顶端连接,氧气通过氧气管12进入旋转轴8内,进而进入搅拌杆9内,再通过出气孔10进入壳体1内,对红茶进行发酵,使红茶发酵均匀,盖体2顶部外表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14,第二伺服电机14的输出轴通过皮带与旋转轴8传动连接,第二伺服电机14的输出轴通过皮带带动旋转轴8转动,进而带动搅拌杆9转动,对红茶进行搅拌,使壳体1内的红茶发酵均匀,提高发酵质量,盖体2底部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加热板15。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红茶加工用发酵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顶部可拆卸连接有盖体(2),所述壳体(1)左右两侧内表壁上均通过两个固定板(3)转动连接有丝杠(4),所述丝杠(4)上螺纹连接有螺母座(5),两个所述螺母座(5)相向的一侧外表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加湿器(6),所述壳体(1)底部外表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伺服电机(7),所述第一伺服电机(7)的输出轴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壳体(1)底部外表壁并与所述丝杠(4)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茶加工用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上设有旋转轴(8),所述旋转轴(8)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盖体(2)外表壁至所述壳体(1)内,所述旋转轴(8)与所述盖体(2)之间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红茶加工用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的所述旋转轴(8)侧表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沿周向方向呈等间距分布的搅拌杆(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红茶加工用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8)与所述搅拌杆(9)均为中空结构且所述旋转轴(8)与所述搅拌杆(9)连通,所述搅拌杆(9)外表壁上设有若干个沿周向方向呈等间距分布的出气孔(10),所述出气孔(10)贯穿所述搅拌杆(9)。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红茶加工用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顶部外表壁上固定连接有氧气罐(11),所述氧气罐(11)顶部连通有氧气管(12),所述氧气管(12)开放端通过旋转接头(13)与所述旋转轴(8)顶端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红茶加工用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顶部外表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14),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4)的输出轴通过皮带与所述旋转轴(8)传动连接,所述盖体(2)底部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加热板(1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茶加工用发酵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可拆卸连接有盖体,所述壳体左右两侧内表壁上均通过两个固定板转动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上螺纹连接有螺母座,两个所述螺母座相向的一侧外表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加湿器,所述壳体底部外表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壳体底部外表壁并与所述丝杠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伺服电机、丝杠、螺母座和加湿器之间的配合,在红茶发酵的过程中,可以对红茶自动补充水分,代替传统人工手动操作,降低人工劳动强度的同时提高加工效率。高加工效率。高加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方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华义茶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07
技术公布日:2021/9/2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