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正压缓释自封闭留置针的制作方法

2021-10-29 23:0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正压 留置 穿刺 血栓 静脉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临床上静脉穿刺使用的正压缓释防血栓的一种正压缓释自封闭留置针。


背景技术:

2.随着留置针产品技术在临床上的大量使用,留置导管所隐藏的风险也逐渐被报道,这些问题主要是留置导管的回血凝血以及堵塞的问题。至目前,为了克服静脉留置针凝血和堵管风险,目前临床使用正压接头及导管冲洗器等处置方案解决,虽然厂商宣传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然而实际上并不能真正有效地解决上述现象,其中一个主要回血堵管因素原因是目前的正压留置针正压接头,在输液结束后,由于设计原因,输液结束后拔取输液器时,会快速正压射出微量液体,由于液量少,正压力大,存在输液突然结束时由于流速太高出现返流回血现象,这样会有一个惯性冲击返流造成回血。现在也有其他技术方案,比如正压缓释技术方案,由于设计缺陷问题,也和常规或者正压留置针使用方法一样最终步骤还是需要人工操作关闭留置针开关,在关闭开关过程和放开留置开关的过程中都会导致长导管被动运动导致内腔压力产生变化。现有留置针开关目前主要两种,一种是片夹,另一种是单手夹(罗伯特夹),都需要人工手持操作,即留置针需要在操作动态下才能关闭,其中片夹操作由于手法问题,操作中会使长导管弯曲回弹产生负压,导致前面任何正压方式冲管失去效果,产生回血;其中单手夹(罗伯特夹)由于结构问题,在挤压关闭开关时必须超过卡扣放手才能关闭,即必须将止流夹过分压入才能关闭,这种过分压入的动作使留置针连接长导管先被过分地压紧,然后被部分释放,由于长导管及其止流夹属于弹性结构会产生回弹这就造成留置针头内的负压回血,同时也不可避免产生长导管活动弯曲回弹产生的问题,导致前面任何正压方式冲管失去效果,产生回血。正压缓释技术是目前解决上述问题涉及最前沿的技术方案,但是目前尚无真正具体有效的实际应用,结合目前现有方案通过分析,其缺陷也不可避免留置导管的凝血以及堵塞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其一是结构复杂以及设计缺陷导致的性能不确定性及实际产品不能小型化和微型化致使尚无产品实际生产及临床应用;其二,由于留置针输液通路特别是长导管不能及时关闭,导致输液通路空间大,血管连通留置针输液通路空腔,导致留置针内腔压力波动大,产生回血;第三,由于存在输液长导管内腔与血管连通,由于输液长导管必须采用相对柔软材料(否则止流夹不能关闭),也会导致留置针内腔有压力波动,产生回血;第四,目前现有技术留置针开关都是人工操作,不可避免会出现留置针长导管被动出现晃动扭曲回弹产生负压。
3.换而言之,目前并无一种真正可以实际应用和有效地解决上述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产生凝血、形成血栓或堵塞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工艺简便易制造、操作简便、符合现有输液规范并能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涉及的缺陷,克服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风险,有效地解决静
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产生凝血、形成血栓或堵塞现象的问题的一种正压缓释自封闭留置针。
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这些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导管组件、针管组件,所述导管组件包括三通导管座及设置在所述三通导管座前端的导管;所述针管组件包括针座及固设在所述针座上的钢针,所述钢针插设于所述导管和三通导管座内,所述留置针输液通路中串接有留置针输液开关;所述留置针输液开关设置有能储能储液以及在释放或者缓慢释放储存液体结束时自动封闭留置针输液开关内输液通路的活塞装置;所述活塞装置输入端设置有输液接头或者通过长导管与输液接头或者输液接头组件连接。
6.在较优实施状态下,所述活塞装置至少包括储液筒和置有输液通路和输液开口的活塞。
7.在较优实施状态下,所述留置针输液开关前端有输出部;所述输出部为留置针输液开关的三通导管座进液端;或/和所述活塞装置输入端设置的输液接头为输液穿刺胶塞或者无针输液连接接口。
8.在较优实施状态下,所述留置针输液开关粘接在留置针三通导管座进液端上。
9.在较优实施状态下,所述三通导管座直接连接留置针输液开关,或者所述三通导管座通过长导管连接留置针输液开关。
10.在较优实施状态下,所述留置针输液开关活塞装置至少包括储液筒、置有输液通路和输液开口的活塞、储能弹簧、弹簧限位装置;所述储液筒底部置有出液孔。
11.在较优实施状态下,所述留置针输液开关内设置有可转换接入输液通路的微孔或缝隙。
12.在较优实施状态下,所述留置针输液开关包括活塞装置和输出部;所述活塞装置至少包括储液筒、设置有输液通路和输液开口的活塞,所述储液筒内腔底壁上设置有出液孔,所述储液筒内腔底壁四周外壁向前延伸为套接部;所述输出部连接端置有进液孔;所述输出部连接端与储液筒的套接部卡接组成可转换输液通路的转换装置;所述输出部连接端与储液筒内腔底壁之间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上设置有输液孔;所述输出部与储液筒可以相对转动。
13.在较优实施状态下,所述留置针输液开关包括活塞装置和输出部;所述活塞装置至少包括储液筒、有输液开口的活塞和活塞座、储能弹簧、储能弹簧限位装置;所述弹簧限位装置与储液筒置有卡接装置;所述储能弹簧置于活塞或/和活塞座与弹簧限位装置之间;所述储液筒内腔底壁至少置有2个不同孔径的出液孔;所述活塞置于活塞座上;所述活塞座后方末端连接有留置针长导管或者输液穿刺胶塞或者无针输液连接接口;所述储液筒内腔底壁四周外壁向前延伸为套接部;所述储液筒套接部内腔底部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置有输液孔;所述输出部设置有进液孔,其连接端与储液筒套接部套接,两者通过卡扣连接,两者可以相对转动;所述输出部连接端面进液孔边缘有向外延伸有输液凹槽,所述输出部通过转动实现输液凹槽连通不同孔径的出液孔实现留置针开关输液通路的开放、关闭和缓释功能的转换。
14.在较优实施状态下,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装置中的套接有活塞的活塞座后部设置有有输液通路的拉杆,所述拉杆后部设置拉杆支撑架或/和拉手。
15.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解决方案,本发明的优点是:
1. 本发明留置针开关,需要采用刚性材料制造,可以避免留置针开关本身材料及操作引起的回弹导致的回血问题。
16.2.本发明中留置针开关可以与留置针三通道管座装配为一体,这样可以减少留置针关闭后的输液通路空间,同时由于柔性的留置针长导管完全位于留置针开关后部,在留置针关闭后完全不会影响连接血管内的留置针内腔压力波动,所以可以避免留置针长导管压力波动导致的回血。
17.3.本发明中留置针开关设计方法原理与传统开关不同,留置针开关关闭过程中可以不受人为操作干扰,属于静态下正压自动关闭,不受人为操作因素的影响。
18.4. 由于本发明设置有微孔或缝隙输液通路和储能储液机构为一体,体积小,易于制造、量产化,也方便操作。
19.5. 由于本发明设置微孔或缝隙输液通路和储能储液机构为一体,设计有两种输液开启和关闭方式,既可以实现无压力变化开关,也可以实现正压关闭或者正压缓慢释放储存液体后自动正压关闭留置针输液开关,这样可以保持留置针在静态下关闭或者正压释放结束后自动正压关闭留置针输液开关,这样就可以避免开关操作过程中留置针长导管被动运动引起的回血,减小输液通路空间,避免压力波动回血。
20.6. 由于本发明留置针三通道管座、人工留置针开关、输液接头组件、正压缓释装置、自动留置针关闭开关设计为一体结构,该技术特征可使留置针及其开关小型化和微型化和多功能一体化得以实现。
附图说明
21.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发明留置针输液开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发明留置针输液开关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发明留置针输液开关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7为本发明留置针输液开关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8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所述的数字标注表示为:1、输液接头;2、长导管;3、留置针输液开关;4、针座;5、三通导管座;6、导管;7、钢针;8、输出部;9、进液孔;10、卡扣;11、输液凹槽;12、密封件;13、输液孔;14、储液筒内腔底壁;15、出液孔;16、“o”型止液环;17、密封环;18、活塞;19、活塞座;20、储能弹簧;21、储液筒;22、弹簧限位装置;23、拉手;24、拉杆支撑架;25、胶塞。
具体实施方式
23.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2所示:一种正压缓释自封闭留置针,包括导管组件、针管组件,所述导管组件包括三通导管座5及设置在所述三通导管座5前端的导管6;所述针管组件包括针座4及固设在所述针座4上的钢针7,所述钢针7插设于所述导管6和三通导管座5内;所述留置针输液通路中串接有
能储液储能的活塞装置的留置针输液开关3;所述留置针输液开关3能正压缓慢释放储存液体并在释放储存液体结束的同时自动关闭留置针输液通路;所述活塞装置输入端设置有输液接头1或者连接输液接头1或者输液接头1组件,或者通过留置针长导管2连接输液接头1或者输液接头1组件;所述三通导管座5直接连接或者通过留置针长导管2留置针输液开关3。
24.实际使用时,开启留置针输液开关3过程中同时储存能量和开启储存液体空间,此时输液器液体进入输液接头1或输液接头1组件、长导管2(如果设置)、留置针输液开关3、留置针三通导管座5、导管6输入人体血管。输液结束时,将留置针输液开关3转换为缓释通路,储液储能装置发挥作用将储存液体缓慢释放,储存液体缓慢释放即将完毕时利用储存能量自动封闭留置针输液开关3内输液通路的活塞装置,在静态下关闭留置针输液开关3。
25.当然如果临时关闭,也可以直接关闭留置针输液开关3,或者不转换输液通路直接释放储存能量正压输出储存液体封闭留置针输液管路。
26.实施例二:参见附图2、3所示:一种正压缓释自封闭留置针,包括导管组件、针管组件,所述导管组件包括三通导管座5及设置在所述三通导管座5前端的导管6;所述针管组件包括针座4及固设在所述针座4上的钢针7,所述钢针7插设于所述导管6和三通导管座5内;所述留置针输液通路中串接有能储液储能的具有活塞装置的留置针输液开关3;所述留置针输液开关3粘接在三通导管座5上;所述留置针输液开关3活塞装置包括储液筒21和置有输液通路和输液开口的活塞18;所述活塞18输入端连接长导管2,所述所述长导管2末端连接输液接头1或输液接头1组件;所述输液接头1设置有输液穿刺胶塞25或者无针输液连接接口。
27.本例储液筒21内置有滑动配合的活塞18,设置有活塞18后设置有弹性储能装置,实际使用时,将活塞18外拉,作用于弹性储能装置储存能量和打开储液空间,同时输液器液体进入输液接头1或者输液接头1组件、长导管2、活塞18内输液通路、储液筒21内腔、留置针三通导管座5、导管6输入人体血管。输液结束时,将留置针输液开关3关闭或者转换为缓释通路,弹性储能装置将活塞18前推使储存液体缓慢释放,在储存液体缓慢释放即将完毕时利用弹性储能装置弹力将活塞18紧贴储液筒21内腔底壁封闭活塞18前端输液开口,使留置针输液开关3在储存液体缓慢释放结束时静态下关闭留置针输液开关3。
28.当然如果临时关闭,也可以直接关闭留置针输液开关3,或者不转换输液通路直接释放储存能量正压输出储存液体封闭留置针输液管路。
29.实施例三:参见附图1、2、3、4、5所示:一种正压缓释自封闭留置针,包括导管组件、针管组件,所述导管组件包括三通导管座5及设置在所述三通导管座5前端的导管6;所述针管组件包括针座4及固设在所述针座4上的钢针7,所述钢针7插设于所述导管6和三通导管座5内;所述留置针输液通路中串接有能储液储能的活塞装置的留置针输液开关3;所述活塞装置至少包括储液筒21、有输液开口的活塞18和活塞座19、储能弹簧20、储能弹簧限位装置22;所述弹簧限位装置22与储液筒21置有单向卡接装置;所述储能弹簧20置于活塞座19与弹簧限位装置22之间;所述储液筒内腔底壁14至少置有2个不同孔径的出液孔15;所述活塞18套接在活塞座19上;所述活塞座19后方拉杆末端连接留置针长导管2;所述活塞18前端在储能弹簧20作用下能与储液筒内腔底壁14紧贴从而自动关闭留置针输液通路;所述储液筒内腔底壁14四周外壁向前延伸为套
接部,所述储液筒21套接部内腔底部设置有密封件12,所述密封件12设置有输液孔13;所述输出部8设置有进液孔9的连接端与储液筒21套接部通过卡扣10连接,两者可以相对转动;所述输出部8连接端面进液孔9有向外延伸有输液凹槽11,所述输出部8通过转动实现输液凹槽11连通不同孔径的输液孔13或出液孔15实现留置针开关输液通路的开放、关闭和缓释功能的转换。
30.实际输液时,转动输出部8使输液通路经过常规输液的出液孔15,拉动拉杆压缩储能弹簧20,同时带动活塞18离开储液筒21内腔底部一定距离,固定拉杆,同时液体通过液输液接口、留置针长导管2经过活塞18前端输液开口进入储液筒21内腔,再由储液筒内腔底壁14常规出液孔15、输液孔13、输液凹槽11、输出部8的进液孔9、留置针三通导管座5、导管6输入人体血管。
31.输液结束后,转动输出部8将输液凹槽11置于非输液孔13处关闭留置针开关,或者直接解除拉杆固定在储能弹簧20推动活塞18前进即可正压释放储存液体,这样在释放储存液体结束同时紧贴储液筒内腔底壁14,自动关闭留置针开关,或者转动输出部8使输液通路经过小孔径输液孔13,拉杆解除固定,储能弹簧20推动活塞18前进即可正压缓慢释放储存液体,这样在释放储存液体结束同时活塞18前端紧贴储液筒内腔底壁14,自动关闭留置针开关。在活塞18前端可以设置“o”型止液环16,保证止液效果。
32.本例拉杆末端可以设置拉手23或/和拉杆支撑架24,拉手方便拉杆推拉,拉杆支撑架24用于拉杆支撑固定。本例实际产品,所述弹簧限位装置22与储液筒21置有单向卡接装置,可以在出厂前即装配好,也可以在使用前装配,只要推动弹簧限位装置22即可将储能弹簧20推入储液筒21并与储液筒21单向卡扣固定,这样可以避免产品在流通和储存过程中储能弹簧20弹力的衰减。
33.实施例四:参见附图6、7所示:一种正压缓释自封闭留置针,包括导管组件、针管组件,所述导管组件包括三通导管座5及设置在所述三通导管座5前端的导管6;所述针管组件包括针座4及固设在所述针座4上的钢针7,所述钢针7插设于所述导管6和三通导管座5内;所述留置针输液通路中串接有能储液储能的留置针输液开关3;所述留置针输液开关3包括活塞装置和输出部8;所述活塞装置至少包括储液筒21、有输液开口的活塞18和活塞座19、储能弹簧20、储能弹簧限位装置22;所述长导管2连接三通导管座5和留置针输液开关3;所述弹簧限位装置22与储液筒21置有卡接装置;所述储能弹簧20置于活塞座19与弹簧限位装置22之间;所述储液筒内腔底壁14置有出液孔15,至少有一个孔设置为微孔或缝隙;所述活塞18置于活塞座19上;所述活塞座19后方拉杆末端设置有钢针穿刺胶塞25,所述拉杆内部有输液通路;所述活塞18前端在储能弹簧20作用下能与储液筒内腔底壁14紧贴从而自动关闭留置针输液通路;所述储液筒内腔底壁14四周外壁向前延伸为套接部;所述储液筒21套接部底部设置有密封件12,所述密封件12设置有输液孔13;所述设置有进液孔9的输出部8连接端与储液筒21套接部通过卡扣10连接,两者可以相对转动;所述输出部8连接端面进液孔9边缘向外延伸有输液凹槽11,所述输出部8通过转动实现输液凹槽11连通不同孔径的输液孔13或者出液孔15实现留置针开关输液通路的开放、关闭和缓释功能的转换;所述活塞18前端设置有“o”型止液环16,活塞18设置有密封环17。
34.实际输液时,输液针穿刺进入胶塞25内腔,转动输出部8使输液通路经过常规输液
的出液孔15,拉动拉杆压缩储能弹簧20,同时带动有活塞18离开储液筒21内腔底部一定距离,固定拉杆,同时液体由输液针进入拉杆内输液通路、活塞座19内腔、储液筒21内腔、储液筒内腔底壁14常规出液孔15、输液孔13、输液凹槽11、输出部8的进液孔9、留置针三通导管座5、导管6输入人体血管。输液结束后,解除拉杆的固定,在储能弹簧20推动活塞18前进即可正压释放储存液体,这样在它紧贴储液筒内腔底壁14时,可以自动关闭留置针开关;或者转动输出部8使输液通路经过微孔径出液孔15,在储能弹簧20推动活塞18前进即可正压缓慢释放储存液体,这样在它紧贴储液筒内腔底壁14时,可以自动关闭留置针开关;或者转动输出部8直接关闭留置针输液开关3。
35.实施例五:参见附图8所示:一种正压缓释自封闭留置针,包括导管组件、针管组件,所述导管组件包括三通导管座5及设置在所述三通导管座5前端的导管6;所述针管组件包括针座4及固设在所述针座4上的钢针7,所述钢针7插设于所述导管6和三通导管座5内;所述三通导管座5进液端装配有能储液储能的活塞装置的留置针输液开关3;所述活塞装置至少包括储液筒21、前端有输液开口的活塞18和活塞座19、储能弹簧20、储能弹簧限位装置22;所述弹簧限位装置22与储液筒21置有卡扣装置;所述储能弹簧20置于活塞座19与弹簧限位装置22之间;所述储液筒内腔底壁14至少置有一个微小的出液孔15;所述活塞18套在活塞座19上;所述活塞座19后方拉杆末端设置有钢针穿刺胶塞25或无针输液接口;所述活塞18前端在储能弹簧20作用下能与储液筒内腔底壁14紧贴从而自动关闭活塞18前端输液开口从而关闭留置针输液通路;所述储液筒内腔底壁14四周外壁向前延伸为套接部;所述储液筒21套接部内腔底部设置有密封件12,所述密封件12设置有输液孔13;所述三通导管座5进液端作为留置针输液开关3的输出部8前端有进液孔9,所述输出部8连接端与储液筒21套接部通过卡扣10连接,两者可以相对转动;所述输出部8连接端面进液孔9边缘有向外侧延伸有输液凹槽11,所述输出部8通过转动实现输液凹槽11连通不同孔径的出液孔15实现留置针开关输液通路的开放、关闭和缓释通路的转换;所述活塞18前端设置有“o”型止液环16,活塞18与储液筒21解触面设置有密封环17。
36.实际输液时,输液器连接钢针穿刺胶塞25或留置针输液接口,转动储液筒21使输液通路经过常规输液的出液孔15,拉动拉杆压缩储能弹簧20,同时带动有活塞18离开储液筒内腔底壁14一定距离,固定拉杆,此时液体由输液针进入拉杆内输液通路、活塞座19内腔、储液筒21内腔、储液筒内腔底壁14常规出液孔15、输液孔13、输液凹槽11、输出部8的进液孔9、留置针三通导管座5、导管6输入人体血管。输液结束后,解除拉杆的固定,在储能弹簧20推动活塞18前进即可正压释放储存液体,这样在它紧贴储液筒内腔底壁14时,可以自动关闭留置针开关;或者转动输出部8使输液通路经过微小孔径出液孔15,在储能弹簧20推动活塞18前进即可正压缓慢释放储存液体,在活塞18前端紧贴储液筒内腔底壁14时,即自动关闭留置针开关。
37.上述实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