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桥涵台背回填土工布铺设方法与流程

2021-10-19 23:5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回填 桥涵 铺设 公路工程 方法

技术特征:
1.一种桥涵台背回填土工布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确定步骤,确定土工布的强度和桥涵结构物的位置信息;处理步骤,对桥涵台背两侧的地面进行软基处理以形成起始层,并确定土工布的铺设区域;第一铺设步骤,在所述起始层上至桥涵结构物最外侧边缘铺设第一土工布,并从所述桥涵结构物最外侧边缘至所述桥涵结构物的外侧边缘与道路中心线的交点处铺设第二土工布;路基土铺设步骤,在所述第一土工布和所述第二土工布上填筑并压实路基土;第二铺设步骤,在所述路基土上沿平行于所述桥涵结构物的方向铺设第三土工布;重复所述处理步骤、所述第一铺设步骤、所述路基土铺设步骤和所述第二铺设步骤对所述桥涵结构物另一侧的台背铺设土工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涵台背回填土工布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步骤之前还包括:对桥涵结构物两侧的路基进行稳定性分析;所述确定步骤中,所述土工布的强度根据所述稳定分析的结果确定;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桥涵结构物的平面位置、开口尺寸、桥涵结构物与道路中心线之间的夹角及进出水标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涵台背回填土工布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步骤中,所述软基处理为铺设碎石垫层,并在铺设碎石垫层上铺设路基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涵台背回填土工布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铺设步骤中,所述第一土工布垂直于道路中心线铺设,并且,相邻所述第一土工布的搭接宽度大于等于0.5m。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涵台背回填土工布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铺设步骤中,当路基宽度小于10m时,所述第二土工布沿垂直于道路中心线铺设一道;当路基宽度大于等于10m时,所述第二土工布的数量根据桥涵结构物与道路中心线之间的夹角、桥涵结构物垂直法线左右两侧宽度与第二土工布铺设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并且,所述第二土工布的铺设宽度为4.0m~5.0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涵台背回填土工布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铺设步骤中,所述第一土工布和所述第二土工布在坡脚处均为折返搭接,并且,折返搭接的重叠长度大于等于2.0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涵台背回填土工布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土铺设步骤中,所述路基土的压实厚度小于等于225mm。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涵台背回填土工布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铺设步
骤中,所述第三土工布的数量根据桥涵结构物与道路中心线之间的夹角、桥涵结构物垂直法线左右两侧宽度与第三土工布铺设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并且,所述第三土工布的铺设宽度为4.0m~5.0m。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涵台背回填土工布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土工布在边缘处为垂直于所述第三土工布的主体方向折返搭接,所述搭接长度大于等于2.0m。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涵台背回填土工布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步骤与所述处理步骤之间还包括:对桥涵结构物和毗邻桥涵台背的路基段进行施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桥涵台背回填土工布铺设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土工布的强度和桥涵结构物的位置信息;对桥涵台背两侧的地面进行软基处理以形成起始层,并确定土工布的铺设区域;在起始层上至桥涵结构物最外侧边缘铺设第一土工布,并从桥涵结构物最外侧边缘至桥涵结构物的外侧边缘与道路中心线的交点处铺设第二土工布;在第一土工布和第二土工布上填筑并压实路基土;在路基土上沿平行于桥涵结构物的方向铺设第三土工布;重复上述步骤对桥涵结构物另一侧的台背铺设土工布。本发明能够适用于桥涵结构物与道路中心线之间存在不同夹角的情况,减小了桥涵台背铺设土工布的难度,有效地提高了路基施工的整体稳定性及施工质量。地提高了路基施工的整体稳定性及施工质量。地提高了路基施工的整体稳定性及施工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丁明鹤 朱松 崔松明 张扬 李本权 张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27
技术公布日:2021/10/1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