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提取罐的制作方法

2021-10-12 18:4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物料 加工设备 提取罐


1.本技术涉及物料加工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提取罐。


背景技术:

2.由于山楂富含山楂酸、脂肪分解酸、柠檬酸、维生素c等成分,所以山楂干通常作为一种提取原材料使用,例如,利用山楂干生产带有山楂干营养成分的饮料;在饮料行业中,生产厂家多用提取罐作为原材料中有益成分的提取设备。
3.生产带有山楂干营养成分的饮料时,工作人员首先将山楂干倒入周身设有网孔的滤筒内,再将滤筒放入罐体内,向罐体内注入饮料,通过罐体壁内设置的加热管对罐体内的饮料进行加热,饮料开始烧煮山楂干,使山楂干中的营养成分逐渐融入饮料,最后得到带有山楂营养成分的饮料。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饮料生产行业具有需求量大、交付周期短等特点,在饮料订单量较大的情况下,如何提升原材料的提取效率、控制生产成本、满足生产需求,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有效提升饮料生产效率,以满足生产需求,本技术提供一种提取罐。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提取罐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提取罐,包括罐体和设置于罐体内的滤筒,被提取物封装于滤筒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加快成分提取速率的辅助提取组件,所述辅助提取组件包括用于输送循环液体的泵液管,所述泵液管位于滤筒内且延伸至滤筒底部,所述泵液管底部侧壁上设置有出液口。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被提取物放置在滤筒内,罐体内注入液体,被提取物中的成分融入液体内,泵液管内持续泵出循环状态的液体,使得滤筒内的液体循环翻涌,在这个过程中被提取物随之不断翻滚,加速被提取物中的成分融入液体内,进而提升了饮料成产效率,以满足生产需求。
8.可选的,所述出液口朝上设置。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由出液口泵出的液体处于较高的流速,有利于滤筒内被提取物的充分翻滚。
10.可选的,所述辅助提取组件还包括离心泵,所述离心泵与泵液管之间连接有输液管,所述离心泵与罐体之间连接有回液管。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离心泵提供液体循环流动所需动力,液体不断在滤筒和罐体内循环,泵送回路清晰,结构设计合理,中途额外能耗较低。
12.可选的,所述滤筒顶端可拆卸安装有滤筒顶盖,所述泵液管的进液端连接于滤筒顶盖,所述输液管通过滤筒顶盖与泵液管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将物料倒入滤筒内,同时泵液管与滤筒顶盖连接,由
滤筒顶盖提供支撑,保证其在滤筒内的稳定性。
14.可选的,所述泵液管呈u型且u型开口朝上设置。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泵液管两端均可与滤筒顶盖接触,有利于提升泵液管的稳定性,同时,泵液管u型的底部可延伸至滤筒底部,满足设计要求。
16.可选的,所述输液管包括输液外管、输液内管和输液软管,所述输液外管两端分别与离心泵和罐体连接,所述输液内管两端分别与罐体和输液软管连接,所述输液软管两端分别与输液内管和滤筒顶盖连接,所述输液内管沿罐体周向设置。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移动滤筒时,可将输液软管从滤筒顶盖上取下,使其不影响滤筒的正常移动。
18.可选的,所述罐体周壁上设置有顶托,所述顶托支撑于输液内管靠近输液软管的端部。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输液内管进行支撑,消减液体冲击力对输液内管与罐体内壁连接强度的不利影响。
20.可选的,所述滤筒底端可拆卸安装有滤筒底盖。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从下面排出用完的被提取物,相比从上面倒出更省劲。
22.可选的,所述泵液管外壁上设置有用于包围出液口的导向筒,所述导向筒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循环液体流量的调距组件,所述调距组件包括若干个挡板,若干个所述挡板滑移连接于导向筒端面上,所述导向筒上还设置有用于驱使若干个挡板同步向靠近或远离导向筒中心方向移动的驱动组件。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调节泵送的液体流量,即通过多个挡板的相互靠近或远离实现该目的。
24.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多个固接于导向筒端面的安装杆,多个所述安装杆沿导向筒周向布设,每个所述挡板设置于相邻两个安装杆之间,多个所述安装杆远离导向筒的一端固接有托环,所述托环上转动连接有转环,所述转环靠近导向筒的一侧环绕设置有多个推杆,所述挡板顶面开设滑道,所述滑道一端距离导向筒中心的距离小于另一端距离导向筒中心的距离,所述推杆滑移设置于滑道内。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操作上简单便捷,推杆带动挡板,挡板反应速度快,可调范围大,可控性强。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被提取物放置在滤筒内,罐体内注入液体,被提取物中的成分融入液体内,泵液管内持续泵出循环状态的液体,使得滤筒内的液体循环翻涌,在这个过程中被提取物随之不断翻滚,加速被提取物中的成分融入液体内,进而提升了饮料成产效率,以满足生产需求;2.离心泵提供液体循环流动所需动力,液体不断在滤筒和罐体内循环,泵送回路清晰,结构设计合理,中途额外能耗较低;3.物料进入滤筒内较为便捷,泵液管与滤筒顶盖连接,由滤筒顶盖提供支撑,保证其在滤筒内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7.图1是实施例1的一种提取罐的外部示意图。
28.图2是实施例1的一种提取罐的内部示意图。
29.图3是实施例1中为展示滤筒所做的剖视图。
30.图4是实施例1中为展示泵液管所做的剖视图。
31.图5是实施例2中调距组件的外部示意图。
32.图6是实施例2中为展示调距组件内部结构所做的剖视图。
33.附图标记说明:1、罐体;10、罐体盖;11、托架;12、气缸;13、进液管;14、排液龙头;15、支架;16、顶托;2、滤筒;20、滤筒顶盖;200、安装板;201、半盖板;202、第一提手;203、第二提手;21、搭扣;22、滤筒底盖;23、锁定组件;230、固定环;231、转轴;232、摇杆;233、托板;3、辅助提取组件;30、离心泵;31、输液管;310、输液外管;311、输液内管;312、输液软管;32、泵液管;320、导向筒;3200、滑槽;33、回液管;4、调距组件;40、安装杆;41、托环;42、转环;420、防滑垫圈;43、推杆;430、转筒;44、挡板;440、滑道;45、滑条。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1

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提取罐。
36.实施例1参照图1和图2,一种提取罐,包括用于加热饮料的罐体1、设置于罐体1内用于盛装被提取物的滤筒2,以及用于提升原材料成分提取效率的辅助提取组件3。
37.参照图1和图2,罐体1顶端设置有开口,在罐体1顶端边沿上铰接有用于封闭或打开罐体1的罐体盖10,在罐体1外壁上安装有托架11,在托架11顶面铰接有两个气缸12,气缸12活塞杆顶端与罐体盖10铰接,工作人员通过控制气缸12的伸缩来实现罐体1的开闭;在罐体1侧壁上穿设有用于向罐体1内输送饮料的进液管13,进液管13位于罐体1顶部,进液管13仅用于向罐体1内注入饮料,当饮料液面标高超过滤筒2顶面标高且达到设定值后,关闭进液管13;在罐体1侧壁上还安装有用于排出混合后的饮料的排液龙头14,排液龙头14位于罐体1底部侧壁上;在罐体1侧壁内还环绕安装有加热管(图中未示出),加热管用于向罐体1内壁传导热量,从而使饮料升温。
38.参照图2和图3,在罐体1内的底部放置有一支架15,滤筒2放置于支架15上,滤筒2通过自身重力保持稳定;滤筒2周身设置有网孔,滤筒2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开口;在滤筒2顶端盖设有一滤筒顶盖20,滤筒顶盖20包括安装板200和两个半盖板201,两个半盖板201位于安装板200的两侧且均与安装板200铰接;安装板200焊接于滤筒2顶端,半盖板201上同样设满网孔,每个半盖板201与滤筒2均通过一对搭扣21可拆卸连接;在安装板200顶面铰接有一第一提手202,工作人员可将天车上的钩子钩挂在第一提手202上,然后通过天车吊运滤筒2至罐体1内;在每个半盖板201顶面还焊接有一第二提手203,两个第二提手203对称设置于滤筒顶盖20的两侧;当需要打开滤筒顶盖20时,工作人员将解开两对搭扣21,随后便可手握第二提手203,翻转半盖板201。
39.参照图3,在滤筒2底端盖设有一滤筒底盖22,滤筒底盖22铰接于滤筒2底端开口的边沿上;在滤筒2外壁上设置有用于锁定滤筒底盖22的锁定组件23,锁定组件23包括焊接于
滤筒2外壁上的多个固定环230,多个固定环230沿滤筒2的高度方向设置,在多个固定环230内转动穿设有一转轴231,转轴231的轴线方向与滤筒2的轴线方向平行,在转轴231中部垂直焊接有一摇杆232,在转轴231底端垂直焊接有一托板233,托板233与滤筒底盖22可拆卸抵接;当需要排出用完的被提取物时,工作人员握住摇杆232,以转轴231为旋转轴转动摇杆232,转轴231带动托板233旋转,使托板233脱离滤筒底盖22,滤筒底盖22即可翻转打开。
40.参照图2和图4,辅助提取组件3包括离心泵30、输液管31、泵液管32和回液管33;离心泵30放置于罐体1外,输液管31包括输液外管310、输液内管311和输液软管312;输液外管310位于罐体1外,输液外管310一端与离心泵30连接,另一端与罐体1外壁连接;输液内管311位于罐体1内,输液内管311一端与罐体1内壁连接且与输液外管310连通,输液内管311另一端与输液软管312连接,输液内管311沿罐体1周向布设,从而可以避免影响滤筒2的移动,且将输液内管311靠近输液软管312的一端设置成弯曲状,其弯曲方向为背离邻近的罐体1内壁的一侧,从而便于引导循环饮料向滤筒2方向流动;同时,由于饮料流动至输液内管311弯曲处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力,为了改善冲击对输液内管311与罐体1内壁连接处造成的机械疲劳问题,在罐体1内壁上焊接有用于支撑输液内管311弯曲处的顶托16,通过顶托16的设置,有效提升了输液内管311的稳定性。
41.参照图3和图4,输液软管312设置于罐体1内,输液软管312远离输液内管311的一端与安装板200螺纹连接,本实施例中的输液软管312为波纹管,输液软管312易于弯曲,从而减少对滤筒2移动过程的影响,当需要取出滤筒2时,工作人员可将输液软管312从安装板200上旋拧下;泵液管32为u型管,泵液管32位于滤筒2内,泵液管32的两个臂均垂直焊接于安装板200底面上,其中一个臂与输液软管312连通;在泵液管32中部开设有一出液口,出液口正对滤筒顶盖20,在泵液管32正对出液口的位置焊接有一导向筒320,导向筒320包围出液口,从而使出液口出来的饮料集中上排;回液管33位于罐体1外,回液管33一端与离心泵32连接,另一端与罐体12底部连接;启动离心泵30后,饮料被泵送至输液管31内,并经过泵液管32后由导向筒320排出,排出的饮料向上运动,使滤筒2内的饮料循环翻涌,在这个过程中饮料带动被提取物不断翻滚,使饮料更加充分的浸润被提取物,有利于被提取物分解,释放有益成分,进而提升整体的饮料生产效率;罐体1内的饮料经过回液管33回流至离心泵30,使得饮料从泵液管32内持续排出。
42.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工作人员先将被提取物倒入滤筒2内,然后将滤筒2吊运至罐体1内,通过进液管13向罐体1内注入饮料,饮料在罐体1内被加热,饮料烧煮被提取物,与此同时,离心泵30循环泵送罐体1内的饮料,一部分饮料从导向筒320内排出,使饮料在滤筒2内由中间向四周循环翻涌,流动的饮料带动被提取物不断翻滚,使饮料更加充分的浸泡被提取物,从而加速被提取物中的成分融入饮料内,提升整体的饮料生产效率。
43.实施例2参照图5和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导向筒320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泵出的饮料流量的调距组件4;调距组件4包括多个焊接于导向筒320顶面的安装杆40,多个安装杆40沿导向筒320周向均匀分布;在多个安装杆40顶端焊接有一托环41,在托环41上方转动连接有一转环42,转环42边沿向下翻折包裹托环41,从而使转环42可相对托环41旋转,同时使转环42无法脱离托环41,在托环41靠近导向筒320的一侧粘接有防滑垫圈420,本实施例中的防滑垫圈420为橡胶垫,使得托环41和转环42之间不仅存在一定的摩擦阻力,
同时具有较好的密封性。
44.参照图5和图6,在转环42下表面垂直焊接有多个推杆43,多个推杆43环绕转环42中心一周均匀布设,多个推杆43同时被托环41缠绕,在相邻两个安装杆40之间设置有一挡板44,挡板44用于阻挡导向筒320内泵出的饮料,挡板44呈扇形,在挡板44顶面开设有一弧形的滑道440,弧形开口朝向挡板44圆心,滑道440两端均未贯穿挡板44的两条直线边沿,滑道440一端邻近挡板44的一条直线边沿,滑道440的另一端邻近挡板44的另一条直线边沿,且滑道440一端距离挡板44尖端的距离小于滑道440另一端距离挡板44尖端的距离;推杆43插设于滑道440内,在推杆43上还转动套设有一转筒430,转筒430与滑道440侧壁滚动接触;在挡板44底面焊接有一滑条45,滑条45指向转环42中心,相应的,在导向筒320顶端开设有容纳滑条45的滑槽3200,使得滑条45与导向筒320滑移连接。
45.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根据被提取物量控制泵送的饮料流量时,工作人员旋转转环42,推杆43在滑道440内滑动,从而驱使多个挡板44同步靠近或远离转环42中心,改变流通面积,进而改变泵送的饮料流量,设置的防滑垫圈420则使流通面积尽量保持稳定。
4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