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矿井用自控启停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8:3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矿井 自控 排水 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水自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井用自控启停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煤矿地下开采的过程中,由于地层中含水的涌出,雨水和江河中水的渗透,水砂充填和水力采煤矿井的井下供水,将要有大量的水昼夜不停地汇集于井下。煤炭开采过程中,由于地层结构被破坏,岩层断裂,使采区与储水层连通,发生突水事故,涌水量会突然增加。如果不能及时地将这些积水排送到井上,井下的生产就可能受到阻碍,井下的安全就会得不到保障,严重者会造成重大事故。
3.我国大多煤矿井下排水作业存在以下缺点:1、传统的井下水泵房使用的仍然是传统的人工操作排水系统,这种排水系统的工作流程完全由手工完成,工人按部就班的完成各个执行件的操作,对水位、涌水量大小等现场数据的判断依赖于工人的经验;2、需要根据排水量的大小进行人工启停,作业过程比较复杂,水泵房要时时有人值守,以便在发生异常情况时,要求工人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否则可能出现误操作,甚至发生大的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矿井用自控启停排水装置。
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矿井用自控启停排水装置,包括底箱、限流机构、刻度组件、抽水组件,所述底箱为水平横向放置的矩形箱状,所述底箱内左侧顶部设有空心筒,所述空心筒的中部安装有限流机构,所述底箱的左侧面安装有刻度组件,所述底箱的右侧面安装有抽水机构。
7.优选地,所述底箱的左侧面顶部设有贯穿固接的连通筒,所述连通筒的底端口与空心筒的顶端口贯通连接,所述连通筒的顶端口设有贯通连接的引水管,所述引水管上安装有引水阀。
8.优选地,所述限流机构包括活塞杆、活塞,所述空心筒的右侧面中部设有贯通固接的活塞筒,所述活塞筒的右端口内设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内横向插设有活塞杆,位于活塞筒内在活塞杆的里端设有活塞,所述空心筒内左侧面设有活塞卡座,且所述活塞的左侧面配合抵紧在活塞卡座上。
9.优选地,所述活塞杆的右端设有u形耳座,所述活塞筒的底面右侧设有l形耳座,所述l形耳座的外端与斜向放置的铰接杆的中部活动铰接,所述铰接杆的顶部开设有椭圆销孔,所述u形耳座通过销轴贯穿椭圆销孔并与铰接杆的顶部活动铰接。
10.优选地,所述铰接杆的底端设有垂直固接的浮力杆,所述浮力杆的外端设有椭圆浮力球。
11.优选地,所述刻度组件包括l形直管、刻度杆,所述底箱的左侧面底部设有贯穿固接的l形直管,所述l形直管内设有滑动贯穿的浮力柱,所述浮力柱的顶端设有竖向固接的
刻度杆,所述刻度杆的顶端贯穿l形直管的顶端口并伸出l形直管至上方,所述刻度杆的顶端设有刻度球,所述l形直管的顶端里侧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底箱固接。
12.优选地,所述抽水机构包括水泵、进水管、出水管,所述底箱的右侧面顶部设有l形板,所述l形板的顶面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出水端分设有贯通连接的进水管、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外端贯穿底箱的右侧面顶部并伸入底箱内至底部。
13.优选地,位于底箱内在进水管的外端设有网格滤球,且所述网格滤球的顶端与进水管的外端贯通连接,位于底箱内在进水管上均布套设有若干固定环,每个所述固定环均与底箱内壁固接。
14.优选地,所述底箱的顶面中部设有贯穿固接的观察筒,所述观察筒的外端口套设有螺纹连接的观察盖,所述底箱的底面四个拐角处均设有底座。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在本实用新型中,底箱内水位的上升,在浮力的作用下,带动椭圆浮力球及浮力杆缓慢升高,进而带动铰接杆的中部沿着l形耳座铰接摆动,进而带动u形耳座及活塞杆沿着密封环向左滑动,带动活塞沿着活塞筒内壁滑动,使得活塞的左侧面配合抵紧在活塞卡座上,此时空心筒的中部被堵,积水无法进入底箱内,方便了控制底箱内水位的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17.2、在本实用新型中,底箱内积水顺着网格滤球进入进水管内,并在水泵的作用下,积水通过出水管排出矿井,随着积水的排出,底箱内水位下降,椭圆浮力球的重力反作用,带动活塞沿着活塞筒向右滑动,积水继续进入底箱1内,如此反复作业,避免了水泵35反复启停;
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各机构组件的配合使用,解决了井下排水不便的问题,且整体结构设计紧凑,操作步骤简单,自动控制底箱内水位的升降,提高了井下作业的排水效率。
附图说明
1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放大图;
24.图中序号:底箱1、底座11、观察筒12、观察盖13、l形直管14、浮力柱15、连接块16、刻度杆17、刻度球18、空心筒2、连通筒21、引水管22、引水阀23、活塞卡座24、活塞筒25、活塞26、活塞杆27、密封环28、u形耳座29、l形耳座3、铰接杆31、浮力杆32、椭圆浮力球33、l形板34、水泵35、出水管36、进水管37、固定环38、网格滤球39。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6.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矿井用自控启停排水装置,参见图1

4,具体的,包括底箱1、限流机构、刻度组件、抽水组件,底箱1为水平横向放置的矩形箱状,底箱1内左侧顶部设有空心筒2,空心筒2的中部安装有限流机构,底箱1的左侧面安装有刻度组件,底箱1的右侧面安装有抽水机构,底箱1的顶面中部设有贯穿固接的观察筒12,观察筒12的外端口套设有螺纹连接的观察盖13,底箱1的底面四个拐角处均设有底座11。
27.在本实用新型中,底箱1的左侧面顶部设有贯穿固接的连通筒21,连通筒21的底端口与空心筒2的顶端口贯通连接,连通筒21的顶端口设有贯通连接的引水管22,引水管22上安装有引水阀23;饮水管22的外端口与积水连通,并打开饮水阀23,积水顺着饮水管22及连通筒21进入空心筒2内,并顺着空心筒2进入底箱1内,通过底箱1的过渡抽水作业,提高了水泵35排水作业的稳定性。
28.在本实用新型中,限流机构包括活塞杆27、活塞26,空心筒2的右侧面中部设有贯通固接的活塞筒25,活塞筒25的右端口内设有密封环28,密封环28内横向插设有活塞杆27,位于活塞筒25内在活塞杆27的里端设有活塞26,空心筒2内左侧面设有活塞卡座24,且活塞26的左侧面配合抵紧在活塞卡座24上;活塞杆27的右端设有u形耳座29,活塞筒25的底面右侧设有l形耳座3,l形耳座3的外端与斜向放置的铰接杆31的中部活动铰接,铰接杆31的顶部开设有椭圆销孔,u形耳座29通过销轴贯穿椭圆销孔并与铰接杆31的顶部活动铰接;铰接杆31的底端设有垂直固接的浮力杆32,浮力杆32的外端设有椭圆浮力球33;底箱1内水位的上升,在浮力的作用下,带动椭圆浮力球33及浮力杆32缓慢升高,进而带动铰接杆31的中部沿着l形耳座3铰接摆动,进而带动u形耳座29及活塞杆27沿着密封环28向左滑动,带动活塞26沿着活塞筒25内壁滑动,使得活塞26的左侧面配合抵紧在活塞卡座24上,此时空心筒2的中部被堵,积水无法进入底箱1内。
29.在本实用新型中,抽水机构包括水泵35、进水管37、出水管36,底箱1的右侧面顶部设有l形板34,l形板34的顶面安装有水泵35,水泵35的型号为mdw

20,水泵35的进出水端分设有贯通连接的进水管37、出水管36,进水管37的外端贯穿底箱1的右侧面顶部并伸入底箱1内至底部;位于底箱1内在进水管37的外端设有网格滤球39,且网格滤球39的顶端与进水管37的外端贯通连接,位于底箱1内在进水管37上均布套设有若干固定环38,每个固定环38均与底箱1内壁固接;底箱1内积水顺着网格滤球39进入进水管36内,并在水泵35的作用下,积水通过出水管36排出矿井,随着积水的排出,底箱1内水位下降,椭圆浮力球33的重力反作用,带动活塞26沿着活塞筒25向右滑动,积水继续进入底箱1内,如此反复作业,避免了水泵35反复启停。
30.实施例2:在实施例1中,还存在不方便观察底箱内水位情况的问题,因此,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包括:
31.在本实用新型中,刻度组件包括l形直管14、刻度杆17,底箱1的左侧面底部设有贯穿固接的l形直管14,l形直管14内设有滑动贯穿的浮力柱15,浮力柱15的顶端设有竖向固接的刻度杆17,刻度杆17的顶端贯穿l形直管14的顶端口并伸出l形直管14至上方,刻度杆17的顶端设有刻度球18,l形直管14的顶端里侧设有连接块16,连接块16与底箱1固接;随着底箱1内水位的上升,部分积水进入l形直管14内,并带动浮力柱15沿着l形直管14向上滑
动,带动刻度杆17及刻度球18升高,通过刻度杆17可时刻观察底箱1内水位的深度。
32.实施例3:在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时,其操作步骤如下:
33.步骤一,把底箱1放置在矿井井口内底部,水泵35通过电源线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饮水管22的外端口与外接抽水泵连通,外接抽水泵放置在积水内,并打开饮水阀23,积水顺着饮水管22及连通筒21进入空心筒2内,并顺着空心筒2进入底箱1内;
34.步骤二,随着积水进入底箱1内的越来越多,底箱1内水位的上升,在浮力的作用下,带动椭圆浮力球33及浮力杆32缓慢升高,进而带动铰接杆31的中部沿着l形耳座3铰接摆动,进而带动u形耳座29及活塞杆27沿着密封环28向左滑动,带动活塞26沿着活塞筒25内壁滑动,使得活塞26的左侧面配合抵紧在活塞卡座24上,此时空心筒2的中部被堵,积水无法进入底箱1内;
35.步骤三,同时,随着底箱1内水位的上升,部分积水进入l形直管14内,并带动浮力柱15沿着l形直管14向上滑动,带动刻度杆17及刻度球18升高,通过刻度杆17可时刻观察底箱1内水位的深度;
36.步骤四,启动水泵35,底箱1内积水顺着网格滤球39进入进水管36内,并在水泵35的作用下,积水通过出水管36排出矿井,随着积水的排出,底箱1内水位下降,椭圆浮力球33的重力反作用,带动活塞26沿着活塞筒25向右滑动,积水继续进入底箱1内,如此反复作业,避免了水泵35反复启停。
37.本实用新型通过各机构组件的配合使用,解决了井下排水不便的问题,且整体结构设计紧凑,操作步骤简单,自动控制底箱内水位的升降,提高了井下作业的排水效率。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