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换气管切开用敷料贴的制作方法

2021-10-16 09:2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切开 气管 敷料


1.本实用新型涉及换气管切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气管切开用敷料贴。


背景技术:

2.气管切开手术就是切开颈段气管,放入金属气管套管和硅胶套管,是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功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常见手术。
3.在做气管切开手术时,会在患者的颈部开一个气管切口,预先在无菌纱布敷料上剪裁出一个开口,将气管管套穿过纱布敷料开口后插入脖颈的切口中,用系带将气管切开套管固定在脖颈上。临床实践中,护士在对无菌纱布进行剪裁时会导致纱布结构破坏,出现较多纱布屑的情况,纱布屑进入气管内,增加了气道相关不良症状的发生。此外,在气管切开手术后,需要定时对切口进行护理,保持切口的清洁干燥,预防感染,传统的无菌纱布敷料,易被污染,同时因气管的持续湿化,覆盖伤口的纱布常处于潮湿状态,不易观察切口渗液量及恢复情况,并增加感染的几率,不利于患者康复。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气管切开用敷料贴,便于观察切口状态及更换敷料贴。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换气管切开用敷料贴,包括粘贴层及敷料层,所述粘贴层两侧设有用于固定在脖颈上的固定带,所述敷料层中部开设有供气管套管穿过的通孔,所述粘贴层中部开设有通槽,所述敷料层设在通槽内,所述粘贴层一侧开设有与通槽连通的第一开槽,所述敷料层对应第一开槽一侧开设有第二开槽,所述第二开槽与通孔连通,所述敷料层上设有固定条,所述敷料层通过固定条固定在粘贴层上。
7.优选的,所述第二开槽与第一开槽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8.优选的,所述第二开槽上附有贴块,所述贴块的一边与第二开槽的一边固定连接,另一边与第二开槽的另一边可活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固定条至少有一个,其中一个固定条位于第二开槽上方,所述固定条的宽度大于第二开槽的宽度,且长于第二开槽,所述固定条底部具有粘胶层,通过粘胶层固定或拆离粘贴层。
10.优选的,所述敷料层上开设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上设有揭开层,所述揭开层下边沿与敷料层固定连接,上边沿上设有胶条,通过胶条固定在敷料层上,所述揭开层与通孔连通。
11.优选的,所述揭开层在远离通孔的一端与敷料层边沿齐平。
12.优选的,所述揭开层的材质与敷料层一致。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1、本实用新型粘贴层开设有第一开槽,敷料层开设有第二开槽,以便将粘贴层和
敷料层固定在换气管套管四周,粘贴层通过固定带固定在脖颈上,敷料层通过固定条固定在粘贴层上,在需要更换敷料层时仅需把固定条撕开,使敷料层脱离粘贴层然后将敷料层取下,然后将新的敷料层换上即可;
15.2、本实用新型第二开槽上附有贴块,贴块一边与第二开槽固定连接,一边与其可活动连接,使固定条上的粘胶层不会粘贴到皮肤上,且不会影响敷料层的更换;
16.3、本实用新型在敷料层上开设观察口,观察口上设揭开层,当需要观察伤口情况时,仅需将胶条撕掉,然后把揭开层打开,观察完毕后将胶条重新封上即可。
17.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18.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换气管切开用敷料贴的结构图。
20.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21.粘贴层—1、敷料层—2、固定带—3、通孔—4、第一开槽—5、第二开槽—6、固定条—7、揭开层—8、胶条—9。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2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请参阅图1,一种换气管切开用敷料贴,包括粘贴层1及敷料层2,所述粘贴层1两侧设有用于固定在脖颈上的固定带3,所述敷料层2中部开设有供气管套管穿过的通孔4,所述粘贴层1中部开设有通槽,所述敷料层2设在通槽内,所述粘贴层1一侧开设有与通槽连通的第一开槽5,所述敷料层2对应第一开槽5一侧开设有第二开槽6,所述第二开槽6与通孔4连通,所述敷料层2上设有固定条7,所述敷料层2通过固定条7固定在粘贴层1上。
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槽6与第一开槽5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槽6上附有贴块,所述贴块的一边与第二开槽6的一边固定连接,另一边与第二开槽6的另一边可活动连接,从而便于将敷料层2沿通孔4四周固定在粘贴层1上,并防止固定条7上的粘胶层粘贴到皮肤上。
27.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条7至少有一个,其中一个固定条7位于第二开槽6上方,所述固定条7的宽度大于第二开槽6的宽度,且长于第二开槽6,所述固定条7底部具有粘胶层,粘胶层一部分与贴块粘接在一起,剩余部分与敷料层2和粘贴层1表面粘贴在一起,通过粘胶
层固定或拆离粘贴层1。
28.进一步的,所述敷料层2上开设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上设有揭开层8,所述揭开层8下边沿与敷料层2固定连接,上边沿上设有胶条9,通过胶条9固定在敷料层2上,所述揭开层8与通孔4连通,当需要观察伤口情况时,仅需将胶条9撕掉,将揭开层8揭开即可观察。
29.进一步的,所述揭开层8在远离通孔4的一端与敷料层2边沿齐平。
30.进一步的,所述揭开层8的材质与敷料层2一致。
31.此外,第一开槽5上也可设置如同第二开槽6上的贴布,防止粘胶层粘贴到人体皮肤上,在后续拆除粘贴层时不便于操作。
32.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33.本实用新型将第一开槽5拉开,然后将其设置在换气管套管四周,通过固定带3将粘贴层1固定在脖颈上,将第二开槽6拉开,然后将敷料层2沿换气管套管设在粘贴层1上,通过固定条7固定在粘贴层1上,当需要更换敷料层2时,仅需将固定条7撕开,即可将敷料层2从粘贴层1上拆卸下来;
34.第二开槽6上设有贴块,贴块一边与第二开槽6固定连接,另一边与第二开槽6可活动连接,在不影响第二开槽6拉开的同时,防止固定条7底部的粘胶层与皮肤直接接触,贴块的设计使粘胶层一部分与贴块粘接,另一部分与粘贴层和敷料层2粘接;
35.敷料层2上设观察口,观察口上设有揭开层8,揭开层8与通孔4连通,当需要对伤口进行观察时,将胶条9撕开,然后将揭开层8揭开即可观察,观察完毕后,将胶条9重新封上即可将揭开层8重新合上。
36.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比如当粘贴层能较好的穿过换气管套管时,粘贴层不开设第一开槽。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采用与其相同或相似的其它装置,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