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现浇下横梁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09:0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支撑架 横梁 桥梁 施工 现浇


1.本技术涉及桥梁塔柱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现浇下横梁支撑架。


背景技术:

2.索塔通常为双肢结构,两塔柱间设置有上横梁、中横梁及下横梁。索塔下横梁通常采用落地钢管支架或斜钢管支架施工。对于钻石型塔,下塔柱呈外倾状态,若下横梁采用常规落地钢管支架施工,钢管支架为避开塔柱,钢管桩间距须调整增大,承重梁受力增大,造成材料用量增加且安全隐患大。若下横梁采用斜钢管支架施工,由于钢管立柱斜率大,施工难度大,施工误差影响而难以满足设计要求,实际受力复杂,稳定性难以保证,安全风险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稳定性高的现浇下横梁支撑架。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现浇下横梁支撑架,其特征是:包括设于塔柱内侧的钢管桩、贝雷架、分配梁及钢模,所述钢管桩沿竖向延伸并沿横桥向排布设置多根,且部分位于塔柱投影区域内的钢管桩通过设于塔柱上的牛腿进行支撑,所述贝雷架沿横桥向延伸并设于多根所述钢管桩上,所述分配梁沿顺桥向延伸,且所述分配梁设有多根并沿横桥向排布在所述贝雷架上,所述钢模设于所述分配梁上以作为下横梁底模。
6.进一步设置:所述钢管桩沿顺桥向设有至少两排,所述钢管桩顶部与所述贝雷架之间设有承重梁,所述承重梁沿顺桥向延伸并架设在所述的至少两排的钢管桩上。
7.进一步设置:所述钢管桩顶部设有落架楔块,所述承重梁通过所述落架楔块安装在所述钢管桩上。
8.进一步设置:所述钢管桩顶部与所述落架楔块之间设有桩顶垫梁。
9.进一步设置:还包括沿横桥向延伸的附墙管,所述附墙管沿塔柱的高度方向对称地设有多组,每组所述附墙管设有至少两根以与分别对应的每排所述钢管桩贴合设置。
10.进一步设置:每组所述附墙管之间设有贯通所述钢管桩的平联。
11.进一步设置:所述牛腿连接有预埋在塔柱内的预埋支撑件,所述牛腿上设有沿顺桥梁延伸的牛腿垫梁,且所述牛腿垫梁连接位于同一顺桥向上的钢管桩。
12.进一步设置:所述贝雷架的两端设有连接件,以对所述贝雷架进行接长与塔柱连接。
13.进一步设置:所述分配梁包括标准区域和加密区域,所述加密区域的支撑范围包括所述贝雷架的两端及连接件,所述标准区域的支撑范围位于所述贝雷架两端的加密区域之间;
14.所述标准区域内的分配梁间隔75cm设置,所述加密区域内的分配梁间隔37cm设置。
15.进一步设置:所述分配梁均采用i25a型钢。
16.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7.1.在本技术的现浇下横梁支撑架中,通过设置在塔柱上的牛腿可实现钢管桩的竖直支撑,避免因钢管桩倾斜设置而造成承载能力低、结构不稳定的问题,使得本技术的支撑架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且结构简单。
18.2.在本技术的现浇下横梁支撑架中,塔柱内侧的两侧壁之间设置附墙管,附墙管在作为支撑架的附墙以提高支撑架稳定性的同时,还兼作塔柱的水平对撑杆,以确保塔柱在下横梁浇筑过程中的稳定性。
19.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0.本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21.图1为本技术现浇下横梁支撑架的顺桥向截面示意图;
22.图2为本技术现浇下横梁支撑架的横桥向截面示意图。
23.图中,1、钢管桩;11、落架楔块;12、桩顶垫梁;2、贝雷架;21、连接件;3、分配梁;4、钢模;5、牛腿;51、牛腿垫梁;6、承重梁;7、附墙管;71、平联;100、塔柱;200、下横梁;300、承台。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5.请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涉及一种现浇下横梁支撑架,改善现有横梁支架结构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本技术的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
26.所述现浇下横梁支架包括设于塔柱内侧钢管桩1、贝雷架2、分配梁 3及钢模4,其中,所述钢管桩1沿竖向延伸,且所述钢管桩1沿横桥向并排布置有多根,所述贝雷架2沿横桥向延伸并设于钢管桩1顶部,所述分配梁3设于所述贝雷架2上,所述分配梁3沿顺桥向延伸,且所述分配梁3设有多根并沿横桥向排布在所述贝雷架2上,而所述钢模4设于所述分配梁3上以作为下横梁的底模。
27.具体地,本技术的钢管桩1部分支承在承台上,而部分位于塔柱投影区域内的钢管桩1则可通过预设在塔柱上的牛腿5进行支撑,使得本技术的钢管桩1均处于竖直状态。竖直钢管桩1的承载力优于倾斜钢管桩1的承载力,从而可确保本技术现浇下横梁支撑架的稳定性。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钢管桩1的型号为φ630
×
8mm。
28.进一步的,所述钢管桩1沿顺桥向对称地设有至少两排,即对应地,沿同一顺桥向的每列钢管桩1至少设置两根,本技术优选设置两排所述钢管桩1。且在本实施例中,每排所述钢管桩1设置有7根。具体地,位于中间区域的相邻两根钢管桩1的间距较大,而位于两侧区域的相邻两根钢管桩1的间距较小,且相邻两根钢管桩1之间的最大间距为6m。
29.同时,所述钢管桩1顶部与所述贝雷架2之间设有沿顺桥向延伸的承重梁6,所述承
重梁6设有多根,且每根所述承重梁6分别对应架设在每列的钢管桩1顶部。所述钢管桩1顶部还设有落架楔块11,所述承重梁6 通过所述落架垫块安装在所述承重梁6顶部。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承重梁6采用2i45a型钢。
30.更进一步的,所述钢管桩1顶部与所述落架楔块11之间设有桩顶垫梁12,从而可增加所述钢管桩1的承压面积。
31.其次,所述牛腿5连接有预埋在所述塔柱内的预埋支撑件(图中未示意),以确保所述牛腿5具有足够的承载力。由于本实施例中沿顺桥向设有两排钢管桩1,则两排钢管桩1对应的牛腿5上设有牛腿5垫梁,所述牛腿5垫梁沿顺桥向延伸,并连接位于同一顺桥向上的牛腿5。所述牛腿 5上设有沿顺桥梁延伸的牛腿垫梁51,且所述牛腿垫梁51连接位于同一顺桥向上的钢管桩1。
32.所述贝雷架2设于所述承重梁6的顶部,其采用321型贝雷片,并沿顺桥向共布置12排,12排所述贝雷片可两两分为六组,每组所述贝雷片之间设置有平联(未标示)及斜撑(未标示),以提高所述贝雷架2的稳定性。
33.此外,所述贝雷架2的两端还设有连接件21,以对所述贝雷架2进行接长并与塔柱连接,从而进一步提高所述贝雷架2的稳定性,继而提高本技术现浇下横梁支撑架的稳定性。
34.所述分配梁3沿横桥向排布在6组贝雷片上,并且所述分配梁3包括标准区域及加密区域,所述加密区域的支撑范围包括所述贝雷架2的两端及连接件21,所述标准区域的支撑范围位于所述贝雷架2两端的加密区域之间。具体地,所述标准区域内的分配梁3间隔75cm设置,所述加密区域内的分配梁3间隔37cm设置,从而可对其下方的贝雷架2进行连接加固,使得横向贝雷架2得以整体受力,继而提高本技术现浇下横梁支撑架的稳定性。优选地,本实施例的分配梁3均采用i25a型钢。
35.在所述分配梁3上并在预浇筑的下横梁底板范围内铺设钢模4,以作为下横梁的底模,优选地,所述钢模4采用厚度为6mm的钢板,同时在钢板上设有间距为30cm的横肋(未示意),所述横肋优选采用[10槽钢。
[0036]
所述现浇下横梁支撑架还包括沿横桥向水平延伸的附墙管7,且沿塔柱的高度方向设有三组附墙管7,每组附墙管7分别对应于两排所述钢管桩1设有平行的两根,且两根所述附墙管7分别与其对应的钢管桩1贴合设置。进一步的,每组的两根所述附墙管7之间设有贯通两排所述钢管桩 1的平联71,且所述平联71一一对应于单排的7根附墙管7亦设有七根。且通过所述附墙管7可提高所述钢管桩1的稳定性,继而提高本技术现浇下横梁支撑架的稳定性,同时,所述附墙管7还可兼作塔柱的水平对拉杆,从而提高塔柱在下横梁浇筑过程的稳定性,以减少塔柱在下横梁浇筑时受压变形。优选地,本实施例所采用的附墙管7的型号为φ630
×
8mm。
[0037]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贝雷架2采用q345钢材,而其余结构则采用q235钢材。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采用的钢材、型号以及数量等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限定,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施工需求进行选择。
[0038]
本技术的现浇下横梁支撑架通过设置在塔柱上的牛腿5可实现钢管桩1的竖直设置,避免因钢管桩1倾斜设置而造成承载能力低、结构不稳定的问题,使得本技术的支撑架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且结构简单。此外,塔柱内侧的两侧壁之间设置附墙管7,在作为支
撑架的附墙以提高支撑架稳定性的同时,还兼作塔柱的水平对撑杆,以确保塔柱在下横梁浇筑过程中的稳定性。
[0039]
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