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制动器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2021-10-19 23:2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车辆 底盘 制动 器及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底盘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制动器及车辆。


背景技术:

2.随着汽车的普遍化,汽车市场保有量不断上升,汽车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客户的关注,而制动安全性能是最重要的。由于车辆在制动时,依靠制动盘与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将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热能,达到车辆制动的目的。每次制动的摩擦,都会对制动盘和摩擦片进行磨损,制动盘和摩擦片的厚度会越来越小,当制动盘和摩擦片的厚度小于一定设计值时,将会产生安全隐患。
3.在实际使用中,制动盘的磨损程度往往根据不同的使用工况以及不同的驾驶风格决定的,制动盘本身允许的磨损量很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3422

2017《汽车用制动盘》中5.5的要求:通风盘单边壁厚变化量≤1.5mm。车主对于磨损量的大小通过主观的肉眼感受是无法判断的,对于何时更换制动盘,大部分车主或者售后维修站并不明确,甚至对于制动盘因为磨损过度而导致的更换并不关心,这对于行车安全有着极大的隐患。当磨损超出设计寿命之后,制动盘热容量会增高,导致制动系统热量过高,制动盘有开裂和破损的风险,由于热容量增高也会导致摩擦系数减小,导致制动距离过长;对于主观感受方面,磨损过度后也会容易导致制动盘薄厚差和变形量过大,进而产生制动抖动。所以,因为制动盘磨损过度导致的制动系统异常或者失效,将会在行车中产生重大安全事故。
4.现有技术中仅仅针对摩擦片,在摩擦片上设置报警器,当摩擦片磨损到设计厚度时报警器会报警,提醒车主及时更换新的摩擦片,但是制动盘的磨损是没有报警提醒装置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制动器,解决现有技术中制动盘的磨损量达到一定阈值时没有及时更换导致车辆安全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进一步目的是要不改变制动器的外观。
7.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制动器的车辆。
8.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动器,包括相对设置的制动盘和摩擦片,其中,
9.所述制动盘靠近所述摩擦片的第一端板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制动盘上安装有至少一个报警结构,所述报警结构具有朝向所述摩擦片方向延伸的警示部,所述警示部的末端位于所述凹槽内,且所述警示部的末端端面处于所述第一端板的朝向所述摩擦片的外端面的内侧,以在所述第一端板因与所述摩擦片的摩擦而产生的磨损量大于预设阈值时使得所述警示部的末端与所述摩擦片接触,从而在所述摩擦片的带动下敲击所述凹槽的侧壁。
10.可选地,所述制动盘还包括:
11.与所述第一端板相对设置的第二端板。
12.可选地,所述报警结构还包括:
13.与所述警示部连接的安装部,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端板连接,所述警示部沿所述第一端板的轴向布置。
14.可选地,所述连接件沿所述第一端板的径向布置,且所述连接件的顶部低于所述第一端板的周向侧壁。
15.可选地,所述报警结构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报警结构沿所述第一端板的周向间隔布置。
16.可选地,所述第一端板的厚度与所述预设阈值的比值为6:1。
17.可选地,所述预设阈值为范围在1.3mm~1.5mm之间的任一数值。
18.可选地,所述警示部的厚度与所述凹槽的宽度的比值为1:2。
19.可选地,所述警示部的厚度为范围在1.5mm~2.5mm之间的任一数值;
20.所述凹槽的宽度为范围在3mm~5mm之间的任意数值。
21.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安装有上述的制动器。
22.本实用新型包括相对设置的制动盘和摩擦片,其中,制动盘靠近摩擦片的第一端板上开设有凹槽,制动盘上安装有至少一个报警结构,报警结构具有朝向摩擦片方向延伸的警示部,警示部的末端位于凹槽内,且警示部的末端端面处于第一端板的朝向摩擦片的外端面的内侧,以在第一端板因与摩擦片的摩擦而产生的磨损量大于预设阈值时使得警示部的末端与摩擦片接触,从而在摩擦片的带动下敲击凹槽的侧壁,以提醒驾驶员更换制动盘,从而可以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23.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连接件沿第一端板的径向布置,且连接件的顶部低于第一端板的周向侧壁。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件是不凸出第一端面表面的,不会改变制动盘的外观,也不会影响制动器的正常运行。
24.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25.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26.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制动器中制动盘的示意性结构图;
27.图2是图1所示制动盘中a部分的示意性局部放大视图,其中示出了报警结构;
28.图3是图2中报警结构的示意性结构图;
29.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制动器中报警结构凸出于制动盘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
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1.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制动器100中制动盘10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是图1所示制动盘10中a部分的示意性局部放大视图,其中示出了报警结构20,图3是图2中报警结构20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制动器100包括相对设置的制动盘10和摩擦片(图中未示出),其中,制动盘10靠近摩擦片的第一端板11上开设有凹槽13,制动盘10上安装有至少一个报警结构20,报警结构20具有朝向摩擦片方向延伸的警示部22,警示部22的末端位于凹槽13内,且警示部22的末端端面处于第一端板11的朝向摩擦片的外端面的内侧,以在第一端板11因与摩擦片的摩擦而产生的磨损量大于预设阈值时使得警示部22的末端与摩擦片接触,从而在摩擦片的带动下敲击凹槽13的侧壁。这里的预设阈值即警示部22的末端端面与第一端板11的外端面之间的距离。
32.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制动盘10的第一端板11的磨损量大于预设阈值时通过摩擦片带动报警结构20敲击凹槽13的侧壁,以提醒驾驶员更换制动盘10,从而可以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性。这里是因为当第一端板11的磨损量大于预设阈值时报警结构20的警示部22就会向外凸出于制动盘10的第一端板11,从而使得摩擦片会带动报警结构20敲击凹槽13的侧壁。
33.另外,本实用新型中制动盘10的磨损主要是第一端板11的磨损,因此将报警结构20设置在第一端板11上(离摩擦片比较近)可以减少布置空间,若安装在制动盘10的其他地方会导致报警结构20过长,不利于安装。
34.进一步地,制动盘10还包括与第一端板11相对设置的第二端板12。其中,当第二端板12的侧边也设有摩擦片的话,也可以在第二端板12上设置报警机构,其报警原理与第一端板11一致。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端板11和第二端板12呈圆盘状。
35.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报警结构20还包括与警示部22连接的安装部21,其通过连接件30与第一端板11连接,警示部22沿第一端板11的轴向布置。
36.进一步地,连接件30沿第一端板11的径向布置,且连接件30的顶部低于第一端板11的周向侧壁。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件30是不凸出第一端板11表面的,不会改变制动盘10的外观,也不会影响制动器100的正常运行。
37.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件30为螺栓,本实用新型中采用螺栓的连接方式可以便于报警结构20的更换。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连接件30还可以是卡扣。
38.在一个实施例中,报警结构20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报警结构20沿第一端板11的周向间隔布置,从而可以使得摩擦片带动报警结构20敲击凹槽13内壁发出更大的声音,会更容易地引起用户的注意。
39.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制动器100中报警结构20凸出于制动盘10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4所示,当制动盘10的磨损量超过预设阈值时,报警结构20的警示部22就会凸出制动盘10的第一端板11。
40.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端板11的厚度与预设阈值的比值为6:1。具体地,预设阈值为范围在1.3mm~1.5mm之间的任一数值。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预设阈值为1.5mm,第一端板11的厚度为9mm。当磨损超出预设阈值(1.5mm)之后,制动盘10热容量会增高,导致制动器100热量过高,制动盘10存在开裂和破损的风险。
41.在一个实施例中,警示部22的厚度与凹槽13的宽度的比值为1:2。具体地,警示部22的厚度为范围在1.5mm~2.5mm之间的任一数值,凹槽13的宽度为范围在3mm~5mm之间的任意数值。
4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安装有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的制动器100。对于制动器100,这里不一一赘述。
43.由于摩擦片相对于车身是静止的,对于报警器的布置比较容易实现,而制动盘10是随着车轮旋转的,需要布置机械装置比较困难,但是布置在制动盘10侧面是可以实现的,当制动盘10磨损到1.5mm时摩擦片会使得安装在制动盘10上的报警结构20变形,然后回弹敲击制动盘10发出连续的哒哒声来提醒驾驶员更换制动盘10。本实用新型在制动盘10达到磨损极限后,可以通知乘客以提醒乘客及时更换制动盘10,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44.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