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钢结构加工用支撑座的制作方法

2021-10-16 09:5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工用 钢结构 钢材 支撑 加工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钢材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结构加工用支撑座。


背景技术:

2.钢材是钢锭、钢坯或钢材通过压力加工制成的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材料,钢材是国家建设和实现四化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资,其应用广泛、品种繁多,根据断面形状的不同、钢材一般分为型材、板材、管材和金属制品四大类,又分为重轨、轻轨、大型型钢、中型型钢、小型型钢、钢材冷弯型钢,优质型钢、线材、中厚钢板、薄钢板、电工用硅钢片、带钢、无缝钢管钢材、焊接钢管、金属制品等品种。
3.在对钢材进行加工时,需要把待加工的钢材固定在支撑座上,利用支撑座对钢材进行支撑,在对其进行加工的过程中,若对钢材进行加工固定时其固定效果不好,则会影响加工质量,并且目前对其进行固定加工时,其操作过程较为繁琐。
4.因此,需要一种钢结构加工用支撑座,用以解决固定效果较差且工作过程繁琐费力,对不同尺寸的钢材加固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钢结构加工用支撑座,解决固定效果较差且工作过程繁琐费力,对不同尺寸的钢材加固不便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结构加工用支撑座,包括安装台,所述安装台内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安装台顶端固定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一侧侧壁铰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相互对称的一侧侧壁固定有第一转动座,所述第一转动座一侧侧壁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远离第一转动座的一端铰接有第二转动座,所述第二转动座远离第一连杆的一侧侧壁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相互靠近的一侧侧壁固定有夹持板,所述安装台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连接块位于空腔内部的一侧侧壁固定有滑动杆,所述安装台一侧侧壁开设有呈对称分布的第一滑槽,所述滑动杆位于第一滑槽内部的一侧侧壁固定有限位板,所述连接块远离滑动杆的一侧侧壁固定有第三转动座,所述第三转动座一侧侧壁铰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第三转动座的一侧侧壁铰接有第四转动座,所述第四转动座远离第一连接杆的一侧侧壁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侧侧壁固定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远离连接板的一侧侧壁与空腔内侧侧壁固定,所述连接板远离压缩弹簧的一侧侧壁固定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位于放置槽内部的一侧侧壁固定有压板,所述连接板底端靠近空腔的一侧侧壁固定有呈对称分布的第五转动座,所述第五转动座一侧侧壁铰接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远离第五转动座的一侧侧壁铰接有第六转动座,所述第六转动座远离第三连接杆的一侧侧壁固定有滑板,所述滑板远离第五转动座的一侧侧壁固定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远离滑板的一端与空腔内侧侧壁固定,所述安装台底端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滑板位于第二滑槽内部的一侧侧壁固定有限位块。
7.优选的,所述安装台底端固定有多个呈对称分布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一侧侧壁固定有呈对称分布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支撑柱的一侧侧壁与安装台底端固定,所述支撑柱远离安装台底端的一侧侧壁固定有防滑套。
8.优选的,所述安装台所述活动板相互靠近的一侧侧壁呈圆弧结构设置。
9.优选的,所述空腔内部截面呈梯形结构设置。
10.优选的,所述支撑柱顶端与安装台底端呈垂直结构设置。
11.优选的,所述夹持板相互靠近的一侧侧壁固定有防滑层。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中在压板受到压力后带动第二连接杆进行移动,在第二连接杆进行移动过程中带动连接板进行移动,压缩弹簧进行挤压,在连接板向下进行移动过程中带动第四转动座进行移动,在第四转动过程中带动铰接的第一连接杆进行移动,在第一连接杆进行移动过程中带动第三转动座移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此设置达到了在进行对钢材进行加工过程中更佳的省时省力,加强了固定效率的同时也可对不同尺寸大小的钢材进行加固工作。
14.2、本实用新型中在第三转动座进行移动过程中带动连接块向放置槽内部进行移动,夹持板对钢材侧壁进行夹紧,防止在钢材进行加工过程中出现偏移的现象,与此同时在连接块进行移动过程中带动第二转动座对连杆进行移动,在连杆进行移动过程中带动第一转动座进行移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此设置达到了在对钢材进行加工过程中更佳的进行加固,避免了出现钢材滑动偏移的现象,更进一步的提升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钢结构加工用支撑座的主剖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中a区域放大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钢结构加工用支撑座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安装台;101、放置槽;102、空腔;2、转动轴;201、活动板;3、第一转动座;4、第一连杆;5、第二转动座;6、连接块;601、夹持板;602、防滑层;7、滑动杆;701、第一滑槽;702、限位板;8、第三转动座;801、第一连接杆;802、第四转动座;9、连接板;10、压缩弹簧;11、第二连接杆;12、压板;13、第五转动座;1301、第三连接杆;1302、第六转动座;1303、滑板;1304、第二滑槽;1305、限位块;14、缓冲弹簧;15、支撑柱;1501、支撑杆;1502、防滑套。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0.参照图1

3,一种钢结构加工用支撑座,包括安装台1,安装台1内部开设有放置槽101,安装台1顶端固定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转动轴2,转动轴2一侧侧壁铰接有活动板201,活动板201相互对称的一侧侧壁固定有第一转动座3,第一转动座3一侧侧壁铰接有第一连杆4,第一连杆4远离第一转动座3的一端铰接有第二转动座5,第二转动座5远离第一连杆4的一侧侧壁固定有连接块6,连接块6相互靠近的一侧侧壁固定有夹持板601,安装台1内部
开设有空腔102,连接块6位于空腔102内部的一侧侧壁固定有滑动杆7,安装台1一侧侧壁开设有呈对称分布的第一滑槽701,滑动杆7位于第一滑槽701内部的一侧侧壁固定有限位板702,连接块6远离滑动杆7的一侧侧壁固定有第三转动座8,第三转动座8一侧侧壁铰接有第一连接杆801,第一连接杆801远离第三转动座8的一侧侧壁铰接有第四转动座802,第四转动座802远离第一连接杆801的一侧侧壁固定有连接板9,连接板9一侧侧壁固定有压缩弹簧10,压缩弹簧10远离连接板9的一侧侧壁与空腔102内侧侧壁固定,连接板9远离压缩弹簧10的一侧侧壁固定有第二连接杆11,第二连接杆11位于放置槽101内部的一侧侧壁固定有压板12,连接板9底端靠近空腔102的一侧侧壁固定有呈对称分布的第五转动座13,第五转动座13一侧侧壁铰接有第三连接杆1301,第三连接杆1301远离第五转动座13的一侧侧壁铰接有第六转动座1302,第六转动座1302远离第三连接杆1301的一侧侧壁固定有滑板1303,滑板1303远离第五转动座13的一侧侧壁固定有缓冲弹簧14,缓冲弹簧14远离滑板1303的一端与空腔102内侧侧壁固定,安装台1底端开设有第二滑槽1304,滑板1303位于第二滑槽1304内部的一侧侧壁固定有限位块1305。
21.安装台1底端固定有多个呈对称分布的支撑柱15,支撑柱15一侧侧壁固定有呈对称分布的支撑杆1501,支撑杆1501远离支撑柱15的一侧侧壁与安装台1底端固定,支撑柱15远离安装台1底端的一侧侧壁固定有防滑套1502,具体的,通过此设置提升了在对钢材进行加工工作过程中,更佳具有稳定性,防止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抖现象,进一步的提升了对钢材加工的工作效率。
22.安装台1活动板201相互靠近的一侧侧壁呈圆弧结构设置,具体的,通过此设置达到了在对钢材进行加工过程中夹紧作用,同时也防止了出现脱落的现象,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23.空腔102内部截面呈梯形结构设置,具体的,通过此设置达到了对大小尺寸不一的钢材进行夹紧作用,进一步的提升了工作效率,也减少了工作时间及工作强度。
24.支撑柱15顶端与安装台1底端呈垂直结构设置,具体的,通过此设置提升了在对钢材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
25.夹持板601相互靠近的一侧侧壁固定有防滑层602,具体的,通过此设置达到了在对钢材进行加工过程中防滑作用,避免了在工作过程中出现钢材偏移的现象。
26.工作原理:将需要加工的钢材放置于放置槽101内部,将钢材到达放置槽101底端时压动压板12对压板12进行施加压力,在压板12受到压力后带动第二连接杆11进行移动,在第二连接杆11进行移动过程中带动连接板9进行移动,压缩弹簧10进行挤压,在连接板9向下进行移动过程中带动第四转动座802进行移动,在第四转动座802过程中带动铰接的第一连接杆801进行移动,在第一连接杆801进行移动过程中带动第三转动座8移动,在第三转动座8进行移动过程中带动连接块6向放置槽101内部进行移动,夹持板601对钢材侧壁进行夹紧,防止在钢材进行加工过程中出现偏移的现象,与此同时在连接块6进行移动过程中带动第二转动座5对第一连杆4进行移动,在第一连杆4进行移动过程中带动第一转动座3进行移动,在第一转动座3进行移动过程中带动活动板201进行翻转,在活动板201进行翻转过程中对钢材进行阻挡,在连接板9受到压力作用下向下进行移动的同时带动第五转动座13进行移动,在第五转动座13进行移动过程中带动第二连接杆11进行移动,第二连接杆11进行移动过程中带动第六转动座1302进行移动,通过缓冲弹簧14进行缓冲,在滑板1303受到第
六转动座1302的压力作用后进行滑动缓冲。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