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基于多功能机械装置的助老行走器械的制作方法

2021-10-16 09:1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行走 多功能 器械 装置 机械

基于多功能机械装置的助老行走器械
1.技术领域:
2.本实用新型涉及助老行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行走和爬楼的基于多功能机械装置的助老行走器械。
3.

背景技术:

4.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和残疾人数量的增加,老年人伴随着年龄的增大,容易出现生理功能的衰退,如骨质疏松,体力下降等问题,导致行动不便从而出行困难,使得老年人及残疾人对辅助代步工具的需求日益增多,这些人构成了数量庞大的轮椅需求群体,使轮椅在老年人及残疾人的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轮椅成为他们的唯一出行工具,在养老助残轮椅领域,辅助老年人或残疾人出行的轮椅在安全性、功能性方面设计要求较高,而现今国内大多数人仍居住在没有电梯的多层楼房内,上下楼靠楼梯,而现有的轮椅都不具备爬楼功能,功能单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轮椅的行动范围;虽然经过相关厂家的研发出了具有上楼梯功能的轮椅,通过星轮式或履带式轮椅能够解决轮椅上楼梯的问题,但是在使用星轮式轮椅时,需要人力辅助推拉,运动不平稳,并且冲击力大,导致其稳定性差,安全系数低;使用履带式轮椅时,需要人力将轮椅推到楼梯处,在电机的作用下控制履带的运动,履带式轮椅体积大且笨重,价格昂贵,操作繁琐,不利于老年人或残疾人的使用。
5.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上述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多功能机械装置的助老行走器械,结构独特,使用方便,通过展翼机构、升降机构和转动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方便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出行,也能够帮助老年人上楼梯或台阶等,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效的解决了行动不便的人的出行和上楼梯的问题。
7.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基于多功能机械装置的助老行走器械,包括机架,机架为中空结构,在机架上设有座椅,座椅下方设有电源和控制器,电源和控制器分别与机架固定连接,还包括展翼机构、转动机构、升降机构、转向固定座、连接块和信息收集组件,所述转向固定座设在机架两侧,转向固定座与机架固定连接;展翼机构设在所述机架内,且展翼机构位于座椅下方,所述展翼机构包括前轮架、固定座、v形铰接架和移动组件,前轮架底部设有移动轮,移动轮通过轮轴固定安装在前轮架上,在前轮架上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轮轴传动连接,前轮架两端设有转动杆,前轮架两端的转动杆转动套装在所述第一轴座内,第一轴座固定在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机架内部两侧壁上,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设在前轮架上方的螺杆框架,螺杆框架的内端与机架内后壁固定连接,螺杆框架外端设有第二电机,所述信息收集组件设在螺杆框架外端顶部,在螺杆框架内水平设有横向螺杆,横向螺杆转动套装螺杆框架内,横向螺杆上套装有第一移动螺块,且横向螺杆的外端头延伸出螺杆框架,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横向螺杆的外端头传动连接,所述v形铰接架设在螺杆框架与前轮架之间,v形铰接架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第一移动螺块和前轮架铰接;所述转动机构设在机架两侧,转动机构包括中轮架、转向齿轮和驱动组件,中轮架设在所述转向固定座外侧,中轮架的底部设有移动轮,移动轮通过轮轴固定安装在中轮架上,在中轮架上设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与中轮架底部的轮轴传动连接,所
述转向齿轮设在中轮架顶部内侧,且转向齿轮与中轮架固定连接,在转向齿轮的内侧轴心开设有环形凸台,所述转向固定座上开设有与环形凸台相对应的通孔,转向齿轮通过环形凸台与转向固定座转动套装,所述驱动组件设在所述转向固定座上方,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主动轮,驱动电机通过连接块与机架外侧壁固定连接,主动轮固定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且主动轮与转向齿轮啮合;所述升降机构设在机架后侧,升降机构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后轮架,两个后轮架之间通过横杆连接为一体,在后轮架的底部设有移动轮,移动轮通过轮轴固定安装在后轮架上,在后轮架上设有第五电机,第五电机的输出轴与后轮架底部的轮轴传动连接,后轮架的顶部设有第四电机,在后轮架上竖向转动套装有竖向螺杆,竖向螺杆上套装有第二移动螺块,所述第二移动螺块与机架后侧壁固定连接,竖向螺杆的顶端延伸出后轮架,第四电机的输出轴与竖向螺杆的顶端传动连接,在机架的前侧设有操作开关。
8.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连接为齿轮传动或链传动。
9.进一步的,在前轮架顶部中心设有铰接座,v形铰接架的底端与铰接座铰接。
10.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轴座,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套装在第二轴座内,第二轴座通过连接块与机架外侧壁固定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转动固定座通过连接块与机架外侧壁固定连接。
12.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板,连接板设在转向齿轮的外侧,连接板与转向齿轮固定连接,所述中轮架顶部内侧与连接板固定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信息收集组件包括超声波传感装置和摄像头监视装置,超声波传感装置和摄像头监视装置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14.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
15.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中两个后轮架顶部的第四电机为同步运行。
16.进一步的,所述前轮架底部的移动轮小于中轮架和后轮架底部的移动轮。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8.第一,结构独特,使用方便,在展翼机构、升降机构和转动机构的相互配合,不仅能够方便老年人或残疾人等行动不便的人正常出行,也能够帮助其上楼梯或台阶,运动平稳,稳定性较高,并且也提高了轮椅的安全性,操作简单,帮助了老年人上楼梯和出行,提高了老人的行动自由度;使用者在平缓路段使用该器械时,单片机在超声波检测装置的作用下能够将各个机构中的轮胎自动调整为同一水平高度,提高器械的稳定性,超声波检测装置检测到前方有障碍物或存在危险时,单片机以使用者的实际操作情况为主,若使用者没有进行相关操作,单片机便会控制轮椅降低行驶速度,必要时便会将该器械停止,保证使用者安全;使用者在多重路段使用该器械时,单片机在超声波检测装置的作用下,能够灵活的控制各个机构,使各个机构中的轮胎与地面充分接触,确保器械的稳定性,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也增加了器械的平稳度和安全性,同时该器械操作也较为简单和安全,有利于老年人的使用。
19.第二,当该器械通过超声波检测装置检测到楼梯台阶时,在第二电机的作用下,通过横向螺杆和第一移动螺块的配合,能够推动前轮架,使前轮架进行抬升,前轮架移动至台阶上方时,通过横向螺杆和第一移动螺块的配合,将前轮架降下,前轮架降下时底部的移动轮与台阶面接触,且前轮架降下的过程中将整体机架前半部分高度抬高,该器械变为倾斜
状态;然后驱动电机启动带动主动轮,通过主动轮与转向齿轮的啮合运动,使中轮架向前摆动,直至中轮架底部的移动轮与前轮架底部的移动轮在同一台阶面上,整体机架由后轮架中的第五电机提供前进的动力并向前运动一段距离,使后轮架移动至第一个台阶旁,后轮架作为重心支撑点,然后第四电机启动,使第二移动螺块在竖向螺杆上向上移动,从而带动整体机架,使整体机架被升起,该器械由倾斜状态变为水平状态,该器械变为水平状态后,由前轮架底部的第一电机和中轮架底部的第三电机提供器械的前进动力,使前轮架和中轮架成为重心支撑点,然后第四电机启动,竖向螺杆便会在第二移动螺块内向上移动,从而将后轮架向上收起,前轮架和中轮架提供前进动力向前移动,使前轮架、中轮架和后轮架底部的移动轮在同一台阶面上,完成第一个爬楼梯阶段,重复以上过程从而使整体器械实现上楼梯的功能,前轮架和中轮架成为重心支撑点后能够避免整体器械在爬楼梯时可能会失去平衡的情况,并且也能将该器械使用于天桥或公园的台阶上。
20.第三,具有较高的平稳度,通过六轮的设计,结构牢固,承载能力大,前轮架通过第一电机带动前轮架底部的移动轮旋转,能够保证前轮架底部的移动轮的抓地力,并且前轮架底部的移动轮采用2 2共4轮的方式,有效的防止了前轮架底部的移动轮发生空转现象,使其能够有效的工作,并且第二电机能够使横向螺杆在螺杆框架内转动,使第一移动螺块在横向螺杆上前后运动,从而使第一移动螺块通过v形铰接架带动前轮架进行升降。
21.第四,具有较强的应变性,对于不同高度的楼梯或台阶,通过单片机预先设置好的运行程序,能够改变升降机构的高度,通过升降机构与展翼机构和转动机构的相互配合,能够完成不同高度的楼梯或台阶的爬升,使用灵活,也保证了该器械的平稳有效运行;并且升降机构中后轮架的底部采用四轮设置,进一步的保证了该器械的稳定性,并且在该器械上楼梯或台阶时,后轮架为整体机架提升高度提供一个支点支撑,使其高度抬高。
22.第五,机架两侧的中轮架内分别设有第三电机,通过双电机控制,可以使该器械达到即转即停,机架两侧的中轮架内的第三电机一边正转,另一边反转便可以实现该器械前进方向的转向,并且通过操作开关控制中轮架内的第三电机,操作简单,并且通过机电结合的方式,实现了载人上楼的自动化,节省了人力。
23.第六,通过摄像头监视装置,能够向使用者的亲人提供实时画面和录像,使使用者的亲人实时掌握使用者的动态,进一步的提高了使用者的安全系数。
24.第七,座椅通过两侧的轴杆与机架内侧壁的第三轴座转动套装,在座椅下方配重块的作用下,能够使座椅的重心向下,机架在爬楼梯处于倾斜状态时,座椅在配重块的作用下重心保持向下,并且通过轴杆与第三轴座的配合,机架处于倾斜状态时不会带动座椅,座椅能够保持水平状态,保证了使用者的安全,避免了因座椅的重心跟随器械倾斜的重心而改变,使用者在座椅上时会跟随器械而倾斜的情况,并且限位块和限位壳也能够对配重块的移动进行限位。
25.附图说明:
26.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之一。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之二。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之三。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之四。
30.图5为机架结构示意图。
31.图6为转动机构结构示意图之一。
32.图7为转动机构结构示意图之二。
33.图8为转动机构结构示意图之三。
34.图9为转动机构结构示意图之四。
35.图10为转动机构结构示意图之五。
36.图11为转动机构结构示意图之六。
37.图12为驱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38.图13为升降机构结构示意图之一。
39.图14为升降机构结构示意图之一。
40.图15为升降机构结构示意图之二。
41.图16为展翼机构结构示意图之一。
42.图17展翼机构结构示意图之二。
43.图18展翼机构结构示意图之三。
44.图19展翼机构结构示意图之四。
45.图20展翼机构结构示意图之五。
46.图21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结构示意图之一。
47.图2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结构示意图之一。
48.图2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结构示意图之一。
49.图中:1

机架,2

驱动组件,201

驱动电机,202

主动轮,3

转动机构,301

中轮架,302

转向齿轮,303

连接板,304

第三电机,305

环形凸台,4

展翼机构,401

前轮架,402

固定座,403

第一电机,404

第二电机,405

转动杆,406

螺杆框架,407

横向螺杆,408

v形铰接架,409

铰接座,410

第一移动螺块,5

升降机构,501

后轮架,502

第四电机,503

第五电机,504

竖向螺杆,505

第二移动螺块,506

横杆,6

座椅,7

操作开关,8

电源,9

单片机,10

连接块,11

转向固定座,111

通孔,12

第一轴座,13

第二轴座,14

超声波检测装置,15

摄像头监视装置,16

第三轴座,17

轴杆,18

配重块,19

柔性绳,20

限位块,21

限位壳。
50.具体实施方式:
5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52.实施例1,在养老助残轮椅领域,辅助老年人或残疾人出行的轮椅在安全性、功能性方面设计要求较高,而现今国内大多数人仍居住在没有电梯的多层楼房内,上下楼靠楼梯,而现有的轮椅都不具备爬楼功能,功能单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轮椅的行动范围,虽然经过相关厂家的研发出了具有上楼梯功能的轮椅,但是使用时需要人力辅助推拉,运动不平稳,稳定性较差,安全系数低,并且操作繁琐,不利于老年人或残疾人的使用。
53.针对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多功能机械装置的助老行走器械,如图1

5所示,包括机架1,机架1为开口中空结构,在机架1上固定安装有座椅6,座椅6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透气孔,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度,在座椅6下方设有电源8和单片机9,电源8固定机架1前侧的内侧壁上,单片机9固定安装在机架1一侧的内侧壁上,在机架1的前侧安装有操作开关7,操作开关7与单片机9控制电连接,电源8与单片机9电连接,在机架1内设有展翼机构4,展翼机构4包括设在座椅6下方的螺杆框架406,螺杆框架406的内端与机架1的内后壁固定
连接,如图16

20所示,在螺杆框架406的外端内安装有第二电机404,第二电机404与单片机9控制电连接,且在螺杆框架406的外端顶部安装有超声波检测装置14和摄像头监视装置15,超声波检测装置14和摄像头监视装置15分别与单片机9电连接,超声波检测装置14能够探测行驶前方的路况,并向单片机9发送信号,摄像头监视装置15能够向使用者的亲人提供实时画面和录像,使使用者的亲人实时掌握使用者的动态,提高了使用者的安全系数;在螺杆框架406内水平设有横向螺杆407,且螺杆框架406的内端和外端设有转动座,横向螺杆407的两端头通过转动座转动套装在螺杆框架406内,横向螺杆407的外端头延伸出螺杆框架406,第二电机404的输出轴上固定有齿轮,延伸出螺杆框架406的横向螺杆407的外端头固定有齿轮,第二电机404输出轴上的齿轮与横向螺杆407的外端头的齿轮相互啮合,在横向螺杆407上套装有第一移动螺块410;螺杆框架406的下方设有前轮架401,前轮架401的底部设有移动轮,移动轮通过轮轴固定安装在前轮架401上,在前轮架401的底部设有第一电机403,第一电机403与单片机9控制电连接,第一电机403的输出轴上固定有齿轮,轮轴上固定有齿轮,第一电机403输出轴上的齿轮与轮轴上的齿轮相互啮合,第一电机403能够带动前轮架401底部的移动轮旋转,能够保证前轮架401底部的移动轮的抓地力,并且前轮架401底部的移动轮采用2 2共4轮的方式,有效的防止了前轮架401底部的移动轮发生空转现象,使其能够有效的工作;在前轮架401的顶部两端固定有转动杆405,前轮架401的顶部两端的转动杆405转动套装在第一轴座12内,第一轴座12与固定座402固定连接,固定座402固定在机架1的内部两侧壁上;在螺杆框架406与前轮架401之间设有v形铰接架408,如图20所示,在前轮架401的顶部中心设有铰接座409,v形铰接架408的顶端与第一移动螺块410铰接,v形铰接架408的底端与铰接座409铰接;第二电机404启动后能够使横向螺杆407在螺杆框架406内转动,从而使第一移动螺块410在横向螺杆407上前后移动,第一移动螺块410向后移动时,带动v形铰接架408,在v形铰接架408的铰接作用下和转动杆405与第一轴座12的相互配合下,前轮架401被抬升起来,前轮架401抬升的高度被第一移动螺块410向后移动的距离控制;第一移动螺块410向前移动时,带动v形铰接架408,在v形铰接架408的铰接作用下和转动杆405与第一轴座12的相互配合下,前轮架401便会被降下。
54.如图5所示,在机架1的两侧设有转向固定座11,转向固定座11通过连接块10与机架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如图1所示,在机架1的两侧设有转动机构3,转动机构包括设在转向固定座11外侧的中轮架301,中轮架301的底部设有移动轮,移动轮通过轮轴固定安装在中轮架301上,在中轮架301底部设有第三电机304,第三电机与单片机9控制电连接,第三电机304的输出轴上固定有齿轮,中轮架301底部的轮轴上固定有齿轮,第三电机304输出轴上的齿轮与中轮架301底部的轮轴上的齿轮相互啮合,通过机架1两侧中轮架301内的第三电机304,能够实现双电机控制,不仅能够为该器械提供前进动力,也能够使该器械达到即转即停,机架1一侧的中轮架301内的第三电机一边正转,机架1另一侧的中轮架301内的第三电机一边反转便可以实现该器械前进方向的转向,并且通过操作开关7能够通过单片机9控制中轮架301内的第三电机304。
55.如图6

11所示,在中轮架301顶部内侧设有转向齿轮302,转向齿轮302的外侧面固定有连接板303,中轮架301顶部内侧与连接板303固定连接,在转向齿轮302的内侧轴心开设有环形凸台305,转向固定座11上开设有与环形凸台305相对应的通孔111,转向齿轮302通过环形凸台305与转向固定座11转动套装,在转向固定座11的上方设有驱动组件2,驱动
组件2包括驱动电机201,驱动电机201通过连接块10与机架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如图12所示,驱动电机201的输出轴转动套装在第二轴座13内,第二轴座13通过连接块10与机架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201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主动轮202,如图6

7所示,主动轮202与转向齿轮302啮合,驱动电机201启动后带动主动轮202,主动轮202与转向齿轮302做啮合运动,转向齿轮302通过环形凸台305在转向固定座11内向前摆动,从而使中轮架301向前摆动,调整中轮架301的位置。
56.如图3所示,在机架1后侧设有升降机构5,升降机构5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后轮架501,如图13

15所示,在两个后轮架501的外侧面设有横杆506,两个后轮架501通过横杆506连接为一体,后轮架501的底部设有移动轮,移动轮通过轮轴固定安装在后轮架501上,在后轮架501上设有第五电机503,第五电机503与单片机9控制电连接,第五电机503的输出轴上固定有齿轮,后轮架501底部的轮轴上固定有齿轮,第五电机503输出轴上的齿轮与后轮架501底部的轮轴上的齿轮相互啮合,第五电机503能够带动后轮架501底部的移动轮旋转,为器械提供前进的动力,并且后轮架501的底部的移动轮也采用2 2共4轮的方式,进一步的保证了该器械的稳定性;后轮架501的顶部设有第四电机502,第四电机502与单片机9控制电连接,两个后轮架501顶部的第四电机502为同步运行,后轮架501的内侧设有竖向螺杆504,且在后轮架501的内侧的顶端和底端设有转动座,竖向螺杆504的顶端和底端通过转动座转动套装在后轮架501上,竖向螺杆504的顶端延伸出后轮架501内侧顶端的转动座,并固定有齿轮,在第四电机502的输出轴上固定有齿轮,第四电机502输出轴上的齿轮与竖向螺杆504顶端的齿轮相互啮合;在竖向螺杆504上套装有多个第二移动螺块505,第二移动螺块505与机架1的后侧壁固定连接;第四电机502启动后,能够使第二移动螺块505在竖向螺杆504上转动,从而使第二移动螺块505在竖向螺杆504上下移动,第二移动螺块505在向上移动时,机架1便会被第二移动螺块505带动升起,从而使机架1在后轮架501上被升起;第二移动螺块505向下移动时,机架1便会被第二移动螺块505带动降下;该器械上楼梯或台阶时,后轮架501作为重心支撑点为机架1提升高度提供一个支撑,后轮架501作为重心支撑点时,第四电机502启动带动竖向螺杆504转动,是第二移动螺块505在竖向螺杆504上向上移动,从而带动机架1,使机架1被升起,将该器械由倾斜状态变为水平状态,该器械变为水平状态后,由前轮架401底部的第一电机403和中轮架301底部的第三电机304提供前进动力,前轮架401和中轮架301便会成为重心支撑点,然后第四电机502启动,竖向螺杆504便会在第二移动螺块505内向上移动,便可以将后轮架501向上收起。
57.在使用时,使用者能够通过操作开关7手动控制该器械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操作开关7能够向单片机9发送指令,单片机9便会控制展翼机构4、转动机构3和升降机构5,使各个机构之间相互配合,不仅能够方便老年人或残疾人等行动不便的人正常出行,也能够帮助其上楼梯或台阶,使用者在使用该器械时,超声波检测装置14能够对行走路段进行检测,当超声波检测装置14检测到行驶在平缓路段中时,向单片机9发送信号,单片机9接收到信号后,便会将前轮架401、中轮架301和后轮架501底部的移动轮自动调整为同一水平高度,防止移动轮的空转,提高器械的稳定性,并且使用者能够根据情况将前轮架401或中轮架301放下或收起,使用者根据使用路段的人流情况和路段情况选择合适的前进速度,后轮架501底部的第五电机503为主要动力源,为器械提供前进动力,超声波检测装置14检测到前方有障碍物或存在危险时,便会向单片机9发送信号,单片机9接收到信号后,以使用者的
实际操作情况为主,若使用者没有进行相关操作,单片机便会控制后轮架501底部的第五电机503,降低器械的行驶速度,必要时会将该器械停止,保证使用者的安全;当超声波检测装置14检测到行驶在多重路段中时,向单片机9发送信号,单片机9接收到信号后,便会灵活的控制前轮架401和中轮架301,使前轮架401、中轮架301和后轮架501底部的移动轮与地面充分接触,确保器械的稳定性,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也增加了器械的平稳度和安全性,同时该器械操作也较为简单和安全,有利于老年人的使用,在需要转向时,通过操作开关向单片机9发送信号,单片机9便会控制机架两侧的中轮架301内的第三电机304,使一侧中轮架301内的第三电机正转,另一侧中轮架301内的第三电机反转,便可以实现该器械前进方向的转向。
58.在需要上楼梯或超声波检测装置14检测到前方有楼梯台阶时,单片机9控制第二电机404,第二电机404启动正转,第一移动螺块410在横向螺杆407上向后移动,带动前轮架401,使前轮架401进行抬升,前轮架401移动至台阶上方时,第二电机404启动反转,第一移动螺块410在横向螺杆407上向前移动,带动前轮架401,使前轮架401降下,前轮架401降下时底部的移动轮与台阶面接触,且前轮架401降下的过程中将整体机架前半部分高度抬高,该器械变为倾斜状态;然后驱动电机201启动并带动主动轮202,通过主动轮202与转向齿轮302的啮合运动,使中轮架301向前摆动,直至中轮架301底部的移动轮与前轮架401底部的移动轮在同一台阶面上,整体机架由后轮架501中的第五电机503提供前进的动力并向前运动一段距离,使后轮架501移动至第一个台阶旁,此时后轮架501作为重心支撑点,后轮架501顶部的第四电机502启动正转,带动竖向螺杆504转动,使第二移动螺块505在竖向螺杆504上向上移动,从而带动整体机架,使整体机架被升起,该器械由倾斜状态变为水平状态,该器械变为水平状态后,由前轮架401底部的第一电机403和中轮架301底部的第三电机304提供器械的前进动力,使前轮架401和中轮架301成为重心支撑点,然后第四电机502启动正转,带动竖向螺杆504转动,从而竖向螺杆504便会在第二移动螺块505内向上移动,从而将后轮架501向上收起,前轮架401和中轮架301提供前进动力向前移动,使前轮架401、中轮架301和后轮架501底部的移动轮在同一台阶面上,完成第一个爬楼梯阶段,重复以上过程从而使整体器械实现上楼梯的功能,前轮架401和中轮架301成为重心支撑点后能够避免整体器械在爬楼梯时可能会失去平衡的情况,并且也能将该器械使用于天桥或公园的台阶上。
59.实施例2,本实施中的一种基于多功能机械装置的助老行走器械以与实施例1中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60.本实施例中,前轮架401底部的移动轮小于中轮架301和后轮架501底部的移动轮,在对前轮架401进行升降时,能够更加方便的实现升降。
61.实施例3,本实施中的一种基于多功能机械装置的助老行走器械以与实施例1中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62.本实施例中,前轮架底部第一电机输出轴上的齿轮与前轮架底部轮轴上的齿轮采用链传动;中轮架底部第三电机输出轴上的齿轮与中轮架底部轮轴上的齿轮采用链传动;后轮架底部第五电机输出轴上的齿轮与后轮架底部轮轴上的齿轮采用链传动,通过链传动的方式,提高了传动效率,使该器械的运行更加稳定可靠,并且在爬楼梯台阶时,能够更好的提供前进动力。
63.实施例4,本实施中的一种基于多功能机械装置的助老行走器械以与实施例1中的
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64.本实施例中,如图21

23所示,在座椅6的两侧固定有轴杆17,在机架1的内部两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三轴座16,座椅6两侧的轴杆17转动套装在第三轴座16内,在座椅6的底部设有限位壳21,限位壳21与座椅6固定连接,在限位壳21内设有柔性绳19,柔性绳19的顶端与座椅6底部固定连接,且柔性绳19的两侧固定有限位块20,柔性绳19的底部固定有配重块18,在座椅6下方配重块18的作用下,能够使座椅6的重心向下,机架1在爬楼梯处于倾斜状态时,座椅6在配重块18的作用下重心保持向下,并且通过轴杆17与第三轴座16的配合,机架1处于倾斜状态时不会带动座椅6,座椅6能够保持水平状态,避免了因座椅6的重心跟随机架1倾斜而改变,使用者乘坐在座椅6上时会跟随机架1而倾斜的情况,保证了使用者的安全,提高了使用者的安全系数,并且限位块20和限位壳21也能够对配重块18的移动进行限位,在使用者使用该器械正常行驶的过程中,也能够保证座椅6的重心始终向下,使座椅6保持水平状态,使使用者出行更加安全。
6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