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压环、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1-10-22 21:4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摄像 模组 电子设备 镜头 压环


1.本技术涉及摄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环、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摄像模组包括镜筒、镜片组以及压环。镜筒内部具有容纳腔,镜片组设置于容纳腔内,压环用于抵压最靠近像侧的镜片的像侧面从而使镜片组定位稳定。现有的压环均在外周壁上开槽,且开设的槽体一方面能够避让压环剪切后的毛边,另一方面也用于存储胶水,胶水粘接镜筒的内壁面以及压环从而实现压环与镜筒的胶接。现有技术中的压环结构,使得处于镜筒与压环之间的胶水易反射杂光从而降低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提供一种压环、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能够提升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
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镜头的压环,包括:
5.抵压圈,呈环形,用于抵压位于镜头的镜筒内的镜片组;
6.胶接部,连接于抵压圈,且朝远离抵压圈的中心的方向延伸;
7.其中,胶接部用于伸出镜筒内的容纳腔并与镜筒胶接,从而使压环固定于镜筒。
8.上述方案中,由于胶接部与镜筒在容纳腔外进行胶接,胶水不会反射容纳腔内的杂光,进而提升了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
9.根据一些实施例,胶接部包括:
10.第一连接件,一端连接抵压圈;
11.第二连接件,连接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
12.其中,压环配置成当安装于镜筒后,第一连接件穿过镜筒的侧壁上的配合槽,第二连接件位于镜筒的侧壁外并与镜筒的外周壁胶接。
13.上述方案中,胶接部与镜筒胶接的胶水完全位于镜筒外,进一步减小了胶水反射杂光的可能性,提升了镜头的成像效果。
14.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二连接件的面向抵压圈的表面为贴合面,第一连接件与贴合面连接,且贴合面为绕抵压圈的中心轴布置的弧面,贴合面配置成当压环安装于镜筒后贴合于镜筒的外周壁。
15.上述方案中,贴合面为弧面能够使得第二连接件可以完全贴合于镜筒的外周壁,提升了第二连接件与镜筒胶配合的稳固性。
16.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一延伸部以及第二延伸部,第一延伸部由第一连接件背离抵压圈的端部朝第一方向延伸,第二延伸部由第一连接件背离抵压圈的端部朝背离第二延伸部的方向延伸;
17.其中,第一方向垂直于镜头的光轴且垂直于第一连接件的长度方向。
18.上述方案中,可使得第一连接件的两边受力更加均匀,并且也使得第二连接件的
限位效果更佳。
19.根据一些实施例,抵压圈的靠近像侧端的表面与胶接部的靠近像侧端的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和/或
20.抵压圈的背离像侧端的表面与胶接部的背离像侧端的表面处于同一平面。
21.上述方案中,使得压环可以由板件成型出,更加容易加工制造。
22.根据一些实施例,压环包括多个胶接部,各胶接部均分别连接抵压圈,且各胶接部分别伸出镜筒的容纳腔而与镜筒胶接。
23.上述方案中,使得压环可以多点固定,故其定位效果更好。
24.本技术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镜头,包括:
25.镜筒,镜筒限定出容纳腔,镜筒的像侧端的端壁上设有配合槽,配合槽朝向镜筒的物侧端延伸,且配合槽与容纳腔连通;
26.压环,包括抵压圈以及胶接部,抵压圈呈环形,且用于抵压位于容纳腔内的镜片组,胶接部与抵压圈连接,并朝远离抵压圈的中心的方向延伸;
27.其中,压环配置成与镜筒连接后,抵压圈位于容纳腔内,胶接部通过配合槽而延伸出容纳腔,且胶接部用于与镜筒胶接,从而使压环固定于镜筒。
28.上述方案中,由于压环与镜筒的胶接部位位于镜筒的容纳腔外,故使得胶接压环与镜筒的胶水不会在镜筒内反射杂光,使得镜头的成像效果更佳。
29.根据一些实施例,胶接部包括:
30.第一连接件,一端连接抵压圈;
31.第二连接件,连接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并朝镜筒的像侧端延伸;
32.其中,压环配置成当安装于镜筒后,第一连接件位于配合槽内,第二连接件的远离抵压圈的端部延伸至镜筒的像侧端的端壁处,并与镜筒的像侧端的端壁胶接。
33.上述方案中,胶水粘接于镜筒的像侧端,使得镜筒上的配合槽不用完全打通,提升了镜筒的刚度。
34.根据一些实施例,配合槽与镜筒的外周壁连通;
35.胶接部包括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一端连接抵压圈,另一端连接第二连接件;
36.其中,压环配置成当安装于镜筒后,第一连接件穿过配合槽,第二连接件位于镜筒的侧壁外并与镜筒的外周壁胶接。
37.上述方案中,压环与镜筒的胶接处位于镜筒的侧壁外,更加便于对两者进行胶接。
38.根据一些实施例,镜筒包括多个配合槽,压环包括多个胶接部,各胶接部一一对应与各配合槽配合。
39.上述方案中,压环与镜筒的胶接点变多,使得压环与镜筒的连接更加稳固。
40.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抵压圈与所述镜筒的内周壁过渡配合。
41.上述方案中,可以使得抵压圈与镜筒之间抵接的更加紧密,增强压环的定位效果。
42.根据一些实施例,配合槽朝平行于镜筒的光轴的方向延伸。
43.上述方案中,使得镜筒上的配合槽的加工更加方便。
44.本技术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摄像模组,包括:
45.上述任一项的镜头;
46.感光芯片,设置于镜头的像侧端,穿过镜筒的容纳腔的光线照射向感光芯片。
47.上述方案中的摄像模组中,镜头的成像效果更佳。
48.本技术的第四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摄像模组。
49.上述方案中的电子设备的摄像模组的成像效果更佳。
50.本技术中的压环,由于压环的胶接部可以与镜筒在镜筒的容纳腔外进行胶接,故胶水不会在镜筒内反射杂光,增强了镜头的成像效果。
附图说明
5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52.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镜头的后视示意图;
53.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镜头的全剖示意图;
54.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的镜筒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55.图4为图3中的镜筒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56.图5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镜头的全剖示意图;
57.图6为图5中的镜头的后视示意图;
58.图7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的压环的后视示意图;
59.图8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的镜头的全剖示意图;
60.图9为图8中的镜头的全剖视图的爆炸示意图;
61.图10为图8中的镜头的后视示意图;
62.图11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中的镜头的后视示意图;
63.图12为图11中的镜头的全剖示意图;
64.图13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中的镜头的后视示意图;
65.图14为图13中的镜头的全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6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67.如图1-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镜头10’包括镜筒110’、镜片组140’以及压环120’。镜筒110’内部具有容纳腔130’,镜片组140’设置于容纳腔130’内,镜片组140’可以为单个镜片、也可以由多片镜片进行组合而成。压环120’用于抵压镜片组140’最靠近像侧的镜片的像侧面从而使镜片组140’定位稳定。现有的压环120’均在其外周壁上开槽,且开设的槽体123’一方面能够去除压环120’剪切时产生的毛边,另一方面也用于点胶。胶水粘接镜筒110’的内壁面以及压环120’从而实现压环120’与镜筒110’的胶接。现有技术中,处于容纳腔130’内的胶水易反射杂光从而降低镜头10’的成像质量。
68.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环120,该压环120可以和具有与该压
环120对应的配合结构的镜筒110配合,以实现减少镜筒110内杂光的目的。由于压环120需与镜筒110相配合,故为了方便描述,下文将镜筒110以及压环120组合成的镜筒组件一并进行说明。
69.如图3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镜筒组件100,该镜筒组件100包括镜筒110以及压环120。
70.镜筒110限定出容纳腔130,容纳腔130用于容纳镜片组140以及压环120等部件。成像光线由镜筒110的物侧端穿过镜筒110的容纳腔130而到达镜筒110的像侧端。本实施例中,定义镜筒110的靠近拍摄物体的一端为其物侧端,镜筒110的背离拍摄物体的一端为其像侧端。
71.镜筒110的位于像侧端的端壁112上开设有配合槽111,配合槽111朝向镜筒110的物侧端延伸,且配合槽111与容纳腔130连通。配合槽111可以呈直线延伸也可以呈曲线延伸,具体地,当配合槽111呈直线延伸时,配合槽111的延伸方向可以平行于镜筒110的光轴也可以与镜筒110的光轴倾斜。
72.配合槽111的形状可以为任意的,仅需满足与容纳腔130连通的条件即可。配合槽111的大小可以视实际情况而定,配合槽111的沿镜筒110的径向的宽度尺寸可以小于镜筒110的周壁的厚度、也可以等于镜筒110的周壁的厚度。换句话说,配合槽111可以与镜筒110的外周壁连通、也可不与镜筒110的外周壁连通。
73.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认定配合槽111所在的空间并不属于容纳腔130的一部分,即未开设配合槽111前镜筒110所围合出的空间才称为容纳腔130。配合槽111内的空间可以被称为容纳腔130外的空间。
74.压环120包括抵压圈121以及胶接部122,抵压圈121呈环形,且用于抵压位于容纳腔130内的镜片组140。即本实施例中的抵压圈121行使现有技术中的压环120’的抵压镜片组140’的功能,但本实施例中的抵压圈121不与镜筒110的内周壁胶接,故抵压圈121的外周壁可以不设置点胶槽。胶接部122与抵压圈121连接,并朝远离抵压圈121的中心的方向延伸。具体地,胶接部122可以与抵压圈121的外周壁连接,且胶接部122可以朝垂直于镜筒的光轴的方向延伸,也可以朝与光轴倾斜的方向延伸,亦可以先朝平行于光轴的方向延伸后朝与光轴倾斜的方向延伸。
75.压环120配置成装配于镜筒110后,抵压圈121位于容纳腔130内且抵接位于镜筒110内的镜片组140。胶接部122通过配合槽111而延伸至容纳腔130外,且胶接部122用于与镜筒110在容纳腔130外胶接,从而使压环120固定于镜筒110。配合槽111可以与镜筒110的外周壁连通亦可以不连通。当配合槽111与镜筒110的外周壁不连通时,胶接部122可以完全容纳于配合槽111内,且胶接部122与配合槽111的槽壁胶接(由于配合槽111的空间不属于容纳腔130,故此处也能称为胶接部122与镜筒110在容纳腔130外胶接),或者胶接部122在配合槽111内朝镜筒110的像侧端延伸并伸出镜筒110外,其胶接部122在镜筒110外的部分与镜筒110胶接。当配合槽111与镜筒110的外周壁连通时,胶接部122可以仅处于配合槽111内,并在配合槽111内与镜筒110胶接。胶接部122也可以穿过配合槽111内,并在配合槽111内与配合槽111的内壁面胶接或在配合槽111外与镜筒110的外周壁胶接。
76.本实施例中的镜筒组件100,由于镜筒110的处于像侧端的端壁设置有配合槽111,故压环120的胶接部122可以通过配合槽111而延伸出镜筒110的容纳腔130。胶接部122与镜
筒110在容纳腔130外进行胶接,胶水不会反射容纳腔130内的杂光,进而提升了镜头10的成像质量。同时,本技术中的抵压圈121的外圈位置未开设用于点胶的槽体,故抵压圈121能够与镜筒110的内壁面完全抵接,从而增强了镜头10的防水效果。
77.如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为了消除杂散光,压环120’的内周壁需相对于光轴倾斜设置。而由于压环120’的外周壁上开设有点胶槽123’,故压环120’的内周壁为了避让点胶槽123’的位置,导致压环120’的内周壁相对于光轴的倾斜角度有限。而如图3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由于不用在位于容纳腔130内的抵压圈121外周开槽,故抵压圈121的内周壁的倾斜角度不受点胶槽的限制,其倾斜角度可以做得更大,更利于消除杂散光。特别地,为了能够使抵压圈121的消光效果最好,可以使抵压圈121的内周壁取相对于光轴的最大倾斜角度,此时,抵压圈121的垂直于自身周向的截面呈三角形。
78.当胶接部122穿过配合槽111时,胶接部122可以包括第一连接件1221以及第二连接件1222,第一连接件1221的一端连接抵压圈121、另一端连接第二连接件1222。当压环120装配于镜筒110后,第一连接件1221位于配合槽111,第二连接件1222位于镜筒110外,且第二连接件1222用于与外周壁胶接。即本实施例中将胶接部122的位于配合槽111内的部分称为第一连接件1221、位于镜筒110外的部分称为第二连接件1222(当胶接部122完全位于配合槽111内时,可以认为胶接部122不具有第二连接件1222)。胶接部122延伸出配合槽111时,胶接部122可以与镜筒110的外周壁胶接,具体为第二连接件1222与镜筒110的外周壁胶接,这样可以使胶水完全位于镜筒110外,从而完全避免了由于胶水而带来的杂散光问题。并且由于第二连接件1222与镜筒110的外周壁的胶接部位没有限制,故可以增加用于胶接的胶水量从而使得压环120与镜筒110的连接更加稳固。
79.为了增加胶接面积,一种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1222包括面向第一连接件1221的贴合面,贴合面的尺寸使得其能够与镜筒110的外周壁贴合,贴合面与镜筒110的外周壁贴合的面积越大,则胶接部122与镜筒110的外周壁的预固力越大,两者的连接更加稳固。为了使胶接部122与镜筒110的外壁面的各处的胶接力均匀,可以使第一连接件1221与第二连接件1222的中部连接,具体为与第二连接件1222的贴合面的中部连接。即可以理解为,第二连接件1222包括第一延伸部以及第二延伸部,第一延伸部由第一连接件1221背离抵压圈121的端部朝第一方向延伸,第二延伸部由第一连接件1221背离抵压圈121的端部朝背离第二延伸部的方向延伸,第一延伸部以及第二延伸部的连接部位即为第二连接件1222的中部。其中,上述的第一方向垂直于镜头的光轴且垂直于第一连接件1221的长度方向。而第一连接件1221的长度方向即为第一连接件1221与抵压圈121连接的端部指向背离抵压圈121的端部的方向。上述方案中,可以使贴合面的位于第一连接件1221两边的部分与镜筒110的外周壁的贴合面积基本相同,故通过在第二连接件1222的外周均匀涂抹胶水则可以让胶接部122与镜筒110的外壁面的各处的胶接力均匀。
80.为了能够便于使胶接部122与镜筒110的外周壁连接,第二连接件1222的贴合面可以与镜筒110的外周壁贴合或者等间隔设置,此时贴合面的形状可以随镜筒110的外壁面的形状而定,本实施例中,镜筒110的外周壁为圆柱面,故贴合面可以呈弧面。当贴合面与镜筒110的外周壁贴合设置时,贴合面的所在柱面的直径可以与外周壁的直径相等,使得第二连接件1222与镜筒11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更加稳定。当贴合面与镜筒110的外周壁等间隔设置时,贴合面的所在柱面的直径可以大于外周壁的直径,这样更便于在贴合面与镜筒110的
外周壁之间进行均匀点胶,使得第二连接件1222与镜筒110之间的粘接力均匀。
81.当抵压圈121的形状复杂时,一方面会增加制造成本,另一方面还会不利于与配合槽111进行装配。本实施例中,抵压圈121的靠近像侧端的表面与胶接部122的靠近像侧端的表面可以处于同一平面。抵压圈121的背离像侧端的表面与胶接部122的背离像侧端的表面可以处于同一平面。即可以将抵压圈121看成具有特定形状的板件。抵压圈121的上述结构使得其加工过程十分简单。且当抵压圈121的靠近物侧端的表面与胶接部122的靠近物侧端的表面处于同一平面时,由于抵压圈121的靠近物侧端的表面需要抵接镜片组140的像侧面,故配合槽111沿镜筒110的像侧端指向镜筒110的物侧端的尺寸设置可以不受胶接部122的形状影响,即配合槽111设计时不用考虑给胶接部122让位,仅需参照镜筒内镜片组140的布置位置而进行设计,仅需不影响抵压圈121抵压镜筒内的镜片组140即可,使得镜筒110上的配合槽111的加工时不用考虑压环120的具体形状,方便了配合槽111的加工。同时,压环120的上述结构也使得其能够便于一体成型,降低加工成本。
82.特别地,如图8-图10所示,一种实施例中,当配合槽111的沿镜筒110的径向的宽度尺寸小于镜筒110的周壁的厚度时,压环120的胶接部122完全位于配合槽111内且与配合槽111进行胶接。为了防止胶接部122与配合槽111之间连接的胶水处于镜筒110内而产生杂光,胶接部122可以完全填充配合槽111,并沿镜筒110的轴向延伸至镜筒110的像侧端面处。为了便于点胶,可以在胶接部122的与镜筒110像侧端面平齐的端面的边缘处开设有倒角,倒角与配合槽111的侧壁面之间形成一定大小的空间,该空间内便可进行点胶,且在该空间内点胶时,胶水不会溢流至镜筒110内壁,不会对镜头10的画质产生任何影响。
83.上述方案中,胶接部122的面向容纳腔130的壁面可以呈圆弧面,且圆弧面所在圆柱面的直径等于镜筒110的内周壁的直径,即胶接部122的面向容纳腔130的壁面与镜筒110的内周壁共处于同一圆柱面,这样的结构能够减少镜筒110内的反射面从而减少杂光。
84.如图11-图14所示,为了使得压环120能够定位稳定,无论配合槽111以及胶接部122的形状结构为上述实施例中的何种,配合槽111以及胶接部122的数量均可以为多个,且每个配合槽111的形状可以均相同、每个胶接部122的形状可以均相同。具体地,各配合槽111可以绕镜筒110的光轴呈圆形阵列布置,各胶接部122均分别与抵压圈121连接,且各胶接部122与各配合槽111一一对应配合。
85.本技术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镜头10,该镜头10包括镜片组140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镜筒组件100。镜片组140设置于镜筒110的容纳腔130内,抵压圈121抵压镜片组140的像侧端面,以将镜片组140固定于镜筒110内。
86.本技术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镜头10。具体地,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笔记本、相机等能够进行图片拍摄的设备。
87.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8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