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智能穿戴手表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00:2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穿戴 智能 手表 特别


1.本发明涉及智能穿戴技术领域,特别的,是一种智能穿戴手表。


背景技术:

2.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许多传统的电子产品也开始增加移动方面的功能,比如过去只能用来看时间的手表,现今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或家庭网络与互联网相连,显示来电信息、twitter和新闻feeds、天气信息等内容,现有的智能穿戴手表通常是利用皮革、橡胶、尼龙布、不锈钢等材料,制成表带,将“表头”束在手腕上,大部分表带是通过生耳固定在表盘上的。
3.现有对表带的安装时将将生耳插入表带孔内,用耳批顶住生耳压下,将生耳推入手表的耳孔内进行固定,在轻轻拉扯表带以确保卡位准确,而皮质的表带在佩戴一段时间,由于皮质表带受到摩擦会受损,故需要更换新表带,而生耳已经插入耳孔内,需要专业的人员采用专业的技术才能正确将生耳脱离耳孔,导致普通人员难以自行更换表带,对表带的装卸都需要耳批的工具,耳批较为尖锐,若使用不当会剐蹭到表盘表带,从而造成表盘表带的磨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穿戴手表,以解决现有对表带的安装时将将生耳插入表带孔内,用耳批顶住生耳压下,将生耳推入手表的耳孔内进行固定,在轻轻拉扯表带以确保卡位准确,而皮质的表带在佩戴一段时间,由于皮质表带受到摩擦会受损,故需要更换新表带,而生耳已经插入耳孔内,需要专业的人员采用专业的技术才能正确将生耳脱离耳孔,导致普通人员难以自行更换表带,对表带的装卸都需要耳批的工具,耳批较为尖锐,若使用不当会剐蹭到表盘表带,从而造成表盘表带的磨损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智能穿戴手表,其结构包括一号表带、一号装卸装置、智能表盘、二号装卸装置、二号表带,所述智能表盘的一端固定有一号装卸装置,另一端连接有二号装卸装置,所述一号装卸装置安装有一号表带,所述二号装卸装置安装有二号表带,所述二号表带与一号表带相配合。
6.作为优化,所述二号装卸装置包括有基座、隐藏式转轴、顶出机构,所述基座的内部设有两组相互配合的顶出机构,其中一组所述顶出机构与隐藏式转轴连接,所述隐藏式转轴与基座配合,所述基座与智能表盘的外壁固定连接。
7.作为优化,所述顶出机构包括有无弹绳、定片、顶杆、动片、弹簧、一号导向柱、二号导向柱、齿轮、凸环,所述动片一端与顶杆固定连接,所述顶杆贯穿于弹簧、定片,所述弹簧与定片相连接,所述弹簧位于动片与定片之间,所述无弹绳的一端依次穿过动片、一号导向柱、二号导向柱与凸环连接,另一端与基座连接,所述凸环与齿轮同心且固定连接。
8.作为优化,所述基座包括有基体、安装槽、斜槽、耳孔、线槽、齿轮槽,所述基体的两端内壁均设有斜槽、耳孔,所述耳孔与安装槽相通,所述安装槽设有2个且与线槽相通,所述
线槽还与齿轮槽相通,所述齿轮槽、线槽、安装槽安装在基体上。
9.作为优化,所述定片位于安装槽且与基体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导向柱、二号导向柱位于线槽且与基体连接,所述齿轮位于齿轮槽且两者采用间隙配合。
10.作为优化,所述隐藏式转轴包括有转钮、限位盘、连接轴、方块、限位块、轴框、方槽,所述转钮通过连接轴与限位盘连接,所述转钮两端均固定有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方块相对应,所述方块固定在限位盘上,所述限位盘内置于轴框,所述轴框内顶面开设有方槽,所述方槽可与方块相卡合,所述轴框贯穿于凸环且两者相连接,所述连接轴贯穿于轴框且两者采用间隙配合。
11.作为优化,所述限位盘两端还开设有限位槽,该限位槽与轴框内的导向条滑动配合,以此能对限位盘起到限位的作用,使得方块能与方槽卡合。
12.作为优化,所述限位块、限位盘与基体的外表面开口相吻合,能对限位盘起限位作用,以此能防止齿轮转动。
13.作为优化,所述动片内设有通道,所述无弹绳穿过通道与动片内壁相接触,便于无弹绳受拉力而对动片进行施力,使得动片得以平移。
14.作为优化,所述一号导向柱、二号导向柱均内设有弧道,所述无弹绳穿过弧道与凸环连接。
15.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智能穿戴手表,当需要拆卸表带时,通过将转钮拔出,使得限位盘在凹槽与导向条的限位导向下向轴框外伸,直至方块卡进方槽内,方槽与方块的结合设置,使得转动转钮,通过限位盘、连接轴带动轴框旋转,从而轴框带动齿轮、凸环转动,以此将无弹绳进行收卷,由于无弹绳的一端是固定在基体内壁,故凸环对无弹绳收卷会通过通道对动片产生拉力,以此动片对弹簧施压,使得弹簧压缩,而动片带动顶杆向耳孔方向位移,以此使顶杆对表带的生耳施压,使得生耳内缩,从而使得表带的生耳的脱离耳孔,进而是表带脱离基座,由于一号装卸装置与二号装卸装置的两个齿轮是相互啮合的,故能同时使表带两端生耳内缩,更利于表带的快速脱离更换。
16.有益效果
17.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8.(1)本发明的基体设有2个斜槽,2个斜槽的最大间距略大于生耳的长度,2个斜槽的最小间距为生耳两端内缩后长度,且斜槽具有倾斜面,生耳置于两个斜槽间,顺着斜槽面推入过程中,斜槽面能对生耳两端施压,使得生耳能逐渐变短,直至生耳穿过耳孔复位,从而在安装表带时,人无须使用工具对生耳施压来使生耳变短进入耳孔内,斜槽的设置更便于安装;
19.(2)本发明通过隐藏式转轴与顶出机构的结合设置,通过两个齿轮的相互啮合,以此同时对两条无弹绳进行收卷和释放,通过以定片为静,以动片为动,而东片内设有通道,从而无弹绳能对动片施压,使得顶杆能对生耳施力,使得生耳能变短,从而便于表带的快速拆卸,无须使用工具即可对表带拆卸,表带的装卸既安全又便捷。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一种智能穿戴手表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发明的二号装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发明的二号装卸装置与二号表带配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图3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发明的顶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发明的二号装卸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本发明的隐藏式转轴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7.图8为本发明的轴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8.图中:一号表带

1、一号装卸装置

2、智能表盘

3、二号装卸装置

4、二号表带

5、基座

41、隐藏式转轴

42、顶出机构

43、无弹绳

431、定片

432、顶杆

433、动片

434、弹簧

435、一号导向柱

436、二号导向柱

437、齿轮

438、凸环

439、基体

410、安装槽

411、斜槽

412、耳孔

413、线槽

414、齿轮槽

415、转钮

421、限位盘

422、连接轴

423、方块

424、限位块

425、轴框

426、方槽

427、通道

x、弧道

y。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图1~图8示意性的显示了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种智能穿戴手表的结构,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3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侧面”、“长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中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1.实施例1
32.如图1

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穿戴手表,其结构包括一号表带1、一号装卸装置2、智能表盘3、二号装卸装置4、二号表带5,所述智能表盘3的一端固定有一号装卸装置2,另一端连接有二号装卸装置4,所述一号装卸装置2安装有一号表带1,所述二号装卸装置4安装有二号表带5,所述二号表带5与一号表带1相配合,所述二号装卸装置4包括有基座41、隐藏式转轴42、顶出机构43,所述基座41的内部设有两组相互配合的顶出机构43,其中一组所述顶出机构43与隐藏式转轴42连接,所述隐藏式转轴42与基座41配合,所述基座41与智能表盘3的外壁固定连接。
33.所述顶出机构43包括有无弹绳431、定片432、顶杆433、动片434、弹簧435、一号导向柱436、二号导向柱437、齿轮438、凸环439,所述动片434一端与顶杆433固定连接,顶杆433的设置在于将生耳施压,使得生耳的内针能内缩,所述顶杆433贯穿于弹簧435、定片432,所述弹簧435与定片432相连接,所述弹簧435位于动片434与定片432之间,定片432的设置不仅对顶杆433起导向的作用,还能对弹簧435的一端固定,使得弹簧435得以压缩复位,所述无弹绳431的一端依次穿过动片434、一号导向柱436、二号导向柱437与凸环439连接,另一端与基座41连接,所述凸环439与齿轮438同心且固定连接。
34.所述基座41包括有基体410、安装槽411、斜槽412、耳孔413、线槽414、齿轮槽415,所述基体410的两端内壁均设有斜槽412、耳孔413,所述耳孔413与安装槽411相通,所述安装槽411设有2个且与线槽414相通,所述线槽414还与齿轮槽415相通,所述齿轮槽415、线槽
414、安装槽411安装在基体410上,所述基体410设有2个斜槽412,2个所述斜槽412的最大间距略大于生耳的长度,2个所述斜槽412的最小间距为生耳两端内缩后长度,从而在安装表带时,人无须对生耳施压来使生耳进入耳孔内,更便于安装,且斜槽412具有倾斜面,从而便于对表带的生耳施压,利于生耳进入耳孔内。
35.实施例2
36.如图1

图8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穿戴手表,其结构包括一号表带1、一号装卸装置2、智能表盘3、二号装卸装置4、二号表带5,所述智能表盘3的一端固定有一号装卸装置2,另一端连接有二号装卸装置4,所述一号装卸装置2安装有一号表带1,所述二号装卸装置4安装有二号表带5,所述二号表带5与一号表带1相配合,所述二号装卸装置4包括有基座41、隐藏式转轴42、顶出机构43,所述基座41的内部设有两组相互配合的顶出机构43,其中一组所述顶出机构43与隐藏式转轴42连接,所述隐藏式转轴42与基座41配合,所述基座41与智能表盘3的外壁固定连接。
37.所述顶出机构43包括有无弹绳431、定片432、顶杆433、动片434、弹簧435、一号导向柱436、二号导向柱437、齿轮438、凸环439,所述动片434一端与顶杆433固定连接,所述顶杆433贯穿于弹簧435、定片432,所述弹簧435与定片432相连接,所述弹簧435位于动片434与定片432之间,所述无弹绳431的一端依次穿过动片434、一号导向柱436、二号导向柱437与凸环439连接,另一端与基座41连接,所述凸环439与齿轮438同心且固定连接。
38.所述基座41包括有基体410、安装槽411、斜槽412、耳孔413、线槽414、齿轮槽415,所述基体410的两端内壁均设有斜槽412、耳孔413,所述耳孔413与安装槽411相通,所述安装槽411设有2个且与线槽414相通,所述线槽414还与齿轮槽415相通,所述齿轮槽415、线槽414、安装槽411安装在基体410上,所述定片432位于安装槽411且与基体410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导向柱436、二号导向柱437位于线槽414且与基体410连接,所述齿轮438位于齿轮槽415且两者采用间隙配合。
39.所述隐藏式转轴42包括有转钮421、限位盘422、连接轴423、方块424、限位块425、轴框426、方槽427,所述转钮421通过连接轴423与限位盘422连接,限位盘422的设置能防止转钮421、连接轴423脱离轴框426,同时在闲置时轴框426能隐藏限位盘422、连接轴423,避免限位盘422、连接轴423影响智能穿戴手表的美观,所述转钮421两端均固定有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限位块425,所述限位块425与方块424相对应,所述方块424固定在限位盘422上,所述限位盘422内置于轴框426,所述轴框426内顶面开设有方槽427,所述方槽427可与方块424相卡合,方槽427与方块424的设置对限位盘422与轴框426能起固定作用,从而转动转钮421时,转钮421可通过连接轴423、限位盘422带动轴框426,所述轴框426贯穿于凸环439且两者相连接,所述连接轴423贯穿于轴框426且两者采用间隙配合。
40.所述限位盘422两端还开设有限位槽,该限位槽与轴框426内的导向条滑动配合,以此能对限位盘422起到限位的作用,使得方块424能与方槽427卡合。
41.所述限位块425、限位盘422与基体410的外表面开口相吻合,能对限位盘422起限位作用,以此能防止齿轮438转动,所述限位盘422的底面与轴框426的内底面可通过复位弹簧进行连接,防止转钮421、限位盘422、连接轴423受外力作用冒出,同时也能进一步提高表带安装的牢固度。
42.所述动片434内设有通道x,所述无弹绳431穿过通道x与动片434内壁相接触,便于
无弹绳431受拉力而对动片434进行施力,使得动片434得以平移,所述一号导向柱436、二号导向柱437均内设有弧道y,所述无弹绳431穿过弧道y与凸环439连接。
43.工作原理:当需要拆卸表带时,通过将转钮421拔出,使得限位盘422在凹槽与导向条的限位导向下向轴框426外伸,直至方块424卡进方槽427内,方槽427与方块424的结合设置,使得转动转钮421,通过限位盘422、连接轴423带动轴框426旋转,从而轴框426带动齿轮438、凸环439转动,以此将无弹绳431进行收卷,由于无弹绳431的一端是固定在基体410内壁,故凸环439对无弹绳431收卷会通过通道x对动片434产生拉力,以此动片434对弹簧435施压,使得弹簧435压缩,而动片434带动顶杆433向耳孔413方向位移,以此使顶杆433对表带的生耳施压,使得生耳内缩,从而使得表带的生耳的脱离耳孔413,进而是表带脱离基座41,由于一号装卸装置2与二号装卸装置4的两个齿轮是相互啮合的,故能同时使表带两端生耳内缩,更利于表带的快速脱离更换,当需要安装表带时,反向旋转转钮421,间接释放无弹绳431,使得顶杆433在弹簧435的弹力作用下复位内缩于安装槽411,新标的生耳顺着斜槽412能进入耳孔413内,以此实现对表带的安装。
4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