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流路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16 05:4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切换 援用 装置 申请 将其

流路切换装置
1.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
2.本技术基于2019年2月28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9

35446号,将其记载内容援用于此。
技术领域
3.本发明涉及一种切换流体回路中的流路结构的流路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4.以往,在流体回路中,为了根据用途实现流路结构,配置了多个切换阀。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供水泵装置中,为了切换流路结构,采用了第一切换阀~第五切换阀。
5.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控制第一切换阀~第五切换阀的动作,从而切换为五个模式的流路结构。
6.现有技术文献
7.专利文献
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

37716号公报
9.这里,在专利文献1中,第一切换阀~第五切换阀分别通过多个配管、接头连接。因此,切换流路的结构变得大型化,对装置整体的空间和重量产生影响。
10.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对于第一切换阀~第五切换阀的每个,需要切换动作所涉及的驱动部。因此,考虑到各切换阀的驱动部,在专利文献1中,对于切换流路的结构的空间、重量,存在进一步改善的余地。


技术实现要素:

11.本发明是鉴于这些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路切换装置,该流路切换装置能够以紧凑的结构来切换流体回路中的流路结构。
12.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流路切换装置具备第一层侧流路形成部、第二层侧流路形成部以及驱动部,并切换供流体循环的流体回路的流路结构。
13.在第一层侧流路形成部形成有与流体回路连接的第一层侧流路。在第二层侧流路形成部形成有第二层侧流路,该第二层侧流路在多个部位与第一层侧流路连通,并且该第二层侧流路与流体回路连接。
14.驱动部至少联动地驱动多个阀芯部。多个阀芯部配置于第二层侧流路的内部,对通过将第一层侧流路与第二层侧流路连通的连通路的流体的流量进行调整。而且,流路切换装置使第一层侧流路形成部、第二层侧流路形成部以及驱动部依次层叠配置。
15.由此,由于层叠配置第一层侧流路形成部、第二层侧流路形成部以及驱动部,因此,能够汇集用于切换流体回路的流路结构的配管、接头以及阀的功能,能够实现更紧凑的结构。
16.另外,由于层叠配置第一层侧流路形成部、第二层侧流路形成部以及驱动部,因
此,多个阀芯部配置于彼此接近的位置。而且,驱动部至少联动地驱动多个阀芯部。因此,根据流路切换装置,与将电机等的驱动源配置于各阀芯部的情况相比,能够以紧凑且轻量的结构实现流体回路的流路结构的切换。
附图说明
17.根据参照附图的以下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优点更为明确。在附图中:
18.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流路切换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19.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流路切换装置的侧视图;
20.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介质回路的整体结构图;
21.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层侧流路的结构的说明图;
22.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层侧流路的结构的说明图;
23.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层侧盖部件和固定盖的说明图;
24.图7是图4、5中的vii

vii剖面的剖视图;
25.图8是关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流路切换装置中的流路阻力部的说明图;
26.图9是图4、5中的ix

ix剖面的剖视图;
27.图10是表示流路切换装置中的热介质三通阀的大致结构的示意图;
28.图11是表示全开状态下的热介质三通阀的阀芯部的说明图;
29.图12是表示全闭状态下的热介质三通阀的阀芯部的说明图;
30.图13是表示流量分配状态下的热介质三通阀的阀芯部的说明图;
31.图14是表示热介质三通阀的第一开度和第二开度的关系的图表;
32.图15是表示流路切换装置中的绝热部的结构的说明图;
33.图1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流路切换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34.图17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热介质回路的整体结构图;
35.图1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流路切换装置的第一层侧流路的结构的说明图;
36.图1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流路切换装置的第二层侧流路的结构的说明图;
37.图20是关于第三实施方式的流路切换装置中的流路阻力部的剖视图;
38.图21是图20中的xxi

xxi剖面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9.以下,参照附图对用来实施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各实施方式中,对于与在之前的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事项对应的部分,有时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在仅说明各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的一部分的情况下,对于结构的其他部分能够应用之前说明过的其他实施方式。不仅各实施方式中明确表示能够具体组合的部分能够彼此组合,只要组合没有产生特别的障碍,即使没有明确表示,也能够将实施方式彼此部分地组合。
40.(第一实施方式)
41.首先,参照附图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流路切换装置1的概略结构。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流路切换装置1构成作为流体回路的热介质回路50的一部分,并如后述那样对
热介质回路50中的流路结构进行切换。
42.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介质回路50搭载于从电动发电机获得行驶用的驱动力的电动汽车。在电动汽车中,热介质回路50对作为空调对象空间的车室内进行空气调节,并且在对作为温度调整对象的车载设备(例如,发热设备54)进行温度调整时被利用。即,在电动汽车中,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介质回路50构成带车载设备的温度调整功能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一部分。
43.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热介质回路50中,将在工作时发热的发热设备54作为温度调整的对象。发热设备54包含多个构成设备。作为发热设备54的构成设备,具体可列举出电动发电机、电力控制单元(所谓的pcu)、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所谓的adas)用的控制装置等。
44.电动发电机通过被供给电力而输出行驶用的驱动力,并在车辆的减速时等产生再生电力。pcu是为了适当地控制向各车载设备供给的电力而将变压器、频率变换器等一体化而成的部件。
45.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流路切换装置1与热介质回路50的构成设备连接。具体而言,在流路切换装置1中,加热器芯51、水制冷剂热交换器52、加热装置53、发热设备54、散热器55、第一水泵56a以及第二水泵56b经由热介质配管而连接。
46.而且,如图2所示,流路切换装置1具有第一层侧盖部件20、主体部件5、第二层侧盖部件25以及驱动部30。在流路切换装置1中,第一层侧盖部件20、主体部件5、第二层侧盖部件25以及驱动部30依次沿着层叠方向l层叠配置。
47.如图1、图2所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流路切换装置1中,主体部件5由合成树脂形成为呈长方体的块状。而且,在主体部件5的一面(图2中的上表面)侧形成有槽状的第一层侧流路11,该第一层侧流路1的一面侧开放。
48.如图2、图7等所示,通过将第一层侧盖部件20与主体部件5的一面接合,从而第一层侧流路11作为供热介质回路50的热介质流通的管路而发挥功能。因此,主体部件5中的构成一面侧的部分构成第一层侧流路形成部10。
49.而且,在主体部件5的位于一面的背侧的另一面(图2中的下表面)侧形成有槽状的第二层侧流路16,该第二层侧流路16的另一面侧开放。如图2、图7所示,通过将第二层侧盖部件25等与主体部件5的另一面接合,从而第二层侧流路16作为供热介质回路50的热介质流通的热介质通路发挥功能。因此,主体部件5中的构成另一面侧的部分构成第二层侧流路形成部15。
50.另外,在第二层侧流路16的内部,配置有多个阀芯部73。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后述的第一热介质三通阀70a和第二热介质三通阀70b的阀芯部73配置于第二层侧流路16的内部。各阀芯部73切换第一层侧流路11和第二层侧流路16中的热介质的流动,并变更热介质回路50的流路结构。
51.另外,在主体部件5中,在预先设定的多个部位形成有连通部,该连通部形成为贯通一面侧和另一面侧。该连通部将第一层侧流路11与第二层侧流路16之间连接为能够使热介质流通,并且该连通部包含后述的第一连通部40a、第二连通部40b等。
52.如图2所示,在主体部件5的侧面形成有多个连接口,该多个连接口与热介质回路50的热介质配管连接。第一实施方式的流路切换装置1具有第一连接口35a~第十连接口35j,并且经由热介质配管与热介质回路50的构成设备连接。
53.如图2所示,第一层侧盖部件20是合成树脂制的板状部件,并形成为与主体部件5的一面侧相同的尺寸。第一层侧盖部件20通过振动焊接、激光焊接等与主体部件5的一面(图2中主体部件5的上表面)接合并将其密闭。由此,槽状的第一层侧流路11的开放部分被第一层侧盖部件20封闭,因此,第一层侧流路11作为供热介质流通的管路发挥功能。
54.而且,与第一层侧盖部件20同样地,第二层侧盖部件25是合成树脂制的板状部件。第二层侧盖部件25通过振动焊接、激光焊接等与主体部件5的另一面(图2中主体部件5的下表面)接合并将其密闭。由此,槽状的第二层侧流路16中的开放部分被第二层侧盖部件25封闭,因此,第二层侧流路16作为供热介质流通的管路发挥功能。
55.另外,如图2等所示,驱动部30经由第二层侧盖部件25配置于块状的主体部件5的另一面侧。驱动部30构成为将电磁电机32、传递机构33以及驱动控制部34收容于外壳31的内部。外壳31保护电磁电机32、传递机构33、驱动控制部34不受灰尘、水的影响。
56.电磁电机32具有通过供给电力而驱动的驱动轴32a,并作为各阀芯部73的驱动源发挥功能。在驱动部30中的外壳31的内部,电磁电机32以位于预先设定的位置的方式被安装于第二层侧盖部件25。
57.而且,传递机构33是包含齿轮33a的连杆机构,构成为能够将由电磁电机32产生的驱动力传递至各阀芯部73。齿轮33a配置于阀芯部73的旋转轴74a的端部。因此,电磁电机32的驱动力被传递至齿轮33a并使齿轮33a旋转,由此,能够使阀芯部73绕着旋转轴74a旋转。
58.另外,由于传递机构33由连杆机构构成,因此,能够适当地切换驱动力对各阀芯部73的传递方式。例如,传递机构33能够传递驱动力以使得两个阀芯部73联动地工作。另外,传递机构33也能够向两个阀芯部73中的任意一方传递驱动力。
59.而且,在驱动部30中的外壳31的内部,传递机构33的各构成零件以分别位于预先设定的位置的方式被安装于第二层侧盖部件25。
60.驱动控制部34是用于控制流路切换装置1的动作的电子控制单元。具体而言,驱动控制部34具有微控制器,根据来自未图示的控制装置的控制信号,对电磁电机32和传递机构33的工作进行控制。
61.接着,参照图3~图5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层侧流路11和第二层侧流路16的结构。如上述那样,热介质回路50是供作为热介质的冷却水循环的热介质循环回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为了进行车室内的空气调节和车载设备的冷却,如后述那样地切换热介质回路50的流路结构。作为在热介质回路50循环的热介质,能够采用作为非压缩性流体的乙二醇水溶液。
62.如图1等所示,第一连接口35a经由热介质配管与第一水泵56a的吸入口连接。在此,如图4所示,第一连接口35a构成第一层侧流路11的一端部。
63.第一水泵56a是根据从未图示的控制装置输出的控制电压来控制转速(即压送能力)的电动泵。第一水泵56a的排出口经由热介质配管与水制冷剂热交换器52中的热介质通路52b的热介质入口连接。因此,第一水泵56a将热介质朝向水制冷剂热交换器52的热介质通路52b压送。
64.水制冷剂热交换器52是热介质回路50的构成设备,同时也是制冷循环90的构成设备之一。水制冷剂热交换器52具有供制冷循环90的制冷剂流通的制冷剂通路52a和供热介质回路50的热介质流通的热介质通路52b。
65.水制冷剂热交换器52由传热性优异的同种金属(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为铝合金)形成,各构成部件通过钎焊接合而一体化。由此,在制冷剂通路52a流通的制冷剂与在热介质通路52b流通的热介质能够彼此热交换。
66.另外,水制冷剂热交换器52通过变更制冷循环90的循环结构,从而切换为作为散热器(所谓的水冷冷凝器)发挥功能的情况和作为吸热器(所谓的冷机)发挥功能的情况。
67.例如,在切换制冷循环90的循环结构,从而制冷循环90的高压制冷剂在制冷剂通路52a流通的情况下,作为使高压制冷剂的热向热介质通路52b的热介质散热的散热器发挥功能。在该情况下,水制冷剂热交换器52能够用高压制冷剂的热加热热介质。
68.另一方面,在将循环结构切换为制冷循环90的低压制冷剂在制冷剂通路52a流通的情况下,作为使低压制冷剂吸热在热介质通路52b流通的热介质的热的吸热器发挥功能。在该情况下,水制冷剂热交换器52能够将低压制冷剂作为冷热源而冷却热介质。
69.而且,水制冷剂热交换器52的热介质出口侧经由热介质配管与第二连接口35b连接。如图4所示,第二连接口35b构成第一层侧流路11的一端部。
70.构成第一层侧流路11的一端部的第三连接口35c与加热装置53连接。加热装置53具有加热用通路和发热部,并利用从未图示的控制装置供给的电力来对流入加热器芯51的热介质进行加热。加热装置53的发热量能够通过控制来自控制装置的电力而任意地调整。
71.加热装置53的加热用通路是供热介质流通的通路。发热部通过被供给电力而对在加热用通路流通的热介质进行加热。作为发热部,具体能够采用ptc元件、镍铬合金线。
72.加热装置53中的加热用通路的出口侧经由热介质配管与加热器芯51的热介质入口侧连接。加热器芯51是使从未图示的室内送风机吹送的送风空气与热介质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
73.加热器芯51能够将被水制冷剂热交换器52、加热装置53等加热的热介质所具有的热作为热源来加热送风空气。在搭载于电动汽车的室内空调单元的外壳内,加热器芯51配置于构成制冷循环90的室内蒸发器的下流侧。加热器芯51的热介质出口侧经由热介质配管与第四连接口35d连接。第四连接口35d构成第二层侧流路16的一端部。
74.如图4所示,第五连接口35e构成第一层侧流路11的一端部。第五连接口35e经由热介质配管与发热设备54的热介质通路54a连接。发热设备54的热介质通路54a形成于形成发热设备54的外壳的外壳部或壳体的内部等。
75.发热设备54的热介质通路54a是用于通过使热介质流通来调整发热设备54的温度的热介质通路。换言之,发热设备54的热介质通路54a作为通过与在热介质回路50循环的热介质的热交换来进行发热设备54的温度调整的温度调整部发挥功能。
76.发热设备54中的热介质通路54a的另一端侧经由热介质配管与第六连接口35f连接。第六连接口35f构成第一层侧流路11的一端部。
77.如图4所示,第七连接口35g构成第一层侧流路11的一端部。第七连接口35g经由热介质配管与第二水泵56b的吸入口连接。第二水泵56b是为了使热介质回路50循环而压送热介质的电动泵。第二水泵56b的基本结构与第一水泵56a相同。第二水泵56b的排出口侧经由热介质配管与第八连接口35h连接。第八连接口35h构成第一层侧流路11的一端部。
78.而且,第九连接口35i经由热介质配管与散热器55的热介质流入出口的一方侧连接。第九连接口35i是第二层侧流路16的一端部。散热器55是使在内部流通的热介质与外气
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因此,散热器55将在内部通过的热介质的热向外气散热。
79.散热器55配置于驱动装置室内的前方侧。因此,也可以将散热器55与室外热交换器一体地构成。散热器55的热介质流入出口的另一方侧经由热介质配管与第十连接口35j连接。第十连接口35j构成第一层侧流路11的一端部。
80.如图3、图4所示,从第二连接口35b延伸的第一层侧流路11与从第三连接口35c延伸的第一层侧流路11以及从第一热介质止回阀60a的流出口延伸的第一层侧流路11连接,并构成第一连接部80a。
81.而且,如图3、图5所示,从第四连接口35d延伸的第二层侧流路16与第一热介质三通阀70a的流入口侧连接。第一热介质三通阀70a是三通式的流量调整阀,能够调整从加热器芯51流出的热介质中的、从流出口的一方侧流出的热介质流量与从流出口的另一方侧流出的热介质流量的流量比。通过未图示的控制装置控制驱动部30,从而控制第一热介质三通阀70a的工作。
82.更进一步地,第一热介质三通阀70a能够使从加热器芯51流出的热介质的全部流量向两个流出口中的任意一方流出。由此,第一热介质三通阀70a能够切换热介质回路50的流路结构。
83.在从第一热介质三通阀70a的流入口流入的热介质在第一热介质三通阀70a内部朝向流出口流动的过程中,该热介质通过连通路而从第二层侧流路16向第一层侧流路11流出。
84.从第一热介质三通阀70a的流出口的一方侧延伸的第一层侧流路11与另外三个第一层侧流路11连接,构成第二连接部80b。如图3所示,第二连接部80b由第一热介质三通阀70a的流出口的一方侧的第一层侧流路11、第一热介质止回阀60a的流入口侧的第一层侧流路11、第三热介质止回阀60c的流出口侧的第一层侧流路11以及第一连接口35a侧的第一层侧流路11构成。
85.如图3、图4所示,第一热介质止回阀60a容许热介质从第二连接部80b侧向第一连接部80a侧流动,禁止热介质从第一连接部80a侧向第二连接部80b侧流动。
86.而且,从第一热介质三通阀70a的流出口的另一方侧延伸的第一层侧流路11与从第五连接口35e延伸的第一层侧流路11以及形成有第一连通部40a的第一层侧流路11连接,构成第四连接部80d。
87.在此,第一连通部40a以沿层叠方向l贯通块状的主体部件5的方式形成,并将第一层侧流路11与第二层侧流路16连通。因此,热介质经由第一连通部40a在第一层侧流路11与第二层侧流路16之间流通。
88.如图3、图5所示,通过第一连通部40a后的热介质经由第二层侧流路16到达第二热介质三通阀70b的流入口。第二热介质三通阀70b是三通式的流量调整阀,能够调整从第四连接部80d流入的热介质中的、从流出口的一方侧流出的热介质流量与从流出口的另一方侧流出的热介质流量的流量比。第二热介质三通阀70b的基本结构与第一热介质三通阀70a相同。
89.在从第二热介质三通阀70b的流入口流入的热介质在第二热介质三通阀70b内部朝向流出口流动的过程中,该热介质通过连通路而从第二层侧流路16向第一层侧流路11流出。
90.在从第二热介质三通阀70b的流出口的一方侧延伸的第一层侧流路11的端部,形成有第二连通部40b。因此,从第二热介质三通阀70b的流出口的一方流出的热介质经由第二连通部40b从第一层侧流路11向第二层侧流路16流出。如图5所示,在从第二连通部40b延伸的第二层侧流路16形成有第九连接口35i。
91.而且,从第二热介质三通阀70b的流出口的另一方侧延伸的第一层侧流路11与从第七连接口35g延伸的第一层侧流路11以及从第十连接口35j延伸的第一层侧流路11连接,构成第三连接部80c。
92.如图3、图4所示,从第八连接口35h延伸的第一层侧流路11与第二热介质止回阀60b的流入口侧连接。另外,从第六连接口35f延伸的第一层侧流路11与从第二热介质止回阀60b的流出口延伸的第一层侧流路11以及从第三热介质止回阀60c的流入口延伸的第一层侧流路11连接,构成第五连接部80e。
93.而且,第二热介质止回阀60b容许热介质从第八连接口35h侧向第五连接部80e流动,禁止热介质从第五连接部80e侧向第八连接口35h侧流动。另外,第三热介质止回阀60c容许热介质从第五连接部80e侧向第二连接部80b侧流动,禁止热介质从第二连接部80b侧向第五连接部80e侧流动。
94.另外,参照之后的附图说明第一热介质三通阀70a、第二热介质三通阀70b、第一热介质止回阀60a、第二热介质止回阀60b以及第三热介质止回阀60c的具体结构。
95.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流路切换装置1,通过控制第一热介质三通阀70a和第二热介质三通阀70b的动作,能够将热介质回路50的流路结构切换为各式各样的形态。
96.例如,作为热介质回路50的流路结构,流路切换装置1使热介质以第一水泵56a、水制冷剂热交换器52、加热装置53、加热器芯51、第一热介质三通阀70a、发热设备54、第三热介质止回阀60c、第一水泵56a的顺序循环。
97.根据该流路结构的热介质回路50,能够使利用发热设备54的废热加热的热介质流入加热器芯51,因此,能够实现利用发热设备54的废热进行车室内的制热。
98.另外,作为热介质回路50的流路结构,流路切换装置1使热介质以第一水泵56a、水制冷剂热交换器52、加热装置53、加热器芯51、第一热介质三通阀70a、发热设备54、第三热介质止回阀60c、第一水泵56a的顺序循环。同时,使热介质以第二水泵56b、第二热介质止回阀60b、第三热介质止回阀60c、第一水泵56a、水制冷剂热交换器52、加热装置53、加热器芯51、第一热介质三通阀70a、第二热介质三通阀70b、散热器55、第二水泵56b的顺序循环。
99.由此,对于经由发热设备54的热介质的流动,能够将经由加热器芯51的热介质的循环路径与经由散热器55的热介质的循环路径构成为并联。因此,根据该流路结构的热介质回路50,能够一边进行利用了发热设备54的废热的车室内制热,一边使剩余的热向外气散热。
100.更进一步地,作为热介质回路50的流路结构,流路切换装置1使热介质以第一水泵56a、水制冷剂热交换器52、加热装置53、加热器芯51、第一热介质三通阀70a、第一水泵56a的顺序循环。同时,使热介质以第二水泵56b、第二热介质止回阀60b、发热设备54、第二热介质三通阀70b、散热器55、第二水泵56b的顺序循环。
101.根据该结构的热介质回路50,能够独立地形成经由水制冷剂热交换器52和加热器芯51的热介质的循环路径与在发热设备54和散热器55循环的热介质的循环路径。该结果
是,热介质回路50能够一边通过制冷循环90进行车室内制热,一边通过向外气散热来冷却发热设备54。
102.接着,参照附图说明流路切换装置1中的第二层侧盖部件25等。如上述那样,主体部件5的另一面侧安装有第二层侧盖部件25。如图6所示,第二层侧盖部件25被安装为使第二层侧流路16中的包含第一热介质三通阀70a的第二层侧流路16和包含第二热介质三通阀70b的第二层侧流路16密闭。
103.另外,在主体部件的另一面侧,安装有固定盖28。固定盖28被安装为使第二层侧流路16中的与第九连接口35i连接的第二层侧流路16密闭。
104.由于在主体部件5的另一面侧安装有第二层侧盖部件25和固定盖28,因此,在对流路切换装置1中的流路进行泄漏检查时,也可以在接合固定盖28的状态下取下第二层侧盖部件25。由此,能够减轻泄漏检查的作业负担。
105.如图6所示,在第二层侧盖部件25形成有多个贯通孔26,该多个贯通孔26形成为沿厚度方向贯通第二层侧盖部件25。多个贯通孔26形成为与第二层侧流路16中的第一热介质三通阀70a和第二热介质三通阀70b在层叠方向l上排列。
106.各贯通孔26分别被第一热介质三通阀70a和第二热介质三通阀70b中的阀芯部73的旋转轴74a贯通。由此,第一热介质三通阀70a和第二热介质三通阀70b的旋转轴74a的端部到达驱动部30的内部,因此,能够使在电磁电机32生成的驱动力传递至各阀芯部73。
107.而且,如图6所示,在第二层侧盖部件25形成有多个定位销27。各定位销27形成为朝向主体部件5的另一面突出。
108.另一方面,在主体部件5的另一面形成有多个定位凹部17。各定位凹部17是使主体部件5的另一面向层叠方向l凹陷而成的,并配置为与第二层侧盖部件25中的定位销27的位置对应。
109.在将第二层侧盖部件25安装至主体部件5的另一面时,各定位销27分别与定位凹部17嵌合。通过该定位凹部17与定位销27的嵌合,第二层侧盖部件25被定位于主体部件5的另一面中的预先设定的位置。即,定位凹部17和定位销27作为定位部发挥功能。
110.这里,在第二层侧盖部件25形成有如上述那样的多个贯通孔26,并被阀芯部73的旋转轴74a贯通。因此,若第二层侧盖部件25的位置相对于主体部件5的另一面偏移,则旋转轴74a与贯通孔26干渉,可能妨碍阀芯部73的动作。
111.在这一点上,由于通过定位凹部17与定位销27的协同动作,能够使主体部件5与第二层侧盖部件25以适当的位置关系接合,因此,贯通孔26与旋转轴74a不产生干渉,能够确保阀芯部73的顺畅的动作。
112.接着,参照图7、图8说明流路切换装置1中的第一热介质止回阀60a等的结构以及安装。如上所述,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流路切换装置1,安装有第一热介质止回阀60a、第二热介质止回阀60b以及第三热介质止回阀60c。在以下的说明中,在没有特别需要的情况下,有时将第一热介质止回阀60a~第三热介质止回阀60c统称为热介质止回阀60。
113.如图3所示,第一热介质止回阀60a、第二热介质止回阀60b以及第三热介质止回阀60c配置于第一层侧流路11,该第一层侧流路11以将从第二连接口35b到第八连接口35h之间连接的方式呈直线状延伸。
114.即,第一热介质止回阀60a、第二热介质止回阀60b以及第三热介质止回阀60c利用
在同一直线状的第一层侧流路11内形成的多个流路阻力部12而分别安装于预先设定的位置。因此,流路阻力部12将第一热介质止回阀60a等功能零件保持于第一层侧流路11内。
115.在此,参照图7说明包含第一热介质止回阀60a等的热介质止回阀60的结构。如图7、图8所示,热介质止回阀60构成为将球状阀芯62收容于圆筒形状的阀芯壳体61的内部。圆筒形状的阀芯壳体61的内部构成供热介质通过的管路。
116.而且,在阀芯壳体61的热介质入口侧形成有流路孔61a。如图6所示,流路孔61a形成为直径比阀芯壳体61的热介质出口的内径和球状阀芯62的外径小。在热介质从热介质出口侧流入的情况下,流路孔61a构成供球状阀芯62落座的阀座。
117.在阀芯壳体61的热介质出口侧配置有限制销63。限制销63形成为棒状,并配置为与阀芯壳体61中的热介质的流动方向交叉。限制销63通过与球状阀芯62来限制在阀芯壳体61内部的球状阀芯62的移动范围。
118.这样构成的第一热介质止回阀60a等热介质止回阀60通过形成于第一层侧流路11的流路阻力部12而安装于第一层侧流路11内。如图7、图8所示,流路阻力部12以横穿形成为槽状的第一层侧流路11的方式形成为壁状,并具有保持孔12a。
119.保持孔12a沿厚度方向贯通流路阻力部12而形成。即,流路阻力部12通过以使第一层侧流路11的流路截面积缩小的方式进行变化,从而使在第一层侧流路11流动的热介质的流路阻力增大。
120.而且,保持孔12a的内径形成为比阀芯壳体61的外径稍大。因此,如图8所示,热介质止回阀60通过沿着第一层侧流路11的延伸方向移动而安装于流路阻力部12的保持孔12a。因此,流路阻力部12对作为功能零件的热介质止回阀60进行保持。
121.如图7所示,在阀芯壳体61的外周面与保持孔12a的内壁面之间,配置有密封部件64。密封部件64由所谓的o型圈构成,防止阀芯壳体61的外周面与保持孔12a的内壁面之间的热介质泄漏。
122.通过将这样构成的热介质止回阀60安装到流路阻力部12,从而使流路切换装置1中的第一热介质止回阀60a~第三热介质止回阀60c发挥功能。
123.根据图7所示的例,在热介质从第八连接口35h侧朝向第二连接口35b侧流动的情况下,在各热介质止回阀60中的阀芯壳体61的内部,球状阀芯62随着热介质的流动而向热介质出口侧移动。
124.由此,热介质止回阀60中的流路孔61a开放,允许热介质从第八连接口35h侧朝向第二连接口35b侧流动。此时,球状阀芯62与限制销63抵接而向热介质出口侧的移动被限制,因此,热介质不会从阀芯壳体61流出到外部。
125.另一方面,在热介质从第二连接口35b侧朝向第八连接口35h侧流动的情况下,在各热介质止回阀60中的阀芯壳体61的内部,球状阀芯62随着热介质的流动而向热介质入口侧移动,并落座于流路孔61a。由此,热介质止回阀60的流路孔61a被球状阀芯62封闭,禁止热介质从第二连接口35b侧朝向第八连接口35h侧流动。
126.如图8所示,在流路阻力部12形成有接合面12b。流路阻力部12的接合面12b构成为以横穿第一层侧流路11的方式连接主体部件5的一面侧的表面。而且,如图7所示,在将第一层侧盖部件20安装到主体部件5的一面侧的情况下,接合面12b与第一层侧盖部件20的表面抵接。
127.因此,根据流路切换装置1,在将第一层侧盖部件20通过激光焊接等与主体部件5接合的情况下,能够经由流路阻力部12的接合面12b进行接合。由此,在流路切换装置1中,通过利用多个接合面12b,能够提高第一层侧盖部件20与主体部件5的接合强度。
128.另外,由于接合面12b形成为将主体部件5的一面侧的表面连接,因此,在采用激光焊接等的情况下,能够将焦点距离等的设定变更设定为最小限度,能够进行连续的接合作业。
129.接着,参照附图说明流路切换装置1中的第一热介质三通阀70a等的结构。如上述那样,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流路切换装置1中,安装有第一热介质三通阀70a和第二热介质三通阀70b。
130.以下的说明中,在没有特别需要的情况下,有时将第一热介质三通阀70a、第二热介质三通阀70b统称为热介质三通阀70。另外,图9所示的图是用于表示热介质三通阀70的基本结构的说明图,第一热介质三通阀70a的具体结构与第二热介质三通阀70b不同。
131.如图10所示,热介质三通阀70是三通式的流量调整阀,能够调整从热介质流入口72流入的热介质中的、从第一热介质流出口76流出的热介质流量与从第二热介质流出口77流出的热介质流量的流量比。
132.在第一热介质三通阀70a中,从第四连接口35d延伸的第二层侧流路16相当于热介质流入口72。而且,向第二连接部80b延伸的第一层侧流路11和向第四连接部80d延伸的第一层侧流路11相当于第一热介质流出口76和第二热介质流出口77。
133.而且,在第二热介质三通阀70b的情况下,从第一连通部40a延伸的第二层侧流路16相当于热介质流入口72。而且,向第二连通部40b延伸的第一层侧流路11和向第三连接部80c延伸的第一层侧流路11相当于第一热介质流出口76和第二热介质流出口77。
134.如图9、图10所示,热介质三通阀70形成为向层叠方向l延伸的管状。因此,在第一热介质三通阀70a和第二热介质三通阀70b中,在层叠方向l上将第二层侧流路16和第一层侧流路11连通的连通路相当于主体部71。
135.而且,在主体部71的内部配置有阀芯部73。阀芯部73由驱动盘74和固定盘75构成。固定盘75配置为在层叠方向l上分隔主体部71,并且固定盘75具有第一连通路75a和第二连通路75b。
136.第一连通路75a沿固定盘75的厚度方向贯通固定盘75,并将热介质流入口72侧的空间与第一热介质流出口76侧的空间连通。第二连通路75b在与第一连通路75a相邻的位置沿固定盘75的厚度方向贯通固定盘75。第二连通路75b将热介质流入口72侧的空间与第二热介质流出口77侧的空间连通。
137.另外,在主体部71的内部中,被划分为第一热介质流出口76侧的空间和第二热介质流出口77侧的空间。因此,不会产生热介质不经由第一连通路75a和第二连通路75b而在第一热介质流出口76侧的空间与第二热介质流出口77侧的空间之间流出的情况。
138.驱动盘74沿着固定盘75中的热介质流入口72侧的表面配置,并形成为大致扇形状的板状。驱动盘74形成为至少能够封闭第一连通路75a和第二连通路75b中的任意一方的尺寸。而且,驱动盘74固定于构成阀芯部73的旋转轴74a。
139.因此,驱动盘74伴随着旋转轴74a的旋转而在固定盘75的表面滑动移动。如上述那样,旋转轴74a经由第二层侧盖部件25的贯通孔26到达驱动部30内。构成传递机构33的齿轮
33a固定于驱动部30内的旋转轴74a。因此,驱动盘74伴随着驱动部30的电磁电机32的工作而在固定盘75的表面滑动移动。
140.即,通过驱动部30的工作控制,热介质三通阀70能够变更驱动盘74相对于固定盘75的位置。由此,热介质三通阀70能够调整从第一热介质流出口76流出的热介质流量与从第二热介质流出口77流出的热介质流量的流量比。
141.接着,参照图11~图14说明热介质三通阀70中的流量比的调整。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第一连通路75a的开度称为第一开度oa,将第二连通路75b的开度称为第二开度ob。
142.在图11所示的情况下,驱动盘74使第二连通路75b全闭,第一连通路75a成为全开状态。换言之,表示第一开度oa为100%,第二开度ob为0%的状态。在该情况下,热介质三通阀70成为使从热介质流入口72流入的热介质的全部流量从第一热介质流出口76流出的状态。
143.在从该图11所示的状态开始,使驱动盘74逐渐向规定方向(图11中的顺时针方向)滑动移动,则驱动盘74向第一连通路75a侧前进,从第二连通路75b远离。
144.即,在进行该动作的情况下,如图14所示,热介质三通阀70随着使第二开度ob增加而使第一开度oa减小。由此,热介质三通阀70能够调整第一热介质流出口76和第二热介质流出口77处的热介质的流量比。
145.而且,如图12所示,当驱动盘74使第一连通路75a全闭,则第二连通路75b成为全开状态。即,成为第一开度oa为0%,第二开度ob为100%的状态。在该情况下,热介质三通阀70成为使从热介质流入口72流入的热介质的全部流量从第二热介质流出口77流出的状态。
146.这样,具有热介质三通阀70的结构的第一热介质三通阀70a、第二热介质三通阀70b能够调整从流出口的一方侧流出的热介质流量和从流出口的另一方侧流出的热介质流量。另外,热介质三通阀70能够使热介质从两个流出口中的任意一方侧流出。
147.因此,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流路切换装置1,通过控制第一热介质三通阀70a和第二热介质三通阀70b的阀芯部73的动作,能够适当地切换热介质回路50的流路结构。
148.另外,如图13所示,根据该结构的热介质三通阀70,能够在将第一连通路75a和第二连通路75b中的任意一方设为全开状态时,增减其中另一方的开度。即使在被设为该图13那样的状态的情况下,热介质三通阀70也能够调整从流出口的一方侧流出的热介质流量与从流出口的另一方侧流出的热介质流量。
149.而且,在流路切换装置1中,在第一层侧流路11和第二层侧流路16中的彼此接近配置的流路之间,形成有绝热部13。例如,如图15所示,在主体部件5的一面侧,在两个第一层侧流路11之间形成有槽状的绝热部13。
150.绝热部13独立于第一层侧流路11和第二层侧流路16而形成,热介质不流入绝热部13。因此,由于绝热部13的内部被空气填满,所以绝热部13能够阻碍在两个第一层侧流路11之间的热移动。由此,绝热部13能够抑制在接近地配置的流路之间的热传递的影响,能够适当地利用热介质回路50中的各构成设备。
151.而且,优选的是,绝热部13配置于低温的热介质在接近地配置的流路的一方流通,高温的热介质在另一方流通的位置。这是因为能够使在接近地配置的流路流通的热介质维持各自适当的温度。
152.如以上说明那样,如图2、图7等所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流路切换装置1,主体部
件5的第一层侧流路形成部10、第二层侧流路形成部15以及驱动部30在层叠方向l上层叠配置。因此,根据流路切换装置1,能够汇集用于切换热介质回路50的流路结构的配管、接头以及阀的功能,能够实现更紧凑的结构。
153.更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通过将主体部件5的第一层侧流路形成部10、第二层侧流路形成部15以及驱动部30在层叠方向l上层叠配置,能够将第一热介质三通阀70a和第二热介质三通阀70b的阀芯部73配置在接近的位置。因此,根据流路切换装置1,与将电机等驱动源分别配置于第一热介质三通阀70a和第二热介质三通阀70b的情况相比,能够以紧凑且轻量的结构实现热介质回路50的流路结构的切换。
154.如图7所示,第一层侧流路形成部10构成为在块状的主体部件5的一面侧形成槽状的第一层侧流路11,第二层侧流路形成部15构成为在主体部件5的另一面侧形成槽状的第二层侧流路16。
155.而且,主体部件5的一面侧被第一层侧盖部件20密闭,主体部件5的另一面侧被第二层侧盖部件25密闭。由此,流路切换装置1能够可靠地层叠配置第一层侧流路形成部10和第二层侧流路形成部15,能够实现紧凑且轻量的结构。
156.更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在以将从第二连接口35b到第八连接口35h连接的方式呈直线状延伸的第一层侧流路11形成有流路阻力部12。流路阻力部12的接合面12b以横穿第一层侧流路11的方式连接主体部件5的表面,并与第一层侧盖部件20接合。
157.由此,流路切换装置1能够利用流路阻力部12的接合面12b将第一层侧盖部件20与主体部件5接合,因此,能够提高主体部件5与第一层侧盖部件20的接合强度。
158.另外,通过流路阻力部12的保持孔12a保持作为热介质回路50的功能零件的热介质止回阀60。因此,流路阻力部12起到如下的各种效果:调整热介质回路50中的流路阻力,提高第一层侧盖部件20与主体部件5的接合强度,保持热介质回路50中的热介质止回阀60。
159.更进一步地,如图7等所示,在同一直线状的第一层侧流路11的内部配置有多个流路阻力部12。第一热介质止回阀60a、第二热介质止回阀60b、第三热介质止回阀60c作为功能零件安装于各流路阻力部12的保持孔12a。各流路阻力部12的接合面12b分别与第一层侧盖部件20接合。
160.由此,在直线状的第一层侧流路11中,能够配置多个由接合面12b形成的接合部分,因此能够以较短的间隔设置由接合面12b形成的接合部分,能够提高直线状的流路部分的接合强度。
161.如图6所示,在第二层侧盖部件25形成有多个贯通孔26。贯通孔26被第一热介质三通阀70a和第二热介质三通阀70b中的阀芯部73的旋转轴74a贯通。更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在第二层侧盖部件25安装有传递机构33以及作为各阀芯部73的驱动源的电磁电机32。
162.由此,能够精度良好地确定贯通贯通孔26的旋转轴74a与传递机构33和电磁电机32的位置关系,因此,能够使第一热介质三通阀70a和第二热介质三通阀70b中的阀芯部73可靠地动作。
163.另外,如图5所示,在第二层侧流路形成部15形成有多个定位凹部17,在第二层侧盖部件25形成有多个定位销27。通过将各定位销27嵌合于各定位凹部17,从而能够使第二层侧盖部件25相对于主体部件5被定位在预先设定的位置而与主体部件5接合。
164.由此,能够精度良好地进行第一热介质三通阀70a和第二热介质三通阀70b的阀芯
部73中的旋转轴74a与第二层侧盖部件25的贯通孔26的对位,能够抑制旋转轴74a与贯通孔26干渉。即,流路切换装置1能够确保阀芯部73的顺畅的动作。
165.如图15所示,在第一层侧流路11和第二层侧流路16中的彼此接近地配置的流路之间形成有绝热部13。绝热部13阻碍在两个第一层侧流路11之间的热移动。
166.因此,流路切换装置1能够通过绝热部13来抑制在接近地配置的流路之间的热传递的影响。由此,根据流路切换装置1,能够适当地维持在各流路流动的热介质的温度,因此,能够适当地利用热介质回路50中的各构成设备。
167.如图9~图14所示,第一热介质三通阀70a和第二热介质三通阀70b中的阀芯部73配置为能够调整向第一连通路75a和第二连通路75b流入的热介质的流量。而且,如图14所示,阀芯部73的驱动盘74随着使第一连通路75a和第二连通路75b中的一方的开度增加而使另一方的开度减小。
168.因此,通过流路切换装置1控制第一热介质三通阀70a和第二热介质三通阀70b的工作,能够将热介质回路50的流路结构切换为各种结构。由此,热介质回路50能够以多种方式来实现车室内的空气调节、发热设备54等车载设备的温度调整。
169.(第二实施方式)
170.接着,参照图16~图19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流路切换装置1。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第二实施方式的流路切换装置1构成热介质回路50的一部分。
171.而且,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第二实施方式的流路切换装置1是第一层侧流路形成部10、第二层侧流路形成部15、驱动部30依次在层叠方向l上层叠配置的结构。
172.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主体部件5的一面侧也形成有第一层侧流路11,并构成第一层侧流路形成部10。第一层侧盖部件20与主体部件5的一面侧接合,从而第一层侧流路11被密闭。
173.而且,在主体部件5的另一面侧,形成有第二层侧流路16,并构成第二层侧流路形成部15。第二层侧盖部件25与主体部件5的另一面侧接合,从而第二层侧流路16被密闭。
174.除了第一层侧流路11和第二层侧流路16的结构以及阀芯部73等的配置以外,第二实施方式的流路切换装置1的基本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对于第二实施方式中相同的结构,省略再次说明。
175.第二实施方式的热介质回路50除了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构成设备以外,还具备作为温度调整的对象设备的电池57。除了电动汽车中的车室内的空气调节和车载设备(例如,发热设备54)的温度调整之外,第二实施方式的热介质回路50还用于进行电池57的温度调整时。
176.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第二实施方式的流路切换装置1在主体部件5的侧面具有多个连接口。如图16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流路切换装置1除了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第一连接口35a~第十连接口35j之外,还具有第十一连接口35k和第十二连接口35l。
177.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第一连接口35a~第十连接口35j经由热介质配管与热介质回路50中的各构成设备连接。各连接口与构成设备的对应关系基本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178.第十一连接口35k和第十二连接口35l经由热介质配管与电池57的热介质通路57a连接。电池57是储存向电动发电机等供给的电力的二次电池(例如,锂离子电池)。电池57是
通过将多个电池单体串联或并联地连接而形成的电池组。电池57在充放电时发热。
179.电池57的热介质通路57a是用于通过使热介质流通来进行电池57的温度调整的热介质通路,并构成设备用热交换部。即,电池57的热介质通路57a被连接为能够供热介质回路50的热介质流出流入。
180.电池57的热介质通路57a在流通有被水制冷剂热交换器52冷却了的热介质的情况下,作为以低温的热介质为冷热源对电池57进行冷却的冷却部发挥功能。另外,电池57的热介质通路57a在流通有高温的热介质的情况下,作为以高温的热介质为热源对电池57进行加热的加热部发挥功能。
181.而且,电池57的热介质通路57a形成于电池57的专用壳体。电池57的热介质通路57a的通路结构是在专用壳体的内部将多个通路并联连接的通路结构。
182.由此,热介质通路57a能够在电池57的全域均匀地进行与热介质的热交换。例如,热介质通路57a形成为均匀地从全部的电池单体所具有的热吸热,从而能够均匀地冷却全部的电池单体。
183.更进一步地,作为用于切换热介质回路50的流路结构的结构,第二实施方式的流路切换装置1具有第三热介质三通阀70c和热介质开闭阀78。第三热介质三通阀70c与上述的第一热介质三通阀70a、第二热介质三通阀70b同样地由三通式的流量调整阀构成。
184.而且,热介质开闭阀78是对热介质回路50中的流路进行开闭的开闭阀,热介质开闭阀78与热介质三通阀70同样地具有阀芯部73。在热介质开闭阀78的阀芯部73中,在固定盘75形成有与第一连通路75a同样构成的一个连通路。通过驱动盘74对连通路进行开闭,由此,实现热介质开闭阀78中的开闭动作。
185.接着,参照图17~图19说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层侧流路11和第二层侧流路16的结构。
186.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连接口35a与第二连接口35b之间,经由热介质配管连接有第一水泵56a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52的热介质通路52b。如图18所示,第一连接口35a构成第一层侧流路11的一端部。另一方面,如图19所示,第二连接口35b构成第二层侧流路16的一端部。
187.而且,在第三连接口35c与第四连接口35d之间,经由热介质配管连接有加热装置53以及加热器芯51。如图18、图19所示,第三连接口35c构成第一层侧流路11的一端部,第四连接口35d构成第二层侧流路16的一端部。
188.另外,在第五连接口35e与第六连接口35f之间,经由热介质配管连接有发热设备54的热介质通路54a。如图18所示,第五连接口35e构成第一层侧流路11的一端部。另一方面,如图19所示,第六连接口35f构成第二层侧流路16的一端部。
189.如图17所示,在第七连接口35g与第八连接口35h之间,经由热介质配管连接有第二水泵56b。如图18所示,第七连接口35g、第八连接口35h分别构成第一层侧流路11的一端部。
190.另外,在第九连接口35i与第十连接口35j之间,经由热介质配管连接有散热器55。如图19所示,第九连接口35i构成第二层侧流路16的一端部。另一方面,如图18所示,第十连接口35j构成第一层侧流路11的一端部。
191.而且,如上述那样,在第十一连接口35k与第十二连接口35l之间,经由热介质配管
连接有电池57的热介质通路57a。如图18所示,第十一连接口35k构成第一层侧流路11的一端部。而且,图19所示,第十二连接口35l构成第二层侧流路16的一端部。
192.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层侧流路形成部10中,从第一连接口35a延伸的第一层侧流路11与从第四热介质止回阀60d的流出口延伸的第一层侧流路11连接。而且,在第一连接口35a与第四热介质止回阀60d的流出口之间的第一层侧流路11,形成有第六连通部40f。
193.在此,如图17~图19所示,第六连通部40f将从后述的第五连通部40e延伸的第二层侧流路16与第一层侧流路11连通,并构成第六连接部80f。
194.而且,如图19所示,从第四连接口35d延伸的第二层侧流路16与第一热介质三通阀70a的流入口连接。从第一热介质三通阀70a的流入口流入的热介质在第一热介质三通阀70a内部朝向流出口流动的过程中,该热介质通过连通路而从第二层侧流路16向第一层侧流路11流出。
195.从第一热介质三通阀70a的流出口的一方延伸的第一层侧流路11与从第一热介质止回阀60a的流入口延伸的第一层侧流路11、从第二热介质止回阀60b的流出口延伸的第一层侧流路11以及从第五连通部40e延伸的第一层侧流路11连接。通过从第一热介质三通阀70a的流出口的一方延伸的第一层侧流路11与其他三个第一层侧流路11连接,从而构成第二连接部80b。
196.第五连通部40e使第一层侧流路11与第二层侧流路16之间在层叠方向l上连通。因此,在第一层侧流路11与第二层侧流路16之间产生经由第五连通部40e的热介质的流通。
197.如图19所示,从第五连通部40e延伸的第二层侧流路16在其端部具有第六连通部40f。因此,介由第五连通部40e、第六连通部40f,能够确保在包含第六连接部80f的第一层侧流路11与包含第二连接部80b的第一层侧流路11之间的热介质的流通。
198.而且,从第一热介质三通阀70a的流出口的另一方延伸的第一层侧流路11与从第五连接口35e延伸的第一层侧流路11以及从第一连通部40a延伸的第一层侧流路11连接,构成第四连接部80d。
199.如上述那样,在第一连通部40a中,热介质在第一层侧流路11与第二层侧流路16之间流通。如图19所示,从第一连通部40a延伸的第二层侧流路16与第二热介质三通阀70b的流入口连接。从第二热介质三通阀70b的流入口流入的热介质在第二热介质三通阀70b内部朝向流出口流动的过程中,该热介质通过连通路而从第二层侧流路16向第一层侧流路11流出。
200.从第二热介质三通阀70b的流出口的一方侧延伸的第一层侧流路11与从第七连接口35g延伸的第一层侧流路11以及从第十连接口35j延伸的第一层侧流路11连接,构成第三连接部80c。
201.而且,从第二热介质三通阀70b的流出口的另一方侧延伸的第一层侧流路11在其端部具有第二连通部40b。在第二连通部40b中,热介质在第一层侧流路11与第二层侧流路16之间流通。如图19所示,从第二连通部40b延伸的第二层侧流路16延伸至第九连接口35i。
202.而且,在第二连通部40b与第九连接口35i之间形成有第三连通部40c。在第三连通部40c中,热介质在第一层侧流路11与第二层侧流路16之间流通。从第三连通部40c延伸的第一层侧流路11与热介质开闭阀78的流入出口的一方侧连接。在热介质开闭阀78中,热介质在从流入出口的一方侧朝向另一方侧流通的过程中,在第一层侧流路11与第二层侧流路
16之间流出流入。
203.如图18所示,从第三连接口35c延伸的第一层侧流路11与从第一热介质止回阀60a的流出口延伸的第一层侧流路11以及从第三热介质三通阀70c的流出口的一方延伸的第一层侧流路11连接,构成第一连接部80a。
204.从第二连接口35b延伸的第二层侧流路16与第三热介质三通阀70c的流入口连接。从第三热介质三通阀70c的流入口流入的热介质在第三热介质三通阀70c内部朝向流出口流动的过程中,该热介质通过连通路而从第二层侧流路16向第一层侧流路11流出。
205.如上述那样,从第三热介质三通阀70c的流出口的一方延伸的第一层侧流路11与第一连接部80a连接。如图18所示,从第三热介质三通阀70c的流出口的另一方延伸的第一层侧流路11与从第十一连接口35k延伸的第一层侧流路11以及从第五热介质止回阀60e的流出口延伸的第一层侧流路11连接,构成第八连接部80h。
206.而且,从第八连接口35h延伸的第一层侧流路11与从第二热介质止回阀60b的流入口延伸的第一层侧流路11以及从第五热介质止回阀60e的流入口延伸的第一层侧流路11连接,构成第十连接部80j。
207.如图19所示,从第六连接口35f延伸的第二层侧流路16在其端部具有第四连通部40d。在第四连通部40d中,热介质在第一层侧流路11与第二层侧流路16之间流通。
208.在此,如图18所示,第四连通部40d配置于将第一热介质止回阀60a的流出口与第三热介质止回阀60c的流入口连接的第一层侧流路11的内部。因此,第四连通部40d将从第一热介质止回阀60a的流出口延伸的第一层侧流路11、从第三热介质止回阀60c的流入口延伸的第一层侧流路11以及从第六连接口35f延伸的第二层侧流路16相连接,构成第五连接部80e。
209.如图19所示,从第十二连接口35l延伸的第二层侧流路16与从热介质开闭阀的流入出口的另一方侧延伸的第二层侧流路16以及从第七连通部40g延伸的第二层侧流路16连接,构成第七连接部80g。因此,从第十二连接口35l延伸的第二层侧流路16经由热介质开闭阀78与从第三连通部40c延伸的第一层侧流路11连接。
210.而且,在第七连通部40g中,热介质在第一层侧流路11与第二层侧流路16之间流通。从第七连通部40g延伸的第一层侧流路11与第四热介质止回阀60d的流入口连接。
211.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流路切换装置1,能够通过切换热介质回路50的流路结构来进行车室内的空气调节、发热设备54的温度调整以及电池57的温度调整。
212.例如,作为热介质回路50的流路结构,第二实施方式的流路切换装置1使热介质以第一水泵56a、水制冷剂热交换器52、第三热介质三通阀70c、电池57、第四热介质止回阀60d、第一水泵56a的顺序循环。同时,使热介质以第二水泵56b、第二热介质止回阀60b、发热设备54、第二热介质三通阀70b、散热器55、第二水泵56b的顺序循环。
213.根据该流路结构的热介质回路50,能够一边进行将制冷循环90作为冷热源的电池57冷却,一边使发热设备54的废热向外气散热。即,电池57的温度调整与发热设备54的温度调整能够各自独立并且并列地执行。
214.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流路切换装置1,在上述的热介质回路50的回路结构中,能够通过第二水泵56b进一步切换热介质的循环路径。使热介质以第二水泵56b、第二热介质止回阀60b、第三热介质三通阀70c、第一热介质止回阀60a、加热装置53、加热器芯51、第一热
介质三通阀70a、第二热介质三通阀70b、散热器55、第二水泵56b的顺序循环。
215.根据该结构,能够并列地进行基于制冷循环90的电池57冷却、使用了发热设备54的废热的车室内制热以及使发热设备54的废热的剩余的热向外气散热。
216.另外,作为热介质回路50的流路结构,第二实施方式的流路切换装置1使热介质以第一水泵56a、水制冷剂热交换器52、加热装置53、加热器芯51、第一热介质三通阀70a、发热设备54、第三热介质止回阀60c、第一水泵56a的顺序循环。同时,使热介质以第二水泵56b、第五热介质止回阀60e、电池57、热介质开闭阀78、散热器55、第二水泵56b的顺序循环。
217.由此,根据该流路结构的热介质回路50,能够并列地执行利用了发热设备54的废热和制冷循环90的车室内空气调节以及通过向外气散热而进行的电池57冷却。
218.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流路切换装置1,即使在增加电池57的温度调整来作为热介质回路50的功能的情况下,也能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取得由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共用的结构和动作所起到的作用效果。
219.(第三实施方式)
220.接着,参照图20~图21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流路切换装置1。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地,第三实施方式的流路切换装置1构成热介质回路50的一部分。
221.而且,包括热介质回路50的结构在内,第三实施方式的流路切换装置1基本上构成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区别点在于流路阻力部12的结构以及第一热介质止回阀60a~第三热介质止回阀60c的结构。因此,对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相同结构省略再次说明,详细说明区别点。
222.图20是在第三实施方式的流路切换装置1中,沿着以将从第二连接口35b到第八连接口35h连接的方式呈直线状延伸的第一层侧流路11的剖面的剖视图。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将第二连接口35b和第八连接口35h连接的直线状的第一层侧流路11的内部,也配置有多个流路阻力部12。
223.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各流路阻力部12以横穿形成为槽状的第一层侧流路11的方式形成为壁状,并具有保持孔12a。保持孔12a沿厚度方向贯通流路阻力部12而形成。即,流路阻力部12通过以使第一层侧流路11的流路截面积缩小的方式进行变化,从而使在第一层侧流路11流动的热介质的流路阻力增大。
224.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保持孔12a的内径形成为比构成第一热介质止回阀60a~第三热介质止回阀60c的阀芯的球状阀芯62的外径小。如图20所示,各球状阀芯62分别相比于流路阻力部12配置于第二连接口35b侧,并构成为能够随着通过第一层侧流路11的热介质的流动而移动。
225.而且,在相比各球状阀芯62的位置更靠近第二连接口35b侧的位置,形成有限制片63a和限制突部63b,限制片63a和限制突部63b形成为彼此相对。如图20、图21所示,限制片63a形成为从第一层侧盖部件20朝向第一层侧流路11内突出。
226.另一方面,限制突部63b从槽状的第一层侧流路11的底面朝向第一层侧流路11的开放部分突出。限制片63a和限制突部63b被配置为使第一层侧流路11的流路宽度比球状阀芯62的外径小。即,限制片63a和限制突部63b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热介质止回阀60的限制销63同样的作用。
227.因此,球状阀芯62在第一层侧流路11的内被收容为能够在从限制片63a和限制突
部63b到流路阻力部12为止的范围内移动。因此,根据图20所示的例,在热介质从第八连接口35h侧朝向第二连接口35b侧流动的情况下,球状阀芯62随着热介质的流动而向限制片63a和限制突部63b侧移动。
228.在该情况下,伴随着球状阀芯62的移动,流路阻力部12的保持孔12a开放。更进一步地,如图21所示,由于在限制片63a和限制突部63b侧,第一层侧流路11的流路不会被球状阀芯62封闭,因此容许热介质从第八连接口35h侧朝向第二连接口35b侧流动。
229.此时,球状阀芯62与限制片63a或限制突部63b抵接,从而伴随着热介质的流动的移动被限制,因此,球状阀芯62不会从第一层侧流路11中的规定范围流出到外部。
230.另一方面,在热介质从第二连接口35b侧朝向第八连接口35h侧流动的情况下,通过限制片63a和限制突部63b后的热介质朝向流路阻力部12的保持孔12a流动。此时,球状阀芯62随着热介质的流动而朝向保持孔12a移动并落座于保持孔12a。即,流路阻力部12的保持孔12a被球状阀芯62封闭,热介质从第二连接口35b侧朝向第八连接口35h侧的流动被禁止。
231.即,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第一热介质止回阀60a~第三热介质止回阀60c由从流路阻力部12到限制片63a和限制突部63b为止的第一层侧流路11以及球状阀芯62构成。由此,能够发挥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热介质止回阀60相同的功能,并成为更紧凑的结构。
232.换言之,从流路阻力部12到限制片63a和限制突部63b为止的第一层侧流路11相当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阀芯壳体61。限制片63a和限制突部63b相当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限制销63。而且,流路阻力部12的保持孔12a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流路孔61a,并构成供球状阀芯62落座的阀座。即,流路阻力部12保持作为功能零件的球状阀芯62。
233.而且,如图20所示,在第三实施方式的流路阻力部12也形成有接合面12b。流路阻力部12的接合面12b构成为以横穿第一层侧流路11的方式连接主体部件5的一面侧的表面。而且,如图20所示,在将第一层侧盖部件20安装于主体部件5的一面侧的情况下,接合面12b与第一层侧盖部件20的表面抵接。
234.因此,根据流路切换装置1,在通过激光焊接等将第一层侧盖部件20与主体部件5接合的情况下,能够经由流路阻力部12的接合面12b进行接合。由此,在流路切换装置1中,能够通过利用多个接合面12b来提高第一层侧盖部件20与主体部件5的接合强度。
235.另外,接合面12b形成为连接主体部件5的一面侧的表面,因此在采用了激光焊接等的情况下,能够将焦点距离等的设定变更的设定为最小限度,能够进行连续的接合作业。
236.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流路切换装置1,即使在变更了流路阻力部12和第一热介质止回阀60a等的结构的情况下,也能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取得由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共用的结构和动作所起到的作用效果。
237.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对应用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流路切换装置1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该方式。即,也能够将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流路阻力部12和第一热介质止回阀60a等的结构应用于第二实施方式的流路切换装置1。
238.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使用第一层侧盖部件20的限制片63a和形成于作为主体部件5的第一层侧流路11侧的限制突部63b作为限制球状阀芯62的移动范围的结构,但不限定于该方式。也可以采用使用限制片63a和限制突部63b中的任意一方的结构。另外,限制突部63b的突出方向不需要是第一层侧流路11的开放侧,只要能够限制球状阀芯62的移动,也
可以是与底面平行地从第一层侧流路11的内壁面突出的结构。
239.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如下各种变形。
240.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将流路切换装置1中的主体部件5的一面侧作为第一层侧流路形成部10,将另一面侧作为第二层侧流路形成部15,但不限定于该方式。也可以将第一层侧流路形成部10和第二层侧流路形成部15分别作为不同的部件而构成。另外,第一层侧流路形成部10的第一层侧流路11和第二层侧流路形成部15的第二层侧流路16中的任意一方也可以通过多个热介质配管构成。
241.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使第一层侧流路11和第二层侧流路16在主体部件5的表面形成为槽状,但不限定于该方式。对于层叠配置的第一层侧流路形成部10和第二层侧流路形成部15,只要分别形成有第一层侧流路11、第二层侧流路16即可,能够适当地变更第一层侧流路11等的形成方法。
242.而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如图7、图9等所示,设为平板状的第一层侧盖部件20、第二层侧盖部件25,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对第一层侧盖部件20和第二层侧盖部件25加工与主体部件5相对的面。
243.例如,也可以在第一层侧盖部件20中的与主体部件5相对的面形设置以与第一层侧流路11相同的图案形成的凹部。通过盖部件侧的凹部和主体部件5侧的槽形状,能够确保第一层侧流路等的流路面积,并能够提高作为盖部件的强度。
244.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使形成于主体部件5的另一面侧的定位凹部17与形成于第二层侧盖部件25的定位销27协同动作而作为定位部发挥功能,但不限定于该方式。
245.例如,也可以将定位销设置于第二层侧流路形成部15,将定位凹部设置于第二层侧盖部件25。甚至,不限定于销与凹部的组合,只要能够根据其结构的形状特徴定位第二层侧流路形成部15和第二层侧盖部件25即可,能够采用肋和槽等各式各样的方式。
246.而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层侧流路11和第二层侧流路16内的接近地配置的流路之间设置绝热部13,但不限定于图15所示的方式。例如,也可以是,在热介质三通阀70中,在从第一连通路75a延伸至第一热介质流出口76的流路与从第二连通路75b延伸至第二热介质流出口77的流路之间形成绝热部13。
247.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发明的流路切换装置1应用于带车载设备冷却功能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的热介质回路50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
248.本发明的流路切换装置1不限定于车辆用的热介质回路,也可以应用于固定放置型的空调装置等的热介质回路。例如,也可以应用于一边适当地调整伺服器(计算机)的温度,一边对收容伺服器的室内进行空气调节的带伺服器冷却功能的空调装置等的热介质回路。
249.而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采用了第一热介质三通阀70a、第二热介质三通阀70b、第三热介质三通阀70c以及热介质开闭阀78的阀芯部73作为流路切换装置1中的多个阀芯部73,但不限定于此。只要能够切换热介质回路50中的流路结构即可,可以采用多个开闭阀的组合等其他结构。
250.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采用乙二醇水溶液作为热介质回路50的热介
质的例子,但热介质不限定于此。例如,能够采用含有二甲基聚硅氧烷或纳米流体等的溶液、防冻液等作为热介质。
251.而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流路阻力部12形成保持孔12a,使第一层侧流路11的流路截面积以缩小的方式变化,但不限定于该方式。只要能够通过使流路截面积变化来增大热介质的流路阻力,就能够采用各种方式。例如,也可以通过使流路截面积急剧扩大,从而在扩大的部分产生热介质的涡而增大流路阻力。
252.虽然根据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定于该实施例、结构。本发明还包括各种变形例、等同范围内的变形。除此之外,各种组合、形式、甚至包括仅一个要素、包括一个以上或一个以下的其他组合、形式也落入本发明的范畴或思想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