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降低沉香叶片胁迫反应的沉香红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1-10-09 00:0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沉香 胁迫 叶片 红茶 茶叶


1.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降低沉香叶片胁迫反应的沉香红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沉香是aquilariasinensis属瑞香科植物,以沉香叶制成的沉香茶具有抗炎、预防心血管疾病、促消化等多种功效,是珍贵的保健茶,因此沉香茶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追捧,而红茶为微发酵茶,茶性偏凉,具有较强免疫调节功能、抗氧化功能、抗肿瘤及抗突变功能,因此,沉香红茶具有较好的保健功效;而传统工艺制得的沉香红茶在萎凋过程中,水分及内质水溶性物质不断散失,导致叶片发生胁迫反应,气孔密度增大,叶片逐渐失水皱缩,茸毛聚集而密度增大,从而导致降低茶叶品质;专利“一种野生红茶的加工方法”,专利号:cn105851300b,(1)采摘,(2)萎凋,(3)发酵,(4)炒青,(5)冷藏,(6)揉捻,(7)烘焙干燥这种传统红茶工艺使得茶叶形态欠佳;沉香叶含有较多的活性成分,而使用该工艺制得的沉香红茶,叶底品质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降低沉香叶片胁迫反应的沉香红茶制备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降低沉香叶片胁迫反应的沉香红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s1、采摘:选取早春季节2月份采摘的茶叶、沉香木的鲜叶片,使用质量浓度为55~80%的乙酸溶液低温熏蒸,所述茶叶为大叶种茶树;
6.s2、萎凋发酵:将s1熏蒸后的茶叶和沉香叶避光摊放,茶叶和沉香叶的质量比为2~5:1,控制各叶层厚度2~3cm,摊放温度10~22℃,湿度75~90%,喷洒甜菊糖溶液,一次萎凋8~20h,取出,增加沉香叶至茶叶和沉香叶的质量比为1.8~4.2:1,摊放温度25~28℃,湿度75~90%,喷洒甜菊糖溶液,二次萎凋10~25h;茶叶中的糖苷物质在萎凋过程中呈现水解与合成的动态变化,易于失去香味,且萎凋失水,在特定的条件下,并喷洒甜菊糖溶液,能助于茶叶增香作用;
7.s3、杀青:将s2的茶叶放入杀青机中在锅温200~230℃、叶温80~100℃下杀青10~15min,然后在风速0.3~1.5m/s条件下摊叶;
8.s4、揉捻:速度100~125rpm,温度45~55℃,时间30~40min,使得茶毫从茶叶表面褪去;
9.s5、烘干:将茶叶放入红外线提香机中慢烘,在50~130℃下初烘1~2h,使茶叶含水率20~25%,摊凉后,进行复烘,复烘温度为110~135℃,保温0.5~1h,使茶叶含水率5~7%,得到沉香红茶。
10.进一步的,所述s1中熏蒸的温度为30~50℃。
11.进一步的,所述s1中熏蒸时间为8~15min。
12.进一步的,所述s2中甜菊糖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10%。
13.进一步的,所述s2中一次萎凋的甜菊糖溶液的喷洒量为0.3~0.5ml/g。
14.进一步的,所述s2中二次萎凋的甜菊糖溶液的喷洒量为0.8~1.3ml/g。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6.采用本发明特定的工艺将新鲜茶叶与沉香叶共同制成红茶,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制得的沉香红茶形态条索紧致,形似月牙,汤色均匀,红艳明亮,香气鲜爽醇厚,沉香持久,口感饱满,绵和润滑,回甘性好,叶底肥壮软嫩、细柔匀亮,感官评分达到98分;其中,采用熏蒸补充叶片中水分,并且控制低温熏蒸,有助于叶片中气孔慢速吸收水分,在萎凋过程中,控制温度、湿度和时间,喷洒上甜菊糖溶液,避免萎凋过程中叶片发生胁迫反应,控制甜菊糖溶液质量浓度,使得叶片中的水分渗透平衡,分两次萎凋,使得气孔开度处于较稳定的值,气孔密度和茸毛密度小,最高效率保留沉香叶中有效成分,有利于提高沉香红茶的综合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更好理解本发明技术内容,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18.本发明实施例所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19.本发明实施例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20.实施例1
21.一种降低沉香叶片胁迫反应的沉香红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2.s1、采摘:选取2月份采摘的茶叶、沉香木的鲜叶片,使用质量浓度为55%的乙酸溶液在30℃下熏蒸8min;
23.s2、萎凋发酵:将s1熏蒸后的茶叶和沉香叶避光摊放,茶叶和沉香叶的质量比为2:1,控制各叶层厚度2cm,摊放温度10℃,湿度75%,喷洒甜菊糖溶液,喷洒量为0.3ml/g,进行一次萎凋8h,取出,增加沉香叶至茶叶和沉香叶的质量比为1.8:1,摊放温度25℃,湿度75%,喷洒甜菊糖溶液,喷洒量为0.8ml/g,进行二次萎凋10h;所述甜菊糖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
24.s3、杀青:将s2的茶叶放入杀青机中在锅温200℃、叶温80℃下杀青10min,然后在风速0.3m/s条件下摊叶;
25.s4、揉捻:速度100rpm,温度45℃,时间30min,使得茶毫从茶叶表面褪去;
26.s5、烘干:将茶叶放入红外线提香机中慢烘,在50℃下初烘1h,使茶叶含水率20%,摊凉后,进行复烘,复烘温度为110℃,保温0.5h,使茶叶含水率5%,得到沉香红茶。
27.实施例2
28.一种降低沉香叶片胁迫反应的沉香红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9.s1、采摘:选取早春季节2月份采摘的茶叶、沉香木的鲜叶片,使用质量浓度为80%的乙酸溶液在50℃下熏蒸15min;
30.s2、萎凋发酵:将s1熏蒸后的茶叶和沉香叶避光摊放,茶叶和沉香叶的质量比为5:1,控制各叶层厚度3cm,摊放温度22℃,湿度90%,喷洒甜菊糖溶液,喷洒量为0.5ml/g,进行一次萎凋20h,取出,增加沉香叶至茶叶和沉香叶的质量比为4.2:1,摊放温度28℃,湿度
90%,喷洒甜菊糖溶液,喷洒量为1.3ml/g,进行二次萎凋25h;所述甜菊糖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
31.s3、杀青:将s2的茶叶放入杀青机中在锅温230℃、叶温100℃下杀青15min,然后在风速1.5m/s条件下摊叶;
32.s4、揉捻:速度125rpm,温度55℃,时间40min,使得茶毫从茶叶表面褪去;
33.s5、烘干:将茶叶放入红外线提香机中慢烘,在130℃下初烘2h,使茶叶含水率25%,摊凉后,进行复烘,复烘温度为135℃,保温1h,使茶叶含水率7%,得到沉香红茶。
34.实施例3
35.一种降低沉香叶片胁迫反应的沉香红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6.s1、采摘:选取早春季节2月份采摘的茶叶、沉香木的鲜叶片,使用质量浓度为70%的乙酸溶液在30~50℃下熏蒸12min;
37.s2、萎凋发酵:将s1熏蒸后的茶叶和沉香叶避光摊放,茶叶和沉香叶的质量比为4:1,控制各叶层厚度2cm,摊放温度16℃,湿度80%,喷洒甜菊糖溶液,喷洒量为0.4ml/g,进行一次萎凋14h,取出,增加沉香叶至茶叶和沉香叶的质量比为3:1,摊放温度26℃,湿度80%,喷洒甜菊糖溶液,喷洒量为1ml/g,进行二次萎凋12h;所述甜菊糖溶液的质量分数为8%,
38.s3、杀青:将s2的茶叶放入杀青机中在锅温210℃、叶温90℃下杀青12min,然后在风速0.9m/s条件下摊叶;
39.s4、揉捻:速度110rpm,温度50℃,时间35min,使得茶毫从茶叶表面褪去;
40.s5、烘干:将茶叶放入红外线提香机中慢烘,在90℃下初烘2h,使茶叶含水率23%,摊凉后,进行复烘,复烘温度为125℃,保温0.8h,使茶叶含水率6%,得到沉香红茶。
41.实施例4
4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所述s1步骤中熏蒸温度为60℃。
43.实施例5
4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所述s2步骤中甜菊糖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5%。
45.实施例6
4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所述s2中一次萎凋和二次萎凋的甜菊糖溶液喷洒量均为1.5ml/g。
47.对比例1
48.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所述s1中未将茶叶和沉香叶进行熏蒸。
49.对比例2
50.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所述s2中未进行喷洒甜菊糖溶液。
51.对比例3
52.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所述s2中进行一次萎凋摊放,温度26℃,湿度80%,萎凋12h。
53.一、茶叶叶片特征
54.将本发明制得的沉香红茶,对沉香叶片形态进行观察叶片气孔开度、气孔密度、茸毛密度。
55.检测方法:实施例1~6和对比例1~3的方法制得的沉香红茶分为9组,采用真空冷冻干燥的方法处理已萎凋的沉香叶片,在叶片中取2
×
2mm大小组织置于2.5%戊二醛溶液
中并在3℃下静置3h,分别用70%乙醇脱水,平均洗脱三次,每次10min,取出再用100%乙醇脱水4~6次,每次10min,最后将叶片材料置于100%叔丁醇浸泡10min后,放入真空冷冻干燥机进行干燥;
56.观察与测量:对沉香叶片的气孔开度、气孔密度、茸毛长度和茸毛直径进行观察和统计,用冷场发射扫描电镜进行观察,每个性状重复测量5次;
57.气孔开度为内气孔宽与内气孔长的比值
58.测量结果:
[0059][0060][0061]
由上表可知,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减少叶片在萎凋过程中失水过多,使得气孔开度处于较稳定的值,气孔密度和茸毛密度小,与对比例1~3比较,先将沉香叶进行熏蒸,补充叶片中水分,在萎凋过程中,控制温度、湿度和时间,喷洒上甜菊糖溶液,避免萎凋过程中叶片发生胁迫反应,气孔密度增大,叶片逐渐失水皱缩,茸毛聚集而密度增大;与实施例4比较,熏蒸处理中控制低温,有助于叶片中气孔慢速吸收水分,与实施例5比较,甜菊糖溶液质量浓度避免过高,而使得叶片中的水分渗透率过高,反而失水过多;与实施例6比较,喷洒量控制在0.8~1.3ml/g内,且分两次萎凋,最高效率保留沉香叶中有效成分。
[0062]
二、感官评价
[0063]
由具有从事专业感官评价经验的人群中随机抽取人数100人,分别对实施例1~6和对比例1~3的沉香红茶进行感官评价,审评人员对沉香红茶的形态、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审评人员、审评用水、审评环境、审评操作方法等均依据gb/t23776

2018进行。以市售沉香红茶为对照。
[0064]
评定标准如下:
[0065][0066]
冲泡方法:采用沉香红茶浸泡于70~85℃水中2~4分钟即可。
[0067]
感官评价结果如下:
[0068][0069][0070]
结果显示:实施例1~3沉香红茶在形态、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均取得较高的评分,综合评分达到98。相比于市售沉香茶,品质明显较好。实施例1~6和对比例1比较,熏蒸
后的茶叶在形态、香气、叶底方面得到明显提升,茶叶条索紧致,形似月牙,叶底肥壮软嫩、细柔匀亮;与对比例2比较,喷洒甜菊糖溶液后茶叶形态和叶底差距明显;与对比例3比较,进行两次萎凋,且控制温度、湿度和时间,有利于提高汤色、香气和滋味。实施例1~3和实施例4比较,熏蒸的温度对叶底有一定的影响,与实施例5、6比较,喷洒的甜菊糖溶液质量分数和喷洒量对形态和叶底明显有影响。说明本发明的方式处理有利于提高沉香红茶的综合品质。
[007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