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实现主、从移动转换的运动副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5:4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运动 地说 机器人 机械制造 转换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实现主、从移动转换的运动副,属于机械制造及机器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随着国家机械工业的迅速发展,建成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利于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作为组成机器运动最基础的连接方式

运动副,以结构简单、适应范围广、灵活性好等特点,在制造行业里大量使用。运动副是两构件直接接触并能产生相对运动的活动联接。其主要的分类方式为按照运动副的接触形式分类可分为低副和高副,面和面接触的运动副称为低副,包括移动副和转动副;通过点或线接触的运动副称为高副。
3.经检索发现,公开号为201910552916.4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通过螺母锁合,实现主、从移动副转换的装置,其结构新颖可以实现主、从移动副的变化,但是使用复杂,不能方便的进行转化;公开号为201310606428.6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消除机构伴随位移的运动副,具有消除机构伴随位移的功能,伴随位移消除机构由四个平行四边形机构组成,其结构设计复杂、部件较多、安装比较困难。
4.目前,尚未见到能够完全实现上述功能的此类可实现主、从移动转换的运动副发明创新设计。
5.综上可知,现有的运动副技术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6.(1)主、从副转换的方式相对繁琐,不能有效的使用。
7.(2)结构设计复杂,安装、拆卸操作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结构新颖,使用方便的运动副装置,通过按钮实现主、从移动副的相互转化。
9.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实现主、从移动转换的运动副包括主套筒、按钮转换装置、前导杆和后导杆;所述的主套筒一端设置有内螺纹,另一端设置有凹槽,主套筒的上方设置一个按钮转换装置;所述的按钮转换装置由按钮杆、连杆、按钮套筒、弹簧组成;所述的按钮杆由凸缘与空心圆柱型导杆连接而成,导杆的表面分布有三个长方形凸台,前端设置成锯齿形;所述的连杆一端设置成外锥面;所述的按钮套筒内开设有三个长方形凹槽,其端部内表面设置齿形槽;所述的弹簧与按钮转换装置配合,安装在主套筒内;所述的前导杆一端设有外螺纹,与主套筒内的内螺纹配合;所述的后导杆一端底部设有凸台,顶部设有圆形凹槽,与主套筒内的凹槽配合实现伸缩的功能,顶部圆形凹槽与连杆配合实现固定的作用,该运动副具有固定状态和非固定状态这两种形式,固定状态下,主套筒带动按钮转换装置和后导杆一起沿着主套筒内移动,形成驱动副;非固定状态下,通过点动按钮转换装置,连杆跟后导杆分开,此时后导杆可以在主套筒内移动形成从动副。
10.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主、从移动运动副的灵活转换且后导杆上的圆形凹槽与按钮
转换装置的连杆准确配合,在后导杆上设有长方形凸台,可实现引导定位的作用,以方便安装使用。
11.优选地,所述的按钮转换装置设置在主套筒内;所述的前导杆放置在一端带有螺纹的主套筒内;所述的后导杆放置在一端带有凹槽的主套筒内。
12.优选地,所述的按钮转换装置由按钮杆、套筒盖、连杆、按钮套筒、弹簧组成:所述的按钮杆分为杆帽和空心圆形连杆两部分;所述的空心圆形连杆上设置有三个长方形的凸台,一端设置成锯齿型,另一端设置成锥型;所述的按钮套筒内设置有三个长方形凹槽;所述的弹簧设置连杆上。
13.优选地,所述的前导杆带有外螺纹的一端与主套筒内带有内螺纹的一端进行连接,所述的前导杆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构件。
14.优选地,在所述的后导杆一端设有长方形凸台与圆形凹槽;所述的凸台部分与主套筒一端带有长方形凹槽的部分连接;所述的圆形凹槽与按钮转换装置中的连杆部分连接;所述的后导杆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构件。
15.优选地,所述按钮套筒的外表面与主套筒的凹槽内表面过盈配合。
16.优选地,所述将按钮转换装置中的按钮杆、连杆与后导杆上圆型凹槽同轴线布置,固定状态下,后导杆带有长方形凸台的部分完全进入主套筒内。
17.优选地,所述前导杆长度大于主套筒的长度,所述的导杆为阶梯轴。
18.优选地,所述第一构件为机器运动平台。
19.优选地,所述第二构件为球铰链。
20.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已有技术的不足,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21.(1)通过按钮转换装置快捷的实现主、从移动副的转换;
22.(2)通过后导杆上的导向凸台可方便的进行工作,实现定位、导向的作用;
23.(3)结构新颖,安装、拆卸方便。
附图说明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部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挡环与螺钉连接配置关系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按钮转换装置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本实用新型按钮套筒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本实用新型按钮杆结构示意图。
30.图6为本实用新型连杆结构示意图。
31.图7为本实用新型连杆与凸缘连接配置关系图。
32.图8为本实用新型弹簧结构示意图。
33.图9为本实用新型前导杆结构示意图。
34.图10为本实用新型后导杆结构示意图。
35.图中:1.主套筒,2.按钮转换装置,21.按钮杆,22.套筒盖, 23.连杆,24.按钮套筒,25.弹簧,211.锯齿槽,221.导向凸台,222. 连杆凸缘,3.前导杆,4.后导杆,41.长方形凸台,42.圆形凹槽,43. 挡环,44.锁紧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给出的例子。
37.如图1至图10所示,一种可实现主、从移动转换的运动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套筒(1)、按钮转换装置(2)、前导杆(3)和后导杆(4);所述的主套筒(1)一端设置有内螺纹,另一端设置有凹槽,主套筒(1)的内部设置一个按钮转换装置;所述的按钮转换装置由按钮杆(21)、套筒盖(22)、锯齿槽(211)、导向凸台(221)、连杆(23)、按钮套筒(24)、弹簧(25)组成;所述的按钮杆(21) 由按钮帽与空心圆柱形导杆连接而成,导杆的表面分布有三个长方形凸台,前端设置成锯齿形状;所述的连杆带有导向凸台(221);所述的按钮套筒(24)内开设有三个长方形凹槽,端部设置成锥形槽口;所述的弹簧(25)与连杆(23)配合,设置在主套筒(1)内;所述的前导杆(3)一端设有外螺纹,伸入主套筒内与内螺纹配合;所述的后导杆(4)一端底部设有长方形凸台(41),顶部设有圆形凹槽(42),伸入主套筒内(1)与凹槽(42)配合实现伸缩功能,从而使后导杆与按钮转换装置具有固定状态和非固定状态,固定状态下,主套筒(1)带动按钮转换装置(2)和后导杆(4)一起沿着主套筒内移动,形成驱动副;非固定状态下,通过点动按钮转换装置,连杆(23) 通过弹簧(25)作用向上拾升远离圆形凹槽(42),此时后导杆可以在主套筒内移动形成从动副。
38.操作时,本实施例采用以下步骤:
39.步骤1、装配零部件,初始状态下以保证主套筒(1)、前导杆(3)、后导杆(4)同轴线布置;保证连杆(23)与圆形凹槽(42)同轴线;具体地,将前导杆(3)放置于主套筒(1)中,通过前导杆一端的外螺纹与主套筒内的内螺纹进行啮合,并移动到合适位置;将后导杆(4)带有长方形凸台(42)的一端放置在主套筒内带有凹槽一端;将按钮杆(21) 上的三个长方形导向凸台(221)与按钮套筒的三个长方形凹槽对齐,并移动到合适的位置,通过套筒盖(22)与第一锁紧螺钉(44),将按钮杆(21)限制在按钮套筒(24)内运动;弹簧(25)的作用是利用弹簧力使连杆进行复位,从而在非固定状态下实现从动移动副运动;通过按钮转换装置与按钮孔内表面的过盈配合实现固定作用,连杆(23)与弹簧(25)配合,利用连杆一端的凸台实现对弹簧的作用力;此时后导杆上的圆形凹槽与按钮转换装置的连杆同轴线。
40.步骤2、在前导杆(3)右端、后导杆(4)左端,分别固结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
41.步骤3、当按钮转换装置(2)与前导杆(3)相互独立时,主套筒(1)不起作用,后导杆(4)在主套筒(1)内沿着凹槽光滑的移动,此时为从动副;后导杆(4)无凸台的一端连接第二构件在主套筒(1)内水平移动,此时,导杆(4)的移动是伴随着第二构件的运动。
42.步骤4、初始状态下,圆形凹槽(42)的轴线与按钮转换装置(2) 上的连杆轴线重合,此时启动按钮杆(21),通过对按钮杆(21)的点动来实现连杆(23)的上下运动,运动的距离为连杆(23)锥尖到连杆凸缘(222);当按钮转换装置(2)位于初始状态的时候,连杆上的锥尖位于按钮套筒的锯齿槽底部(211),连杆(23)与圆形凹槽(42)的底部接触,后导杆(3)无法运动,此时为主移动副。当点动按钮转换装置(2)时,凸台沿着按钮套筒内凹槽移动,运动到与连杆(23)接触时继续移动,此时连杆上的锥尖在按钮杆的作用下从锯齿槽低处向下移动,移动到锯齿槽尖时,连杆的导向凸台 (221)进入按钮套筒凹槽中,由于弹簧(25)力作用连杆向上移动,此时连杆(23)与后导杆(4)分离。
43.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
用新型的原理,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