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路基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0:0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路基 工程建设 结构


1.本技术涉及工程建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路基结构。


背景技术:

2.路基结构为铁路或公路的组成部分,其建造于地基上方,且用于承载铁轨或地基上的荷载,以保障铁轨或地基的结构稳定,因此需要足够牢固以为铁轨或地基提供支撑。在进行路基结构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场地环境复杂以至于路基结构出现浸水、渗水等情况发生,影响路基本体的结构强度,相关技术中常采用重力式挡墙、护坡等边坡支挡防护结构进行处理,存在防水止水效果较差,结构整体安全度较低、复杂环境条件适应性较低等问题,难以满足相关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路基结构,以解决路基结构浸水、渗水的问题。
4.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路基结构,包括:底板;边墙,设置在所述底板的相对两端并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边墙高于所述底板以与所述底板围合形成容纳槽;路基本体,位于所述容纳槽内并铺设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
6.进一步地,所述底板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边墙包括第一边墙和第二边墙,所述第一边墙位于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二边墙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一侧相对的另一侧。
7.进一步地,所述边墙和所述底板为一体结构。
8.进一步地,还包括:排水沟,所述排水沟位于所述容纳槽内,且所述排水沟的第一侧壁贴合于所述边墙。
9.进一步地,还包括:电缆槽,所述电缆槽位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电缆槽的侧壁贴合于所述排水沟的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
10.进一步地,所述边墙具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贯穿所述边墙。
11.进一步地,还包括:所述路基本体包括基床表层、基床底层和基床以下路堤,所述基床表层、基床底层和基床以下路堤从上到下依次设置。
12.进一步地,还包括:接触网立柱,固定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外,所述接触网立柱的下端固定在立柱基础上,所述立柱基础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外的地面或设置在位于所述地面上方的土坡内。
13.进一步地,所述边墙固定连接有声屏障,所述声屏障向上凸出于所述边墙的顶面。
14.本技术提供一种路基结构,该路基结构包括:底板;边墙,设置在所述底板的相对两端并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边墙高于所述底板以与所述底板围合形成容纳槽;基床及基床以下路堤,位于所述容纳槽内并铺设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通过底板和边墙围合形成容纳槽,基床及基床以下路堤设置在容纳槽内的方式,能够有效阻止水渗入至容纳槽内,可以将地表和地下的水隔绝于路基之外,有效保障了路基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路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路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路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8.附图标记说明
19.100

路基结构;110

底板;120

边墙;121

声屏障;122

排水孔;130

路基本体;131

基床表层;132

基床底层;133

基床以下路堤;140

排水沟;150

电缆槽;160

接触网立柱;161

立柱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20.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实施例中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组合,例如通过不同的具体技术特征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实施方式,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技术中各个具体技术特征的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21.在本技术实施例记载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22.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仅仅是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第一\第二”区分的对象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23.路基结构根据对应的交通工具的不同可以分为铁路路基结构和公路路基结构;根据设置的铁路等级、功能需求和地理位置的不同,铁路路基结构可以分为普通铁路的路基,高速铁路的路基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的路基等。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路基结构可以应用于铁路路基和公路路基,也可以适应各种等级和地理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路基结构所对应的交通工具和/或对应的地理位置不对路基结构本身产生限定。基于市域(郊)铁路的特点,以下以路基机构应用于市域(郊)铁路为例对路基结构进行说明。
24.市域(郊)铁路,为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组团及城镇组团之间提供快速度、公交化、大运量交通服务的铁路。是介于干线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之间的一种新的交通方式,其与普通铁路、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均有不同,一般位于中心城区及其附近。市域(郊)铁路常出现地表水位较高、地下水发育、场地环境条件复杂、用地受限、周边环境要求高的情况,采用常规的土工结构路基型式或常规支挡防护结构型式均存在不足。
25.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路基结构100,该路基结构100 包括:底板110、边墙120以及路基本体130。其中,底板110设置为平板状,边墙120设置在底板110的相对两端并与底板110固定连接。具体的,以铁路延伸的方向为长度方向,铁路跨设的方向为宽度方向,边墙120设置在底板110 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边墙120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其中部分的边墙120设置于底板110的一端,另外部分的边墙120设置于底板110上和一端相对的另外一端。边墙120高于底板110以与底板110围合形成容纳槽,底板110和边墙 120将地基和容纳槽之间分割开,保障了地基的土石以及水无法进入至容纳槽内。路基本体130位于容纳槽内并且铺设于底板110的上表面,由于底板110 和边墙120将路基本体130和地基分隔
开,从而地表和地下的水无法渗入至容纳槽内,使路基本体130所处的环境干燥,保障了路基本体130的结构强度。
26.本技术提供一种路基结构,该路基结构包括:底板;边墙,设置在所述底板的相对两端并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边墙高于所述底板以与所述底板围合形成容纳槽;基床及基床以下路基本体,位于所述容纳槽内并铺设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通过底板和边墙围合形成容纳槽,基床及基床以下路堤设置在容纳槽内的方式,能够有效阻止水渗入至容纳槽内,可以将地表和地下的水隔绝于路基本体之外,有效保障了路基本体的结构强度。
27.图1所示意的情况是路基结构以路堑的方式存在,可选的,路基结构也可以是图2和图3所示意的路堤的方式存在。路基以填方方式构成为路堤,路基以开挖方式构成为路堑。简单来说,高出地面可以行车、行人的叫路堤;低于地面的,一般有一定宽度的,也可以行人的叫路堑。
28.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底板110沿第一方向延伸(即图 1中的垂直于纸面的方向)。边墙120包括第一边墙和第二边墙,其中,第一边墙位于第一方向的一侧(如图1中的左侧),以抵挡路堑左侧的土石塌方至容纳槽或水渗入至容纳槽,第二边墙位于第一方向上和一侧相对的另一侧(如图1 中的右侧),以抵挡路堑右侧的土石塌方至容纳槽或水渗入至容纳槽。
29.图1所示的左右两侧的第一边墙和第二边墙的外侧壁表面均基本平行于竖直方向的表面,也就是说,边墙基本不存在倾斜的坡度,那么无需设置边坡,可减少占地,较好的解决环境条件复杂、用地受限的问题。
30.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边墙120和底板110为一体结构。具体的,边墙120和底板110均可以采用现浇的方式制造,例如,可以在地基上搭设模板,之后将水泥砂浆等材料浇筑于模板内,待水泥砂浆固化之后,将模板拆除,即可形成边墙120和底板110合为一体的结构;边墙120和底板110 也均可以采用预制的方式制造,例如,可以在工厂将一体成型的底板110和边墙120制造完成,之后转运至地基附近,利用吊车等机械将边墙120和底板110 合为一体的结构吊装至地基上即可。一体成型的边墙120和底板110可以保障边墙120和底板110之间的结构强度,保障边墙120的位置稳定,防止在路堑两侧的土石的压力下相对于底板110发生位移;并且可以保障边墙120和底板 110之间连接部分的防水能力,保障地基的水难以经过边墙120和底板110之间连接的部分渗入至容纳槽内,从而保障了容纳槽内环境的稳定。
31.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该路基结构100还包括排水沟140,排水沟140位于容纳槽内,且排水沟140的第一侧壁(宽度方向上靠外侧的侧壁)贴合于边墙120。需要说明的是,贴合表示对应的二者之间的相邻表面是基本重合的状态,二者之间不存在明显间隙,但并不排除二者之间的部分区域有个别的微小空隙。排水沟140入水口的高度低于或者等于路基本体130的上表面的高度。例如排水沟140设置为槽形的状态下,排水沟140的上方开口即为排水沟140的入水口,水流经过路基本体130上表面可以快速流入至排水沟 140中,以便于将路基本体130上的水排出,有利于路基本体130所处的环境保持干燥。排水沟140可以设置为u形槽,具体的,排水沟140具有底壁和两个侧壁,两个侧壁均固定连接于底壁,底壁贴合于底板110或路基本体130,两个侧壁的其中一个具有第一侧壁,且该侧壁贴合于边墙120。
32.具体的,排水沟140可以设置为两个,其中一个排水沟140设置于第一方向的一侧(如图1中的左侧),该排水沟140的第一侧壁贴合于左侧的边墙120,即该排水沟140设置于容纳槽内的左侧;另外一个排水沟140设置于第一方向上与一侧相对的另外一侧(如图1中的右侧),该排水沟140的第一侧壁贴合于右侧的边墙120,即该排水沟140设置于容纳槽内的右侧。路基本体130的上表面可以设置为由中部向两侧逐步向下倾斜,从而路基本体130左侧的水流经过路基本体130的上表面可以流入至位于左侧的排水沟140内,路基本体130 右侧的水流经过路基本体130的上表面可以流入至位于右侧的排水沟140内。路基本体130的上表面倾斜的坡度可以为2%~6%,即路基本体130的上表面的中部至路基本体130的上表面的边缘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和其在水平方向上的高度的比例为2%~6%,例如可以为4%。以确保路基本体130结构稳定性的同时确保水流可以快速由路基本体130的上表面流入至排水沟140内。
33.当然,排水沟也可以仅设置为一个,一个排水沟可以设置于第一方向的一侧(如图1中的左侧),该排水沟的第一侧壁贴合于左侧的边墙。基床可以设置为朝向第一方向的一侧(例如左侧)向下倾斜的坡度,从而雨水等在基床上的水便可以经过基床的表面流入至排水沟内。基床倾斜的坡度可以为2%~6%,即基床的一侧至基床的另一侧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和其在水平方向上的高度的比例为2%~6%,例如可以为4%。以确保基床结构稳定性的同时确保水流可以快速由基床表面流入至排水沟内。
34.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该路基结构100还包括电缆槽150,电缆槽150位于容纳槽内,电缆槽150的侧壁可以贴合于排水沟140的与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即排水沟140位于电缆槽150和边墙120之间,水流可以经过电缆槽150的顶面流入至排水沟140内,并且电缆槽150设置于容纳槽靠近于边缘的位置,可以减少对于铺设路基本体130的影响,保障路基本体130 有足够的空间铺设于容纳槽内。电缆槽150可以设置为管道的形式,通信、信号、电力等传输的导线均可以设置于电缆槽150内,管道形式的电缆槽150可以对内部的导线进行保护。
35.具体的,电缆槽150可以设置为两个,其中一个电缆槽150设置于第一方向的一侧(如图1中的左侧),该电缆槽150的侧壁贴合于左侧的排水沟140,即该电缆槽150设置于容纳槽内的左侧,可以为设置于第一方向左侧的导线的布置提供通道;另外一个电缆槽150设置于第一方向上与一侧相对的另外一侧 (如图1中的右侧),该电缆槽150的第一侧壁贴合于右侧的排水沟140,即该电缆槽150设置于容纳槽内的右侧,可以为设置于第一方向右侧的导线的布置提供通道。
36.当然,电缆槽也可以仅设置为一个,一个电缆槽可以设置于第一方向的一侧(如图1中的左侧),该电缆槽的侧壁贴合于左侧的排水沟,即该电缆槽设置于容纳槽内的左侧,可以将所有的导线均布置于该电缆槽内。
37.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该路基结构100还包括接触网立柱160,接触网立柱160设置于容纳槽外,并且接触网立柱160的下端固定在立柱基础161上,立柱基础161设置于容纳槽外的地面或设置在位于地面上方的土坡内。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所示的路基作为路堑形式的情况下,立柱基础161可设置在地面以下并且侧壁表面平行于竖直方向,即立柱基础161设置为直立状态,不需要设置倾斜的土坡作为支撑,从而能够节约空间。在图2所示的路基作为路堤形式的情况下,立柱基础161可以以直立状态设置在地面以下也
可以设置在地面上方由斜坡作为支撑。接触网立柱160以及立柱基础161 均设置于容纳槽之外,可以不占用容纳槽的空间,从而可以有效降低底板110 的宽度,降低工程建造难度。接触网立柱160可以为接触网提供支撑,接触网可以为行走于铁轨上的列车供电,以满足列车行走的需求。
38.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边墙120固定连接有声屏障121,声屏障121向上凸出于边墙120的顶面。具体的,在边墙120分为第一边墙和第二边墙的情况下,可以在第一边墙的顶面和第二边墙的顶面均设置声屏障。声屏障121可以降低声音由一侧传播至另一侧的量,在铁轨的两侧设置声屏障 121,可以降低铁轨两侧的噪音的传播,降低沿线居民受到的噪音污染。可选的,接触网立柱160设置在声屏障121外侧,接触网立柱160的顶面高于声屏障121 的顶面。
39.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路基本体130包括基床表层131 和基床底层132,基床表层131铺设于基床底层132的上表面。基床表层131 可以采用级配砂砾石,以为铁轨提供支撑并满足铁轨在使用过程中的减震要求;基床表层以下可以采用素混凝土,以满足结构强度和排水的要求。
40.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图1是路基设置成路堑形式的各个技术手段,上述各个技术手段也可以用于图2所示的路基设置成路堤形式中。
41.如图2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路基本体130还包括基床以下路堤133,基床以下路堤133铺设与底板110上表面,基床底层132铺设于基床以下路堤133上表面,即基床表层131、基床底层132以及基床以下路堤133 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基床以下路堤133可以采用压实土等材料,以满足设计标高的需求。即在仅适用基床表层131和基床底层132即可满足设计标高的路段,可以不采用基床以下路堤133,在基床表层131和基床底层132无法满足设计标高的路段,则需要采用基床以下路堤133以满足设计标高的要求。
42.如图2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边墙120上设置有排水孔122,该排水孔122贯穿边墙120,以连通容纳槽内与容纳槽外。容纳槽外的地基高度小于或者等于排水管的高度,并且排水管的入水口设置于容纳槽的底部,从而由路基本体130表面渗入路基本体130底部的水可以由排水管中排出至容纳槽外,进一步保障了路基本体130的环境干燥。该排水孔122的贯穿方向可以沿第一方向的垂直方向,并且该排水孔122的贯穿方向由容纳槽内至容纳槽外逐步向下倾斜,以保障容纳槽内的水流可以快速流出。
43.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图2中示意出的基床以下路堤133的结构以及排水孔122的设置也可以应用到图1所示的路基用作路堑的各个实施例中。
4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