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冻干机用高强度加热板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10:0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冻干机 高强度 加热 配件


1.本技术涉及冻干机配件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冻干机用高强度加热板。


背景技术:

2.冻干机是利用水的三态变化,将被干燥的物质在低温下快速冻结,然后在适当的真空环境下,使冻结的水分子直接升华成为水蒸气逸出,从而得到冻干物的一种机器。冻干机一般包括制冷系统、真空系统、加热系统、电器仪表控制系统所组成,而加热系统主要包括设置于冻干机内用于物料加热的加热板,工作时,装满物料的料架直接推送至冻干机内,使料车上的料盘插设于加热板上表面即可。
3.相关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7850008u的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冻干机防撞击加热板,包括加热板本体以及套板,套板套设于加热板本体外表面,加热板本体前端还固设有加热管,加热管直径与加热板本体厚度相同,套板前端还向内弯折贴合于加热管前端形成u形弯折部,通过在加热板上套设有套板可以加强加热板本体的强度,通过将套板前端设置成u形弯折部,可以加大套板与加热管的接触面积,进一步的增加加热管的强度,防止装载料车时,料车与加热板本体和加热管产生碰撞损坏加热板,结构简单,安全性高。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加热板本体与加热管之间虽然通过多根细管进行连接,但是加热板的整体强度容易降低,导致加热板容易发生变形,从而影响加热过程的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加热板的整体强度,保证加热过程的正常进行,本技术提供一种冻干机用高强度加热板。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冻干机用高强度加热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冻干机用高强度加热板,包括加热板本体,所述加热板本体的内部开设有加热腔,所述加热板本体的加热腔内固设有多条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端与加热板本体之间均留有距离,所述加热板本体上设有与加热腔均连通的第一进出液管和第二进出液管。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板本体内的多条支撑板可将加热腔分隔为多个连通的小腔室,使得支撑板可对加热板本体起到支撑和加固的作用,避免加热板本体内部为单独的空腔,以提高加热板的整体强度,保证加热过程的正常进行。
9.可选的,所述加热板本体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加热板和第二加热板,所述第一加热板内的支撑板长度小于第二加热板内的支撑板长度;所述第一加热板内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与第二加热板连接有第一加热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进出液管和第二进出液管分别位于分隔板的两侧。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加热板与第二加热板之间的分隔板可将第一进出液管和第二进出液管分隔开,使得导热介质(导热水或导热油)进出加热板的过程互不干扰,
有利于导热介质对加热板上的物料进行加热,保证加热过程的正常进行。
11.可选的,所述第一加热板和第二加热板之间通过连接块和连接槽相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一加热板和第二加热板通过连接块和连接槽进行连接,即可实现第一加热板和第二加热板的稳定性连接和固定,且能保证加热板加热过程的正常进行。
13.可选的,所述连接块朝向连接槽的一侧呈“凸”字形结构,所述连接槽与连接块的结构相互匹配。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块上的“凸”字形结构可增大连接块与连接槽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连接块与连接槽的连接面积,进而增大第一加热板和第二加热板的连接面积,从而增大第一加热板和第二加热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以保证加热板加热过程的正常进行。
15.可选的,所述加热板本体的加热腔内倾斜固设有多条斜板,所述斜板与加热板本体和支撑板构成三角形结构。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倾斜设置于加热腔内的斜板与加热板本体和支撑板之间构成三角形稳定结构,可进一步加固加热板本体,减少加热板本体发生变形,从而提高加热板的整体强度,保证加热过程的正常进行。
17.可选的,相邻两条支撑板之间的斜板共设有两条,且两条斜板的一端相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每块斜板与加热板本体和支撑板之间、两块斜板与加热板本体之间均可形成三角形稳定结构,在相邻两条支撑板之间形成了三个三角形稳定结构,从而大大增大了加热板本体的强度,减少加热板本体发生变形。
19.可选的,所述加热板本体的一侧固设有加宽块,另一端开设有与加宽块相互匹配的加宽槽。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加热板本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相互匹配的加宽块和加宽槽,使得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改变加热板的宽度,以提高加热板本体的使用范围。
21.可选的,所述加宽块背离加宽槽的一侧呈“凸”字形结构,所述加宽槽背离加宽块的一侧呈“凹”字形结构。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宽块上的“凸”字形结构和加宽槽上的“凹”字形结构可增大加宽块与加宽槽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加宽块与加宽槽的连接面积,进而增大相邻两块加热板本体的连接面积,从而增大相邻两块加热板本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以保证加热板加热过程的正常进行。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加热板本体内多条支撑板的设置,可将加热腔分隔为多个连通的小腔室,使得支撑板可对加热板本体起到支撑和加固的作用,避免加热板本体内部为单独的空腔,以提高加热板的整体强度,保证加热过程的正常进行;
25.2.通过倾斜设置于加热腔内的斜板与加热板本体和支撑板之间构成三角形稳定结构,可进一步加固加热板本体,减少加热板本体发生变形,从而提高加热板的整体强度,保证加热过程的正常进行;
26.3.通过每块斜板与加热板本体和支撑板之间、两块斜板与加热板本体之间均可形成三角形稳定结构,在相邻两条支撑板之间形成了三个三角形稳定结构,从而大大增大了
加热板本体的强度,减少加热板本体发生变形。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剖视示意图。
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突显第一加热板和第二加热板连接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3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剖视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加热板本体;11、加热腔;12、第一加热板;13、第二加热板;2、支撑板;3、第一进出液管;4、第二进出液管;5、分隔板;6、连接块;7、连接槽;8、斜板;9、加宽块;10、加宽槽。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冻干机用高强度加热板。
34.实施例1
35.参照图1和图2,加热板包括呈长条状结构的加热板本体1,加热板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加热腔11,加热腔11的内部用于通入对物料进行冻干的导热油或导热水。加热腔11内沿加热板本体1的长度方向固设有多条呈长条状结构的支撑板2,且支撑板2的两端与加热板本体1之间均留有距离,使得支撑板2可将加热腔11分隔为多个连通的小腔室,以对加热板本体1进行支撑,增大加热板的整体强度,减少加热板发生变形。
36.参照图2和图3,加热板本体1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加热板12和第二加热板13,第一加热板12和第二加热板13并排设置且长边通过连接块6和连接槽7相连接。连接块6一体固设在第二加热板13朝向第一加热板12的一条长边上,连接槽7开设在第一加热板12朝向第二加热板13的一条长边上,连接块6插入连接槽7内且固定连接,以实现第一加热板12和第二加热板13的稳定性连接和固定。
37.参照图3,连接块6朝向连接槽7的一侧呈“凸”字形结构,且连接槽7与连接块6的结构相互匹配,以增大第一加热板12和第二加热板13的连接面积,进而增强第一加热板12和第二加热板13的连接强度,以提高加热板的整体强度。
38.参照图2,第一加热板12内的支撑板2长度小于第二加热板13内的支撑板2长度,且支撑板2的一端相互对齐。第一加热板12内固设有长条状的分隔板5,分隔板5与第二加热板13连接有第一加热板12的一侧固定连接,且分隔板5与支撑板2相互垂直,使得第一加热板12和第二加热板13的一端被分隔开。
39.参照图1和图2,加热板本体1的第一加热板12上固设有与加热腔11均连通的第一进出液管3和第二进出液管4,且第一进出液管3和第二进出液管4分别位于分隔板5的两侧。第一进液管可用于加入导热介质,导热介质先流经第一加热板12的内部,然后流至第一加热板12远离第一进出液管3的一端,再流经第二加热板13,最后从第二进出液管4流出加热板本体1,以实现加热板对物料的加热过程。
40.参照图3,加热板本体1上第一加热板12远离第二加热板13的一侧一体固设有加宽块9,加热板本体1上第二加热板13远离第一加热板12的一侧开设有与加宽块9相互匹配的
加宽槽10,将加宽块9插入加宽槽10内进行固定,即可实现多个加热板本体1的连接,便于根据实际需要改变加热板的宽度,提高了加热板的适用范围。
41.参照图3,加宽块9背离加宽槽10的一侧呈“凸”字形结构,加宽槽10背离加宽块9的一侧呈“凹”字形结构,可增大相邻两块加热板本体1的连接面积,进而增大相邻两块加热板本体1的连接强度,保证加热板本体1连接的稳定性。
42.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对加热板上的物料进行加热的过程中,将导热介质由第一进液管加入加热板本体1内,导热介质先流经第一加热板12的内部,然后流至第一加热板12远离第一进出液管3的一端,再流经第二加热板13,最后从第二进出液管4流出加热板本体1,以实现加热板对物料的加热过程。
43.实施例2
44.参照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加热板本体1上第一加热板12和第二加热板13的加热腔11内均倾斜固设有多条斜板8,且斜板8与加热板本体1和支撑板2构成三角形结构,以在加热腔11内形成三角形稳定结构,可进一步增大加热板本体1的强度,减少加热板本体1发生变形。
45.参照图4,相邻两条支撑板2之间的斜板8共设有两条,且两条斜板8的一端相连接;第一加热板12的侧边与支撑板2之间的斜板8共设有两条,且两条斜板8的一端相连接;第二加热板13的侧边与支撑板2之间的斜板8共设有两条,且两条斜板8的一端相连接;以使每块斜板8与加热板本体1之间、每块斜板8与加热板本体1和支撑板2之间、两块斜板8与加热板本体1之间均形成了三角形稳定结构,实现了在相邻两条支撑板2之间形成了三个三角形稳定结构,可大大增强加热板的整体强度。
4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