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纺织细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9-15 00:0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细纱 纺织 装置

技术特征:
1.一种纺织细纱装置,包括发生筒(1)、换气机构(2)、视距机构(3)、滚纱装置(4)和浮纱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生筒(1)上加工有两个入纱孔和一个出纱孔,所述发生筒(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换气机构(2),所述发生筒(1)内壁设置有视距机构(3),所述视距机构(3)与滚纱装置(4)相连,所述滚纱装置(4)与浮纱装置(5)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细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机构(2)包括壳体(2

1)、通气筒(2

2)、换气筒(2

3)、吸气筒(2

4)、吸气管(2

5)、换气材料(2

6)、连接块(2

7)、转动杆(2

8)、连杆(2

9)、转轴一(2

10)、转轴二(2

11)、转轴三(2

12)、转齿一(2

13)、转轮一(2

14)、转动电机(2

15)、转轮二(2

16)、轮带一(2

17)、转齿二(2

18)、转轴四(2

19)、转轮三(2

20)、转轮四(2

21)和轮带二(2

22);所述发生筒(1)上加工有进汽槽,所述发生筒(1)上端设置有壳体(2

1),所述壳体(2

1)上加工若干组个筒孔,每个所述筒孔内设置有通气筒(2

2),所述通气筒(2

2)与单向阀相连,所述通气筒(2

2)还与换气筒(2

3)相连通,所述换气筒(2

3)的底端连通有吸气筒(2

4),所述吸气筒(2

4)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吸气筒(2

4)穿过壳体(2

1)与吸气管(2

5)连通,三个所述吸气管(2

5)设置不同方向,所述换气筒(2

3)内设置有两个换气材料(2

6),每组所述换气材料(2

6)与连接块(2

7)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2

7)上设置有转动杆(2

8),相邻的两个所述转动杆(2

8)两两一组,每组所述转动杆(2

8)均设置在连杆(2

9)上,所述转轴一(2

10)、若干组所述转轴二(2

11)、所述转轴三(2

12)均与连杆(2

9)相连,所述转轴一(2

10)上设置有转齿一(2

13)和转轮一(2

14),所述转轴一(2

10)与转动电机(2

15)相连,所述转动电机(2

15)与壳体(2

1)固定连接,所述转轮一(2

14)与转轮二(2

16)之间通过轮带一(2

17)相连,所述转轮二(2

16)设置在转轴二(2

11)上,所述转齿一(2

13)与转齿二(2

18)相啮合,所述转齿二(2

18)设置在转轴四(2

19)上,所述转轴四(2

19)设置在壳体(2

1)内,所述转轴二(2

11)与转轮三(2

20)相连,所述转轮三(2

20)与转轮四(2

21)通过轮带二(2

22)相连,所述转轮三(2

20)设置在转轴三(2

12)上。3.根据权利要求1述的一种纺织细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距机构(3)包括传动电机(3

1)、固定壳(3

2)、齿轮一(3

3)、齿条一(3

4)、齿轮二(3

5)、视距轴一(3

6)、齿轮三(3

7)、视距轴二(3

8)、铰接板(3

9)、铰杆(3

10)和驱动杆(3

11);所述传动电机(3

1)设置在发生筒(1)内,所述传动电机(3

1)的主轴穿过固定壳(3

2)与齿轮一(3

3)键连接,所述齿轮一(3

3)与齿条一(3

4)相啮合,所述齿轮一(3

3)还与齿轮二(3

5)相啮合,所述齿轮二(3

5)与视距轴一(3

6)相连,所述齿轮二(3

5)与齿轮三(3

7)相啮合,所述齿轮三(3

7)与视距轴二(3

8)相连,所述齿轮三(3

7)也与齿条一(3

4)相啮合,所述齿条一(3

4)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铰接板(3

9),每块所述铰接板(3

9)上均与两组铰杆(3

10)相连,所述铰杆(3

10)设置在驱动杆(3

11)上,所述驱动杆(3

11)与滚纱装置(4)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细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纱装置(4)包括驱动电机(4

1)、固定板架(4

2)、传动杆一(4

3)、传动块一(4

4)、传动杆二(4

5)、传动块二(4

6)、传动杆三(4

7)和滚纱板(4

8);所述驱动电机(4

1)穿过固定板架(4

2)与传动杆一(4

3)相连,所述固定板架(4

2)与驱动杆(3

11)相铰接,所述传动杆一(4

3)与传动块一(4

4)相铰接,所述传动块一(4

4)在传动杆二(4

5)的滑槽一内滑动,所述传动杆二(4

5)的一端与固定板架(4

2)相铰接,所述传动杆二(4

5)的另一端与传动块二(4

6)相铰接,所述传动块二(4

6)与传动杆三(4

7)的滑槽二滑动连接,所述传动杆三(4

7)与滚纱板(4

8)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细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纱装置(5)包括连接电机(5

1)、安装壳体(5

2)、浮纱丝杠(5

3)、丝杠螺母(5

4)、铰板(5

5)、杆筒(5

6)、角球杆(5

7)、驱动板(5

8)、限制框(5

9)、环块(5

10)和浮纱叶(5

11);所述连接电机(5

1)穿过安装壳体(5

2)与浮纱丝杠(5

3)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浮纱丝杠(5

3)与丝杠螺母(5

4)螺纹连接,所述丝杠螺母(5

4)上铰接有若干组铰板(5

5),每组铰板(5

5)还与杆筒(5

6)的一端铰接,所述杆筒(5

6)的另一端套接有角球杆(5

7),所述角球杆(5

7)与驱动板(5

8)球铰接,每组驱动板(5

8)的两侧与限制框(5

9)活动连接,相邻的两组所述限制框(5

9)之间通过环块(5

10)相连,所述环块(5

10)与安装壳体(5

2)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板(5

8)上还设置有浮纱叶(5

11)。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纺织细纱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纺织细纱装置,解决了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821316661.5中热气在原有气体的混合时间会降低细纱的效率,且细纱方式有细纱不均匀的可能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发生筒;发生筒上加工有两个入纱孔和一个出纱孔,发生筒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换气机构,发生筒内壁设置有视距机构,视距机构与滚纱装置相连,滚纱装置与浮纱装置相连;通过换气机构将内部原有气体排出,加快蒸汽进入从而提高细纱装置预热效率,根据细纱程度调节视距结构,也是调节滚纱装置和浮纱装置的位置,滚纱装置采用滚动方式将纱线加工至所需尺寸,相比于抻拉,这种方式更加均匀,且浮纱装置将纱线的浮纱加工,使后续的工序效果更强。果更强。果更强。


技术研发人员:崔国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崔国廷
技术研发日:2021.07.16
技术公布日:2021/9/1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