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砼箱涵模板支架立柱底支撑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0:4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立柱 支架 支撑 模板 施工


1.本实用新型涉及砼箱涵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砼箱涵模板支架立柱底支撑。


背景技术:

2.箱涵是桥涵工程中涵洞的一种,预制箱涵由于在独立场地浇筑成型,然后再运输到涵洞施工现场进行拼装,可加速工程进度、节约工期。
3.模板及脚手架安装大致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安装底板模板及部分侧墙模板及斜撑脚手架,第二步安装侧墙模板、搭设满堂红脚手架及安装顶板模板,现有的砼箱涵模板支架底支撑机构不够稳固,在施工浇筑砼的过程中导致浇筑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砼箱涵模板支架立柱底支撑,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砼箱涵模板支架立柱底支撑,包括主模板、内模支架、支撑平台、侧板和底支撑机构,所述内模支架固定安装于主模板的内部,所述支撑平台固定安装于主模板的侧面,所述侧板固定安装于支撑平台的底部,所述底支撑机构固定安装于主模板的底部。
6.所述底支撑机构由底层框架、第二活动杆、第二限位环、第二耐磨圈、第二底座、支撑柱和第二套筒组成,所述底层框架固定安装于主模板的底部,所述第二活动杆固定连接于底层框架的底部,所述第二限位环套接于第二活动杆的外表面顶部,所述第二耐磨圈套接于第二活动杆的外表面底部,所述第二套筒设置于第二活动杆的外侧,所述第二底座固定安装于第二底座的左右两侧底部,所述支撑柱固定安装于第二底座的底部。
7.优选的,所述支撑平台远离主模板的一侧中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远离支撑平台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斜支撑机构,所述主模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框架,所述顶框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人行步梯,所述主模板的背部固定安装有后支撑机构,固定环连接主模板和斜支撑机构,人行步梯方便施工人员登上顶框架进行作业。
8.优选的,所述斜支撑机构由链条、连接环、第一活动杆、第一套筒、第一限位环、第一耐磨圈、第一底座、第一底板和地螺栓组成,所述链条固定连接于固定环远离支撑平台的一侧,所述连接环套接于链条远离固定环的一端,所述第一活动杆固定连接于连接环的底部,所述第一套筒设置于第一活动杆的外侧,所述第一限位环固定安装于第一套筒的内壁顶部,所述第一耐磨圈套接于第一活动杆的外表面底部,所述第一底座固定安装于第一套筒的底部,所述第一底板固定安装于第一底座的底部,所述地螺栓螺纹连接于第一底板的上表面,通过安装斜支撑机构,当主模板在浇筑砼时产生横向晃动,固定环会拉动链条,链条将连接环和第一活动杆拉动,第一活动杆在第一套筒内部纵向滑动,将主模板横向晃动产生的力转化为拉力和滑动摩擦力,使主模板更加稳固。
9.优选的,所述后支撑机构由安装板、安装螺栓、后支撑杆、固定支架和第三底座组
成,所述安装板设置于主模板的背部,所述安装螺栓螺纹连接于安装板的右侧表面,所述后支撑杆固定连接于安装板的右侧中心,所述固定支架固定安装于后支撑杆远离安装板的一端,所述第三底座固定安装于固定支架的底部,后支撑机构通过后支撑杆和固定支架,在主模板的背部提供一个支撑力,增加主模板的稳固性。
10.优选的,所述第二耐磨圈的材质为橡胶,所述第二耐磨圈与第二套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套筒与第二活动杆之间的缝隙处填充有润滑剂,所述第二耐磨圈和第二限位环的直径与第二套筒的内壁直径相等,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柱等间距固定安装于第二底座的底部,第二耐磨圈减少第二套筒与第二活动杆之间的摩擦力,第二限位环防止拉力过大将第二活动杆拉出第二套筒,润滑剂使第二活动杆的拉动更加顺滑。
11.优选的,所述地螺栓的底部延伸至地面底部,所述地螺栓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地螺栓等间距对称螺纹连接于第一底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一耐磨圈的材质为橡胶,所述第一耐磨圈与第一套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耐磨圈与第一限位环的直径与第一套筒的内壁直径相等,地螺栓的安装使斜支撑机构安装稳固,第一耐磨圈减少第一套筒与第一活动杆之间的摩擦力,第一限位环防止拉力过大将第一活动杆拉出第一套筒。
12.优选的,所述底支撑机构等间距固定安装于主模板的底部,所述斜支撑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斜支撑机构对称固定连接于固定环远离主模板的一侧,通过在主模板的底部等间距设置底支撑机构,增大主模板的稳固性。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该砼箱涵模板支架立柱底支撑,通过安装有底支撑机构,在浇筑砼时,对于主模板产生的压力,底层框架会将压力传递给第二活动杆,第二活动杆受力在第二套筒内部向下滑动,第二耐磨圈减少第二套筒与第二活动杆之间的摩擦力,第二限位环防止拉力过大将第二活动杆拉出第二套筒,润滑剂使第二活动杆的拉动更加顺滑,将主模板产生的压力转化为第二活动杆和第二套筒内壁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使主模板更加稳固。
15.2.该砼箱涵模板支架立柱底支撑,通过安装有斜支撑机构,当主模板在浇筑砼时产生横向晃动,固定环会拉动链条,链条将连接环和第一活动杆拉动,第一活动杆在第一套筒内部纵向滑动,将主模板横向晃动产生的力转化为拉力和滑动摩擦力,使主模板更加稳固。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斜支撑机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支撑机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后支撑机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主模板、2内模支架、3支撑平台、4侧板、5固定环、6斜支撑机构、601链条、602连接环、603第一活动杆、604第一套筒、605第一限位环、606第一耐磨圈、607第一底座、608第一底板、609地螺栓、7底支撑机构、701底层框架、702第二活动杆、703第二限位环、704第二耐磨圈、705第二底座、706支撑柱、707第二套筒、8顶框架、9后支撑机构、901安装板、
902安装螺栓、903后支撑杆、904固定支架、905第三底座、10人行步梯。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砼箱涵模板支架立柱底支撑,包括主模板1、内模支架2、支撑平台3、侧板4和底支撑机构7,内模支架2固定安装于主模板1的内部,支撑平台3固定安装于主模板1的侧面,侧板4固定安装于支撑平台3的底部,底支撑机构7固定安装于主模板1的底部。
24.底支撑机构7由底层框架701、第二活动杆702、第二限位环703、第二耐磨圈704、第二底座705、支撑柱706和第二套筒707组成,底层框架701固定安装于主模板1的底部,第二活动杆702固定连接于底层框架701的底部,第二限位环703套接于第二活动杆702的外表面顶部,第二耐磨圈704套接于第二活动杆702的外表面底部,第二套筒707设置于第二活动杆702的外侧,第二底座705固定安装于第二底座705的左右两侧底部,支撑柱706固定安装于第二底座705的底部,第二耐磨圈704的材质为橡胶,第二耐磨圈704与第二套筒707的内壁滑动连接,第二套筒707与第二活动杆702之间的缝隙处填充有润滑剂,第二耐磨圈704和第二限位环703的直径与第二套筒707的内壁直径相等,支撑柱706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支撑柱706等间距固定安装于第二底座705的底部,在浇筑砼时,对于主模板1产生的压力,底层框架701会将压力传递给第二活动杆702,第二活动杆702受力在第二套筒707内部向下滑动,第二耐磨圈704减少第二套筒707与第二活动杆702之间的摩擦力,第二限位环703防止拉力过大将第二活动杆702拉出第二套筒707,润滑剂使第二活动杆702的拉动更加顺滑,将主模板1产生的压力转化为第二活动杆702和第二套筒707内壁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使主模板1更加稳固。
25.支撑平台3远离主模板1的一侧中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环5,固定环5远离支撑平台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斜支撑机构6,主模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框架8,顶框架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人行步梯10,主模板1的背部固定安装有后支撑机构9,底支撑机构7等间距固定安装于主模板1的底部,斜支撑机构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斜支撑机构6对称固定连接于固定环5远离主模板1的一侧,固定环5连接主模板1和斜支撑机构6,人行步梯10方便施工人员登上顶框架8进行作业。
26.斜支撑机构6由链条601、连接环602、第一活动杆603、第一套筒604、第一限位环605、第一耐磨圈606、第一底座607、第一底板608和地螺栓609组成,链条601固定连接于固定环5远离支撑平台3的一侧,连接环602套接于链条601远离固定环5的一端,第一活动杆603固定连接于连接环602的底部,第一套筒604设置于第一活动杆603的外侧,第一限位环605固定安装于第一套筒604的内壁顶部,第一耐磨圈606套接于第一活动杆603的外表面底部,第一底座607固定安装于第一套筒604的底部,第一底板608固定安装于第一底座607的底部,地螺栓609螺纹连接于第一底板608的上表面,地螺栓609的底部延伸至地面底部,地螺栓609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地螺栓609等间距对称螺纹连接于第一底板608的上表面,第一
耐磨圈606的材质为橡胶,第一耐磨圈606与第一套筒604的内壁滑动连接,第一耐磨圈606与第一限位环605的直径与第一套筒604的内壁直径相等,当主模板1在浇筑砼时产生横向晃动,固定环5会拉动链条601,链条601将连接环602和第一活动杆603拉动,第一活动杆603在第一套筒604内部纵向滑动,将主模板1横向晃动产生的力转化为拉力和滑动摩擦力,使主模板1更加稳固。
27.后支撑机构9由安装板901、安装螺栓902、后支撑杆903、固定支架904和第三底座905组成,安装板901设置于主模板1的背部,安装螺栓902螺纹连接于安装板901的右侧表面,后支撑杆903固定连接于安装板901的右侧中心,固定支架904固定安装于后支撑杆903远离安装板901的一端,第三底座905固定安装于固定支架904的底部,后支撑机构9通过后支撑杆903和固定支架904,在主模板1的背部提供一个支撑力,增加主模板1的稳固性。
28.模板的安装顺序为绘制出垫层位置图后放出垫层模板边线,再安装垫层模板,垫层模板厚1m,经监理验收后浇筑砼,放出底支撑机构7边线,再搭设斜支撑机构6,安装底支撑机构7及部分侧板4,侧板4采用钢模板,搭设完成斜支撑机构6后,在主模板1内部搭设脚手架,脚手架立杆步距为0.5m,横杆步距为0.45m,最后安装顶框架8,进过试压后再绑扎钢筋及浇筑砼,主模板1采用钢模板与竹胶板组拼的形式,主模板1拼缝采用玻璃胶抹平并打磨平整,主模板1脱模剂选用石蜡,安装前将主模板1清洗干净,打蜡二遍,再用抹布将蜡抹干净,垫块采用砼垫块。
29.在浇筑砼时,对于主模板1产生的压力,底层框架701会将压力传递给第二活动杆702,第二活动杆702受力在第二套筒707内部向下滑动,第二耐磨圈704减少第二套筒707与第二活动杆702之间的摩擦力,第二限位环703防止拉力过大将第二活动杆702拉出第二套筒707,润滑剂使第二活动杆702的拉动更加顺滑,将主模板1产生的压力转化为第二活动杆702和第二套筒707内壁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当主模板1在浇筑砼时产生横向晃动,固定环5会拉动链条601,链条601将连接环602和第一活动杆603拉动,第一活动杆603在第一套筒604内部纵向滑动,将主模板1横向晃动产生的力转化为拉力和滑动摩擦力,使主模板1更加稳固。
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