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土木工程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2021-10-19 23:5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土木工程 防水 施工 结构 方法

技术特征:
1.一种土木工程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楼板(1),所述楼板(1)为建筑墙板结构,且楼板(1)的中部穿插有管道(2);外围板(3),所述外围板(3)的外侧面贴合设置在楼板(1)的内侧,且外围板(3)的边侧呈向外侧凸出设置有环板(31);密闭混凝土层(4),所述密闭混凝土层(4)位于该防水结构的最内层,所述密闭混凝土层(4)的内侧设置有填充在外围板(3)的内侧中部的沥青层(5);内围板(6),所述内围板(6)固定设置在沥青层(5)的内部,且内围板(6)位于管道(2)的外侧;防水层(8)和水泥砂浆(9),所述防水层(8)和水泥砂浆(9)依次涂覆设置在密闭混凝土层(4)的外侧面;护板(10),所述护板(10)位于该防水结构的最外层,且护板(10)的边侧连接有固定栓(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板(3)的外侧面呈上下对称设置有环板(31),且环板(31)的内部呈等角度圆周分布有固定孔(32),同时所述外围板(3)通过环板(31)嵌入设置在楼板(1)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层(5)采用沙粒式密集配沥青混合料,且沥青层(5)的剩余空隙率不大于1%,同时所述沥青层(5)的厚度尺寸为楼板(1)的厚度的30%

5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围板(6)的外侧面呈等间距设置有3组凸条(61),且内围板(6)通过凸条(61)嵌入设置在沥青层(5)的内部,其中所述凸条(61)的截面形状结构呈三角形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围板(6)的内侧面呈平面结构,且内围板(6)通过密封圈(7)与管道(2)之间密闭贴合,并且密封圈(7)呈弹性环形结构,同时密封圈(7)等间距分布有最少3个。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层(5)、密闭混凝土层(4)、防水层(8)、水泥砂浆(9)和护板(10)自内向外依次设置,且其均充分填充在楼板(1)与管道(2)之间;其中所述护板(10)的内侧一体化设置有呈弹性结构的橡胶垫(12)与管道(2)之间密闭贴合。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防水结构及,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10)的边侧通过固定栓(11)与固定孔(32)之间的对应螺纹连接与环板(31)之间固定连接。8.一种土木工程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管道(2)进行穿插定位;步骤二:在楼板(1)的底侧进行支模,并对管道(2)进行限位固定;步骤三:对底层模板上对外围板(3)进行安装,而后在外围板(3)与底层模板之间进行密闭混凝土层(4)的浇筑;步骤四:在底层的密闭混凝土层(4)完成浇筑后,对沥青层(5)进行浇筑,浇筑的同时将内围板(6)放置在密闭混凝土层(4)的顶面,同时使其套设在管道(2)的外侧;步骤五:在沥青层(5)浇筑完成后,对沥青层(5)的上层,进行顶层的密闭混凝土层(4)
的浇筑;步骤六:完成以上浇筑后,待凝固后拆除模板;步骤七:模板拆除后,在顶部和底层的密闭混凝土层(4)的外侧依次进行防水层(8)和水泥砂浆(9)的涂覆;步骤八:将护板(10)贴合到水泥砂浆(9)的外侧后,通过固定栓(11)与外围板(3)边侧的固定孔(32)之间连接对护板(10)固定,完成施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外围板(3)通过边侧的环板(31)嵌入楼板(1)的内部,且外围板(3)的外侧浇筑混凝土与楼板(1)之间固定一体。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进行沥青层(5)的浇筑时,内围板(6)以沉浸的方式浸没在沥青层(5)的内部,且同样以沉浸的方式在内围板(6)与管道(2)之间填充最少3组密封圈(7)。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木工程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防水结构包括:楼板,所述楼板为建筑墙板结构,且楼板的中部穿插有管道;外围板,所述外围板的外侧面贴合设置在楼板的内侧,且外围板的边侧呈向外侧凸出设置有环板;密闭混凝土层,所述密闭混凝土层位于该防水结构的最内层,所述密闭混凝土层的内侧设置有填充在外围板的内侧中部的沥青层;内围板,所述内围板固定设置在沥青层的内部,且内围板位于管道的外侧。该土木工程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便于进行施工,能够保证密封防水性能,且管道中间不会因膨胀变化发生磨损破裂,能够增加整体结构强度,且保证密封圈的密封贴合,保证防水性能,能够增加整体结构的安装稳定性。能够增加整体结构的安装稳定性。能够增加整体结构的安装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玉 唐利 巨高权 杨彪 蔡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05
技术公布日:2021/10/1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