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联动控制板的通风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8:1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控制板 联动 散热 通风 装置


1.本实用新型属于联动控制板散热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联动控制板的通风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2.公开号为cn207948005u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声光联动控制器的散热装置,包括矩形壳体,所述矩形壳体的前后侧壁上均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同一个盖体,所述矩形壳体的前后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的放置板,所述矩形壳体内底壁中央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与放置板的下端面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轴上贯穿且固定连接有第一链轮,所述矩形壳体的底壁上转动连接有两根从动轴,且两根从动轴对称设置在驱动电机的两侧,所述从动轴远离矩形壳体底壁的一端与转动圆盘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圆盘的上端均布有多个风扇叶片。本实用新型使用便捷,整体结构稳定,利用两个风扇同时对电子元件降温,散热效果好,散热时间短。
3.而该申请中所公开的一种声光联动控制器的散热装置可调性较差不易针对发热源对应散热,散热效率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联动控制板的通风散热装置,通过转动第二螺纹杆调节多个第一导热柱与散热筒之间的间距,然后转动第一螺纹杆调节多个第二导热柱与散热筒之间的间距,调节第一导热柱、第二导热柱的位置与发热源对应,进而提高联动控制板本体的散热均匀度和散热效率,然后开启散热扇,散热扇吸入散热筒内的空气经第三孔洞穿过多个第一导热柱、第二导热柱然后经过第二孔洞流出空腔,进而提高冷空气在这一循环的与设备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的均匀度,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5.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用于联动控制板的通风散热装置,包括联动控制板本体,联动控制板本体内设有空腔,联动控制板本体上端开设有第一孔洞,第一孔洞内设有散热筒,散热筒内设有散热扇;
7.空腔内设有四个固定柱,空腔内设有第一连接环、第二连接环,第一连接环、第二连接环周侧分别套设有多个第一导热柱、第二导热柱,相邻的固定柱与第一连接环之间螺纹配合有第一螺纹杆,与固定柱相邻的第一导热柱和与固定柱相邻的第二导热柱之间螺纹配合有第二螺纹杆,且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两端螺纹方向相反。
8.可选的,固定柱位于空腔转角处,四个固定柱两两对称设置在空腔内壁。
9.可选的,第一导热柱、第二导热柱的两端均与空腔内壁两端贴合。
10.可选的,联动控制板本体四侧均开设有多个第二孔洞,且第二孔洞与空腔连通。
11.可选的,散热筒周侧开设有多个第三孔洞,且第三孔洞与空腔连通。
12.可选的,散热筒位于第一连接环内,第一连接环位于第二连接环内,第二连接环位
于四个固定柱之间。
1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通过转动第二螺纹杆调节多个第一导热柱与散热筒之间的间距,然后转动第一螺纹杆调节多个第二导热柱与散热筒之间的间距,调节第一导热柱、第二导热柱的位置与发热源对应,进而提高联动控制板本体的散热均匀度和散热效率,然后开启散热扇,散热扇吸入散热筒内的空气经第三孔洞穿过多个第一导热柱、第二导热柱然后经过第二孔洞流出空腔,进而提高冷空气在这一循环的与设备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的均匀度。
15.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16.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19.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20.联动控制板本体1,空腔2,第一孔洞3,散热筒4,散热扇5,固定柱6,第一连接环7,第二连接环8,第一导热柱9,第二导热柱10,第一螺纹杆11,第二螺纹杆12,第二孔洞13,第三孔洞14。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22.为了保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23.请参阅图1

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联动控制板的通风散热装置,包括:联动控制板本体1,联动控制板本体1内设有空腔2,联动控制板本体1上端开设有第一孔洞3,第一孔洞3内设有散热筒4,散热筒4内设有散热扇5;
24.空腔2内设有四个固定柱6,空腔2内设有第一连接环7、第二连接环8,第一连接环7、第二连接环8周侧分别套设有多个第一导热柱9、第二导热柱10,相邻的固定柱6与第一连接环7之间螺纹配合有第一螺纹杆11,与固定柱6相邻的第一导热柱9和与固定柱6相邻的第二导热柱10之间螺纹配合有第二螺纹杆12,且第一螺纹杆11、第二螺纹杆12两端螺纹方向相反。
25.其中,第一连接环7、第二连接环8为弹性可拉伸材质。
26.本实施例一个方面的应用为:转动第二螺纹杆12调节多个第一导热柱9与散热筒4之间的间距,然后转动第一螺纹杆11调节多个第二导热柱10与散热筒4之间的间距,进而便
于调节联动控制板本体1的散热均匀度,然后开启散热扇5,散热扇5吸入散热筒4内的空气经第三孔洞14穿过多个第一导热柱9、第二导热柱10然后经过第二孔洞13流出空腔2,进而提高冷空气在这一循环的与设备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的均匀度。需要注意的是,本技术中所涉及的所有用电设备均可通过蓄电池供电或外接电源。
27.通过转动第二螺纹杆12调节多个第一导热柱9与散热筒4之间的间距,然后转动第一螺纹杆11调节多个第二导热柱10与散热筒4之间的间距,调节第一导热柱9、第二导热柱10的位置与发热源对应,进而提高联动控制板本体1的散热均匀度和散热效率,然后开启散热扇5,散热扇5吸入散热筒4内的空气经第三孔洞14穿过多个第一导热柱9、第二导热柱10然后经过第二孔洞13流出空腔2,进而提高冷空气在这一循环的与设备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的均匀度。
28.本实施例的固定柱6位于空腔2转角处,四个固定柱6两两对称设置在空腔2内壁。
29.本实施例的第一导热柱9、第二导热柱10的两端均与空腔2内壁两端贴合。
30.本实施例的联动控制板本体1四侧均开设有多个第二孔洞13,且第二孔洞13与空腔2连通。
31.本实施例的散热筒4周侧开设有多个第三孔洞14,且第三孔洞14与空腔2连通。
32.本实施例的散热筒4位于第一连接环7内,第一连接环7位于第二连接环8内,第二连接环8位于四个固定柱6之间。
33.上述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
3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