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腊肉发酵腌制机的制作方法

2021-09-15 08:0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腊肉 腌制 发酵 食品加工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腊肉发酵腌制机。


背景技术:

2.腊肉是民众喜欢的一种传统食品,以前只能在寒冷的秋冬季节制作,目前已经基本实现了工业化规模生产,一年四季都可以生产加工。在腊肉加工过程中,必须有一个腌制的环节,将切好的肉条与调味料混合均匀,腌制12

48小时,方能确保腊肉入味,进入后续的烘烤环节。现有的腊肉腌制方式通常采用一个大的容器(如木桶、瓦缸等),将肉条放进去腌制,到时间后再捞出来烘烤。整个腌制过程还需要人工翻动2

3次,将容器内上层的肉条和下层肉条调换位置,确保入味均匀,整个腌肉过程耗费一定的人力;夏天气温比较高,如腌制的时间过长,有时会发生肉条发酵过度而变质,导致最终腊肉产品品质不佳。
3.现有的已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专利申请号为201821106116.3,专利名称为一种腊肉腌制机,包括支撑架、罐体、开口盖、夹层、搅拌桨、转轴、轴承座、传动链轮组链轮和电机,所述罐体固定安装在支撑架上,罐体设有开口盖,罐体的外围设有夹层,所述罐体的内轴线位置固定安装有搅拌桨,搅拌桨的两端通过轴承座与支撑架连接,搅拌桨通过传动链轮组与电机连接。本技术的腊肉腌制机,通过机械自动化控制,实现腊肉的腌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可在腌制过程全程控温,解决高温季节腌制过程中肉质发酵过度的问题。(2)本实用新型采用控制器自动翻动肉条,无需人工,省工省力。(3)本实用新型通过搅拌桨的反转,可自动将腌制好的肉条从罐体内送出,比传统手工方式节约80%的人力成本。
4.然而上述方案存在这一些问题,首先,没有在进行搅拌的过程中添加汁液进行增味,其次,在旋转的过程中,腊肉的位置只是靠旋转进行移动,在取腊肉时,需要将手放置在内部在将腊肉取出,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腊肉发酵腌制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首先,没有在进行搅拌的过程中添加汁液进行增味,其次,在旋转的过程中,腊肉的位置只是靠旋转进行移动,在取腊肉时,需要将手放置在内部在将腊肉取出,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腊肉发酵腌制机:包括搅拌桶、进料塞、电机、联轴器、旋转轴、叶轮、护套、连接板、外壳、入液管、出液管、转盘、分料盘、密封片;
7.其中所述搅拌桶的侧面设有第一圆形开口,联轴器的外壁固定连接在搅拌桶侧面的第一圆形开口处,联轴器一侧通过外圈固定连接有电机,联轴器另一侧通过内圈固定连接旋转轴,旋转轴靠近联轴器的一端还与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搅拌桶侧面的第一圆形开口相对的一端设有第二圆形开口,护套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圆形开口处,旋转轴远离联轴器一端的外壁可旋转连接在护套的内壁中,在旋转轴的侧面固定设置有叶轮,叶轮采用蛟
龙结构,
8.所述搅拌桶的顶端设有第三圆形开口,进料塞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三圆形开口处,在进料塞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密封片,
9.外壳的一侧设有进料口,入液管固定连接在所述进料口处,另一侧设有出料口,出液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出料口处,在搅拌桶第一圆形开口的上方设有方形开口,出液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方形开口处,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搅拌桶的顶端,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的顶端,
10.分料盘的外壁可旋转连接在所述外壳的内壁,分料盘中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通孔到分料盘的外壁设有四个与入液管的进料口适配的第二通孔,转盘的外壁固定连接在分料盘中部的第一通孔处。
11.进一步的,在搅拌桶的底部设有支腿。
12.进一步的,转盘的侧面设有旋转组件。
13.进一步的,在搅拌桶第二圆形开口的下方设有椭圆形开口。
14.进一步的,搅拌桶的方形开口内壁设有防水圈。
15.进一步的,叶轮的外圈与搅拌桶的内壁抵接。
16.进一步的,在搅拌桶的椭圆形开口的下方设有接料盒。
17.进一步的,入液管远离外壳的一端连接有汁液入口。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入液管内部的液体通过分料盘逐步间断的输送到搅拌桶内部,开始启动电机,将腊肉与液体进行充分混合。
19.(2)叶轮将进行充分混合的腊肉从椭圆形开口处排出,直至掉落在提前准备好的物料盒中,从而达到进行充分腌制的作用。
20.(3)避免了人工进直接接触,更加环保卫生,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腊肉发酵腌制机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腊肉发酵腌制机剖视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腊肉发酵腌制机分料盘视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腊肉发酵腌制机外壳视图。
25.图中,1

搅拌桶,2

进料塞,3

电机,4

联轴器,5

旋转轴,6

叶轮,9

护套,10

连接板,11

外壳,12

入液管,13

出液管,14

转盘,15

分料盘,16

密封片。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1

4,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一种腊肉发酵腌制机,包括搅拌桶1、进料塞2、电机3、联轴器4、旋转轴5、叶轮6、护套9、连接板10、外壳11、入液管12、出液管13、转盘14、分料盘15、密封片16;
28.其中所述搅拌桶1的侧面设有第一圆形开口,联轴器4的外壁固定连接在搅拌桶1
侧面的第一圆形开口处,联轴器4一侧通过外圈固定连接有电机3,联轴器4另一侧通过内圈固定连接旋转轴5,旋转轴5靠近联轴器4的一端还与电机3输出轴固定连接,搅拌桶1侧面的第一圆形开口相对的一端设有第二圆形开口,护套9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圆形开口处,旋转轴5远离联轴器4一端的外壁可旋转连接在护套9的内壁中,在旋转轴5的侧面固定设置有叶轮6,叶轮6采用蛟龙结构,
29.所述搅拌桶1的顶端设有第三圆形开口,进料塞2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三圆形开口处,在进料塞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密封片16,
30.外壳11的一侧设有进料口,入液管12固定连接在所述进料口处,另一侧设有出料口,出液管1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出料口处,在搅拌桶1第一圆形开口的上方设有方形开口,出液管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方形开口处,连接板1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搅拌桶1的顶端,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11的顶端,
31.分料盘15的外壁可旋转连接在所述外壳11的内壁,分料盘15中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通孔到分料盘15的外壁设有四个与入液管12的进料口适配的第二通孔,转盘14的外壁固定连接在分料盘15中部的第一通孔处。
32.请参阅图1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联轴器4的外壁连接在搅拌桶1侧面的第一圆形开口处,联轴器4一侧通过外圈连接有电机3,联轴器4另一侧通过内圈连接旋转轴5,旋转轴5靠近联轴器4的一端还与电机3输出轴连接,护套9连接在第二圆形开口处,旋转轴5远离联轴器4一端的外壁可旋转连接在护套9的内壁中,在旋转轴5的侧面设置有叶轮6,进料塞2可拆卸连接在第三圆形开口处,在进料塞2的底端连接有密封片16,外壳11的一侧设有进料口,入液管12连接在进料口处,另一侧设有出料口,出液管13的一端连接在出料口处,在搅拌桶1第一圆形开口的上方设有方形开口,出液管13的另一端连接在方形开口处,连接板10的一端连接在搅拌桶1的顶端,另一端连接在外壳11的顶端,分料盘15的外壁可旋转连接在外壳11的内壁,通孔到分料盘15的外壁设有四个与入液管12的进料口适配的第二通孔,转盘14的外壁连接在分料盘15中部的第一通孔处,当需要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打开进料塞2,将需要进行制作的腊肉放入搅拌桶1中,再次关闭进料塞2,将入液管12朝外的一端进行连接,开始启动与转盘14连接的旋转机构,使入液管12内部的液体通过分料盘15逐步间断的输送到搅拌桶1内部,开始启动电机,将腊肉与液体进行充分混合,达到一定时间后,叶轮6将进行充分混合的腊肉从椭圆形开口处排出,直至掉落在提前准备好的物料盒中,从而达到进行充分腌制的作用。
33.进一步的,在搅拌桶1的底部设有支腿,便于进行操作。
34.进一步的,转盘14的侧面设有旋转组件,便于将汁液进行分段传送。
35.进一步的,在搅拌桶1第二圆形开口的下方设有椭圆形开口,便于将腊肉取出。
36.进一步的,搅拌桶1的方形开口内壁设有防水圈,避免长时间接触将方形开口冲刷变形。
37.进一步的,叶轮6的外圈与搅拌桶1的内壁抵接,避免被叶轮6挂坏。
38.进一步的,在搅拌桶1的椭圆形开口的下方设有接料盒,便于进行二次运输。
39.进一步的,入液管12远离外壳11的一端连接有汁液入口。
4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逆时针”、“顺时针”“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
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