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车速自动感应景观围栏的制作方法

2021-10-19 21:3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围栏 景观 车速 感应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景观围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速自动感应景观围栏。


背景技术:

2.在城市景观建筑中,往往需要隔离围栏,景观围栏一般均采用铁艺围栏,例如网状围栏和杆状围栏,但目前大部分围栏的景观效果不佳,其设计简单,各围栏之间固定不牢靠,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另外,有些景观围栏的外侧既是车道,其行人及车辆较多,且此路段一般均有限速标记,现有围栏的稳定性不佳,遭受意外撞击后存在倾倒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速自动感应景观围栏,尤其适用于一侧为车道的围栏,上述景观围栏能够自动对其旁侧车道内的行驶车辆进行行驶速度的监控以防止其超速,同时景观围栏与测速杆之间、景观围栏之前均可进行可靠连接,防撞性增强,且安装十分方便,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速自动感应景观围栏,包括立柱和安装在立柱顶端侧面的横杆,所述立柱的外壁设置处理器,所述横杆上安装有测速器和发射器;其中,所述立柱的侧面固定景观围栏,所述立柱在对应所述景观围栏上部的位置开设围栏固定孔,所述景观围栏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立柱两侧的第一围栏和第二围栏,所述第一围栏的侧面设置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二围栏的侧面设置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共同叠放嵌设至所述围栏固定孔中。
6.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措施还包括:
7.进一步地,所述围栏固定孔的主体结构为矩形通孔,其一端部朝下设置倒直角梯形空缺;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主体结构为矩形块,其端部朝下设置与所述倒直角梯形空缺匹配的倒直角梯形块,所述第二固定件为一矩形块;其中,所述围栏固定孔设置倒直角梯形空缺处的高度等于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高度之和,所述围栏固定孔未设置倒直角梯形空缺处的高度等于第一固定件设置倒直角梯形块侧的高度。
8.进一步地,所述景观围栏还包括设置于各围栏之间的第三围栏,所述第三围栏的两侧面分别设置第一侧挂钩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围栏的侧面设置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围栏的侧面设置第二侧挂钩,所述第一侧挂钩卡设至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侧挂钩卡设至所述第二开口。
9.进一步地,在所述围栏固定孔未设置倒直角梯形空缺一侧的立柱上设置螺纹孔,所述第一固定件靠近所述第一围栏的端部设置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固定件远离所述第二围栏的端部设置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在组装时对齐且可设置贯穿其内部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与所述螺纹孔对应的固定孔,所述螺纹孔和固定孔内通过螺栓固定。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固定件端部至第一开口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固定件端部至第二开口的距离,且所述长度和距离均大于所述围栏固定孔的长度,
11.进一步地,所述立柱在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斜支撑座。
12.进一步地,所述景观围栏为双层围栏,靠近路面侧的围栏为硬质材料,远离路面侧的围栏为柔性材料;所述双层围栏的外表面可粘附艺术图片或风景照片。
13.进一步地,所述景观围栏为双层围栏,双层围栏的里层与外层均为栏杆式结构,对应的栏杆之间可卡设一环形座,所述环形座的内部可放置景观盆栽。
14.进一步地,所述景观围栏的两侧均可固定装饰彩灯。
15.进一步地,所述立柱的内侧和外侧均可设置紧急呼救装置。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速自动感应景观围栏,其通过将车速检测装置与景观围栏进行组合,增大了其适用范围,其可对景观围栏外侧的车辆快速简单的进行车速测量防止其超速,景观围栏结构简单,其设计简易的侧面连接部件,与测速装置的安装方便,且景观围栏的结构为双层围栏,其防撞性能增强,且同时具有观赏效果,有利于促进市容市貌。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车速自动感应景观围栏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景观围栏与立柱、相邻围栏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0.其中,图中的附图标记为:1

立柱;11

围栏固定孔;12

螺纹孔;2

横杆;3

斜支撑座;4

测速器;5

发射器;6

处理器;7

景观围栏;71

第一围栏;711

第一固定件;712

第一通孔;713

第一开口;72

第二围栏;721

第二固定件;722

第二通孔;723

第二侧挂钩;73

第三围栏;731

第一侧挂钩;732

第二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未说明的部件及未说明的安装方式均为本领域常规形式,未说明的部件的材质均为本领域常规使用的材质。
22.实施例1
23.本实施例为一较佳的车速自动感应景观围栏,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车速自动感应景观围栏,包括立柱1和安装在立柱1顶端侧面的横杆2,立柱1的外壁设置处理器6,横杆2上安装有测速器4和发射器5,上述立柱1在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斜支撑座3,斜支撑座3与立柱1为一体成型结构,斜支撑座3的底部采用螺栓螺母与地面固定。上述测速器可采用本领域常规方式,例如其包括图像采集器、红外感应器和雷达测速器等,其操作原理为:红外感应器探测到车辆经过,控制模块控制雷达测速起进行测速,图像采集器抓拍超速车辆的图像信息,图像信息经过车牌识别模块识别后发送至处理器,处理器将收集到的图像信息发送至储存模块,测速过程快速简单。
24.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立柱1的侧面固定景观围栏7,立柱1在对应景观围栏7上部的位置开设围栏固定孔11,景观围栏7包括分别位于立柱1两侧的第一围栏71和第二围栏72,第一围栏71的侧面设置第一固定件711,第二围栏72的侧面设置第二固定件721,第一固定件711和第二固定件721共同叠放嵌设至围栏固定孔11中;上述景观围栏7还包括设置于各围栏之间的第三围栏73,其与相邻围栏之间采用挂钩及开口的方式式进行连接。
25.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上述围栏固定孔11的主体结构为矩形通孔,其一端部朝下设置倒直角梯形空缺;第一固定件711的主体结构为矩形块,其端部朝下设置与倒直角梯形空缺匹配的倒直角梯形块,第二固定件721为一矩形块;其中,围栏固定孔11设置倒直角梯形空缺处的高度等于第一固定件711和第二固定件721的高度之和,围栏固定孔11未设置倒直角梯形空缺处的高度等于第一固定件711设置倒直角梯形块侧的高度,上述第一固定件711与第一围栏71采用焊接,第二固定件721与第二围栏72采用焊接。上述倒直角梯形结构的设计可使得第一固定件711通过围栏固定孔11的一侧插入,在另一侧正好嵌入倒直角梯形空缺处以具有一定的卡合作用,在第一固定件711嵌入后,将第二固定件721通过围栏固定孔11的另一侧插入叠放至第一固定件711上方,以实现立柱1与其两侧围栏的连接。
26.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为了更好地实现立柱1与景观围栏7之间的固定,在上述围栏固定孔11未设置倒直角梯形空缺一侧的立柱1上设置螺纹孔12,第一固定件711靠近第一围栏71的端部设置第一通孔712,第二固定件721远离第二围栏72的端部设置第二通孔722,第一通孔712和第二通孔722在组装时对齐且可设置贯穿其内部的固定板,固定板上开设与螺纹孔12对应的固定孔,螺纹孔12和固定孔内通过螺栓固定;其中,第一固定件711和第二固定件721的长度相同,第一固定件711端部至第一开口712的距离等于第二固定件721端部至第二开口722的距离,且长度和距离均大于围栏固定孔11的长度,以利于固定板的嵌入,固定板的使用可对围栏固定孔11开设处的立柱1进行补强加固,同时也可进一步加强景观围栏7与立柱1之间的连接固定。在第一固定件711和第二固定件721叠放对齐后,将固定板插入第一通孔712和第二通孔722中,使得固定孔与螺纹孔12对齐,优选螺纹孔12采用2个且分别位于围栏固定孔11的上方和下方,采用内六角螺栓拧接至固定孔和螺纹孔12进行固定板的安装。
27.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第三围栏73的两侧面分别设置第一侧挂钩731和第二开口732,第一围栏71的侧面设置第一开口713,第二围栏72的侧面设置第二侧挂钩723,第一侧挂钩731卡设至第一开口713,第二侧挂钩723(举例说明)卡设至第二开口732,上述挂钩和开口的设计可十分便利的实现围栏之间的稳固连接。
28.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景观围栏7为双层围栏,靠近路面侧的围栏为硬质材料(例如钢材),远离路面侧的围栏为柔性材料(例如塑料),双层围栏的外表面可粘附艺术图片或风景照片以增强其美观效果;或者可选地,景观围栏7为双层围栏,双层围栏的里层与外层均为栏杆式结构,对应的栏杆之间可卡设一环形座,环形座的内部可放置景观盆栽,以利于改进市容市貌。上述双层围栏的设计进行加强了景观围栏的防撞性能,同时具有美学观赏性。
29.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景观围栏7的两侧均可固定装饰彩灯,以进行夜间的照明,同时具有观赏效果。
30.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立柱1的内侧和外侧均可设置紧急呼救装置,以用于游客或驾驶人员的紧急呼救。
31.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速自动感应景观围栏,其通过将车速检测装置与景观围栏进行组合,兼具实用性及观赏性,增大了其适用范围,其可对景观围栏外侧的车辆快速简单的进行车速测量防止其超速,通过简易的侧面连接部件实现测速装置与围栏之间、相邻围栏之间的快速稳固安装,安全性能及防撞性能均有所提高,且具有良好的观赏效果,有利于促进市容市貌。
32.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