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有回弹缓冲冲击功能的汽配锂电冲击扳手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0:4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扳手 冲击 回弹 缓冲 汽配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冲击扳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回弹缓冲冲击功能的汽配锂电冲击扳手。


背景技术:

2.扳手是一种常用的安装与拆卸工具,是利用杠杆原理拧转螺栓、螺钉、螺母和其他螺纹紧持螺栓或螺母的开口或套孔固件的手工工具,扳手通常用碳素或合金材料的结构钢制造,随着技术的发展,板手的形式变得多种多样,这其中就包括冲击扳手。
3.冲击电动扳手,是具有旋转带切向冲击机构的电板手,工作时对操作者的反作用扭矩小,在汽配领域,冲击电动扳手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对汽车进行维修保养时,经常需要拧位于车底的螺栓,而车底的空间有限,需要将汽车抬起或维修人员钻到车底才可使用冲击电动扳手进行操作,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回弹缓冲冲击功能的汽配锂电冲击扳手,通过设置转换机构将固定在动力轴一端的传动头塞入车底,利用镜筒及其内部的折射镜折射光线,观察车底的情况,而后利用动力轴驱动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转动,进而使得传动轴转动,带动传动头顶部的连接杆和套筒转动,完成拧动车底螺栓的操作,无需维修人员钻入车底或将汽车抬起,更加方便快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车底的空间有限需要将汽车抬起或维修人员钻到车底才可使用冲击电动扳手拧动车底的螺栓十分不便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回弹缓冲冲击功能的汽配锂电冲击扳手,包括外壳和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设在外壳一侧,所述外壳另一侧设有转换机构;
6.所述转换机构包括传动头,所述传动头设在外壳一侧,所述传动头内部底端设有传动轴并与传动轴一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传动轴另一端延伸至传动头顶端,所述传动轴外端固定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一侧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所述传动头内部设有齿轮轴,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设在齿轮轴一端,所述齿轮轴另一端延伸至传动头一侧,所述传动头顶端和一侧均设有固定座,两个所述固定座分别固定设在传动轴一端和齿轮轴另一端,所述传动头一侧固定设有镜筒,所述镜筒一端延伸至外壳顶端,所述镜筒两端均镶嵌有镜片,所述镜筒内部设有两个折射镜,两个所述折射镜分别设在镜筒的两个拐角处,所述折射镜外端与镜筒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内部底端固定设有电机,所述外壳和传动头之间设有动力轴,所述动力轴设在镜筒底部,所述动力轴一端延伸至外壳内部并与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动力轴另一端延伸至其中一个固定座内部并与固定座通过螺栓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减震机构包括手柄,所述手柄固定设在外壳一侧,所述手柄一端延伸至外壳顶部,所述手柄外端固定设有橡胶套。
8.进一步地,所述手柄顶端固定设有按钮,所述按钮与电机电性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镜筒一端与橡胶套外端相接触,所述外壳顶部设有套环,所述套环套设在镜筒和橡胶套外端。
10.进一步地,所述传动头顶部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固定设有套筒,所述连接杆另一端延伸至另一个固定座内部并与固定座通过螺栓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传动头另一侧固定设有照明灯,所述照明灯外端固定设有两个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一端与传动头外端固定连接。
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转换机构将固定在动力轴一端的传动头塞入车底,利用镜筒及其内部的折射镜折射光线,观察车底的情况,而后利用动力轴驱动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转动,进而使得传动轴转动,带动传动头顶部的连接杆和套筒转动,完成拧动车底螺栓的操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维修人员钻入车底或将汽车抬起,更加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15.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正视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剖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2中a部放大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2中b部放大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座立体图;
21.图中:1外壳、2按钮、3套环、4橡胶套、5手柄、6传动轴、7传动头、8固定座、9连接杆、10套筒、11动力轴、12镜筒、13电机、14第一锥齿轮、15齿轮轴、16第二锥齿轮、17镜片、18折射镜。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参照说明书附图1

5,该实施例的一种具有回弹缓冲冲击功能的汽配锂电冲击扳
手,包括外壳1和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设在外壳1一侧,所述外壳1另一侧设有转换机构;
24.所述转换机构包括传动头7,所述传动头7设在外壳1一侧,所述传动头7内部底端设有传动轴6并与传动轴6一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传动轴6另一端延伸至传动头7顶端,所述传动轴6外端固定设有第二锥齿轮16,所述第二锥齿轮16一侧设有第一锥齿轮14,所述第一锥齿轮14与第二锥齿轮16相啮合,所述传动头7内部设有齿轮轴15,所述第一锥齿轮14固定设在齿轮轴15一端,所述齿轮轴15另一端延伸至传动头7一侧,所述传动头7顶端和一侧均设有固定座8,两个所述固定座8分别固定设在传动轴6一端和齿轮轴15另一端,所述传动头7一侧固定设有镜筒12,所述镜筒12一端延伸至外壳1顶端,所述镜筒12两端均镶嵌有镜片17,所述镜筒12内部设有两个折射镜18,两个所述折射镜18分别设在镜筒12的两个拐角处,所述折射镜18外端与镜筒12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内部底端固定设有电机13,所述外壳1和传动头7之间设有动力轴11,所述动力轴11设在镜筒12底部,所述动力轴11一端延伸至外壳1内部并与电机13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动力轴11另一端延伸至其中一个固定座8内部并与固定座8通过螺栓连接。
25.进一步地,所述减震机构包括手柄5,所述手柄5固定设在外壳1一侧,所述手柄5一端延伸至外壳1顶部,所述手柄5外端固定设有橡胶套4,利用橡胶套4减小振动对操作人员的影响。
26.进一步地,所述手柄5顶端固定设有按钮2,所述按钮2与电机13电性连接,通过按钮2控制电机13。
27.进一步地,所述镜筒12一端与橡胶套4外端相接触,所述外壳1顶部设有套环3,所述套环3套设在镜筒12和橡胶套4外端,以此将镜筒12与外壳1相连接。
28.进一步地,所述传动头7顶部设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一端固定设有套筒10,所述连接杆9另一端延伸至另一个固定座8内部并与固定座8通过螺栓连接,可根据螺栓尺寸更换不同大小的套筒10。
29.进一步地,所述传动头7另一侧固定设有照明灯,所述照明灯外端固定设有两个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一端与传动头7外端固定连接,以此为车底进行照明。
30.实施场景具体为:在使用前,将动力轴11一端插入传动头7一侧的固定座8内部并用螺栓连接,将镜筒12一端贴合在橡胶套4外端,并用套环3将镜筒12一端与橡胶套4和手柄5固定,以此将传动头7与外壳1相连接,选取尺寸合适的套筒10,利用连接杆9将套筒10与传动头7顶端的固定座8相连接,而后手握橡胶套4外端,通过橡胶套4减小电机13工作时的振动,将动力轴11一端连同传动头7塞入汽车的底部,同时,打开照明灯,此时,镜筒12两端分别位于车底和车底外侧,通过车底外侧的镜筒12一端进行观察,车底的画面透过另一端的镜片17进入镜筒12,并在镜筒12内部的拐角处经过两个折射镜18的两次折射传递至外侧的镜筒12一端,以此对车底的情况进行观察,找到需要拧动的螺栓,将套筒10套在螺栓一端,按下按钮2,将电机13打开,电机13带动动力轴11转动,而后通过动力轴11驱动传动头7一侧的固定座8转动,进而又带动齿轮轴15及其一端的第一锥齿轮14转动,第一锥齿轮14与第二锥齿轮16相啮合,第二锥齿轮16因而被带动,使得传动轴6转动,传动轴6带动传动头7顶端的固定座8转动,使得固定在固定座8上的连接杆9和套筒10转动,以此拧动位于车底的螺栓,通过设置转换机构将固定在动力轴11一端的传动头7塞入车底,利用镜筒12及其内部的折射镜18折射光线,观察车底的情况,而后利用动力轴11驱动第一锥齿轮14和第二锥齿轮
16转动,进而使得传动轴6转动,带动传动头7顶部的连接杆9和套筒10转动,完成拧动车底螺栓的操作,无需维修人员钻入车底或将汽车抬起,更加方便快捷,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底的空间有限需要将汽车抬起或维修人员钻到车底才可使用冲击电动扳手拧动车底的螺栓十分不便的问题。
31.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