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梁体翼缘板下方悬挂式行走施工平台的制作方法

2021-09-29 02:5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施工 平台 翼缘板 悬挂 行走


1.本实用新型属于梁体翼缘板下方施工平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梁体翼缘板下方悬挂式行走施工平台。


背景技术:

2.在梁体翼缘板下方施工时,需要有较为稳定的施工平台,而施工平台的移动效率和工作平面面积是保证梁体翼缘板下方施工功效的关键。传统的梁体翼缘板下方施工时,多采用施工升降机或在箱梁翼缘板下方搭设可移动支架提供施工平台。用施工升降机施工时,升降机所提供的工作面积和可施工范围小,当作业面发生改变时需先将施工升降机下放,开至下一工作面,施工效率低。采用移动支架施工时,当梁体高度较高时,容易造成材料浪费,且结构安全难以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功效低下和结构安全难以控制的问题。
4.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梁体翼缘板下方悬挂式行走施工平台,包括置于梁体顶面的行走机构和与该行走机构可拆卸式连接且悬挂于所述梁体的翼缘板下的作业平台;
5.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梁体顶面的行走轨道及置于该行走轨道上可行走的行走小车,该行走小车包括主框架,安装在该主框架的底端且可沿所述行走轨道行走的行走轮;
6.所述作业平台通过一置于所述梁体外侧且向上延伸的爬梯与横向延伸的承重梁连接,该承重梁与所述主框架可拆卸式连接;
7.所述主框架底端于所述行走轮的内外两侧各设置有第一限位板,且该第一限位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行走轮上的第一限位孔同轴的多个第二限位孔;
8.第一限位销位用以插入所述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内,以锁止所述行走轮。
9.前述主框架为立方体框架结构,包括若干根立杆、所述立杆底部横向之间通过横向连接杆连接,所述立杆底部纵向之间通过第一纵向连接杆、第二纵向连接杆和第三纵向连接杆连接,所述立杆顶部纵向之间通过第四纵向连接杆连接。
10.前述梁体翼缘板下方悬挂式行走施工平台还包括一压重块,且该压重块设置在所述第一纵向连接杆和第二纵向连接杆上。
11.前述承重梁与所述爬梯之间设置一第一斜撑。
12.前述承重梁和所述爬梯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13.前述第一斜撑的下端与所述爬梯的横向加强杆连接。
14.前述立杆的顶端纵向设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上至少开有一组第三限位孔;
15.所述第三限位孔的对侧同轴,第三限位孔的同侧圆心共线;
16.所述第三限位孔设有第二限位销;
17.所述承重梁放于立杆顶端的第二限位板中,然后将所述第二限位销插入所述第三限位孔中以实现对所述承重梁的限位。
18.作业平台周围设有护栏;所述作业平台与所述爬梯之间设有第二斜撑。
19.行走轨道由两组交替使用的槽钢组成。
20.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安全性好、安装使用方便、操作便利、加工成本低、提供的作业区域广且可连续作业,很好地满足了目前作业需求,明显提高了施工作业效率。
21.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22.图1是一种梁体翼缘板下方悬挂式行走施工平台的三维示意图;
23.图2是一种梁体翼缘板下方悬挂式行走施工平台的立面示意图;
24.图3是行走轮限位示意图;
25.图4是承重梁装配示意图。
26.附图标记说明:
27.1、行走轮;2、行走轨道、3、主框架;4、压重块;5、悬挂体系;6、第一限位销;7、爬梯;8、第一限位孔;9、第一限位板;10、第二限位孔; 11、立杆;12、第一纵向连接杆;13、第二纵向连接杆;14、第三纵向连接杆;15、承重梁;16、第一斜撑;17、作业平台;18、横向加强杆;19、第二限位板;20、第三限位孔;21、第二限位销、22、护栏;23、第二斜撑; 24、第四纵向连接杆;25、横向连接杆;26、梁体。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29.现参考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局限于此处描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详尽地且完全地公开本实用新型,并且向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对于表示在附图中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术语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附图中,相同的单元/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30.除非另有说明,此处使用的术语(包括科技术语)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具有通常的理解含义。另外,可以理解的是,以通常使用的词典限定的术语,应当被理解为与其相关领域的语境具有一致的含义,而不应该被理解为理想化的或过于正式的意义。
31.现结合附图通过以下具体实施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功效低下和结构安全难以控制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梁体翼缘板下方悬挂式行走施工平台。
32.实施例1:
33.如图1、图2、图3所示:至少包括行走轮1、行走轨道2、主框架3、压重块4、悬挂体系5(主要包括承重梁15、爬梯7和作业平台17)、第一限位销6和爬梯7。其中,行走轮1底部位于
行走轨2上,行走轮1的顶部与主框架3连接(此为普通的车轮安装结构),而压重块4位于主框架3上的第一纵向连接杆12和第二纵向连接杆13上,悬挂体系5通过第一斜撑16和主框架 3连接,爬梯7位于悬挂体系5上,第一限位销6位于行走轮1上。
34.应用过程如下:
35.施工时,人工将行走小车(行走机构中的主要设备)移动至指定位置,锁止行走轮1,实现对行走小车的位置的固定,此时,人员通过爬梯7下往作业平台17开始作业。
36.本实施例通过行走小车在桥面上的位移来为梁体26的翼缘板下方施工提供可移动施工平台,行走小车在移动过程中与行走轨道之间为滚动摩擦,提高了小车的移动效率。
37.实施例2:
38.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行走轮1上开有多个第一限位孔8,行走轮1两侧设有第一限位板9,第一限位板9可防止小车在行走过程中发生偏移,第一限位板9上开有多个第二限位孔10,行走小车在行走到位且第一限位孔8和第二限位孔10同轴后,插入第一限位销6,锁止行走轮1,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小车发生位移,从而确保施工的安全性。
39.实施例3:
40.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图2所示,主框架3为立方体框架结构,包括立杆11,立杆11底端横向之间通过横向连接杆25连接,纵向之间通过第一纵向连接杆12、第二纵向连接杆13、第三纵向连接杆14连接;立杆11 顶部纵向之间通过第四纵向连接杆24连接,通过横向连接杆25、第一纵向连接杆12、第二纵向连接杆13和第三纵向连接杆14的共同受力下保证了行走小车的结构稳定。
41.实施例4:
4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图2所示,悬挂体系5包括爬梯7、承重梁15、第一斜撑16、施工平台17、第二斜撑23,其中承重梁15下端与爬梯 7连接,承重梁15上端与主框架3可拆卸连接。第一斜撑16一端与承重梁 15连接,另一端与爬梯7的横向加强杆18连接,保证了爬梯7的结构安全性。
43.第二斜撑23的一端与爬梯7连接,另一端与作业平台17连接,保证了作业平台17的结构安全性。作业平台17的四周设有护栏22,且护栏22在临梁体26腹板侧高度低于其他方向高度,在便于人员作业的同时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
44.实施例5:
45.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如图2、图4所示:立杆11顶端两侧设有第二限位板19,第二限位板19上开有多个第三限位孔20,第三限位孔20对侧同轴,同侧圆心共线。
46.悬挂体系5在安装时将承重梁15放入立杆11顶端的第二限位板19之间,再插入第二限位销21,然后连接第一斜撑16,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同时使悬挂体系5与主框架3之间可拆卸连接,方便安装和拆卸。
47.实施例6:
48.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2、图3所示,行走轨道2为两组交替使用的槽钢结构,待小车行走完一根轨道后,将该轨道移至下一轨道末端,有效地节省了材料。行走轨道2位于梁体26的顶面,行走小车在移动时,通过杠杆原理,将杠杆支点放在行走轮1与行走轨道2切点处,给力臂向上的作用力从而使行走小车在行走轨道2上发生位移,使用此方法可使小车平稳的移动且移动距离容易控制。
49.实施例7:
50.在实施例1、实施例3的基础上,如图1、图2所示,压重块4位于主框架3上的第一纵向连接杆12和第二纵向连接杆13上,压重块4保证了一种悬挂式行走小车在行走过程中及行走到位施工时的侧向稳定。
5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行走轨道2配合行走小车在梁体26上移动来为梁体26翼缘板下方提供可移动的作业平台17,通过爬梯7使人员上下。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安全性高、行走平稳可控、行走效率高的优点。
52.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上述各示例中相关的技术特征相互组合,以达到相应的技术效果,具体对于各种组合情况在此不一一赘述。
53.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其都在该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