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包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9:1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结构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包装结构。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包装结构通常采用瓦楞纸盒作为外包装,瓦楞纸盒经过翻折后形成与产品相适配的包装盒,然后人工将产品包设进塑料缓冲并置入包装盒内,以对产品进行缓冲防护,但还是会出现因为人工包设不规范而导致防护损坏产品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包装结构,该包装结构包括包装盒以及内衬板,该内衬为标准纸卡内衬,通过翻折形成贴合于产品的防护腔,使得产品通过防护腔得到保护,从而避免由于人工包设不规范而造成防护不当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装结构,包括内衬板以及包装盒,所述包装盒内部设有容置腔,所述内衬板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并抵接于所述包装盒的内壁,所述内衬板包括底板、第一竖板、第二竖板、第一横板以及第二横板,所述第一横板、所述第一竖板、所述底板、所述第二竖板以及所述第二横板依次连接,并以所述底板为中心板,所述第一竖板与第二竖板自所述底板相对翻折形成防护腔,所述第一横板由所述第一竖板朝向所述防护腔外侧翻折,且所述第二横板由所述第二竖板朝向所述防护腔外侧翻折,以在所述第一竖板与所述包装盒内壁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竖板与所述包装盒的内壁之间分别形成间隙。
5.如此设置,通过标准内衬板的翻折成预设形状的内衬结构,并形成贴合于产品的防护腔,使得产品通过防护腔得到保护,从而起到防止人工包设不标准而产生的防护不当的问题。
6.为了使得抵接于包装盒内壁的横板不发生相对滑移,所述内衬板还包括第三竖板以及第四竖板,所述第三竖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板相对远离所述第一竖板的一侧,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横板翻折,以使得第三竖板和第一竖板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第四竖板连接于所述第二横板相对远离所述第二竖板的一侧,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二横板翻折,以使得所述第二竖板和所述第四竖板之间形成间隙。
7.如此设置,通过设置第三竖板及第四竖板,使第三竖板以及第四竖板贴合于包装盒内壁,使得贴合于所述包装盒内壁的第一横板及第二横板不发生相对滑移。
8.为了使得翻折后的第一横板与第二横板部不发生弯折,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一竖板的弯折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弯折口,所述底板在所述第一弯折口处设有第一延伸部,使得所述第三竖板翻折后抵接于所述第一延伸部;及,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二竖板的弯折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弯折口,所述底板在所述第二弯折口处设置有第二延伸部,使得所述第四竖板翻折后抵接于所述第二延伸部。
9.如此设置,使得第三竖板抵接第一延伸部,第四竖板抵接于第二延伸部,以使得翻折后的第一横板与第二横板部不发生弯折。
10.为了便于内衬板的安装与取出,所述第一竖板开设第一扣手孔,所述第二竖板开设第二扣手孔,所述第一扣手孔与第二扣手孔相对设置。
11.如此设置,通过在内衬板上开设扣手孔,便于内衬板的安装与取出。
12.为了避免产品在包设过程中内衬板对产品产生损伤,所述底板开设有产品避让孔。
13.如此设置,通过在所述底板上开设避让孔,避让产品端部的器件,避免对产品产生损伤。
14.为了使得包装盒围设成一个内部设置有容置腔的盒体,并密封产品,所述包装盒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端板以及第二端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一面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面板以及所述第二侧板依次连接,并通过翻折形成具有容置腔的包装盒,所述第一端板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板的端部,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面板转动并封闭所述包装盒的一端开口,所述第二端板设置于所述第二面板的端部,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二面板转动并封闭所述包装盒的另一端的开口。
15.如此设置,通过设置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端板以及第二端板,使得上述板体围设成有容置腔的盒体,并用于密封产品。
16.为了将容置腔分设成不同的腔室,所述包装盒还包括防护板,所述防护板包括第一粘贴板、第二粘贴板以及第一分隔板,所述第一粘贴板一侧与所述第一面板可弯折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一分隔板可弯折连接,所述第二粘贴板一侧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分隔板,所述防护板能够相对所述第一面板翻折,所述第一粘贴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面板,所述第二粘贴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一分隔板与所述第一面板以及所述第二面板平行设置。
17.如此设置,通过设置第一分隔板,将所述容置腔分成不同的腔室,便于其他零部件的容置。
18.为了便于密封分隔后的容置腔,所述防护板还包括第二分隔板与第三分隔板,所述第二分隔板与第三分隔板连接在所述第一分隔板的同一侧边,且所述第二分隔板与第三分隔板分别朝向不同侧翻折,以使所述第二分隔板抵接于所述第二面板,所述第三分隔板抵接于所述第三面板。
19.如此设置,通过设置第二分隔板以及第三分隔板,密封分割后的腔室。
20.为了密封所述包装盒,所述包装盒还包括第一防尘片以及第二防尘片,所述第一防尘片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的端部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侧板翻折;所述第二防尘片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的端板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二侧板翻折,所述第一防尘与第二防尘片以及第一端板相互配合密封所述包装盒的端部开口。
21.如此设置,通过设置第一防尘片以及第二防尘片,第一防尘片、第二防尘片与所述第一端板相互配合密封端部开口。
22.为了使得第一端板相对固定在端部,所述包装盒还包括插板,所述插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端板的一侧,所述插板与所述第一面板相对设置,所述插板插接于所述第二面板和所述第一防尘片以及第二防尘片之间,密封所述包装盒的端部开口。
23.如此设置,第一端板通过插板插接于所述第二面板和所述第一防尘片以及第二防尘片之间,使得第一端板相对固定于端部。
2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包装结构,该包装结构包括包装盒以及内衬板,该内衬为标准纸卡内衬,通过翻折形成贴合于产品的防护腔,使得产品通过防护腔得到保护,从而避免由于人工包设不规范而造成防护不当的问题。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衬板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图1所示的内衬板翻折后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图1所示的内衬板翻折后最终的机构示意图;
28.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包装盒的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图4所示的包装盒翻折后的结构示意图;
30.图6为图4所示的包装盒中第三分隔板与第四分隔板翻折后的结构示意图;
31.图7为图4所示的包装盒翻折后最终的结构示意图;
32.图8为图3所示的内衬板与图6所示的包装盒对接的结构示意图;
33.图9为图3所示的内衬板容置于图6所示的包装盒内的结构示意图。
34.100、包装结构;10、内衬板;11、底板;111、第一延伸部;112、第二延伸部;113、避让孔;12、第一竖板;121、第一扣手孔;13、第二竖板;131、第二扣手孔;14、第一横板;15、第二横板;16、第三竖板;17、第四竖板; 18、容置腔;19、防护腔;20、包装盒;21、第一面板;22、第二面板;23、第一侧板;24、第二侧板;25、第一端板;251、插板;26、第二端板;27、第一防尘片;28、第二防尘片;30、防护板;31、第一粘贴板;32、第二粘贴板; 33、第一分隔板;34、第二分隔板;35、第三分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6.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装设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3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8.包装结构一般通过折叠瓦楞纸盒,将其折叠成一个适配于产品的包装结构,然后将产品容置于包装结构内,并朝向包装结构中填充塑料发泡缓冲内衬,对产品进行防护固定。
39.在本实施方式中,包装结构还包括内衬板,通过内衬板对产品进行防护固定。
40.现有的包装结构通常采用瓦楞纸盒作为外包装,瓦楞纸盒经过翻折后形成与产品
相适配的包装盒,然后人工将产品包设进塑料缓冲并置入包装盒内,已对产品进行缓冲防护,但还是会出现因为人工包设不规范而导致防护损坏产品的问题。
41.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包装结构,该包装结构包括包装盒以及内衬板,该内衬为标准纸卡内衬,通过翻折形成贴合于产品的防护腔,使得产品通过防护腔得到保护,从而避免由于人工包设不规范而造成防护不当的问题。
42.请参阅图1至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衬板10的结构示意图,图 2为图1所示的内衬板10翻折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内衬板10翻折后最终的机构示意图。
43.在本实施方式中,包装结构100包括内衬板10,内衬板10通过折叠形成具有防护腔19的结构,用于防护固定产品。
44.具体的,内衬板10呈长条状,内衬板10包括底板11、第一竖板12、第二竖板13、第一横板14、第二横板15、第三竖板16以及第四竖板17,其中,第三竖板16、第一横板14、第一竖板12、底板11、第二竖板13、第二横板15以及第四竖板17依次连接,第一竖板12与第二竖板13以底板11为中心板,第一竖板12与第二竖板13相对翻折90度形成防护腔19,且第一竖板12与第二竖板13处于平行状态,第一横板14由第一竖板12朝向防护腔19外侧翻折,第二横板15由第二竖板13朝向防护腔19外侧翻折,第一横板14相对第一竖板12翻折90度,第二横板15相对第二竖板13翻折90度;第三竖板16与第四竖板17相对翻折,第三竖板16相对第一横板14翻折90度,第一竖板12与第三竖板16之间形成间隙,第四竖板17相对第二横板15翻折90度,第二竖板13与第四竖板17之间形成间隙,其中第三竖板16、第一竖板12、第二竖板 13以及第四竖板17相互平行。
45.如此设置,通过设置第三竖板16、第一横板14、第一竖板12、第二竖板 13、第二横板15以及第四竖板17的相对翻折,使得内衬板10翻折成一个具有防护腔19的内衬结构,防护腔19可以用来固定产品,且第一竖板12与第三竖板16之间的间隙以及第二竖板13与第四竖板17之间的间隙对产品进行缓冲作用。
46.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竖板以及横板之间的角度为90度,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竖板与横板之间的角度还可以设置为120度,只要使得内衬板 10通过翻折能够对产品起到固定防护的作用即可。
47.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1与第一竖板12的弯折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弯折口,底板11通过第一弯折口向端部延伸,并形成第一延伸部111,使得第三竖板16 翻折后抵接于底板11的第一延伸部111;底板11与第二竖板13的弯折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弯折口,底板11通过第二弯折口朝向端部延伸,并形成第二延伸部 112,使得第四竖板17翻折后抵接于底板11的第二延伸部112。
48.如此设置,通过第三竖板16和第四竖板17分别与底板11的延伸部抵接,使得第三竖板16抵接第一延伸部111,第四竖板17抵接于第二延伸部112,以使得翻折后的第一横板14与第二横板15部不发生弯折;使得内衬结构与盒体紧密贴合,固定产品的安装,并对产品有缓冲作用。
49.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在底板11与竖板的弯折位置处开设弯折口,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第一竖板12以及第二竖板13上开设弯折口,然后将弯折口内的弯折件进行翻折,使得弯折件抵接第三竖板16及第四竖板17。
50.在本实施例中,内衬板10还包括扣手孔,扣手孔用于方便内衬板10的安装与取放。
51.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相对翻折的第一竖板12与第二竖板13上开设有扣手孔,第一竖板12的中部开设有第一扣手孔121,第二竖板13的中部开设有第二扣手孔131,第一扣手孔121与第二扣手孔131相对设置,通过扣手孔拔出与安置内衬板10。
52.如此设置,通过在内衬板10的第一竖板12与第二竖板13上设置扣手孔,便于将内衬板10安置与取出。
53.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通过设置扣手孔的方式安置与拔出内衬板10,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相对设置的第一竖板12与第二竖板13 上设置提拉带,通过提拉提拉带,将内衬结构从盒体中取出。
54.在本实施例中,内衬板10的底板11上还设置有长条状的避让孔113,通过设置长条状的避让孔113,对于产品底部端口进行避让。
55.如此设置,通过在所述底板11上开设避让孔113,避让产品端部的器件,避免对产品产生损伤。
56.请参阅图4至图9,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包装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的包装盒翻折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所示的包装盒中第三分隔板与第四分隔板翻折后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4所示的包装盒翻折后最终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3所示的内衬板与图6所示的包装盒对接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3所示的内衬板容置于图6所示的包装盒内的结构示意图。
57.在本实施例中,包装结构100包括包装盒20,内衬结构设置于包装盒20内,包装盒20用于包装产品。
58.具体的,包装盒20由盒体板翻折而成,盒体板包括第一面板21、第二面板 22、第一侧板23以及第二侧板24,第一面板21与第二面板22形状大小相同,第一侧板23与第二侧板24形状大小相同,第一侧板23、第一面板21、第一侧板23、第二面板22以及第二侧板24依次连接,并通过翻折形成具有长方体的包装盒20,且包装盒20内设有容置腔18,内衬板10容置于包装盒20内的容置腔18。
59.如此设置,通过设置第一面板21、第二面板22、第一侧板23、第二侧板 24、第一端板25以及第二端板26,使得上述板体围设成有容置腔18的盒体,并用于密封产品。
60.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通过盒体板中的四个板件的翻折连接成一个包装盒20,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通过设置三个板件翻折成包装盒20,只要使得盒体板围设成内部中空的包装盒20即可。
61.在本实施例中,包装盒20还包括第一端板25与第二端板26,第一端板25 与第二端板26分别用于封闭盒体板围设成的盒体的两端开口。
62.具体的,包装盒20还包括第一端板25与第二端板26,第一端板25设置于第一面板21的端部,第一端板25的形状大小与翻折后形成的包装盒20端部开口相适配,并能够相对第一面板21转动,并密封所述包装盒20的端部开口;第二端板26设置于第二面板22的端部,第二端板26的形状大小与翻折后形成的包装盒20端部开口相适配,并能够相对第二面板22转动,并密封所述包装盒20的端部开口;其中,第一端板25与第二端板26分别处于包装盒20的两端。
63.如此设置,使得第一端板25与第二端板26能够密封围设后的包装盒20两端,对产品起到密封保护的作用。
64.需要说明的是,包装盒20还包括插板251,插板251用于使得第一端板25 插接入包装盒20端部,固定包装盒20的端部。
65.具体的,第一端板25相对远离第一面板21的一侧设置有插板251,插板 251呈长条状,且长度与第一端板25的长度相同,插板251能够相对第一端板 25翻折,并能够插入第一端板25与第二面板22之间的缝隙中。
66.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插板251的的设置长度,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插板251的长度小于第一端板25的长度,并处于第一端板25的侧边的中部,只要使得插板251能欧固定包装盒20的端部即可。
67.在本实施例中,包装盒20还包括防尘片,防尘片用于防止灰尘异物通过端部的开口进入包装盒20内。
68.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防尘片大致呈方片状,防尘片包括第一防尘片27 以及第二防尘片28,第一防尘片27设置于第一侧板23的端部并能够相对第一侧板23翻折;第二防尘片28设置于第二侧板24的端板并能够相对第二侧板24 翻折,第一防尘与第二防尘片28以及第一端板25相互配合密封包装盒20的端部开口。
69.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防尘片的设置形式,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防尘片还可以设置成三角形状,只要使得防尘片能够封闭包装盒20端部两侧的开口即可。
70.在本实施例中,包装盒20还包括防护板30,防护板30用于将围设后的包装盒20内部分设成几个容置区域。
71.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防护板30包括第一粘贴板31、第二粘贴板32以及第一分隔板33,第一粘贴板31、第一分隔板33、第二粘贴板32依次连接;防护板30能够相对第一面板21翻折,第一粘贴板31与第二粘贴板32的宽度相同且等于侧板的宽度的三分之一,第一粘贴板31固定连接于第一面板21,第二粘贴板32固定连接于第二侧板24,使得第一分隔板33与第一面板21以及第二面板22平行设置,将包装盒20的内管分隔成不同的腔室。
72.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第一粘贴板31与第二粘贴板32的长度,在其他的设施方式中,第一粘贴板31与第二粘贴板32的宽度等于侧板的宽度的一半,只要使得与第一粘贴板31和第二粘贴板32连接的第一分隔板33将将包装盒20的内管分隔成不同的腔室即可。
7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粘贴板31大致呈长条状,长度与第一面板21的长度相同,第二粘贴板32呈矩形,长度与第一分隔板33相同,第一粘贴板31设置在第一面板21相对远离第一侧板23的一侧,第二粘贴板32设置在第一分隔板 33相对远离第一粘贴板31的侧面,通过翻折第一面板21、第一侧板23、第二面板22以及第二侧板24,使得第一粘贴板31固定安装至第二侧板24,第二粘贴板32固定安装至第一侧板23,使得第一分隔板33与第一面板21以及第二面板22平行设置,将包装盒20的容置腔18分隔成不同的腔室。
74.如此设置,通过设置第一粘贴板31使得第一面板21与第二侧板24固定连接,使得第一面板21、第一侧板23、第二面板22以及第二侧板24阿金围设成一个稳定、固定的包装盒20,并通过设置第一分隔板33,将所述容置腔18分成不同的腔室,便于其他零部件的容置。
75.可以理解,本实施新型并不限制第一粘贴板31板的设置形式,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粘贴板31板还可以设置成转移波浪条形,只要使得第一面板21 通过第一粘贴板31板与第二侧板24固定连接即可。
76.在本实施例中,防护板30还包括第二分隔板34与第三分隔板35,第二分隔板34与第三分隔板35用于分隔包装盒20的容置腔18。
77.具体的,第二分隔板34与第三分隔板35固定安装在第一分隔板33的同一侧,并处于容置腔18的内部,其中第二分隔板34的长度为第一分隔板33至第一面板21的长度,第三分隔板35的长度为第一分隔板33至第二面板22的长度,将第二分隔板34与第三分隔板35分别朝向不同侧翻折90度,以使第二分隔板34抵接于第二面板22,第三分隔板35抵接于第三面板。
78.如此设置,通过将第二分隔板34和第三分隔板35朝向不同的方向翻折90 度,使得第二分隔板34与第三分隔板35将包装盒20的容置腔18分隔成不同的腔室。
79.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设置第二分隔板34与第三分隔板35两个分隔板将包装盒20的容置腔18分隔成不同的腔室,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通过设置一个分隔板,只要使得分隔板将包装盒20的容置腔18分隔成不同的腔室即可。
80.以下简单阐释一下包装结构100的动作过程:
81.翻折过程:相对翻折包装盒20,使得第一粘贴板31粘贴固定于第二侧板24,使得包装盒20围设成一个具有容置腔18的包装盒20,将第二粘贴板32固定安装于第一侧板23上,使得第一分隔板33与第一面板21和第二面板22平行,并使第一分隔板33将容置腔18的分隔成不同的腔室;然后将第二分隔板 34和第三分隔板35朝向不同的方向翻折,使得第二分隔板34和第三分隔板35 分别抵接第一面板21与第二面板22,从而使得第二分隔板34与第三分隔板35 继续将容置腔18分隔成不同腔室;
82.以底板11为中心板,第一竖板12与第二竖板13相对翻折90度,并使得第一竖板12与第二竖板13相互平行,然后将第一横板14与第二横板15相背翻折90度,最后将第三竖板16与第四竖板17相对翻折90度,使得第一竖板 12、第二竖板13、第三竖板16以及第四竖板17平行设置,使得内衬板10翻折成具有卡接腔室的内衬结构。
83.包装过程:将具有卡接腔室的内衬结构的底板11朝向包装盒20没有设置防尘片的端部插入,并沿包装盒20内部的容置腔18伸入,直至点与第一分隔板33、第二分隔板34以及第三分隔板35相互抵接,最后包设包装盒20两端的端板,密封包装盒20。
8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包装结构,该包装结构包括包装盒以及内衬板,该内衬为标准纸卡内衬,通过翻折形成贴合于产品的防护腔,使得产品通过防护腔得到保护,从而避免由于人工包设不规范而造成防护不当的问题。
85.以上所述实施方式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86.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