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压路机沥青路面切缝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0:2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压路机 装置 沥青路面 切缝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切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路机沥青路面切缝装置。


背景技术:

2.沥青或混凝土在凝结硬化过程,沥青或水泥水化要释放大量热量,导致沥青或混凝土温度升高,大部分水泥水化反应结束,沥青或混凝土温度开始下降,在降温过程,沥青或混凝土已经凝结硬化,降温产生的收缩会导致混凝土开裂,并且裂缝方向比较随机,严重影响路面质量和使用寿命。因此,一般在沥青或混凝土浇筑后八至十二小时(必须在混凝土路面温度开始降低前),间距四到六米要切割缩缝,切割深度约为路面板厚度的三分之一,这样可以诱导沥青或混凝土收缩裂缝沿切割缝产生,防止出现随机裂缝,然后,路面缩缝要灌注沥青或密封胶进行密封,防止雨水雪水进入路基。
3.目前,在对沥青路面进行切缝时,基本采用人工推动移动小车,移动小车上设置有切割设备,然后对路面进行切缝操作,此种方式切出的缝难以达到平整笔直和深度一致,并且劳动强度大,后期给补缝造成一定麻烦;同时切缝时,产生大量灰尘碎屑较为影响施工者的健康;切缝时切轮基本处于长期运转,长时间运转沥青路面对切轮损伤较大,经常需要更换,而常规的切轮更换较为不便。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压路机沥青路面切缝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可快速切出平整、笔直、深度一致的缝隙,有效避免切缝时产生的碎屑灰尘直接被吸入影响到施工者健康,同时切轮便于拆装更换,有效提升施工效率的压路机沥青路面切缝装置。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路机沥青路面切缝装置包括:压路机本体;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固定安装在所述压路机本体上;纳槽,所述纳槽开设在所述安装块的底部;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固定安装在所述纳槽内;丝杆,所述丝杆转动安装在所述纳槽内,且所述丝杆的一端延伸到所述纳槽外;移动块,所述移动块滑动套设在所述固定杆上,且所述丝杆贯穿所述移动块并与所述移动块螺纹连接;两个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均滑动安装在所述移动块上;放置箱,所述放置箱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限位杆的底端;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开设在所述安装块的一侧外壁上,且所述丝杆的一端延伸到所述放置槽内;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放置槽的底部内壁上,且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杆位于所述放置槽内的一端固定连接;电液推杆,所述电液推杆固定安装在所述移动块的一侧外壁上,且所述电液推杆的输出轴与所述放置箱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放置箱的底部内壁上;支轴,所述支轴转动安装在所述放置箱的一侧外壁上,且所述支轴的一端延伸到所述放置箱内并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切轮,所述切轮设置在所述支轴上;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套设在所述支轴上;两个定位块,两个所述定位块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切轮的一侧外壁上,且两个所述定位块的一侧
外壁均延伸到所述固定块内;活动垫块,所述活动垫块活动套设在所述支轴上,且所述活动垫块的一侧外壁与所述切轮相接触;两个螺栓,两个所述螺栓均螺纹安装在所述活动垫块上,两个所述螺栓均贯穿所述切轮并与所述切轮活动连接,且两个所述螺栓均贯穿所述固定块并与所述固定块活动连接。
7.优选的,两个所述螺栓上均螺纹套设有螺母,且两个所述螺母靠近所述切轮的一侧外壁均与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外壁相接触。
8.优选的,所述固定块靠近所述切轮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两个定位槽,且两个所述定位槽内固定安装有防滑垫,两个所述定位块的一侧外壁分别与两个所述防滑垫相接触。
9.优选的,所述放置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壳。
10.优选的,所述移动块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避让孔,所述固定杆贯穿所述避让孔并与所述避让孔的内壁滑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移动块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丝杆贯穿所述螺纹孔并与所述螺纹孔的内壁相旋合。
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路机沥青路面切缝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路机沥青路面切缝装置,通过安装块、移动块、限位杆、电液推杆、支轴、活动垫块等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可快速切出平整、笔直、深度一致的缝隙,有效避免切缝时产生的碎屑灰尘直接被吸入影响到施工者健康,同时切轮便于拆装更换,有效提升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路机沥青路面切缝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路机沥青路面切缝装置的一种移动块的侧视装配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图2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17.图中标号:1、压路机本体;2、安装块;3、纳槽;4、固定杆;5、丝杆;6、移动块;7、限位杆;8、放置箱;9、放置槽;10、第一电机;11、电液推杆;12、第二电机;13、支轴;14、切轮;15、固定块;16、定位块;17、活动垫块;18、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9.请结合参阅图1

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路机沥青路面切缝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路机沥青路面切缝装置的一种移动块的侧视装配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压路机沥青路面切缝装置包括:压路机本体1;安装块2,所述安装块2固定安装在所述压路机本体1上;纳槽3,所述纳槽3开设在所述安装块2的底部;固定杆4,所述固定杆4固定安装在所述纳槽3内;丝杆5,所述丝杆5转动安装在所述纳槽3内,且所述丝杆5的一端延伸到所述纳槽3外;移动块6,所述移动块6滑动套设在所述固定杆4上,且所述丝杆5贯穿所述移动块6并与所述移动块6螺纹
连接;两个限位杆7,两个所述限位杆7均滑动安装在所述移动块6上;放置箱8,所述放置箱8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限位杆7的底端;放置槽9,所述放置槽9开设在所述安装块2的一侧外壁上,且所述丝杆5的一端延伸到所述放置槽9内;第一电机10,所述第一电机10固定安装在所述放置槽9的底部内壁上,且所述第一电机10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杆5位于所述放置槽9内的一端固定连接;电液推杆11,所述电液推杆11固定安装在所述移动块6的一侧外壁上,且所述电液推杆11的输出轴与所述放置箱8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电机12,所述第二电机12固定安装在所述放置箱8的底部内壁上;支轴13,所述支轴13转动安装在所述放置箱8的一侧外壁上,且所述支轴13的一端延伸到所述放置箱8内并与所述第二电机1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切轮14,所述切轮14设置在所述支轴13上;固定块15,所述固定块15固定套设在所述支轴13上;两个定位块16,两个所述定位块16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切轮14的一侧外壁上,且两个所述定位块16的一侧外壁均延伸到所述固定块15内;活动垫块17,所述活动垫块17活动套设在所述支轴13上,且所述活动垫块17的一侧外壁与所述切轮14相接触;两个螺栓18,两个所述螺栓18均螺纹安装在所述活动垫块17上,两个所述螺栓18均贯穿所述切轮14并与所述切轮14活动连接,且两个所述螺栓18均贯穿所述固定块15并与所述固定块15活动连接。
20.两个所述螺栓18上均螺纹套设有螺母,且两个所述螺母靠近所述切轮14的一侧外壁均与所述固定块15的一侧外壁相接触。
21.所述固定块15靠近所述切轮14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两个定位槽,且两个所述定位槽内固定安装有防滑垫,两个所述定位块16的一侧外壁分别与两个所述防滑垫相接触。
22.所述放置箱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壳。
23.所述移动块6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避让孔,所述固定杆4贯穿所述避让孔并与所述避让孔的内壁滑动连接。
24.所述移动块6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丝杆5贯穿所述螺纹孔并与所述螺纹孔的内壁相旋合。
2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路机沥青路面切缝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26.使用时,先将安装块2固定安装在压路机本体1的滚筒安装梁上,当需要切缝时,启动压路机本体1移至所需切缝位置,启动第一电机10,第一电机10的输出轴旋转带动丝杆5转动,丝杆5带动移动块6移至靠近纳槽3的一侧内壁位置,然后关闭第一电机10,先启动第二电机12的输出轴转动,带动支轴13快速旋转,支轴13快速旋转带动切轮14快速旋转,此时启动电液推杆11的输出轴延伸,电液推杆11的输出轴延伸带动放置箱8下降,降至切轮14接触到地面时进行切割到所需深度时立马关闭电液推杆11即可,然后再次启动第一电机10的输出轴反转,带动切轮14平稳切割出深度一致,平整笔直的缝隙;
27.当切轮14磨损严重,需要进行更换时,可直接用一个先固定柱一个螺栓18,用另一个扳手旋转对应的螺母,直至将螺母旋离即可,同时拿出对应的螺栓18,同理操作另外一个螺栓18,全部拿出后再抽出活动垫块17,再将切轮14取下更换新的切轮14,安装时同理将定位块16对应到固定块15上的定位槽,同理套入活动垫块17再旋紧螺母即可完成快速更换切换14。
28.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路机沥青路面切缝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路机沥青路面切缝装置,通过安装块2、移动块6、限位杆7、
电液推杆11、支轴13、活动垫块17等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可快速切出平整、笔直、深度一致的缝隙,有效避免切缝时产生的碎屑灰尘直接被吸入影响到施工者健康,同时切轮便于拆装更换,有效提升施工效率。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