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多功能叉车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7:4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叉车 多功能


1.本实用新型属于叉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叉车。


背景技术:

2.叉车是厂房搬运车辆,用于对成件托盘货物进行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作业的各种轮式搬运车辆,然现有叉车存在诸多不足,如多数叉车上未安装测速或测角度的结构;如因叉车本身尺寸的原因,用于使门架中前移架移动的油缸只能使用一个,导致行程较短,已无法满足多数新厂房的需求;再如,叉车上门架与车架之间、外门架与内门架之间等时常需要对这些间距进行调整,常规的垫片调整方式因叉车空间的原因操作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叉车,以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5.一种多功能叉车,包括车架、门架及前轮,所述前轮通过轮辋一侧连接的驱动马达进行转动、且所述驱动马达通过转向结构安装在所述车架上,所述门架包括前移架,所述转向结构包括回转支承和转向支架,所述转向支架设于所述前轮的上方,所述多功能叉车还包括:
6.测速结构,连接在所述轮辋的另一侧上、且与所述转向支架相连接,用于进行测速;
7.角度测量结构,设于所述回转支承的中心孔内、且与所述车架相连接,用于进行角度测量;
8.滑块调节结构,用于叉车中相对移动的两个结构架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
9.双油缸结构,其一端固接在车架上、且另一端与所述前移架相连接,用于提高所述前移架的移动行程。
10.进一步地,所述测速结构和角度测量结构均包括测量器和与测量器连接的安装件;
11.所述测速结构的测量器连接在所述轮辋的另一侧上、且可与所述前轮同步转动,所述测速结构的安装件与所述转向支架固接;
12.所述角度测量结构设于所述回转支承的中心孔内,所述角度测量结构的测量器连接在所述转向支架上、且可与所述转向支架同步转动,所述角度测量结构的安装件固接在所述车架的车架腿上。
13.进一步地,所述测速结构的测量器为增量编码器,且所述安装件包括过渡盘、编码器连接架及连接板,所述过渡盘固接在所述轮辋上,所述增量编码器固接在所述编码器连接架上、且其转子穿过所述编码器连接架与所述过渡盘相连接,所述编码器连接架延伸至所述前轮外、且与所述连接板相连接,所述连接板竖向设置且与所述转向支架相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编码器连接架为一端开口的圆筒结构、且其另一端设有便于增量
编码器的转子穿出的通孔,所述圆筒结构上靠近于开口的一端的外缘上延伸出一圆环型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编码器连接架的限位孔,所述圆环型板固接在所述限位孔内;所述限位孔上连接有对编码器连接架的开口进行盖合的外盖板
15.进一步地,所述角度测量结构的测量器为绝对值编码器,且所述安装件包括联轴器、编码器支架及固定盖板,所述联轴器固接在所述转向支架上,所述绝对值编码器连接在所述编码器支架上、且其转子穿过所述编码器支架连接在所述联轴器上,所述车架腿上对应于所述回转支承的中心孔设有一安装孔,所述编码器支架连接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固定盖板连接在所述安装孔内、且盖合在所述编码器支架上。
16.进一步地,所述滑块调节结构设于两个结构架之间,且包括依次并排设置的连接块、导向块及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导向块相固接,所述导向块上设有导向孔,所述连接块朝向所述导向块的侧面上固接有与所述导向孔对应的导向销轴,所述连接块上连接有对导向块进行顶进使导向块沿导向销轴的轴线方向进行移动的顶进螺栓,所述导向块与所述连接块之间通过一松紧螺栓进行连接,所述连接块固接在其中一个结构架上、且相对应的滑块紧贴于另一个结构架。
17.进一步地,所述双油缸结构包括相互连接且平行设置的两个油缸和沿所述两个油缸的长度方向进行设置的两个连接油管,所述两个油缸的两个伸缩端分别与所述车架和所述前移架相固接、且两个伸缩端的伸缩方向相反,所述连接油管的两端分别靠近于所述油缸的两端,所述两个连接油管沿其长度方向的同一端分别连接所述两个油缸上、且每个连接油管的两端分别对接在两个油缸上。
18.进一步地,所述两个油缸上设有两个油口接头,所述两个油口接头安装在其中一个油缸的两端上或安装在所述两个油缸的同一端上。
19.进一步地,所述转向结构还包括转向油缸、固定支架及连接销轴,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上下设置且平行所述车架的车架腿的横向板的两个横向连接板,所述两个横向连接板固接在所述车架腿上,所述转向油缸的伸缩端通过前销轴连接在所述转向支架上,所述横向板上加工有一安装孔,所述连接销轴连接在所述安装孔上且以竖向方式连接在所述两个横向连接板上,所述转向油缸的固定端设于两个横向连接板之间且连接在所述连接销轴上。
20.有益效果:
21.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在轮辋外一侧上的测速结构对叉车速度进行测量、且测速结构连接在转向支架上,可实现测速结构与前轮同步转向;
2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于回转支承内且连接在车架内的角度测量结构实现对叉车转向角度的测量,因设于回转支承内,不需要叉车额外的安装空间,且可从车架的车架腿上方直接进行安装,不仅测量精确、结构简单,而且安装和拆卸方便;
23.本实用新型通过滑块调节结构中的导向块、导向销轴及顶进螺栓实现对两个结构架之间的间隙调节,其使用的滑块对两个结构架之间的相对移动不造成影响;
24.本实用新型通过双油缸结构可使前移架的移动行程在现有油缸的基础上增加一倍,且无需调整叉车的结构空间。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测速结构未组装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图2组装后的剖面图;
2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角度测量结构未组装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图4组装后的剖面图;
30.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滑块调节结构在内门架与外门架之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1.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双油缸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2.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转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3.图中:10、车架;11、横向板;20、门架;21、前移架;22、内门架;23、外门架;30、前轮;31、驱动马达;32、轮辋;40、转向结构;41、回转支承;42、转向支架;43、转向油缸;44、固定支架;441、横向连接板;45、连接销轴;46、前销轴;50、测速结构;51、增量编码器;52、过渡盘;53、编码器连接架;54、连接板;55、圆环型板;56、外盖板;60、角度测量结构;61、绝对值编码器;62、联轴器;63、编码器支架;64、固定盖板;65、编码器固定块;70、滑块调节结构;71、连接块;72、导向块;73、滑块;74、导向销轴;75、顶进螺栓;76、松紧螺栓;80、双油缸结构;81、油缸;82、连接油管;83、油口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结构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叉车为在现有叉车结构的基础上,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调整:(1)增加测速结构和角度测量机构;(2)叉车中相对移动的结构架,如内门架与货叉架之间、门架与车架之间、以及内门架与外门架之间,针对上述结构架之间的间距调整方式进行改进,从现有的侧滚轮加垫片方式改进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滑块调节方式;(3)对现有前移架的油缸结构改进为双油缸结构;(4)对现有前轮的转向结构进行改进,以便于安装和拆卸。具体内容如下:
36.如图1所示,所述一种多功能叉车包括车架10、门架20、前轮30、转向结构40、测速结构50、角度测量结构60、滑块调节结构70以及双油缸结构80。其中,所述前轮通过轮辋32一侧连接的驱动马达31进行转动、且所述驱动马达通过所述转向结构40安装在所述车架10上,所述门架包括前移架21,所述转向结构包括回转支承41和转向支架42,其中,所述转向支架设于所述前轮的上方。
37.以下针对上述所说的四个方面一一进行说明:
38.改进第一方面:所述测速结构和角度测量结构均包括测量器和与测量器连接的安装件,结合图2

图4及图8对这一方面进行说明。
39.其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测速结构的测量器为增量编码器51,如图8所示,其连接在所述轮辋的另一侧上、且可与所述前轮同步转动,以实现对速度的测量;所述测速结构的安装件与所述转向支架固接,以此可实现测速结构与所述转向支架和前轮同步进行转向。
40.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测速结构的安装件包括过渡盘52、编码器连接架53及连接
板54,其中,所述过渡盘固接在所述轮辋的另一侧上,所述增量编码器固接在所述编码器连接架上、且其转子穿过所述的编码器连接架与所述过渡盘相连接,所述编码器连接架从轮辋处向外延伸至所述前轮外、且与所述连接板相连接,所述连接板竖向设置且与所述转向支架相连接,由此所述编码器连接架和连接板通过转向支架进行固定,所述增量编码器通过编码器连接架进行固定,即可实现增量编码器的转子与前轮同步进行转动,以实现测量,且在前轮转向时通过编码连接器和连接板同步与前轮进行转向。
41.为避免杂物对安装的增量编码器造成损坏和便于组装,所述编码器连接架优选采用一端开口的圆筒结构、且其另一端设有便于增量编码器的转子穿出的通孔,所述圆筒结构朝向前轮外侧、且开口方向与所述前轮的轴线方向相同,为便于编码器连接架与连接板的连接,在所述圆筒结构上靠近于开口的一端的外缘上延伸出一圆环型板45,同时在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编码器连接架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从外到内分成直径减小的两个部分,直径较小的部分与所述圆筒结构的外径一致,直径较大的部分与所述圆环形板的外径一致,如此将圆筒结构卡接在所述限位孔内并通过紧固件将圆环形板连接在所述限位孔内,如此实现了将圆筒结构安装在连接板上。
42.同时所述连接板上连接有对编码器连接架的开口进行封闭的外盖板56,所述外盖板可与限位孔直径较大的部分的直径一致,如此将外盖板安装在所述限位孔内;或所述外盖板的直径大于所述限位孔的最大直径,将外盖板直接盖合在所述限位孔上。上述两种方式即可实现对编码器连接架的开口进行封闭,已达到对增量编码器的防护。
43.测速结构的组装:将过渡盘固接在轮辋上,增量编码器安装在编码器连接架内,将编码器连接架嵌接在所述连接板的限位孔内并进行固定,将增量编码器的转子连接在过渡盘上,将外盖板固定在限位孔上,最后将连接板与转向支架固接,完成组装。
44.其中,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角度测量结构设置于所述回转支承的中心孔内,所述角度测量结构的测量器为绝对值编码器61,所述绝对值编码器连接在所述转向支架上、且可与所述转向支架同步转动,所述角度测量结构的安装件固接在所述叉车车架腿上。
45.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角度测量结构的安装件包括联轴器62、编码器支架63及固定盖板64,在转向支架上加工一凹槽,所述联轴器安装在所述凹槽上,所述绝对值编码器连接在所述编码器支架上、且其转子穿过所述编码器支架连接在所述联轴器上,在所述叉车车架腿上对应于所述回转支承的中心孔设有一安装孔,所述编码器支架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由此编码器支架将绝对值编码器的本体部分与所述叉车的车架腿进行固定、其转子部分通过联轴器与所述转向支架同步运动,以此达到测量角度的目的。上述中,所述绝对值编码器通过至少两个编码器固定块65固定于所述编码器支架内。
46.为避免杂物对绝对值编码器造成的损坏和便于组装,所述编码器支架优选采用一端开口的圆筒结构,所述开口方向竖向朝上,所述圆筒结构中设置开口的一端的外缘上沿圆筒结构的周向延伸有一圆环板,所述安装孔从上到下分成直径依次减少的三个部分,靠近回转支承的部分与所述圆筒结构的直径一致,中间部分与所述圆环板的外径一致,最上部分与所述固定盖板的外径一致,如此所述圆筒结构可直接套在安装孔中,再通过紧固件使圆环板固定所述安装孔内;最后将固定盖板嵌接在安装孔中直径最大部分上,且将所述固定盖板的上端面与所述叉车车架腿的上端面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以此避免对车架腿的使用造成影响。
47.角度测量结构的组装:根据回转支承中心孔所在位置,对车架腿进行加工,在对转向支架进行加工,将联轴器安装在转向支架上,将绝对值编码器安装在所述编码器支架上,再将绝对值编码器的转子连接在联轴器上,此时,编码器支架嵌接在所述安装孔上,通过紧固件对圆环板进行连接,最后将固定盖板嵌接在安装孔上,以此完成角度测量结构的安装。
48.改进第二方面:结合图1和图6对这一方面进行说明:
49.如图6所示,所述滑块调节结构70用于叉车中相对移动的两个结构架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所述滑块调节结构设于两个结构架之间,以下以内门架与外门架之间的调节为例进行说明。
50.所述滑块调节结构设于外门架23和内门架22之间,包括依次并排设置的连接块71、导向块72及滑块73,其中所述滑块优选采用金属铜材质,所述滑块通过紧固螺栓与所述导向块固接在一起。
51.其中,在所述导向块上设有两个导向孔,同时所述连接块上朝向所述导向块的侧面上固接有与所述两个导向孔相对应的两个导向销轴74,如此,所述导向块对应于所述连接块可发生相对移动,如此,进一步地,在所述连接块上连接有对导向块进行顶进以使所述导向块沿所述导向销轴的轴线方向进行移动的顶进螺栓75,以此通过顶进螺栓与导向块的接触促使导向块的移动。
52.其中,所述连接块固接在所述外门架或内门架上、且相对应的滑块紧贴于内门架或外门架,如图6所示,所述连接块固接在所述外门架上,所述滑块紧贴于所述内门架,在所述外门架上设有四个小螺孔,所述连接块通过四个小螺孔上的四个螺栓固接在所述外门架上;同时在所述外门架上设有两个调节孔,所述顶进螺栓设有两个,所述两个顶进螺栓与调节孔相对应,穿过调节孔对顶进螺栓进行拧紧与松开,以此实现对顶进螺栓的调节,为实现顶进螺栓的顶进,所述顶进螺栓的长度需大于所述连接块的宽度。
53.其中,因所述导向块与所述连接块之间可相对移动,如此,在无需进行调节时,所述导向块可能会从导向销轴上掉落或者在导向销轴发生位移,对此,在所述外门架上再设置一松紧螺孔,在所述松紧螺孔上连接有一可穿过所述连接块且连接在所述导向块上的松紧螺栓76。
54.调节过程:
55.按照上述结构进行安装,当需要进行调节,先松开所述松紧螺栓,通过对顶进螺栓的调节,对导向块与连接块之间的间隙进行调整,如此使导向块上的滑块发生移动,如此对外门架与内门架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调整完成后重新紧固所述松紧螺栓。
56.改进第三方面:以下结合图1和图7对这一方面进行说明。
57.如图7所示,所述的双油缸结构包括两个油缸81、两个连接油管82及两个油口接头83,为实现两个油缸内的活塞杆同步进行伸出和收缩,需对两个油缸、两个连接油管、以及两个油口接头的结构关系进行优化设计,具体如下:
58.其中,所述两个油缸相互连接且相互平行设置,所述两个油缸采用相同的尺寸、且两端进行对齐,以焊接方式将两个油缸连接在一起,所述两个油缸的两个伸缩端分别与叉车的车架10和叉车的门架20相固接、且两个伸缩端的伸缩方向相反。
59.其中,所述两个连接油管均沿所述两个油缸的长度方向进行设置,所述连接油管的两端分别靠近于所述两个油缸的两端,且所述两个连接油管沿其长度方向的同一端分别
连接所述两个油缸上,同时每个连接油管的两端分别对接在所述两个油缸上,由此通过两个连接油管将两个油缸连接起来,并形成两个油路。
60.其中,根据两个油路,将所述两个油口接头安装在其中一个油缸的两端上或者安装在所述两个油缸的同一端上,图7中为将两个油口接头分别安装在其中一个油缸的两端;以图7中两个油缸分上下油缸为例进行说明,两个油口接头分别对应活塞杆的伸出油口接头和收缩油口接头,当压力油从伸出油口接头进油时,压力油进入上油缸内,对上油缸的活塞杆进行驱动,此时,压力油进入上油缸的同时沿连接油管进入下油缸内,同步对下油缸的活塞杆进行驱动,因连接油管的结构设计,此时上下油缸的活塞杆的伸出方向相反,如此可在叉车内形成两倍行程的移动;同理,当上下油缸的活塞杆处于伸出状态,需要收缩时,压力油从收缩油口接头进入,进入上油缸的压力油使活塞杆收缩,同时进入上油缸的压力油沿连接油管进入下油缸内,促使下油缸的活塞杆收缩。
61.如图7所示,所述两个油缸的两个活塞杆的其中一个的顶端带有螺纹,可以螺纹方式与所述叉车车架相固接;同时,另一个活塞杆的顶端带有圆孔,在所述叉车门架的前移架21上可安装一连接架,可以销轴方式将活塞杆连接在所述连接架上,如此实现活塞杆与前移架相固接。
62.改进第四方面:以下结合图1和图8对这一方面进行说明。
63.所述转向结构对叉车的前轮进行转向,所述前轮设有两个,所述转向结构对应设有两个,所述转向结构均使用转向油缸进行驱动转向、且所述两个转向结构的进出油方式通过油路系统控制,以达到两个前轮同步转向的目的。
64.如图8所示,所述转向结构包括转向支架42、回转支承41、转向油缸43、固定支架44、连接销轴45以及前销轴46,其中,所述转向油缸采用两端均带有销孔的长筒油缸。其中,所述转向结构连接在所述叉车的车架腿上,所述车架腿包括一横向板11,所述回转支撑横向设于所述前轮的上方且固接在所述横向板的下端面上,所述转向支架设于所述回转支承下方且固接在所述回转支承上,所述转向支架包括与所述回转支承相连接的横架和设于所述前轮的一侧且与所述驱动马达相连接的竖架,所述竖架固接在所述横架上,以此,完成驱动马达、转向支架及车腿架之间的连接。
65.其中,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上下设置且平行于所述横向板11的两个相互平行的横向连接板441,所述两个横向连接板固接在所述叉车车架腿的侧面上,所述转向油缸设于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转向支架之间,且所述转向油缸的伸缩端通过所述前销轴46连接在所述横架的一角端上,所述连接销轴以竖向方式连接在所述两个横向连接板上,所述转向油缸的固定端设于两个横向连接板之间且安装在所述连接销轴上,如此,完成转向油缸、固定支架及转向支架的连接。
66.进一步地,在所述叉车车架腿的横向板对应于固定支架的位置处加工有一安装孔,所述连接销轴连接在所述安装孔上且以竖向方式穿过处于上层的横向连接板,所述连接销轴的下端连接在下层的横向连接板上,即在所述两个横向连接板上均设有一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安装孔相对应,由此在安装时,将转向油缸固定端的销孔对准连接孔,所述连接销轴从车架腿上方穿过安装孔和连接孔,最后在车架腿上将连接销轴连接在连接销轴即可,如此,即可实现安装方便、拆卸简单的目的。
67.在本实用新型中,为加强横架与竖架之间的连接强度,在所述竖架上连接有设于
所述横架的下方且与所述横架相固接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可设置多个,且与所述横架之间优选采用倾斜连接,以避免与前轮相接触;其次,为加强固定支架与车架腿的连接强度,在所述两个横向连接板的侧面上固接有一与所述叉车车架腿相固接的加固板,所述加固板与所述叉车车架腿的横向板和侧边均相连接。
68.转向原理:转向油缸的活塞杆通过前销轴46与转向支架42相连,前轮安装在转向支架上,转向支架通过回转支承41连接到车架腿上,转向支架通过回转支承可与车架腿进行自由转动;转向油缸的缸筒通过连接销轴45与固定支架44相连,固定支架焊接在车架腿上;实际前轮需要转动时,通过供给转向油缸压力油使活塞杆伸出,推动转向支架转动,即带动前轮进行转动,此时转向油缸通过连接销轴在两个横向连接板之间摆动。
6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简洁明了,本实用新型用以上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仅仅用于描述本实用新型,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