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铰链角度调节机构及通用隐藏式铰链的制作方法

2021-10-16 09:1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铰链 调节 角度 隐藏 通用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铰链角度调节机构及通用隐藏式铰链。


背景技术:

2.门窗铰链是用于连接窗框、窗扇,支撑门窗重量,实现门窗启闭的一种装置。而隐藏式铰链则是一种嵌入安装在门框或窗框架的结构中的铰链,与从外部可见的传统类型的铰链不同,当门关闭时隐藏式铰链是不可见的,适用于希望避免任何额外妨碍物的情况,以及在出于美观或安全原因,在门或面板被关闭时,铰链最好不可见的情况。
3.目前,市面上较为常见的隐藏式铰链的开启角度一般为90度,其主要是应用于外平开玻璃窗,同时,也有部分追求更大开启角度的纱窗铰链,其主要是应用于内平开纱窗,开启角度一般为165度甚至于180度,可以在方便使用的同时能避免占用室内的空间以及避免对人身造成安全隐患,而使用者只能择一选择一种铰链,无法将应用于玻璃窗和纱窗的铰链进行通用,产品通用性很差,这样会导致铰链厂家需要额外备货一种或几种不同开启角度的产品,多种产品的库存将会对整个加工及库存形成很大的压力,带来巨大的经济浪费,这就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通过切换铰链开启角度,产品通用于外平开窗和内开窗,降低厂家库存和经济压力的铰链角度调节机构及通用隐藏式铰链。
5.本实用新型一种铰链角度调节机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铰链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窗框固定板、与所述窗框固定板滑动配合的定位滑块以及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窗框固定板上的角度调节钉,所述角度调节钉底部设置有限位凸块,所述定位滑块上朝向所述角度调节钉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凸块匹配的凸块容纳槽,调节前,所述限位凸块挡住所述凸块容纳槽,调节后,所述限位凸块可纳入所述凸块容纳槽内。
6.进一步的,所述铰链角度调节机构还包括位于所述窗框固定板上方的主支板和将所述主支板与所述定位滑块铰接的销钉,所述窗框固定板上设置有横滑槽,所述定位滑块的宽度大于所述横滑槽的宽度,所述销钉依次穿过所述主支板和所述横滑槽后与所述定位滑块形成活动铰接结构。
7.进一步的,所述角度调节钉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钉帽、转动柱以及所述限位凸块,所述钉帽的顶部设置有沉头调节槽,所述转动柱通过轴承与所述窗框固定板转动配合,所述限位凸块呈长方形,所述限位凸块的宽度与所述凸块容纳槽的宽度大小一致。
8.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滑块端部至所述角度调节钉的距离与铰链打开至90度时的行程相匹配。
9.本实用新型一种通用隐藏式铰链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通用隐藏式铰链包括上述的铰链角度调节机构、窗扇固定板、长支板以及短支板,所述主支板的一端可滑动的铰
接在所述横滑槽上,另一端与所述短支板的端部铰链连接,所述短支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窗扇固定板的中部铰链连接,所述长支板的一端与所述窗框固定板的尾端铰链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窗扇固定板的前端铰链连接,且所述长支板的中部与所述主支板的中部铰链连接,所述窗扇固定板和所述窗框固定板在所述长支板、所述短支板以及所述主支板的连动下能相对合拢和撑开至180度。
10.进一步的,所述长支板的右侧设置有短支板容纳部,合拢时,所述短支板可收纳于所述短支板容纳部内。
11.进一步的,所述主支板的左侧设置有第一让位槽,所述长支板的左侧设置有第二让位槽,当铰链全部撑开时,所述第一让位槽和所述第二让位槽的边缘重合形成窗扇避让角。
12.进一步的,所述长支板与所述窗框固定板的铰接处为左右偏心调节钉,所述窗框固定板上与所述左右偏心调节钉对应处为纵向腰形槽。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铰链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窗框固定板、与所述窗框固定板滑动配合的定位滑块以及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窗框固定板上的角度调节钉,所述角度调节钉底部设置有限位凸块,所述定位滑块上朝向所述角度调节钉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凸块匹配的凸块容纳槽,调节前,所述限位凸块挡住所述凸块容纳槽,使铰链的打开角度受到限制,只能打开至90度,调节后,所述限位凸块可纳入所述凸块容纳槽内,从而解除了对所述定位滑块滑动的限制,铰链能够打开更大的角度,在连杆机构支撑的条件下,甚至能达到180度,从而让铰链能通过切换铰链开启角度,产品通用于外平开窗和内开窗,降低厂家库存和经济压力。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角度调节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具体对本技术文件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8.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文件所要求保护的是铰链角度调节机构和通用隐藏式铰链,该通用隐藏式铰链既可应用于外开窗的玻璃窗,也可用于内开窗的纱窗,主要是通过铰链上的铰链角度调节机构来对铰链的开启角度进行切换调节,一般打开状态下,窗扇与窗框的之间形成一个开合角度,常见的是打开至90度,而本技术所述通用隐藏式铰链能够实现180度超大角度的打开方式,通风和透气效果更佳,而且比较美观,具体来说,所述通用隐藏式铰链包括窗框固定板1、主支板5、短支板4、长支板3以及窗扇固定板2,所述窗框固定板1用于与窗框型材固定连接,而所述窗扇固定板2用于与窗扇型材固定连接,使所述窗扇型材能够相对所述窗框型材进行转动,实现窗扇的开启和闭合,所述窗框固定板1上设置有横滑槽11,所述主支板5的一端的中间部位可滑动的铰接在所述横滑槽11上,另一端靠近左侧与所述短支板4的端部铰链连接,所述短支板4的另一端中间与所述窗扇固定板2的中
部靠近右侧铰链连接,所述长支板3的一端靠近右侧与所述窗框固定板1的尾端铰链连接,另一端中间部位与所述窗扇固定板2的前端铰链连接,且所述长支板3的中部靠近左侧与所述主支板5的中部靠近右侧铰链连接,由于受到尺寸的限制,这样设置会有比较大的行程,否则需要将铰链整体做到更大,成本较高,打开也比较繁琐,通过这样的结构,所述窗扇固定板2和所述窗框固定板1在所述长支板3、所述短支板4以及所述主支板5的连动下能相对合拢和撑开,撑开时实现窗扇180度大范围的打开。
19.而为了使客户使用更加方便,也是为了让该隐藏式铰链能够通用用于外开窗和内开窗,申请人在铰链上增加了铰链角度调节机构,所述铰链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窗框固定板1、位于所述窗框固定板1上方的主支板5、与所述窗框固定板1滑动配合的定位滑块8、将所述主支板5与所述定位滑块8铰接的销钉7以及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窗框固定板1上的角度调节钉10,所述角度调节钉10底部设置有限位凸块101,所述定位滑块8上朝向所述角度调节钉10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凸块101匹配的凸块容纳槽80,所述窗框固定板1上设置有横滑槽11,所述定位滑块8的宽度大于所述横滑槽11的宽度,所述销钉7依次穿过所述主支板5和所述横滑槽11后与所述定位滑块8形成活动铰接结构,调节前,所述限位凸块101的长度方向挡住所述凸块容纳槽80,所述定位滑块8的行程受到限制,最多只能打开到90度附近,调节后,所述限位凸块101可纳入所述凸块容纳槽80内,此时所述定位滑块8的行程不在受限,所述主支板5可以自由的在所述横滑槽11活动,配合其他连杆实现180度的大角度打开,当然,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是以180度大范围角度进行举例,是因为这两种角度的切换比较有意义,并不限定于90度与180度的开合角度的切换。
20.所述角度调节钉10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钉帽103、转动柱102以及所述限位凸块101,所述钉帽103的顶部设置有沉头调节槽104,所述沉头调节槽104为内六角沉头槽或十字沉头槽或三角沉头槽,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是内六角沉头槽,所述转动柱102通过轴承与所述窗框固定板1转动配合,所述限位凸块101呈长方形,所述限位凸块101的宽度与所述凸块容纳槽80的宽度大小一致,所述定位滑块8端部至所述角度调节钉10的距离与铰链打开至90度时的行程相匹配。
21.另外,所述长支板3的右侧设置有短支板容纳部30,合拢时,所述短支板4可收纳于所述短支板容纳部30内。所述主支板5的左侧设置有第一让位槽51,所述长支板3的左侧设置有第二让位槽31,当铰链全部撑开时,所述第一让位槽51和所述第二让位槽31的边缘重合形成窗扇避让角,这样可以在窗扇打开180度时能够顺利,不会受到限制。
22.所述长支板3与所述窗框固定板1的铰接处为左右偏心调节钉9,所述窗框固定板1上与所述左右偏心调节钉9对应处为纵向腰形槽12,所述左右偏心调节钉9可以让铰链在安装完成后进行微调,调整窗扇和窗框的间隙。
23.上述实施例中提到的内容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门窗系统领域。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