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纤维梳理机构、无纺布制造设备、纤维网及吸收制品的制作方法

2021-08-27 11:0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纤维 无纺布 梳理 制造设备 吸收
纤维梳理机构、无纺布制造设备、纤维网及吸收制品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纤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纤维梳理机构、无纺布制造设备、纤维网及吸收制品。



背景技术:

随着卫生吸收制品的发展,人们对卫生吸收制品的穿戴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这类吸收制品主要由含有纤维网的无纺布制成。当纤维网的纤度越小,所制成的无纺布的皮肤触感越细腻且越滑爽。

通常,纤维梳理机构是制造纤维网的关键机构。传统技术中所制造的纤维网的纤度在1.2d(旦)或大于1.2d。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纤维梳理机构、无纺布制造设备、纤维网及吸收制品。

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纤维梳理机构,包括:粗梳理的辊组及细梳理的辊组。所述细梳理的辊组设于所述粗梳理的辊组的下游,所述细梳理的辊组包括:细梳理的主辊、至少一组第一副辊组及至少一组第二副辊组。所述第一副辊组包括:第一工作辊,用于与所述细梳理的主辊相配合进行纤维的梳理,所述第一工作辊的辊面设有多个第一齿;及第一剥取辊,所述第一剥取辊设于所述第一工作辊的上游。所述第二副辊组,设于所述第一副辊组的下游,包括:第二工作辊,用于与所述细梳理的主辊相配合进行纤维的梳理,所述第二工作辊的辊面设有多个第二齿;及第二剥取辊,所述第二剥取辊设于所述第二工作辊的上游。其中,所述多个第一齿的齿密度小于所述多个第二齿的齿密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的齿密度的范围为330-350个/平方英寸,所述第二齿的齿密度为370-390个/平方英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二齿的齿间距小于所述多个第一齿的齿间距,优选地,所述多个第二齿的齿间距小于或等于2.1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二齿的前角大于所述多个第一齿的前角,优选地,所述多个第二齿的前角大于或等于6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副辊组的数量等于或大于3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剥取辊的辊面的转速和所述第二工作辊的辊面的转速的比值小于或等于4;所述细梳理的主辊的转速和所述第二剥取辊的转速的比值小于或等于6.8;所述第二工作辊的辊面的线速为80米/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剥取辊的辊面上设有第三齿,所述第二剥取辊的辊面上设有第四齿,所述细梳理的主辊的辊面上设有第五齿,其中,所述第一齿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二齿和所述第五齿的倾斜方向相同,所述第一齿的所述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三齿和所述第四齿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工作辊的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一剥取辊、所述第二工作辊、所述第二剥取辊的转动方向相同,所述第一工作辊的所述转动方向与所述细梳理的主辊的转动方向相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纤维梳理机构还包括第一收集辊组和第二收集辊组。所述第一凝聚辊组包括:上道夫,与所述细梳理的主辊相配合;第一凝聚辊,与所述上道夫相配合;第二凝聚辊,与所述第一凝聚辊相配合;及剥取辊,与所述第二凝聚辊相配合。所述第二收集辊组设于所述第一收集辊组的下游,所述第二凝聚辊组包括:下道夫,与所述细梳理的主辊相配合;第三凝聚辊,与所述下道夫相配合;第四凝聚辊,与所述第三凝聚辊相配合;及剥取辊,与所述第四凝聚辊相配合。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由本申请任意一实施例提供的纤维梳理机构梳理的纤维网,所述纤维网的纤维纤度小于或等于0.8d。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至少包含由本申请任意一实施例提供的纤维网的吸收制品。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包括本申请任意一实施例提供的纤维梳理机构的热风无纺布制造设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纤维梳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各辊的辊面上的齿在周向方向上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各辊的辊面上的单个齿在纵轴方向上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中所用的术语“主”、“副”、“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或“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除非另有明确定义,本申请中当一元件被称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设于另一个元件,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

除非另有明确定义,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上游”、“下游”仅用于描述元件在纤维输送方向上的相对定位,而并非对该元件的前端或后端的限制。

如前所述,在传统技术中,纤维梳理机构梳理出的纤维网的纤度均大于1.2d。这是因为,为了得到更小的纤度,通常将工作辊上的齿条的齿密度设计得越大。但是,增大齿密后,通常齿条对纤维的握持力也会增加。当握持力增加到超过纤维强度时,就会拉断纤维,使转移效果下降。此外,齿条间也会由此充塞杂质,导致最后的纤维网破洞和纤维结,影响纤维网的质量。

基于此,发明人发现亟需要一种更好的技术方案。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请参照图1,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纤维梳理机构。该纤维梳理机构包括粗梳理的辊组和细梳理的辊组,其中细梳理的辊组设于所述粗梳理的辊组的下游。粗梳理的辊组用于对输入的纤维(即未梳理的初始纤维)进行粗梳理,细梳理的辊组用于对粗梳理后的纤维进行进一步的细梳理,以得到具有更小纤度的纤维。

在本实施例中,粗梳理的辊组包括粗梳理的主辊5和粗梳理的副辊组。粗梳理的副辊组可与粗梳理的主辊5相配合以将输入的未处理过的纤维进行粗梳理。在本实施例中,粗梳理的副辊组的数量是3组,但是可以理解的是,粗梳理的副辊组的数量也可以是1组、2组、4组或其它数量,本申请对此并不作特别限定。

粗梳理的副辊组可以包括粗梳理的工作辊6和粗梳理的剥取辊8。粗梳理的工作辊6与粗梳理的主辊5相配合对粗梳理的主辊5上的部分纤维进行重复粗梳理。粗梳理的剥取辊8与粗梳理的工作辊6相配合以剥取粗梳理的工作辊6上的纤维,然后再通过与粗梳理的主辊5相配合将剥取下来的纤维传输(即凝聚)回粗梳理的主辊5,从而达到纤维粗梳理及纤维转移的目的。每一组粗梳理的副辊组都会对粗梳理的主辊5上的部分纤维进行一次或多次粗梳理。

下面将参照图2和图3将进一步说明各辊上的齿形的结构。

图2示出了辊上的齿的沿着所述辊的周向方向的截面示意图。所述齿具有齿基和齿尖。齿尖设于所述齿基上,且齿尖倾斜地朝向一侧延伸。相邻两个齿尖的的尖端之间的距离为齿距p。齿尖朝向齿基一侧的侧面与齿基的水平面形成前角a。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齿尖倾斜地朝向一侧延伸是指布置在辊上的齿沿着一特定方向倾斜,例如,沿顺时针方向倾斜,或沿逆时针方向倾斜。

图3示出了辊上的齿的沿着所述辊的纵轴方向的截面示意图。所述齿的齿基的底面的宽度为基厚t。所述齿的齿基的底面到所述齿尖的尖端的距离为齿高h。

请继续参照图1,粗梳理的工作辊6的辊面、粗梳理的剥取辊8的辊面以及粗梳理的主辊5的辊面上均可以以阵列的方式设有齿。粗梳理的工作辊6的齿的齿高大于粗梳理的主辊5的齿高,粗梳理的工作辊6的齿的齿距小于粗梳理的主辊5的齿距。粗梳理的工作辊6的齿的前角所朝向的方向与粗梳理的主辊5的前角朝向的方向相反,且粗梳理的工作辊6的齿的前角小于粗梳理的主辊5的前角。粗梳理的工作辊6的基厚小于粗梳理的剥取辊8的基厚。粗梳理的工作辊6的齿的齿密度大于粗梳理的剥取辊8的齿密度。其中,齿密度是指每平方英寸(25.4mm2)中齿的数量。

此外,粗梳理的工作辊6上的齿和粗梳理的剥取辊8上的齿的倾斜方向均为顺时针,而粗梳理的剥取辊8上的齿的倾向方向为逆时针。

如图1中的各辊中的箭头所示的方向为相应的辊的转动方向。在本实施例中,粗梳理的工作辊6和粗梳理的剥取辊8的转动方向均为逆时针,而粗梳理的主辊5的转动方向为顺时针。

在进行纤维梳理时,粗梳理的剥取辊8和粗梳理的工作辊6的线速比可以为5.9。例如,当粗梳理的工作辊6的辊面线速为36米/分时,粗梳理的剥取辊8的辊面的线速则为213米/分。粗梳理的主辊5和粗梳理的工作辊6的线速比可以为27。

本实施例中,粗梳理的辊组还可以包括纤维输入辊组。纤维输入辊组用于将纤维送入粗梳理的主辊5。该纤维输入辊组包括输入导入辊(罗拉)1、刺辊2、用于初步梳理的前置工作辊3和用于初步梳理和转移的前置剥取辊8。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并采用本领域中其他纤维输入辊组来实现与纤维输入辊组的相同的功能,本申请对此不作赘述。

继续参照图1,如上所述,纤维梳理机构还包括细梳理的辊组。在本实施例中,粗梳理的主辊5上的粗梳理后的纤维通过前道夫9和转移辊7被转移至细梳理的主辊10上。在前道夫9的上游还设置有分别与前道夫9和组梳理的主辊5相配合的剥取辊4。该剥取辊4不仅用于剥取还可以减少气流对前道夫9剥取纤维时的影响。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采用其他辊组组合方式将纤维从粗纤维的辊组转移至细纤维的辊组,本申请对此不作特别限定。

细梳理的辊组包括细梳理的主辊10以及3组第一副辊组11和3组第二副辊组12。细梳理的主辊10的辊面上设有多个第五齿。第一副辊组11和第二副辊组12在纤维的传送方向上依次设置,并分别与细梳理的主辊10相配合以对细梳理的主辊10上的纤维进行细梳理。其中第二副辊组12上的齿的齿密度大于第一副辊组11上的齿的齿密度,从而使得第二副辊组12可以将经过第一副辊组11处理过的纤维进一步打散成纤度更小的纤维,以得到更小纤度的纤维(例如,0.8d或小于0.8d的纤维)。

还需要理解的是,细梳理的辊组设置为使得输出的纤维的纤度要小于粗梳理的辊组形成的纤维的纤度。例如,在一实施例中,细梳理的主辊10的齿高设置为小于粗梳理的主辊5的齿高,细梳理的主辊10的齿距设置为小于粗梳理的主辊5的齿距。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知晓如何设置以使得细梳理的辊组输出的纤维的纤度要小于粗梳理的辊组形成的纤维的纤度,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具有不同齿密度的第一副辊组11和第二副辊组12,对纤维进行递进梳理,从而无需大幅增加单个工作辊的齿密度就得到了纤度为0.8d或小于0.8d的纤维,保证了纤维梳理机构的转移效率,保证了纤维网的良品率。此外,分别设置3组第一副辊组11或3组第二副辊组12,多组的重复梳理,进一步提高了超细旦纤维的梳理效果。但是,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中的第一副辊组11或第二副辊组12的数量并非仅限制于3组,其他任意的组数的实施例均属于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具体地,第一副辊组11包括第一工作辊13和第一剥取辊15。第一剥取辊15设于第一工作辊13的上游。第一工作辊13上设有多个第一齿。第一剥取辊15上设有多个第三齿。与上述的粗梳理的辊组类似地,第一工作辊13与细梳理的主辊10相配合对细梳理的主辊10上的纤维进行细梳理。第一剥取辊15与第一工作辊13相配合将第一工作辊13上的纤维剥取下来,然后通过与细梳理的主辊10相配合将剥取下来的纤维传输回细梳理的主辊10,从而达到纤维细梳理的目的。

第二副辊组12包括第二工作辊14和第二剥取辊16。第二工作辊14上设有多个第二齿。第二剥取辊16上设有多个第四齿。第二剥取辊16设于第二工作辊14的上游。第二工作辊14、第二剥取辊16以及细梳理的主辊10的配合方式与前述第一工作辊13、第一剥取辊15以及细梳理的主辊10的配合方式相同,这里不再赘述。第二副辊组12与第一副辊组11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工作辊14上的齿的齿密度大于第一工作辊13上的齿的齿密度,从而使得第二工作辊14的梳理出的纤维的纤度进一步地减小,实现了0.8d或更小纤度的纤维。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齿的基厚大于第五齿的基厚,第一齿的齿高大于第五齿的齿高,第一齿的齿距大于第五齿的齿距,第一齿的前角小于第五齿的前角,第一齿的齿密度小于第五齿的齿密度。例如,第一齿的齿密度可以为330-350个/平方英寸。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齿的基厚和齿高分别与第一齿的基厚和齿高相同,第二齿的齿距小于第一齿的齿距且大于第五齿的齿距(例如第二齿的齿间距小于或等于2.1mm),第二齿的前角大于第一齿的前角且小于第五齿的前角(例如第二齿的前角大于或等于60°),第二齿的齿密度大于第一齿的齿密度且小于第五齿的齿密度,且第二齿的总数量大于第一齿的总数量且小于第五齿的总数量。例如,第二齿的齿密度可以为370-390个/平方英寸。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齿的倾斜方向与第二齿和第五齿的倾斜方向相同,均为顺时针方向。第三齿和第四齿的倾斜方向均为逆时针方向。第一工作辊13的转动方向与第一剥取辊15、第二工作辊14、第二剥取辊16的转动方向相同,均为逆时针方向。第一工作辊13的转动方向与细梳理的主辊10的转动方向相反。

在进行纤维梳理时,第二工作辊14和第二剥取辊16的辊面的线速比可以为2。例如,当第二工作辊14的辊面线速为70米/分时,第二剥取辊16的辊面的线速则为140米/分。细梳理的主辊10和第二工作辊14的辊面的转动速率比可以为6.8,即当第二工作辊14的辊面线速为60米/分时,细梳理的主辊10的辊面的线速为950米/分。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纤维梳理机构还包括第一收集辊组和第二收集辊组。第一凝聚辊组用于转移细梳理的主辊10上的部分上层纤维形成纤维网。第一凝聚辊组包括上道夫16、第一凝聚辊18、第二凝聚辊19及剥取辊20。其中,上道夫16与细梳理的主辊10相配合,以剥取细梳理的主辊10的上层纤维。上道夫16的上游设有剥取辊4,该剥取辊4用于剥取纤维以及减少气流对上道夫16剥取纤维的影响。第一凝聚辊18与上道夫16相配合,第二凝聚辊19与第一凝聚辊18相配合以转移纤维。剥取辊20与第二凝聚辊19相配合以剥取第二凝聚辊19上的纤维以形成并输出纤维网。第二收集辊组设于所述第一收集辊组的下游。类似地,第二凝聚辊组包括下道夫、第三凝聚辊18、第四凝聚辊19及剥取辊20。第二凝聚辊组与第一凝聚辊组的工作方式类似,第二凝聚辊组与第一凝聚辊组的工作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下道夫17的齿高高于上道夫16的齿高,下道夫17的齿距大于上道夫的齿距,下道夫17的齿的前角大于上道夫16的齿的前角,且下道夫17的齿密度大于上道夫16的齿密度。由此,下道夫17可以剥取细梳理的主辊10上更多的纤维,尤其是齿条间的纤维,提高了纤维网的质量和产出效率。此外,采用双道夫来剥取纤维所形成的纤维网,其在物理性质上较为靠近,有利于后续对双层纤维网进行加工形成的双层纤维层稳定性和质量。

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本实施例中采用了双道夫来剥取纤维,但是本申请提供的纤维梳理机构也可以采用单道夫来剥取纤维。

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纤维梳理机构中的各辊上的齿的倾斜方向以及各辊的相对转动方向也可以是其他的组合,而并非仅仅限于上述的实施例。

本申请的各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由上述纤维梳理机构梳理的纤维网,所述纤维网的纤度小于或等于0.8d。

本申请的各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至少包含由本申请任意一实施例提供的纤维网的吸收制品,所述吸收制品包括但不限于,卫生巾,尿裤,拉拉裤,垫子等。

本申请的各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括本申请任意一实施例提供的纤维梳理机构的热风无纺布制造设备。所述制造设备包括:纤维开松机构,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纤维梳理机构,铺网成布机构,纤维热风粘合机构,收卷机构,分切机构等。发明人经实验发现,使用的本申请的纤维网的热风无纺布的柔软度提升约30%,滑爽度提升35%,棉结减少50%。该热风无纺布可以用于,但不限于卫生巾,尿裤,拉拉裤,垫子等的面层、腰围、侧边和背层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