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智能穿戴手表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00:2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穿戴 智能 手表 特别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穿戴手表,其结构包括一号表带(1)、一号装卸装置(2)、智能表盘(3)、二号装卸装置(4)、二号表带(5),所述智能表盘(3)一端通过一号装卸装置(2)与一号表带(1)连接,另一端通过二号装卸装置(4)与二号表带(5)连接,所述二号表带(5)与一号表带(1)相配合,所述二号装卸装置(4)包括有基座(41)、隐藏式转轴(42)、顶出机构(43),所述基座(41)的内部设有两组相互配合的顶出机构(43),其中一组所述顶出机构(43)与隐藏式转轴(42)连接,所述隐藏式转轴(42)与基座(41)配合,所述基座(41)与智能表盘(3)的外壁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机构(43)包括有无弹绳(431)、定片(432)、顶杆(433)、动片(434)、弹簧(435)、一号导向柱(436)、二号导向柱(437)、齿轮(438)、凸环(439),所述动片(434)一端与顶杆(433)固定连接,所述顶杆(433)贯穿于弹簧(435)、定片(432),所述弹簧(435)与定片(432)相连,所述无弹绳(431)一端依次穿过动片(434)、一号导向柱(436)、二号导向柱(437)与凸环(439)连接,另一端与基座(41)连接,所述凸环(439)与齿轮(438)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穿戴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41)包括有基体(410)、安装槽(411)、斜槽(412)、耳孔(413)、线槽(414)、齿轮槽(415),所述基体(410)的两端内壁均设有斜槽(412)、耳孔(413),所述耳孔(413)与安装槽(411)相通,所述安装槽(411)设有2个且与线槽(414)相通,所述线槽(414)还与齿轮槽(415)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穿戴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片(432)位于安装槽(411)且与基体(410)连接,所述一号导向柱(436)、二号导向柱(437)位于线槽(414)且与基体(410)连接,所述齿轮(438)位于齿轮槽(4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穿戴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隐藏式转轴(42)包括有转钮(421)、限位盘(422)、连接轴(423)、方块(424)、限位块(425)、轴框(426)、方槽(427),所述转钮(421)通过连接轴(423)与限位盘(422)连接,所述转钮(421)两端均固定有限位块(425),所述方块(424)固定在限位盘(422)上,所述限位盘(422)内置于轴框(426),所述轴框(426)内顶面开设有方槽(427),所述轴框(426)贯穿于凸环(439)且两者相连接,所述连接轴(423)与轴框(426)间隙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穿戴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盘(422)两端还开设有限位槽,该限位槽与轴框(426)内的导向条滑动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穿戴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片(434)内设有通道(x),所述无弹绳(431)穿过通道(x)与动片(434)内壁相接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穿戴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导向柱(436)、二号导向柱(437)均内设有弧道(y),所述无弹绳(431)穿过弧道(y)与凸环(439)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穿戴手表,其结构包括一号表带(1)、一号装卸装置(2)、智能表盘(3)、二号装卸装置(4)、二号表带(5),智能表盘(3)的一端固定有一号装卸装置(2),另一端连接有二号装卸装置(4),本发明通过设置斜槽面能对生耳两端施压,使生耳能逐渐变短,直至生耳穿过耳孔复位,无须使用工具对生耳施压来安装,通过两个齿轮的相互啮合,以此同时对两条无弹绳进行收卷和释放,通过以定片为静,以动片为动,而东片内设有通道,从而无弹绳能对动片施压,使得顶杆能对生耳施力,使得生耳能变短,从而便于表带的快速拆卸,无须使用工具即可对表带拆卸,表带的装卸既安全又便捷。表带的装卸既安全又便捷。表带的装卸既安全又便捷。


技术研发人员:吴辉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吴辉龙
技术研发日:2021.08.11
技术公布日:2021/10/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