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木材裁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7-09 11:0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装置 防尘 木材 功能


1.本实用新型涉及裁切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木材裁切装置。


背景技术:

2.木材一般用于建筑房屋、装饰室内环境、制作室内家具等领域,在木材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将木板根据所需的尺寸进行裁切,使得木板能更好的为我们所用。
3.木材作为家具生产的主要材料被广泛使用,家具制造过程中需要对木材进行裁切,在裁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木屑和木屑粉末,其中的木屑可进行回收再利用,但现有技术中,对木材进行裁切后,只是对木屑和木屑粉末进行混合集中处理,从而增加了木屑回收再利用的难度,降低了裁切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木材裁切装置,解决了木屑不便回收利用的问题。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木材裁切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裁切支架,所述裁切支架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裁切机构,所述裁切机构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裁切机构上设置有防尘罩,所述防尘罩的顶部设置有滑块,所述防尘罩背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毛刷,所述裁切支架内壁的一侧设置有分离盒,所述分离盒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分离盒顶部和底部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分离盒上设置有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所述裁切支架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紧装置,所述卡紧装置包括卡紧盒,所述卡紧盒的一侧与所述裁切机构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卡紧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l型板,所述l型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方板,所述第一软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与第一软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螺栓,所述裁切支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尘泵,所述吸尘泵的出尘口连通有收尘盒。
6.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进屑口,所述底座的正面设置有底座门,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收屑箱,所述收屑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滑轮,所述移动滑轮的外表面与所述底座内壁的底部相适配。
7.进一步地,所述裁切机构贯穿所述防尘罩的顶部且延伸至所述防尘罩的内部,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软管的一端与所述分离盒的一侧连通,所述第一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防尘罩的一侧连通,所述第二软管的一端与所述分离盒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二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吸尘泵的进尘口连通。
9.进一步地,所述螺栓与所述连接板、所述分离盒的一侧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分离盒通过螺栓衔接。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软管贯穿所述裁切支架且延伸至裁切支架的外部。
11.进一步地,所述l型板贯穿所述卡紧盒的一侧且延伸至所述卡紧盒的外部。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该具有防尘功能的木材裁切装置,通过防尘罩,使木材在裁切过程中,处于封闭的环境,避免了裁切过程中产生的木屑和粉尘的外泄,方便了使用者集中处理,同时通过吸尘泵对粉尘和木屑进行分离,方便了对木屑的回收再利用,提高了该裁切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图1中底座的外部示意图;
16.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17.图4为图1中防尘罩的侧视图;
18.图5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19.图6为图1中c处的放大图。
20.图中:1

底座、11

进屑口、12

底座门、2

收屑箱、21

移动滑轮、3

裁切支架、4

电动伸缩杆、41

裁切机构、411

滑槽、5

防尘罩、51

滑块、52
‑ꢀ
毛刷、6

分离盒、61

过滤网、62

固定板、63

第一软管、64

第二软管、7
‑ꢀ
卡紧装置、71

卡紧盒、72

滑动板、73

l型板、74

方板、8

固定装置、81
‑ꢀ
连接板、82

螺栓、9

吸尘泵、91

收尘盒。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木材裁切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裁切支架3,所述裁切支架3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4,所述电动伸缩杆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裁切机构41,所述裁切机构41的一侧开设有滑槽411,所述裁切机构41 上设置有防尘罩5,所述防尘罩5的顶部设置有滑块51,所述防尘罩5背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毛刷52,所述裁切支架3内壁的一侧设置有分离盒6,所述分离盒6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过滤网61,所述分离盒6顶部和底部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2,所述分离盒6上设置有第一软管63和第二软管64,所述裁切支架3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紧装置7,所述卡紧装置7 包括卡紧盒71,所述卡紧盒71的一侧与所述裁切机构41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卡紧盒7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板72,所述滑动板7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l型板73,所述l型板7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方板74,所述第一软管 6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8,所述固定装置8包括连接板81,所述连接板81的底部与第一软管6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81上设置有螺栓82,所述裁切支架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尘泵9,所述吸尘泵9的出尘口连通有收尘盒91。
23.电动伸缩杆4与外部电源以及控制开关进行连接,裁切机构41与外部电源以及控制开关进行连接;
24.防尘罩5对裁切过程中产生的木屑和粉末进行阻隔,防止木屑和粉尘扩散弥漫,毛刷52固定在防尘罩5背面的底部,从前往后推动木材裁切时,可对散落在木材上的木屑和粉尘进行清扫,清扫进入防尘罩5内部,进行集中处理;
25.吸尘泵9通过第一软管63吸取粉尘时,会把少量重量较轻的木屑同时吸进分离盒6,经过过滤网61,可分离木屑与粉尘,木屑停留在分离盒6中,粉尘通过第二软管64进入收尘盒91中,进行集中处理。
26.所述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进屑口11,所述底座1的正面设置有底座门12,所述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收屑箱2,所述收屑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滑轮 21,所述移动滑轮21的外表面与所述底座1内壁的底部相适配。
27.收屑盒2的顶部开设有开口,且开口与进屑口11垂直于同一水平线,方便清扫木材裁切时产生的木屑进入进屑口11后,直接掉落进入收屑箱2内;
28.移动滑轮21方便移动收屑箱2。
29.所述裁切机构41贯穿所述防尘罩5的顶部且延伸至所述防尘罩5的内部,所述滑块51与所述滑槽411滑动连接。
30.裁切机构41向下移动时,裁切机构41上的防尘罩5同时向下移动,当防尘罩5接触到木材后,由于裁切机构41的周侧面开设的滑槽411与防尘罩 5上的滑块51滑动连接,裁切机构41可继续向下移动,对木材进行裁切。
31.所述第一软管63的一端与所述分离盒6的一侧连通,所述第一软管63 的另一端与所述防尘罩5的一侧连通,所述第二软管64的一端与所述分离盒 6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二软管64的另一端与所述吸尘泵9的进尘口连通。
32.吸尘泵9产生的吸力,经过第二软管64,分离盒6、第一软管63对防尘罩内的粉尘进行吸取。
33.所述螺栓82与所述连接板81、所述分离盒6的一侧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板81和所述分离盒6通过螺栓82衔接。
34.第一软管63和第二软管64与分离盒相连通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通过螺栓82与分离盒6进行固定。
35.所述第二软管64贯穿所述裁切支架3且延伸至裁切支架3的外部。
36.第二软管64贯穿裁切支架3与吸尘泵9的进尘口相连通。
37.所述l型板73贯穿所述卡紧盒71的一侧且延伸至所述卡紧盒71的外部。
38.弹簧75在自然状态下,在卡紧盒71内通过挤压滑动板72,使滑动板72 带动l型板73向右滑动,从而使l型板73上的方块挤压固定板62,对分离盒6进行固定。当需要对分离盒6拆卸时,向左拉动l型板,滑动板72挤压弹簧75,同时解除方块74与固定板62的固定关系。
39.工作时,把需要裁切的木板放置在底座1上,按动电动伸缩杆4的控制开关,电动伸缩杆4带动裁切机构41向下移动,同时启动裁切机构41,从前往后推动木材,对木材进行裁切;
40.裁切时产生的木屑,从进屑口11下落进入收屑箱2,可打开底座门12,移出收屑箱2,对木屑进行处理;
41.同时启动吸尘泵9,吸尘泵9形成吸力,通过第一软管63、第二软管64 和吸尘泵9的配合吸取防尘罩5内的粉尘和少量重量较轻的木屑,进入分离盒6内,通过过滤网61对粉尘
和木屑进行分离,通过第二软管64和吸尘泵9 的配合,将粉尘抽去进入收尘盒91内,对粉尘进行集中处理;
42.长期使用后,木屑堆积在分离盒6中,可通过转动螺栓82,解除连接板 81与分离盒6的固定关系,从而解除第一软管63、第二软管64和分离盒6 的固定关系,同时向左拉动l型板73,解除方块74与固定板62的固定关系,拆卸完成后,对分离盒6内的木屑进行清理。
4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