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小街区的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1:0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管理系统 交通 街区 智能化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小街区的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2.在红绿灯路口,行人与车辆没有任何隔离防护措施,对行人安全,道路安全造成极大危害。另外,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无视交通信号灯的存在,经常强穿马路,造成很恶劣的交通事故。因此,提出小街区的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4.小街区的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包括垂直设置于人行横道两端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上端连接有横梁,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横梁形成门框结构,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之间设有智能道闸,横梁上安装有红绿灯,红绿灯与智能道闸电连接,第一立柱正对第二立柱的一面设有若干等距设置的激光发射管,第二立柱正对第一立柱的一面设有若干个与激光发射管相对应的激光接收管,第一立柱内安装有控制器与报警器,激光发射管、激光接收管、报警器与控制器相互电连接。
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的底面四角成型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气缸,气缸的下端安装有万向轮,气缸驱动万向轮上下移动。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的下端两侧成型有固定块,固定块上成型有通孔,通孔内设有地钉。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横梁上安装有显示屏。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横梁的顶面安装有顶棚。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合理,通过红绿灯信号控制智能道闸的打开和关闭,当信号灯为绿色时,智能道闸打开,行人开始通过,当绿灯结束红灯亮起时,智能道闸关闭,行人在智能道闸外等候下次通行,通过激光发射管、激光接收管、报警器与控制器的设置,能够有效的防止行人在智能道闸关闭的情况下翻越智能道闸,避免行人强穿马路,造成很恶劣的交通事故的情况发生。
10.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3.图中:1、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3、横梁,4、智能道闸,5、红绿灯,6、激光发射管,7、激光接收管,8、控制器,9、报警器,10、安装槽,11、气缸,12、万向轮,13、固定块,14、通孔,15、地钉,16、显示屏,17、顶棚。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5.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小街区的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包括垂直设置于人行横道两端的第一立柱1和第二立柱2,第一立柱1和第二立柱2的上端连接有横梁3,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和横梁3形成门框结构,第一立柱1与第二立柱2之间设有智能道闸4,横梁3上安装有红绿灯5,红绿灯5与智能道闸4电连接,第一立柱1正对第二立柱2的一面设有若干等距设置的激光发射管6,第二立柱2正对第一立柱1的一面设有若干个与激光发射管6相对应的激光接收管7,第一立柱1内安装有控制器8与报警器9,激光发射管6、激光接收管7、报警器9与控制器8相互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合理,通过红绿灯5信号控制智能道闸4的打开和关闭,当信号灯为绿色时,智能道闸4打开,行人开始通过,当绿灯结束红灯亮起时,智能道闸4关闭,行人在智能道闸4外等候下次通行,通过激光发射管6、激光接收管7、报警器9与控制器8的设置,能够有效的防止行人在智能道闸4关闭的情况下翻越智能道闸4,避免行人强穿马路,造成很恶劣的交通事故的情况发生。
16.第一立柱1与第二立柱2的底面四角成型有安装槽10,安装槽10内安装有气缸11,气缸11的下端安装有万向轮12,气缸11驱动万向轮12上下移动,方便人们移动第一立柱1与第二立柱2。
17.第一立柱1与第二立柱2的下端两侧成型有固定块13,固定块13上成型有通孔14,通孔14内设有地钉15,第一立柱1与第二立柱2可通过地钉15固定在地面上,增加稳定性。
18.横梁3上安装有显示屏16,显示屏16可显示道路信息,方便使用。
19.横梁3的顶面安装有顶棚17,可以为行人遮阳避雨,增加实用性。
20.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技术特征:
1.小街区的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垂直设置于人行横道两端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上端连接有横梁,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横梁形成门框结构,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之间设有智能道闸,横梁上安装有红绿灯,红绿灯与智能道闸电连接,第一立柱正对第二立柱的一面设有若干等距设置的激光发射管,第二立柱正对第一立柱的一面设有若干个与激光发射管相对应的激光接收管,第一立柱内安装有控制器与报警器,激光发射管、激光接收管、报警器与控制器相互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街区的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的底面四角成型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气缸,气缸的下端安装有万向轮,气缸驱动万向轮上下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街区的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的下端两侧成型有固定块,固定块上成型有通孔,通孔内设有地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街区的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横梁上安装有显示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街区的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横梁的顶面安装有顶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小街区的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包括垂直设置于人行横道两端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上端连接有横梁,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横梁形成门框结构,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之间设有智能道闸,横梁上安装有红绿灯,红绿灯与智能道闸电连接,第一立柱正对第二立柱的一面设有若干等距设置的激光发射管,第二立柱正对第一立柱的一面设有若干个与激光发射管相对应的激光接收管,第一立柱内安装有控制器与报警器,通过红绿灯信号控制智能道闸的打开和关闭,当信号灯为绿色时,智能道闸打开,行人开始通过,当绿灯结束红灯亮起时,智能道闸关闭,行人在智能道闸外等候下次通行。等候下次通行。等候下次通行。


技术研发人员:戴俊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西伦土木结构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10
技术公布日:2021/10/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