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焦炉砌筑测量控制方法与流程

2021-10-24 04:0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焦炉 建筑施工 测量 砌筑 控制


1.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焦炉砌筑测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2.焦炉,也称炼焦炉,是无数耐火砖砌筑而成的大型工业炉,用于使煤炭化以生产焦炭,用煤炼制焦炭的主要热工设备。由耐火砖构成的多道炉墙而形成的炉体,从下向上主要由基础平台、蓄热室、斜道、燃烧室和炉顶五大部分,不同部位炉墙构成的砌体高度、炉墙结构形式和宽度也有差异。为保证每道炉墙几何尺寸满足要求,需依据焦炉纵横中心线、炉端炭化室中心线以及各部位标高控制线对整个炉体进行控制。
3.传统的砌筑测量控制方法是:将每道炉墙控制中心线投放到机焦两侧混凝土边梁上,每道炉墙砌筑时,通过人工吊线坠方式将边梁上的中心线向上传递,大大增加人为误差。同时每道炉墙先砌筑炉墙端部4层,然后再砌筑炉墙中间部分,通常造成炉墙炉端部垂直度、平整度以及相邻墙间距不能保证;炉墙端部正面线也需要各炉墙4层砌筑完毕后才能测量控制,大大降低检查过程控制频率。这种砌筑的测量控制方法,不科学,效率低,人为误差大,检测频率低,大大降低砌筑精度,从而影响焦炉的使用寿命。
4.综上所述,现有技术还缺少一种测量精准、效率高的焦炉砌筑测量控制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提供一种测量精准、效率高的焦炉砌筑测量控制方法。
6.为达此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焦炉砌筑测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s1、在基础平台的机侧和焦侧边梁上,且每道炉墙端部对应的位置,安装直立线杆;
9.s2、在焦炉两端抵抗墙内侧面投放焦炉纵中心线、用于炉墙长度控制的正面线、炉墙各部位标高控制线;
10.s3、在机侧及焦侧边梁外侧投放焦炉横中心线、两端抵抗墙附近的端炭化室中心线;
11.s4、依据焦炉横中心线与端炭化室中心线的距离以及相应的炉墙数量,经过温度矫正,计算出各炉墙中心平均间距,并确定炉墙实际中心线,并投放在直立线杆内侧;
12.s5、将抵抗墙上的相应部位标高控制线采用水准仪投放到各直立线杆内侧,以此标高控制线为基准,向下刻画出砖层线;
13.s6、根据炉墙的设计间距,在拉线标板相邻两个大面上,分别刻画两相邻炉墙设计中心线及炉墙宽度控制线;
14.s7、根据各种标线开始各部分的砌筑。
15.优选的,步骤s1中,安装直立线杆的间距为1100

1700mm;进一步优选的,安装直立线杆的间距为1143mm、1300mm、1350mm、1400mm、1500mm或1650mm。
16.优选的,步骤s2中,,正面线与焦炉纵中心线距离a的范围计算公式为:
17.a=l/2

(600~700)mm;
18.其中,l为炉墙长度。
19.优选的,步骤s3中焦炉横中心线和2条端炭化室中心线的测量方法为:将经纬仪投放到基础平台的混凝土边梁外侧上进行测量。
20.优选的,所述直立线杆包括木材。
21.优选的,步骤s7包括:相邻两道炉墙砌筑使用一对分别位于机侧及焦侧的拉线标板,砌筑前在炉墙的两端部对应的直立线杆内侧进行固定,每根拉线标板拉线同时固定于相邻连个直立线杆上。
22.优选的,步骤s7包括:拉线标板的顶面与待砌筑砖层的砖层线齐平,直立线杆上的炉墙实际中心线与标板上的炉墙设计中心线进行对准、校核,两中心线其允许偏差控制在
±
0.5mm范围内;然后通过炉墙两端的拉线标板上的炉墙宽度控制线进行拉线砌筑。
23.优选的,步骤s7包括:每道炉墙同一层砌筑后,将两端抵抗墙上的正面线采用经纬仪投放到每道炉墙顶面,根据与正面线与焦炉纵中心线距离a及该部位炉墙长度l,确定炉墙端部控制距离,通过手工卷尺测量每道炉墙端部的控制距离,保证在允许偏差
±
3mm范围内。
24.优选的,一种焦炉砌筑测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5.步骤一、在基础平台的机侧及焦侧混凝土边梁上,每道炉墙端部对应的位置,安装间距为b2的直立线杆,直立线杆采用干燥的木材加工制作。b2根据炉型不同有所差异,通常为1143mm、1300mm、1350mm、1400mm、1500mm及1650mm;
26.步骤二、在焦炉两端抵抗墙内侧面投放焦炉纵中心线、用于炉墙长度控制的正面线以及炉墙各部位标高控制线,正面线与焦炉纵中线间距为a;各部位炉墙长度不一样,a通常为炉墙长度的一半与600~700mm之差;
27.步骤三、为便于测量,将焦炉横中心线及两条端炭化室中心线,采用经纬仪投放到基础平台的混凝土边梁外侧上,这三条线是焦炉在土建施工、耐材砌筑及设备安装工序施工的基准。
28.步骤四、依据焦炉横中心线、端炭化室中心线以及相应的炉墙数量,经过刚才温度矫正,进行平均分配炉墙中心实际间距b1,在直立线杆内侧上下打点连线,作为炉墙实际中心线;
29.步骤五、将抵抗墙上的相应部位标高控制线采用水准仪投放到各直立线杆内侧,以此标高控制线为基准,向下刻画出砖层线(控制各层砖的标高控制线);
30.步骤六、制作长度约4m的干燥木质拉线标板,刻画间距为b2的相邻炉墙设计中心线及炉墙宽度控制线;
31.步骤七、相邻两道炉墙砌筑使用一对分别位于机侧及焦侧的拉线标板,砌筑前在炉墙的两端部对应的直立线杆内侧进行固定,每根拉线标板拉线同时固定于相邻连个直立线杆上。
32.步骤八、拉线标板的顶面与待砌筑砖层的砖层线齐平,直立线杆上的炉墙实际中心线与标板上的炉墙设计中心线进行对准、校核,两中心线其允许偏差控制在
±
0.5mm范围内;然后通过炉墙两端的拉线标板上的炉墙宽度控制线进行拉线砌筑。
33.步骤九、每道炉墙同一层砌筑后,将两端抵抗墙上的正面线采用经纬仪投放到每道炉墙顶面,根据与正面线与焦炉纵中心线距离a及该部位炉墙长度,确定炉墙端部控制距离c,通常600~700mm。通过手工卷尺测量每道炉墙端部的控制距离c,保证在允许偏差
±
3mm范围内。
3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及显著进步在于:
35.1、采用安装直立线杆位于每道炉墙两侧的基础平台边梁上,根据焦炉纵中心线、端炭化室中心线进行计算出每道墙的实际间距,并刻画于直立线杆上,作为炉墙实际中心线,有效分解误差,提高各炉墙中心精度;
36.2、采用投放到抵抗墙上的正面线,每层砌筑完毕同时引至每道炉墙顶面,炉墙端部预留一定控制距离,人工测量检测,来达到快速控制炉墙长度;
37.3、通过拉线标板上的炉墙宽度控制线和直立线杆的砖层线,有效控制炉墙的宽度和标高;
38.4、砌筑前通过拉线标板上的炉墙设计中心线与直立线杆上炉墙实际中心线进行比对、校核,有效消化误差,具有自动纠偏功能。
39.5、有效提高砌筑质量和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40.为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的实施例所需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介绍。
41.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发明中的部分实施例的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但这些其他的附图同样属于本发明实施例所需使用的附图之内。
4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焦炉砌筑测量控制方法的施工效果俯视图;
43.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焦炉砌筑测量控制方法的施工效果侧视图;
44.图3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焦炉砌筑测量控制方法的施工效果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45.图4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焦炉砌筑测量控制方法的施工效果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46.图中,1、基础平台,2、抵抗墙,3、炉墙,4、边梁,5、直立线杆,6、焦炉纵中心线,7、正面线,8、总标高控制线,9、焦炉横中心线,10、端炭化室中心线,11、炉墙实际中心线,12、砖层线,13、拉线标板,14、宽度控制线,15、炉墙设计中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
47.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及显著进步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48.显然,所有描述的这些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9.需要理解的是:
50.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活动连接,亦可是成为一体;可
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的间接连接或是无形的信号连接,甚至是光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51.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52.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具体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其中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53.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54.实施例1
55.一种焦炉砌筑测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6.s1、在基础平台的机侧和焦侧边梁上,且每道炉墙端部对应的位置,安装直立线杆;
57.s2、在焦炉两端抵抗墙内侧面投放焦炉纵中心线、用于炉墙长度控制的正面线、炉墙各部位标高控制线;
58.s3、在机侧及焦侧边梁外侧投放焦炉横中心线、两端抵抗墙附近的端炭化室中心线;
59.s4、依据焦炉横中心线与端炭化室中心线的距离以及相应的炉墙数量,经过温度矫正,计算出各炉墙中心平均间距,并确定炉墙实际中心线,并投放在直立线杆内侧;
60.s5、将抵抗墙上的相应部位标高控制线采用水准仪投放到各直立线杆内侧,以此标高控制线为基准,向下刻画出砖层线;
61.s6、根据炉墙的设计间距,在拉线标板相邻两个大面上,分别刻画两相邻炉墙设计中心线及炉墙宽度控制线;
62.s7、根据各种标线开始各部分的砌筑。
63.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中,安装直立线杆的间距为1100

1700mm。
64.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2中,,正面线与焦炉纵中心线距离a的范围计算公式为:
65.a=l/2

(600~700)mm;
66.其中,l为炉墙长度。
67.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3中焦炉横中心线和2条端炭化室中心线的测量方法为:将经纬仪投放到基础平台的混凝土边梁外侧上进行测量。
6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直立线杆包括木材。
69.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7包括:1、相邻两道炉墙砌筑使用一对分别位于机侧及焦侧的拉线标板,砌筑前在炉墙的两端部对应的直立线杆内侧进行固定,每根拉线标板拉线同时固定于相邻连个直立线杆上。2、拉线标板的顶面与待砌筑砖层的砖层线齐平,直立线杆上的炉墙实际中心线与标板上的炉墙设计中心线进行对准、校核,两中心线其允许偏差控制在
±
0.5mm范围内;然后通过炉墙两端的拉线标板上的炉墙宽度控制线进行拉线砌筑。3、每道炉墙同一层砌筑后,将两端抵抗墙上的正面线采用经纬仪投放到每道炉墙顶面,根据与正面线与焦炉纵中心线距离a及该部位炉墙长度l,确定炉墙端部控制距离,通过手工卷尺测量每道炉墙端部的控制距离,保证在允许偏差
±
3mm范围内。
70.如图1

4所示,示出了一种焦炉砌筑测量控制方法的施工效果图,包括基础平台1、抵抗墙2、炉墙3、边梁4、直立线杆5、焦炉纵中心线6、正面线7、总标高控制线8、焦炉横中心
线9、端炭化室中心线10、炉墙实际中心线11、砖层线12、拉线标板13、宽度控制线14、炉墙设计中心线15。多道炉墙3组成炉体位于焦炉基础平台1及两端抵抗墙2之间形成的空间内,高向分为五个部位,每道炉墙3平行于焦炉横中心线9,且间距为b2。在基础平台1的机侧及焦侧边梁4上,每道炉墙3端部对应的位置,安装间距为b2的直立线杆5;在两端抵抗墙2内侧面投放焦炉纵中心线6、用于炉墙3长度控制的正面线7以及炉墙3各部位标高控制线8,正面线7与焦炉纵中线6距离为a;同时在机侧及焦侧边梁4外侧投放焦炉横中心线9及两端抵抗墙2附近的端炭化室中心线10。依据焦炉横中心线9与端炭化室中心线10的距离以及相应的炉墙3数量,经过温度矫正,计算出各炉墙3中心平均间距b1,并确定炉墙实际中心线11,并投放在直立线杆5内侧;同时将该部位炉墙3各部位总标高控制线8及以各砖层线12均刻画在直立线杆5内侧;根据炉墙3的设计间距b2,在拉线标板13相邻两个大面上,分别刻画两相邻炉墙设计中心线15及炉墙3宽度控制线14;相邻两道炉墙3砌筑使用一对分别位于机侧及焦侧的拉线标板13,砌筑前在炉墙3的两端部对应的相邻两个直立线杆5内侧进行固定。拉线标板13的顶面与待砌筑砖层的砖层线12齐平,同时对投放在直立线杆5上的炉墙实际中心线11与刻画在标板13上炉墙设计中心线15进行比对、校核,其允许偏差控制在
±
0.5mm范围内;然后通过炉墙3两端的机侧及焦侧拉线标板13上的炉墙3宽度控制线14进行拉线砌筑。每道炉墙3同一层砌筑后,将两端抵抗墙2上的机侧及焦侧正面线7同时投放到每道炉墙3顶面,根据正面线7与焦炉纵中线6距离a及炉墙3的设计长度,计算出炉墙3端部控制距离c,通过手工测量每道炉墙3两端的控制距离c,其允许偏差控制在
±
3mm范围内,达到控制炉墙3的长度的目的。
71.本实施例的焦炉砌筑测量控制方法应用于60孔7m焦炉施工,炉体共71个燃烧室,炉体从下向上分为基础平台、蓄热室、斜道、燃烧室及炉顶五个部位;炉体全高13895mm,长度93600mm;炉体宽度方向分机、焦两侧,靠近推焦机为机侧,以燃烧室部位的下部砌筑为例,包括以下步骤:
72.步骤一、燃烧室部位砌体共57层,总高度6980mm,其中下部44层,每层厚度125mm(其中耐火砖厚度120mm,灰缝厚度5mm),此部位61道炉墙。均平行于焦炉横中心线,机侧宽988mm,焦侧宽928mm,长度均为18312mm;
73.步骤二、燃烧室以下部位砌筑时,已经将焦炉横中心线及端炭化室中心线投放到机侧及焦侧的混凝土边梁上;抵抗墙上已标记焦炉纵中心线,同时位于机侧及焦侧的混凝土边梁上的直立线杆已安装,直立线杆采用两根200
×
80
×
6000mm干燥木材、高向对接而成。
74.步骤三、该部位砌筑前,使用钢卷尺进行测量焦炉纵中心线与两条端炭化室中心线距离,其中经温度及张力校核后,距离分别为45754mm及45747mm(设计值均为45750mm);焦炉纵中心线与端炭化室中线包含30道燃烧室炉墙,30.5个炉墙间距。便于测量,距离为45754mm部分,采用8个1500.5mm的间距均匀分布于22个1500mm间距中,同样距离为45754mm部分,采用6个1499.5mm的间距均匀分布于24个1500mm间距中。保证燃烧室炉墙中心线间距
±
0.5mm的规范要求。
75.步骤四、将抵抗墙上的燃烧室部位标高控制线用水准仪投放到各直立线杆内内侧,以该部位标高线为基准,在直立线杆上刻画出燃烧室下部的砖层线(砖层标高控制线),间距为125mm。
76.步骤五、根据燃烧室炉墙宽度制作拉线标板,拉线标板采用100
×
40
×
4000mm干燥木材刨光制作。在拉线标板相邻的100
×
4000mm及40
×
4000mm两个面上分别刻画间距为1500mm炉墙中心线以及两道墙的墙宽控制线(机侧墙宽988mm,焦侧墙宽928mm)。
77.步骤六、将机侧及焦侧拉线标板固定于待砌筑炉墙对应的直立线杆内侧,拉线标板顶面与待砌砖层的砖层线齐平,校核直立线杆炉墙实际中心线与拉线标板设计炉墙中心线是否吻合,且满足误差
±
0.5mm以内的控制要求。满足要求后,通过机侧及焦侧的拉线标板上的墙宽控制线进行拉线砌筑。
78.步骤七、各炉墙同层砌筑后,将抵抗墙上的燃烧室正面线用经纬仪投放到各炉墙上,正面线与炉墙端部设计控制距离为650mm,然后用卷尺进行测量、检测,确保每道炉墙两个端部的正面线控制尺寸误差
±
3mm以内,从而达到控制每道炉墙长度的目的。
79.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焦炉砌筑测量控制方法适用结构复杂、炉体高度高、炉墙较长的焦炉砌筑测量控制。根据焦炉纵中心线、横中心线以及端炭化室中心线以及各部位标高控制线,同时在基础平台边梁上将炉墙端部对应位置安装直立线杆,并将各炉墙实际中心线刻画于其上。在抵抗墙及直立线杆上投放各部位标高控制线,并将砖层线刻画在直立线杆上。将刻画有炉墙设计中心线及墙宽控制线的拉线标板固定在炉墙两端的直立线杆上,通过对直立线杆上的炉墙实际中心线与拉线标板上的炉墙设计中心线比对、校核,形成自动纠偏的测量控制网,有效保证炉墙中心、间距及宽度。同时每道炉墙同一层砖砌筑后,通个投放到炉墙顶面的正面线来检查炉墙端部的控制距离,有效解决炉墙的长度控制精度低的问题。该方法科学、简单可靠、实用性强。本发明的焦炉砌筑测量方法在宝钢湛江焦炉施工过程中充分运用,大大提高焦炉砌筑质量和效率,取得成功,其效果显著。
80.在上述说明书的描述过程中:
81.术语“本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如
……
所示”、“进一步的”、“进一步改进的技术分方案”等的描述,意指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是必须针对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等可以在任意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或组合;此外,在不产生矛盾的前提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或组合。
82.最后应说明的是:
83.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是对其的限制;
84.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说明书内容所做出的非本质改进和调整或者替换,均属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