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手持风扇的制作方法

2021-09-29 04:1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风扇 手持 技术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手持风扇。


背景技术:

2.风扇是一种利用电动机驱动扇叶旋转,来达到使空气加速流通的电器,主要用于清凉解暑和流通空气;在外出时通常携带手持风扇,来达到降温的目的,现有的手持风扇结构设计欠佳,导致其不便于组装,不利于大批量生产。例如:目前较为常见的手持风扇,其把所有功能部件设置于后壳体,前壳体仅作为罩壳,组装时, 需要将所有功能部件(线路板、马达、扇叶等)安装定位于后壳体,再将前壳体组装于后壳体上,线路板上的按钮对应露于前壳体的让位孔处。该种结构的手持风扇,在生产制作时,需要在后壳体上完成所有功能部件的组装工序,导致手持风扇的整体组装时间很难进一步缩短。
3.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手持风扇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持风扇,其有效缩短了手持风扇的整体组装时间,提升了组装效率。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6.一种手持风扇,包括前后组装的前壳体、后壳体;其中:
7.所述前壳体具有前罩部和连接于前罩部下侧的第一手持部;所述第一手持部的后侧通过第一螺丝锁固有线路板;
8.所述后壳体具有后罩部和连接于后罩部下侧的第二手持部;所述后罩部具有朝前设置的扇叶安装腔,所述扇叶安装腔内从后往前依次装设有马达、扇叶;所述后罩部内还设有连通扇叶安装腔和线路板的装线槽,对应装线槽设置有挡线板,所述挡线板具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卡接于前壳体、后壳体;所述第二手持部内设置有电池或电池安装位。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手持部的后侧朝后设置有电池槽,所述电池槽装设有电池,所述电池槽的后侧开口处可开合式装设有电池盖。
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前罩部和后罩部的周缘分别设置有定位凹部和定位凸部相匹配定位。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手持部于电池槽内往前通过第二螺丝锁固于第一手持部。
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手持部的后侧往后凸设有内螺纹孔连接柱,所述第二螺丝连接于内螺纹孔连接柱;所述第一手持部的后侧与第二手持部的前侧之间,至少对应电池槽所在区域形成有间隙,所述间隙内设置有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上设置有定位孔供内螺纹孔连接柱穿过,所述线路板连接有led灯,所述led灯的光线经导光板传导并从第一手持部的前侧面射出。
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手持部对应导光板区域设置为透光部。
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线路板上连接有启动开关,所述启动开关外露于第一手持部。
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装线槽内设置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的下端设置插头,所述插头可插拔式连接于线路板上的插座上。
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于安装部一体成型连接有导风罩,相应的,于前壳体、后壳体内周侧设置有导风罩安装槽;所述导风罩为环形罩壳,其围设形成有导风腔及连通于导风腔前、后端的导风口。
1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有一充电支撑底座,所述充电支撑底座具有一与第一手持部、第二手持部底部相适配的凹槽,所述第二手持部底部具有第一电性连接件,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第二电性连接件;所述手持风扇可插拔式定位于充电支撑底座上,其第一电性连接件与第二电性连接件电性导通。
1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19.一,通过将手持风扇分为两个组装模块,线路板装设于前壳体形成一模块,而马达、扇叶则装设于后壳体形成另一模块,相比传统技术中将所有功能部件(线路板、马达、扇叶等)安装定位于后壳体,再将前壳体组装于后壳体上的方式而言,其有效缩短了手持风扇的整体组装时间,提升了组装效率;
20.二,其结构设计合理,易于组装定位,适于大批量生产;安装部卡接于前壳体、后壳体,前壳体和后壳体的周缘分别设置有定位凹部和定位凸部,便于组装定位;
21.三,前壳体和后壳体的锁固定位结构为内隐藏式,借由两者的间隙设置导光板,从第一手持部的前侧产生发光效果,增加了手持风扇的使用功能,且,不会占用风扇的整体设计空间;
22.四,于安装部一体成型连接有导风罩,对风的流动具有导向作用,达到良好的吹风效果;
23.五,通过设置有充电支撑底座,使得手持风扇可平稳地放置在桌面使用,同时,在手持风扇放置在充电支撑底座时可对手持风扇进行充电,充电、吹风同时进行,使用方便。
24.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26.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27.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分解图;
28.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29.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30.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图。
31.附图标识说明:
32.10、前壳体
ꢀꢀꢀꢀꢀꢀꢀꢀꢀꢀꢀꢀꢀꢀꢀꢀꢀꢀꢀꢀꢀꢀꢀꢀ
11、前罩部
33.111、第二卡扣
ꢀꢀꢀꢀꢀꢀꢀꢀꢀꢀꢀꢀꢀꢀꢀꢀꢀꢀꢀꢀꢀ
12、第一手持部
34.121、内螺纹孔连接柱
ꢀꢀꢀꢀꢀꢀꢀꢀꢀꢀꢀꢀꢀꢀꢀ
122、透光部
35.13、第一螺丝
ꢀꢀꢀꢀꢀꢀꢀꢀꢀꢀꢀꢀꢀꢀꢀꢀꢀꢀꢀꢀꢀꢀ
101、定位凹部
36.123、线路板安装位
ꢀꢀꢀꢀꢀꢀꢀꢀꢀꢀꢀꢀꢀꢀꢀꢀꢀ
20、后壳体
37.21、后罩部
ꢀꢀꢀꢀꢀꢀꢀꢀꢀꢀꢀꢀꢀꢀꢀꢀꢀꢀꢀꢀꢀꢀꢀꢀ
23、第二螺丝
38.211、第二卡扣槽
ꢀꢀꢀꢀꢀꢀꢀꢀꢀꢀꢀꢀꢀꢀꢀꢀꢀꢀꢀ
212、导风罩安装槽
39.22、第二手持部
ꢀꢀꢀꢀꢀꢀꢀꢀꢀꢀꢀꢀꢀꢀꢀꢀꢀꢀꢀꢀ
221、第一卡扣槽
40.201、扇叶安装腔
ꢀꢀꢀꢀꢀꢀꢀꢀꢀꢀꢀꢀꢀꢀꢀꢀꢀꢀꢀ
202、装线槽
41.203、电池槽
ꢀꢀꢀꢀꢀꢀꢀꢀꢀꢀꢀꢀꢀꢀꢀꢀꢀꢀꢀꢀꢀꢀꢀ
204、定位凸部
42.30、线路板
ꢀꢀꢀꢀꢀꢀꢀꢀꢀꢀꢀꢀꢀꢀꢀꢀꢀꢀꢀꢀꢀꢀꢀꢀ
31、启动开关
43.40、挡线板
ꢀꢀꢀꢀꢀꢀꢀꢀꢀꢀꢀꢀꢀꢀꢀꢀꢀꢀꢀꢀꢀꢀꢀꢀ
41、安装部
44.411、第一卡扣
ꢀꢀꢀꢀꢀꢀꢀꢀꢀꢀꢀꢀꢀꢀꢀꢀꢀꢀꢀꢀꢀ
412、导风罩
45.50、电池
ꢀꢀꢀꢀꢀꢀꢀꢀꢀꢀꢀꢀꢀꢀꢀꢀꢀꢀꢀꢀꢀꢀꢀꢀꢀꢀ
60、电池盖
46.70、充电支撑底座
ꢀꢀꢀꢀꢀꢀꢀꢀꢀꢀꢀꢀꢀꢀꢀꢀꢀꢀ
70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47.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前后组装的前壳体10、后壳体20;其中:
48.所述前壳体10具有前罩部11和连接于前罩部11下侧的第一手持部12;所述第一手持部12的后侧通过第一螺丝13锁固有线路板30,第一手持部12的后侧设置有线路板安装位123;
49.所述后壳体20具有后罩部21和连接于后罩部21下侧的第二手持部22;所述后罩部21具有朝前设置的扇叶安装腔201,所述扇叶安装腔201内从后往前依次装设有马达、扇叶;所述后罩部21内还设有连通扇叶安装腔201和线路板30的装线槽202,对应装线槽202设置有挡线板40,所述挡线板40具有安装部41,所述安装部41卡接于前壳体10、后壳体20;所述第二手持部22内设置有电池50或电池安装位。
50.具体而言,所述第二手持部22的后侧朝后设置有电池槽203,所述电池槽203装设有电池50,所述电池槽203的后侧开口处可开合式装设有电池盖60;所述第二手持部22于电池槽203内往前通过第二螺丝23锁固于第一手持部12;所述线路板30上连接有启动开关31,所述启动开关31外露于第一手持部12;
51.以及,所述第二手持部22的前侧设置有第一卡扣槽221,相应的,所述安装部41设置于第一卡扣411,所述第一卡扣411扣接于第一卡扣槽221;
52.另外,所述安装部41将扇叶安装腔201和线路板30隔开。
53.进一步的,所述前罩部11和后罩部21的周缘分别设置有定位凹部101和定位凸部204相匹配定位;
54.以及,所述前罩部11和后罩部21的周缘分别间距式设置有多个第二卡扣111和多个第二卡扣槽211卡接固定;
55.所述装线槽202内设置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的下端设置插头,所述插头可插拔式连接于线路板30上的插座上。
56.优选的,所述第一手持部12的后侧往后凸设有内螺纹孔连接柱121,所述第二螺丝
23连接于内螺纹孔连接柱121;所述第一手持部12的后侧与第二手持部22的前侧之间,至少对应电池槽203所在区域形成有间隙,所述间隙内设置有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上设置有定位孔供内螺纹孔连接柱121穿过,所述线路板30连接有led灯,所述led灯的光线经导光板传导并从第一手持部12的前侧面射出;以及,所述第一手持部12对应导光板区域设置为透光部122。
57.详述本实施例的组装过程:
58.在生产线上,前壳体10和后壳体20的组装同步进行:一、将线路板30、导光板螺丝锁固于第一手持部12的后侧,形成第一模块;二、先将连接线、电机、扇叶装设于扇叶安装腔201中,然后将挡线板40安装于后壳体20上,形成第二模块;
59.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组装好后,将连接线的插头插接于线路板30的插座上,通过定位凹部和定位凸部相匹配定位,及卡扣和卡扣槽卡接固定,前罩部11和后罩部21完成组装,然后,自电池槽203从后往前将第二手持部22螺丝锁固于第一手持部12,完成前壳体10和后壳体20的组装;最后装上电池50,盖上电池盖60,完成手持风扇整体的组装。
60.请参照图5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与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基本相同,其所不同的是:
61.于安装部41一体成型连接有导风罩412,相应的,于前壳体10、后壳体20内周侧设置有导风罩安装槽212;所述导风罩412为环形罩壳,其围设形成有导风腔及连通于导风腔前、后端的导风口。
62.请参照图6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与前述第一或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基本相同,其所不同的是:
63.还包括有一充电支撑底座70,所述充电支撑底座70具有一与第一手持部12、第二手持部22底部相适配的凹槽701,所述第二手持部22底部具有第一电性连接件,所述凹槽701内设置有第二电性连接件;所述手持风扇可插拔式定位于充电支撑底座70上,其第一电性连接件与第二电性连接件电性导通。
64.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
65.一,通过将手持风扇分为两个组装模块,线路板装设于前壳体形成一模块,而马达、扇叶则装设于后壳体形成另一模块,相比传统技术中将所有功能部件(线路板、马达、扇叶等)安装定位于后壳体,再将前壳体组装于后壳体上的方式而言,其有效缩短了手持风扇的整体组装时间,提升了组装效率;
66.二,其结构设计合理,易于组装定位,适于大批量生产;安装部卡接于前壳体、后壳体,前壳体和后壳体的周缘分别设置有定位凹部和定位凸部,便于组装定位;
67.三,前壳体和后壳体的锁固定位结构为内隐藏式,借由两者的间隙设置导光板,从第一手持部的前侧产生发光效果,增加了手持风扇的使用功能,且,不会占用风扇的整体设计空间;
68.四,于安装部一体成型连接有导风罩,对风的流动具有导向作用,达到良好的吹风效果;
69.五,通过设置有充电支撑底座,使得手持风扇可平稳地放置在桌面使用,同时,在手持风扇放置在充电支撑底座时可对手持风扇进行充电,充电、吹风同时进行,使用方便。
7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
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