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多用途双液压马达移树机驱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10-12 14:5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地说 马达 农林 液压 多用途


1.本发明属于农林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用途双液压马达移树机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2.在园林苗圃作业和园林工程施工作业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活树移栽。传统的作业方式是,人工绕着大树的根部,以树干基部为圆心,向外延伸一定比例的半径进行定点画圆,工人在此圆周边线的外围用铁锹取土、切根,最终将大树连同起挖成型的土球移开原生长地。
3.对于挖树作业的机械产品研发,尤其是起挖土球的机械作业属具的研发,是研制移树机械关键技术之一。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2014103210798,申请日为:2014.07.0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现有移树机的结构图,但是现有技术的专利技术方案采用的是单液压马达通过齿轮箱上输出两个齿轮与动滑轨上带缺口槽的齿圈的啮合传动,现有技术的专利技术方案缺点:
4.第一:采用的齿圈为内齿圈,导致齿轮箱输出轴上的齿轮必须布置在齿圈内部,即采用内啮合方式实现驱动,不仅占用了内部直径尺寸,而且旋转的齿轮容易与树皮接触,造成破皮。使得移树机只能对较小直径的树木进行挖土操作,使得移树机对直径较大的树木或灌木植被进行挖土受限。
5.第二:采用一个液压马达,需要通过齿轮箱的布置对传动系进行变换,增加了机构重量,也占用了内部直径尺寸。
6.第三:现有技术通过在完整的齿圈上开设缺口槽,从而将树的主干从缺口槽穿入齿圈中心,为了保证传动系统的完整性,齿圈上的缺口槽尺寸受限,从而使得移树机对直径较大的树木或灌木植被进行挖土受限。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用途双液压马达移树机驱动系统,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用途双液压马达移树机驱动系统,包括吊耳、液压缸、左驱动系统、右驱动系统、托轮组件、顶轮组件和液压油路系统,一个液压缸的缸体与一个吊耳中部铰接,一个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与左驱动系统中部上端铰接,另一个液压缸的缸体与另一个吊耳中部铰接,另一个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与右驱动系统中部上端铰接,多个托轮组件与左驱动系统和右驱动系统连接,多个顶轮组件与左驱动系统和右驱动系统外侧连接,所述液压油路系统通过油路与两个液压缸、左驱动系统和右驱动系统连接。
9.优选的,所述左驱动系统由左回转支撑上盖、左回转圈、左齿轮箱和左液压马达组成,所述左回转支撑上盖内设有环形槽一,左回转支撑上盖中间设有缺口槽,左回转圈与环
形槽一转动连接,左回转支撑上盖下端内壁和外壁上均匀设有多个圆柱孔,左回转支撑上盖下端外壁上均匀设有多个腰型孔,所述左回转圈外圈设有半圆齿圈,所述左齿轮箱与左回转支撑上盖中间紧固连接,所述左液压马达与左齿轮箱紧固连接,左齿轮箱中间竖直转动设有转轴一,转轴一上设有左齿轮,左液压马达输出轴上设有左端面齿轮,且左端面齿轮与左齿轮啮合,左齿轮与半圆齿圈啮合;所述左回转支撑上盖上对称设有铰接座一,且吊耳与铰接座一铰接,所述左回转支撑上盖中间设有中连接座一,且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与中连接座一铰接。
10.优选的,所述右驱动系统由右回转支撑上盖、右回转圈、右齿轮箱和右液压马达组成,所述右回转支撑上盖内设有环形槽一,右回转支撑上盖中间设有缺口槽,右回转圈与环形槽一转动连接,右回转支撑上盖下端内壁和外壁上均匀设有多个圆柱孔,右回转支撑上盖下端外壁上均匀设有多个腰型孔,所述右回转圈外圈设有半圆齿圈,所述右齿轮箱与右回转支撑上盖中间紧固连接,所述右液压马达与右齿轮箱紧固连接,右齿轮箱中间竖直转动设有转轴二,转轴二上设有右齿轮,右液压马达输出轴上设有右端面齿轮,且右端面齿轮与右齿轮啮合,右齿轮与半圆齿圈啮合;所述右回转支撑上盖上对称设有铰接座二,且吊耳(1)与铰接座二铰接,所述右回转支撑上盖中间设有中连接座二,且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与中连接座二铰接。
11.优选的,所述左回转圈两侧壁上设有环形槽二,所述托轮组件由拖轮轴和滚轮轴承组成,所述滚轮轴承套设在拖轮轴上,且与拖轮轴转动连接,多个滚轮轴承嵌入环形槽二中承载着左回转圈。
12.优选的,所述右回转圈两侧壁上设有环形槽二,所述托轮组件由拖轮轴和滚轮轴承组成,所述滚轮轴承套设在拖轮轴上,且与拖轮轴转动连接,多个滚轮轴承嵌入环形槽二中承载着右回转圈。
13.优选的,所述顶轮组件由顶架和顶滚子组成,所述顶滚子与顶架转动连接,多个顶滚子与环形槽二接触。
14.优选的,所述液压油路系统包括马达油路系统和液压缸油路系统,且马达油路系统和液压缸油路系统并联。
15.所述马达油路系统由油箱、过滤器、截止阀、液压泵、单向阀一、换向阀一和溢流阀组成,所述过滤器与油箱的出油口连接,所述截止阀与过滤器的出油口连接,所述截止阀的出油口与液压泵的进油口连接,所述液压泵的出油口管道上设有单向阀一和溢流阀,所述单向阀一的出油口与换向阀一的p1口连接,所述换向阀一的a1口与左液压马达的进油口连接和右液压马达的出油口连接,所述换向阀一的b1口与左液压马达的出油口连接和右液压马达的进油口连接,所述换向阀一的t1口与油箱连接。
16.所述液压缸油路系统由油箱、过滤器、截止阀、液压泵、单向阀二、换向阀二和溢流阀组成,所述过滤器与油箱的出油口连接,所述截止阀与过滤器的出油口连接,所述截止阀的出油口与液压泵的进油口连接,所述液压泵的出油口管道上设有单向阀二和溢流阀,所述单向阀二的出油口与换向阀二的p2口连接,所述换向阀二的a2口通过双向液压锁与液压缸连接,所述换向阀二的b2口通过双向液压锁与液压缸连接,所述换向阀二的t2口与油箱连接。
17.优选的,所述换向阀一和换向阀二为三位四通机动换向阀或者三位四通电磁换向
阀;所述液压泵的出油口管道上设有压力指示表。
18.优选的,所述左回转支撑上盖上设有激光测距传感器。
19.优选的,所述右回转支撑上盖上设有激光测距传感器,且激光测距传感器在圆周方向上均匀设有三个。
20.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21.1、该多用途双液压马达移树机驱动系统,作业前进行准备时,启动液压泵,液压泵将液压油从油箱中抽出经过过滤器过滤和截止阀从液压泵的出油口到达单向阀二和溢流阀处。
22.先将换向阀一的中位接通,换向阀二的右位接通,此时液压油从单向阀二的出油口通过换向阀二的p2口和a2口进入液压缸的有杆腔中,于此同时,液压缸的无杆腔中的液压油通过换向阀二的b2口和t2口进入油箱中,实现了液压缸的活塞杆收缩,液压缸的活塞杆收缩通过中连接座一实现左驱动系统的打开,使得左驱动系统上的铰接座一绕着吊耳下端旋转打开;液压缸的活塞杆收缩通过中连接座二实现右驱动系统的打开,使得右驱动系统上的铰接座二绕着吊耳下端旋转打开;使得左驱动系统和右驱动系统分别处于竖直状态。
23.然后将树穿入左驱动系统和右驱动系统之间,将换向阀二的左位接通,此时液压油从单向阀二的出油口通过换向阀二的p2口和b2口进入液压缸的无杆腔中,于此同时,液压缸的有杆腔中的液压油通过换向阀二的a2口和t2口进入油箱中,实现了液压缸的活塞杆伸出,液压缸的活塞杆伸出通过中连接座一实现左驱动系统的往上翻折,使得左驱动系统上的铰接座一绕着吊耳下端旋转折叠;液压缸的活塞杆伸出通过中连接座二实现右驱动系统的往上翻折,使得右驱动系统上的铰接座二绕着吊耳下端旋转折叠;使得左驱动系统和右驱动系统直至旋转至合并,此时左回转支撑上盖和右回转支撑上盖合并成一个整圆,左回转圈和右回转圈合并成一个整圆。
24.然后将换向阀一的左位接通,换向阀二的中位接通,此时液压油从单向阀一的出油口通过换向阀一的p1口和b1口进入左液压马达的进油口和右液压马达的出油口,驱动左液压马达反转和右液压马达正转,然后液压油从左液压马达的出油口和右液压马达的进油口流出,再从换向阀一的a1口和t1口进入油箱,此时左液压马达驱动左端面齿轮反转,左端面齿轮驱动左齿轮逆时针转动,左齿轮驱动左回转圈和右回转圈外壁上的半圆齿圈带着左回转圈和右回转圈组成的整个齿圈在环形槽一中顺时针转动,右液压马达驱动右端面齿轮正转,右端面齿轮驱动右齿轮逆时针转动,右齿轮驱动左回转圈和右回转圈外壁上的半圆齿圈带着左回转圈和右回转圈组成的整个齿圈在环形槽一中顺时针转动;将换向阀一的右位接通,任然保持换向阀二的中位接通,此时液压油从单向阀一的出油口通过换向阀一的p1口和a1口进入左液压马达的出油口和右液压马达的进油口,驱动左液压马达正转和右液压马达反转,然后液压油从左液压马达的进油口和右液压马达的出油口流出,再从换向阀一的b1口和t1口进入油箱,此时左液压马达驱动左端面齿轮正转,左端面齿轮驱动左齿轮顺时针转动,左齿轮驱动左回转圈和右回转圈外壁上的半圆齿圈带着左回转圈和右回转圈组成的整个齿圈在环形槽一中逆时针转动,右液压马达驱动右端面齿轮反转,右端面齿轮驱动右齿轮顺时针转动,右齿轮驱动左回转圈和右回转圈外壁上的半圆齿圈带着左回转圈和右回转圈组成的整个齿圈在环形槽一中逆时针转动。
25.实现同时通过左液压马达驱动左齿轮转动和右液压马达驱动右齿轮转动,驱动半圆齿圈带着左回转圈和右回转圈组成的整个齿圈在滚轮轴承的支撑下在左回转支撑上盖和右回转支撑上盖内的环形槽一内顺时针或者逆时针360
°
转动,所述左回转圈外圈设有半圆齿圈,所述右回转圈外圈设有半圆齿圈,采用左驱动系统和右驱动系统对称设置,避免了通过齿轮箱的布置对传动系进行变换,减低了机构重量,也减少了传动系占用左回转支撑上盖或右回转支撑上盖内部直径尺寸,提高了移树机作业树木的直径。
26.2、该多用途双液压马达移树机驱动系统,所述左回转圈外圈设有半圆齿圈,所述右回转圈外圈设有半圆齿圈,所述左齿轮在左回转圈外侧啮合,所述右齿轮在右回转圈外侧啮合,避免了左齿轮和右齿轮布置在内部与树皮接触,造成破皮,提高了挖掘之后树木的完整性。
27.3、该多用途双液压马达移树机驱动系统,换向阀一的中位接通,换向阀二的右位接通,此时液压油从单向阀二的出油口通过换向阀二的p2口和a2口进入液压缸的有杆腔中,于此同时,液压缸的无杆腔中的液压油通过换向阀二的b2口和t2口进入油箱中,实现了液压缸的活塞杆收缩,液压缸的活塞杆收缩通过中连接座一实现左驱动系统的打开,使得左驱动系统上的铰接座一绕着吊耳下端旋转打开;液压缸的活塞杆收缩通过中连接座二实现右驱动系统的打开,使得右驱动系统上的铰接座二绕着吊耳下端旋转打开;使得左驱动系统和右驱动系统分别处于竖直状态,相对于传统的通过在完整的齿圈上开设缺口槽,从而将树的主干从缺口槽穿入齿圈中心的作业方式,目标作业树种直径扩展至8-70cm,本发明能够对更粗树的主干进行挖土作业,也可以对乔木、丛生乔木和灌木植被进行挖土作业,作业的尺寸范围更广,作业的植被种类范围更多,覆盖90%以上树种,通用性更好。
28.4、该多用途双液压马达移树机驱动系统,当左驱动系统和右驱动系统直至旋转至合并,此时左回转支撑上盖和右回转支撑上盖合并成一个整圆,左回转圈和右回转圈合并成一个整圆,此时左回转支撑上盖和右回转支撑上盖上设有的三个激光测距传感器指向树的主干中心,通过三个激光测距传感器距离树的主干的尺寸,调整该多用途双液压马达移树机驱动系统,使树的主干中心与左回转支撑上盖和右回转支撑上盖合并成整圆的中心尽量重合,从而保证了挖掘后树根上土球的规整性,方便了草绳的包裹缠绕,同时也避免了树根上土球运输过程中的磕碰脱落,提高了移栽存活率。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发明的多用途双液压马达移树机驱动系统整体装配图一;
30.图2是吊耳、液压缸和左驱动系统装配图;
31.图3是吊耳、液压缸和右驱动系统装配图;
32.图4是左回转支撑上盖结构示意图;
33.图5是右回转支撑上盖结构示意图;
34.图6是左回转圈结构示意图;
35.图7是右回转圈结构示意图;
36.图8是托轮组件、顶轮组件、左回转圈、左齿轮、右回转圈和右齿轮工作状态位置关系示意图;
37.图9是左液压马达结构示意图;
38.图10是右液压马达结构示意图;
39.图11是托轮组件装配图;
40.图12是顶轮组件装配图;
41.图13是液压油路系统原理图;
42.图14是本发明的多用途双液压马达移树机驱动系统整体装配图二;
43.图15是激光测距传感器布置位置示意图;
44.其中:
45.1、吊耳;2、液压缸;3、左驱动系统;4、右驱动系统;5、托轮组件;6、顶轮组件;7、液压油路系统;8、激光测距传感器;
46.3-1、左回转支撑上盖;3-2、左回转圈;3-3、左齿轮箱;3-30、转轴一;3-31、左齿轮;3-4、左液压马达;3-40、左端面齿轮;30、铰接座一;31、中连接座一;
47.4-1、右回转支撑上盖;4-2、右回转圈;4-3、右齿轮箱;4-30、转轴二;4-31、右齿轮;4-4、右液压马达;4-40、右端面齿轮;40、铰接座二;41、中连接座二;
48.300、环形槽一;301、圆柱孔;302、腰型孔;303、环形槽二;304、半圆齿圈;305、缺口槽;
49.50、拖轮轴;51、滚轮轴承;
50.60、顶架;61、顶滚子;
51.70、油箱;71、过滤器;72、截止阀;73、液压泵;74、单向阀一;75、换向阀一;76、溢流阀;77、单向阀二;78、换向阀二;79、压力指示表。
具体实施方式
52.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53.如图1至图15所示,本发明是一种多用途双液压马达移树机驱动系统,采用左驱动系统和右驱动系统对称设置,避免了通过齿轮箱的布置对传动系进行变换,减低了机构重量,也减少了传动系占用左回转支撑上盖或右回转支撑上盖内部直径尺寸,提高了移树机作业树木的直径;所述左齿轮在左回转圈外侧啮合,所述右齿轮在右回转圈外侧啮合,避免了左齿轮和右齿轮布置在内部与树皮接触,造成破皮,提高了挖掘之后树木的完整性;相对于传统的通过在完整的齿圈上开设缺口槽,从而将树的主干从缺口槽穿入齿圈中心的作业方式,目标作业树种直径扩展至8-70cm,本发明能够对更粗树的主干进行挖土作业,也可以对乔木、丛生乔木和灌木植被进行挖土作业,作业的尺寸范围更广,作业的植被种类范围更多,覆盖90%以上树种,通用性更好;通过三个激光测距传感器距离树的主干的尺寸,调整该多用途双液压马达移树机驱动系统,使树的主干中心与左回转支撑上盖和右回转支撑上盖合并成整圆的中心尽量重合,从而保证了挖掘后树根上土球的规整性,方便了草绳的包裹缠绕,同时也避免了树根上土球运输过程中的磕碰脱落,提高了移栽存活率。
54.具体的说,如图1至图15所示,包括吊耳1、液压缸2、左驱动系统3、右驱动系统4、托轮组件5、顶轮组件6和液压油路系统7,一个液压缸2的缸体与一个吊耳1中部铰接,一个液压缸2的活塞杆端部与左驱动系统3中部上端铰接,另一个液压缸2的缸体与另一个吊耳1中
部铰接,另一个液压缸2的活塞杆端部与右驱动系统4中部上端铰接,多个托轮组件5与左驱动系统3和右驱动系统4连接,多个顶轮组件6与左驱动系统3和右驱动系统4外侧连接,所述液压油路系统7通过油路与两个液压缸2、左驱动系统3和右驱动系统4连接。
55.如图1、图2、图4、图6、图8、图9所示,所述左驱动系统3由左回转支撑上盖3-1、左回转圈3-2、左齿轮箱3-3和左液压马达3-4组成,所述左回转支撑上盖3-1内设有环形槽一300,左回转支撑上盖3-1中间设有缺口槽305,左回转圈3-2与环形槽一300转动连接,左回转支撑上盖3-1下端内壁和外壁上均匀设有多个圆柱孔301,左回转支撑上盖3-1下端外壁上均匀设有多个腰型孔302,所述左回转圈3-2外圈设有半圆齿圈304,所述左齿轮箱3-3与左回转支撑上盖3-1中间紧固连接,所述左液压马达3-4与左齿轮箱3-3紧固连接,左齿轮箱3-3中间竖直转动设有转轴一3-30,转轴一3-30上设有左齿轮3-31,左液压马达3-4输出轴上设有左端面齿轮3-40,且左端面齿轮3-40与左齿轮3-31啮合,左齿轮3-31与半圆齿圈304啮合;所述左回转支撑上盖3-1上对称设有铰接座一30,且吊耳1与铰接座一30铰接,所述左回转支撑上盖3-1中间设有中连接座一31,且液压缸2的活塞杆端部与中连接座一31铰接。
56.如图1、图3、图5、图7、图8、图10所示,所述右驱动系统4由右回转支撑上盖4-1、右回转圈4-2、右齿轮箱4-3和右液压马达4-4组成,所述右回转支撑上盖4-1内设有环形槽一300,右回转支撑上盖4-1中间设有缺口槽305,右回转圈4-2与环形槽一300转动连接,右回转支撑上盖4-1下端内壁和外壁上均匀设有多个圆柱孔301,右回转支撑上盖4-1下端外壁上均匀设有多个腰型孔302,所述右回转圈4-2外圈设有半圆齿圈304,所述右齿轮箱4-3与右回转支撑上盖4-1中间紧固连接,所述右液压马达4-4与右齿轮箱4-3紧固连接,右齿轮箱4-3中间竖直转动设有转轴二4-30,转轴二4-30上设有右齿轮4-31,右液压马达4-4输出轴上设有右端面齿轮4-40,且右端面齿轮4-40与右齿轮4-31啮合,右齿轮4-31与半圆齿圈304啮合;所述右回转支撑上盖4-1上对称设有铰接座二40,且吊耳1与铰接座二40铰接,所述右回转支撑上盖4-1中间设有中连接座二41,且液压缸2的活塞杆端部与中连接座二41铰接。
57.如图6所示,所述左回转圈3-2两侧壁上设有环形槽二303,如图11所示,所述托轮组件5由拖轮轴50和滚轮轴承51组成,所述滚轮轴承51套设在拖轮轴50上,且与拖轮轴50转动连接,多个滚轮轴承51嵌入环形槽二303中承载着左回转圈3-2。
58.如图7所示,所述右回转圈4-2两侧壁上设有环形槽二303,如图11所示,所述托轮组件5由拖轮轴50和滚轮轴承51组成,所述滚轮轴承51套设在拖轮轴50上,且与拖轮轴50转动连接,多个滚轮轴承51嵌入环形槽二303中承载着右回转圈4-2。
59.如图12所示,所述顶轮组件6由顶架60和顶滚子61组成,所述顶滚子61与顶架60转动连接,多个顶滚子61与环形槽二303接触。
60.如图13所示,所述液压油路系统7包括马达油路系统和液压缸油路系统,且马达油路系统和液压缸油路系统并联。
61.如图13所示,所述马达油路系统由油箱70、过滤器71、截止阀72、液压泵73、单向阀一74、换向阀一75和溢流阀76组成,所述过滤器71与油箱70的出油口连接,所述截止阀72与过滤器71的出油口连接,所述截止阀72的出油口与液压泵73的进油口连接,所述液压泵73的出油口管道上设有单向阀一74和溢流阀76,所述单向阀一74的出油口与换向阀一75的p1口连接,所述换向阀一75的a1口与左液压马达3-4的进油口连接和右液压马达4-4的出油口连接,所述换向阀一75的b1口与左液压马达3-4的出油口连接和右液压马达4-4的进油口连
接,所述换向阀一75的t1口与油箱70连接。
62.如图13所示,所述液压缸油路系统由油箱71、过滤器72、截止阀73、液压泵74、单向阀二77、换向阀二78和溢流阀76组成,所述过滤器71与油箱70的出油口连接,所述截止阀72与过滤器71的出油口连接,所述截止阀72的出油口与液压泵73的进油口连接,所述液压泵73的出油口管道上设有单向阀二77和溢流阀76,所述单向阀二77的出油口与换向阀二78的p2口连接,所述换向阀二78的a2口通过双向液压锁与液压缸2连接,所述换向阀二78的b2口通过双向液压锁与液压缸2连接,所述换向阀二78的t2口与油箱70连接。
63.如图13所示,所述换向阀一75和换向阀二78为三位四通机动换向阀或者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所述液压泵73的出油口管道上设有压力指示表79。
64.如图1、图14、图15所示,所述左回转支撑上盖3-1上设有激光测距传感器8。
65.如图1、图14、图15所示,所述右回转支撑上盖4-1上设有激光测距传感器8,且激光测距传感器8在圆周方向上均匀设有三个。
66.以下用具体实施例对具体工作方式进行阐述:
67.实施例1:
68.该多用途双液压马达移树机驱动系统,作业前进行准备时,启动液压泵73,液压泵73将液压油从油箱70中抽出经过过滤器71过滤和截止阀72从液压泵73的出油口到达单向阀二77和溢流阀76处。
69.先将换向阀一75的中位接通,换向阀二78的右位接通,此时液压油从单向阀二77的出油口通过换向阀二78的p2口和a2口进入液压缸2的有杆腔中,于此同时,液压缸2的无杆腔中的液压油通过换向阀二78的b2口和t2口进入油箱70中,实现了液压缸2的活塞杆收缩,液压缸2的活塞杆收缩通过中连接座一31实现左驱动系统3的打开,使得左驱动系统3上的铰接座一30绕着吊耳1下端旋转打开;液压缸2的活塞杆收缩通过中连接座二41实现右驱动系统4的打开,使得右驱动系统4上的铰接座二40绕着吊耳1下端旋转打开;使得左驱动系统3和右驱动系统4分别处于竖直状态。
70.然后将树穿入左驱动系统3和右驱动系统4之间,将换向阀二78的左位接通,此时液压油从单向阀二77的出油口通过换向阀二78的p2口和b2口进入液压缸2的无杆腔中,于此同时,液压缸2的有杆腔中的液压油通过换向阀二78的a2口和t2口进入油箱70中,实现了液压缸2的活塞杆伸出,液压缸2的活塞杆伸出通过中连接座一31实现左驱动系统3的往上翻折,使得左驱动系统3上的铰接座一30绕着吊耳1下端旋转折叠;液压缸2的活塞杆伸出通过中连接座二41实现右驱动系统4的往上翻折,使得右驱动系统4上的铰接座二40绕着吊耳1下端旋转折叠;使得左驱动系统3和右驱动系统4直至旋转至合并,此时左回转支撑上盖3-1和右回转支撑上盖4-1合并成一个整圆,左回转圈3-2和右回转圈4-2合并成一个整圆。
71.然后将换向阀一75的左位接通,换向阀二78的中位接通,此时液压油从单向阀一74的出油口通过换向阀一75的p1口和b1口进入左液压马达3-4的进油口和右液压马达4-4的出油口,驱动左液压马达3-4反转和右液压马达4-4正转,然后液压油从左液压马达3-4的出油口和右液压马达4-4的进油口流出,再从换向阀一75的a1口和t1口进入油箱70,此时左液压马达3-4驱动左端面齿轮3-40反转,左端面齿轮3-40驱动左齿轮3-31逆时针转动,左齿轮3-31驱动左回转圈3-2和右回转圈4-2外壁上的半圆齿圈304带着左回转圈3-2和右回转圈4-2组成的整个齿圈在环形槽一300中顺时针转动,右液压马达4-4驱动右端面齿轮4-40
正转,右端面齿轮4-40驱动右齿轮4-31逆时针转动,右齿轮4-31驱动左回转圈3-2和右回转圈4-2外壁上的半圆齿圈304带着左回转圈3-2和右回转圈4-2组成的整个齿圈在环形槽一300中顺时针转动;将换向阀一75的右位接通,任然保持换向阀二78的中位接通,此时液压油从单向阀一74的出油口通过换向阀一75的p1口和a1口进入左液压马达3-4的出油口和右液压马达4-4的进油口,驱动左液压马达3-4正转和右液压马达4-4反转,然后液压油从左液压马达3-4的进油口和右液压马达4-4的出油口流出,再从换向阀一75的b1口和t1口进入油箱70,此时左液压马达3-4驱动左端面齿轮3-40正转,左端面齿轮3-40驱动左齿轮3-31顺时针转动,左齿轮3-31驱动左回转圈3-2和右回转圈4-2外壁上的半圆齿圈304带着左回转圈3-2和右回转圈4-2组成的整个齿圈在环形槽一300中逆时针转动,右液压马达4-4驱动右端面齿轮4-40反转,右端面齿轮4-40驱动右齿轮4-31顺时针转动,右齿轮4-31驱动左回转圈3-2和右回转圈4-2外壁上的半圆齿圈304带着左回转圈3-2和右回转圈4-2组成的整个齿圈在环形槽一300中逆时针转动。
72.实现同时通过左液压马达3-4驱动左齿轮3-31转动和右液压马达4-4驱动右齿轮4-31转动,驱动半圆齿圈304带着左回转圈3-2和右回转圈4-2组成的整个齿圈在滚轮轴承51的支撑下在左回转支撑上盖3-1和右回转支撑上盖4-1内的环形槽一300内顺时针或者逆时针360
°
转动,所述左回转圈3-2外圈设有半圆齿圈304,所述右回转圈4-2外圈设有半圆齿圈304,采用左驱动系统3和右驱动系统4对称设置,避免了通过齿轮箱的布置对传动系进行变换,减低了机构重量,也减少了传动系占用左回转支撑上盖3-1或右回转支撑上盖4-1内部直径尺寸,提高了移树机作业树木的直径。
73.实施例2:
74.该多用途双液压马达移树机驱动系统,所述左回转圈3-2外圈设有半圆齿圈304,所述右回转圈4-2外圈设有半圆齿圈304,所述左齿轮3-31在左回转圈3-2外侧啮合,所述右齿轮4-31在右回转圈4-2外侧啮合,避免了左齿轮3-31和右齿轮4-31布置在内部与树皮接触,造成破皮,提高了挖掘之后树木的完整性。
75.实施例3:
76.该多用途双液压马达移树机驱动系统,换向阀一75的中位接通,换向阀二78的右位接通,此时液压油从单向阀二77的出油口通过换向阀二78的p2口和a2口进入液压缸2的有杆腔中,于此同时,液压缸2的无杆腔中的液压油通过换向阀二78的b2口和t2口进入油箱70中,实现了液压缸2的活塞杆收缩,液压缸2的活塞杆收缩通过中连接座一31实现左驱动系统3的打开,使得左驱动系统3上的铰接座一30绕着吊耳1下端旋转打开;液压缸2的活塞杆收缩通过中连接座二41实现右驱动系统4的打开,使得右驱动系统4上的铰接座二40绕着吊耳1下端旋转打开;使得左驱动系统3和右驱动系统4分别处于竖直状态,相对于传统的通过在完整的齿圈上开设缺口槽,从而将树的主干从缺口槽穿入齿圈中心的作业方式,目标作业树种直径扩展至8-70cm,本发明能够对更粗树的主干进行挖土作业,也可以对乔木、丛生乔木和灌木植被进行挖土作业,作业的尺寸范围更广,作业的植被种类范围更多,覆盖90%以上树种,通用性更好。
77.实施例4:
78.该多用途双液压马达移树机驱动系统,当左驱动系统3和右驱动系统4直至旋转至合并,此时左回转支撑上盖3-1和右回转支撑上盖4-1合并成一个整圆,左回转圈3-2和右回
转圈4-2合并成一个整圆,此时左回转支撑上盖3-1和右回转支撑上盖4-1上设有的三个激光测距传感器8指向树的主干中心,通过三个激光测距传感器8距离树的主干的尺寸,调整该多用途双液压马达移树机驱动系统,使树的主干中心与左回转支撑上盖3-1和右回转支撑上盖4-1合并成整圆的中心尽量重合,从而保证了挖掘后树根上土球的规整性,方便了草绳的包裹缠绕,同时也避免了树根上土球运输过程中的磕碰脱落,提高了移栽存活率。
79.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