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工程机械车辆的风扇转速电液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7:3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转速 工程机械 控制系统 风扇 车辆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工程机械车辆的风扇转速电液控制系统,属于电液控制领域。


背景技术:

2.目前,越来越多的工程机械车辆放弃传统的风扇与发动机直连或与皮带连接的散热方式,该散热方式中风扇转速与整机实际散热需求无关,风扇的转速只与发动机转速相关联,具有功率损失大、噪音大,不利于发动机低温冷启动等缺点。因此,采用泵 控制阀 马达的独立散热方式,该散热方式可根据整机的实际散热需求提供风扇转速,保证发动机、变速箱和液压系统等在最佳温度下工作,可提高整机工作效率,降低风扇噪音,改善发动机低温冷启动。
3.但在极寒工况下(

30℃以下),常规的独立散热方式无法满足工程机械车辆的使用要求,经常会出现整机需要预热,且预热时间长,空调暖风效果差,驾驶室内温度低,驾驶室玻璃起雾结霜等现象,影响机手操作,降低车辆工作效率。上述现象是因为常规的独立散热方式中最小风扇转速在200r/min左右,而有时整机散热需求小,例如发动机怠速工况下,该风扇转速远远超出整机散热需求,导致发动机水温升温困难,或水温下降过快。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工程机械车辆的风扇转速电液控制系统,降低风扇的最小转速,提高车辆在极寒工况下(

30℃以下)的适用性。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用于工程机械车辆的风扇转速电液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油箱、散热器、柱塞泵控制阀、风扇反转控制阀、风扇、马达、单向阀、逻辑阀、节流阀、柱塞泵和吸油过滤器;
6.所述吸油过滤器的一端与液压油箱连接,另一端与柱塞泵连接,柱塞泵与逻辑阀连接,逻辑阀分别与单向阀、风扇反转控制阀连接,风扇反转控制阀与马达连接,马达与风扇刚性连接,所述单向阀、风扇反转控制阀分别通过散热器与液压油箱连接;所述柱塞泵控制阀与柱塞泵并联,节流阀与逻辑阀并联。
7.作为改进,所述吸油过滤器的一端与液压油箱连接,另一端与柱塞泵的进油口相连接。
8.作为改进,所述柱塞泵的出油口分别与逻辑阀的进油口、节流阀的进油口连接,逻辑阀的出油口和节流阀的出油口合流后,分别与单向阀和风扇反转控制阀连接。
9.作为改进,所述风扇反转控制阀的出油口和单向阀的出油口合流后,与散热器的一端相连接,散热器的另一端与液压油箱相连接。
10.作为改进,所述柱塞泵控制阀根据其电磁铁y1的电流对柱塞泵进行压力和流量控制。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风扇转速电液控制系统,最小风扇转速极低,即使
整机在极寒工况下(

30℃以下)工作,也可以将发动机水温、变矩器油油温和液压油油温迅速提高,并保持水温和油温始终处于最佳工作温度范围,以消耗最小的功耗达到最优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液压原理图;
13.图中:1、液压油箱,2、散热器,3、柱塞泵控制阀,4、风扇反转控制阀,5、风扇,6、马达,7、单向阀,8、逻辑阀,9、节流阀,10、柱塞泵,11、吸油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1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1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16.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工程机械车辆的风扇转速电液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油箱1、散热器2、柱塞泵控制阀3、风扇反转控制阀4、风扇5、马达6、单向阀7、逻辑阀8、节流阀9、柱塞泵10和吸油过滤器11;
17.所述吸油过滤器11的一端与液压油箱1相连接,另一端与柱塞泵10的进油口s相连接,柱塞泵10的出油口分别与逻辑阀8的进油口和节流阀9的进油口相连接,逻辑阀8的出油口和节流阀9的出油口合流后,分别与单向阀7的e口和风扇反转控制阀4的c口相连接,风扇反转控制阀4的a口和b口分别与马达6的进出油口相连接,而风扇反转控制阀4的d口和单向阀7的f口合流后,与散热器2的一端相连接,散热器2的另一端与液压油箱1相连接,马达6与风扇5刚性连接;所述柱塞泵控制阀3并联在柱塞泵10上。
18.作为实施例的改进,所述柱塞泵控制阀3根据其电磁铁y1的电流对柱塞泵10进行压力和流量控制。
19.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为:
20.工程机械车辆的风扇5转动是通过马达6的转动实现的,柱塞泵10通过吸油过滤器11从液压油箱1吸油,柱塞泵10输出的高压油液通过逻辑阀8和节流阀9或直接通过节流阀9进入风扇反转控制阀4,之后进入马达6,马达6带动风扇5,从而实现风扇5转动。
21.当发动机水温、变矩器油油温和液压油油温均没有达到预设最佳工作温度时,柱塞泵控制阀3的电磁铁y1输入电流很大,此时柱塞泵10输出油液压力很小,相对应的输出流量也很小,油液压力没有达到逻辑阀8的预设开启压力,油液只能通过节流阀9进入风扇反转控制阀4和马达6,由于节流阀9的压损效果,进一步降低了柱塞泵10的输出流量,从而降低了风扇5的转速,最后油液通过风扇反转控制阀4和散热器2回到液压油箱1;
22.当发动机水温、变矩器油油温和液压油油温即将达到预设最佳工作温度时,柱塞泵控制阀3的电磁铁y1输入电流变小,此时柱塞泵10输出油液压力提高,相对应的输出流量也提高,油液压力达到逻辑阀8的预设开启压力后,逻辑阀8开启,油液通过逻辑阀8和节流
阀9进入风扇反转控制阀4和马达6,风扇5的转速逐步提高,最后油液通过风扇反转控制阀4和散热器2回到液压油箱1。
23.如风扇反转控制阀4的电磁铁y2得电,则马达6高低压油路切换,马达6反转,进而带动风扇5反转。
24.当柱塞泵10失去动力源时,由于惯性作用,风扇5会继续转动,此时,油液依次通过散热器2、单向阀7和风扇反转控制阀4进入马达6,避免马达6吸空。
25.本实用新型的风扇转速电液控制系统,最小风扇转速极低(约为50r/min),即使整机在极寒工况下(

30℃以下)工作,也可以将发动机水温、变矩器油油温和液压油油温迅速提高,并保持水温和油温始终处于最佳工作温度范围,以消耗最小的功耗达到最优的散热效果。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工程机械车辆的风扇转速电液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油箱(1)、散热器(2)、柱塞泵控制阀(3)、风扇反转控制阀(4)、风扇(5)、马达(6)、单向阀(7)、逻辑阀(8)、节流阀(9)、柱塞泵(10)和吸油过滤器(11);所述吸油过滤器(11)的一端与液压油箱(1)连接,另一端与柱塞泵(10)连接,柱塞泵(10)与逻辑阀(8)连接,逻辑阀(8)分别与单向阀(7)、风扇反转控制阀(4)连接,风扇反转控制阀(4)与马达(6)连接,马达(6)与风扇(5)刚性连接,所述单向阀(7)、风扇反转控制阀(4)分别通过散热器(2)与液压油箱(1)连接;所述柱塞泵控制阀(3)与柱塞泵(10)并联,节流阀(9)与逻辑阀(8)并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工程机械车辆的风扇转速电液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过滤器(11)的一端与液压油箱(1)连接,另一端与柱塞泵(10)的进油口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工程机械车辆的风扇转速电液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泵(10)的出油口分别与逻辑阀(8)的进油口、节流阀(9)的进油口连接,逻辑阀(8)的出油口和节流阀(9)的出油口合流后,分别与单向阀(7)和风扇反转控制阀(4)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工程机械车辆的风扇转速电液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反转控制阀(4)的出油口和单向阀(7)的出油口合流后,与散热器(2)的一端相连接,散热器(2)的另一端与液压油箱(1)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工程机械车辆的风扇转速电液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泵控制阀(3)根据其电磁铁y1的电流对柱塞泵(10)进行压力和流量控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工程机械车辆的风扇转速电液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油箱、散热器、柱塞泵控制阀、风扇反转控制阀、风扇、马达、单向阀、逻辑阀、节流阀、柱塞泵和吸油过滤器;所述吸油过滤器的一端与液压油箱连接,另一端与柱塞泵连接,柱塞泵与逻辑阀连接,逻辑阀分别与单向阀、风扇反转控制阀连接,风扇反转控制阀与马达连接,马达与风扇刚性连接,所述单向阀、风扇反转控制阀分别通过散热器与液压油箱连接;柱塞泵控制阀与柱塞泵并联,节流阀与逻辑阀并联。本实用新型即使整机在极寒工况下工作,也可以将发动机水温、变矩器油油温和液压油油温迅速提高,并保持水温和油温始终处于最佳工作温度范围,以消耗最小的功耗达到最优的散热效果。散热效果。散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范杨 梁帮修 张俊 胡民政 田瑞 魏素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州徐工筑路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17
技术公布日:2021/10/2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