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尾箱库五锁联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1-10-30 01:4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保险箱 联动 机构 技术 尾箱库五锁


1.本实用新型涉及保险箱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尾箱库五锁联动机构。


背景技术:

2.尾箱库的库门上都需要设置锁结构来将库门锁紧,但是现有技术设置在库门上的锁结构比较简单,只通过一个锁来进行锁紧,这样首先容易被人破解,进而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其次,当这个锁出现故障损坏时,只能找专业的维修师傅来拆卸维修,这样就会导致用户不能及时的取出保险箱内的物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隐患较低且可靠性更高的尾箱库五锁联动机构。
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尾箱库五锁联动机构,它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第一锁、第二锁、第三锁、第四锁以及第五锁,所述固定板上还设有锁紧板、联动板、第一控制板、第二控制板以及第三控制板,所述联动板与锁紧板联动,所述第一控制板、第二控制板以及第三控制板均与联动板联动,所述第一锁的锁舌与第一控制板连接,所述第二锁的锁舌与第二控制板连接,所述第三锁的锁舌与第三控制板连接,且所述第二控制板上设有第一档板,所述第三控制板上设有第二档板,所述第四锁的锁舌伸出后抵住第一档板,所述第五锁的锁舌伸出后抵住第二档板,
5.当第一锁的锁舌动作时,会带动第一控制板移动,进而带动联动板与锁紧板联动,实现锁紧板对库门的锁紧与打开;
6.当第二锁的锁舌动作时,会带动第二控制板移动,进而带动联动板与锁紧板联动,实现锁紧板对库门的锁紧与打开,且当第四锁的锁舌伸出时,第四锁的锁舌会抵住第二控制板上的第一档板,使得第二控制板不能随第二锁的锁舌动作而联动;
7.当第三锁的锁舌动作时,会带动第三控制板移动,进而带动联动板与锁紧板联动,实现锁紧板对库门的锁紧与打开,且当第五锁的锁舌伸出时,第五锁的锁舌会抵住第三控制板上的第二档板,使得第三控制板不能随第三锁的锁舌动作而联动。
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控制板为折板,所述第二控制板与第三控制板为长条形板,所述联动板为两块,分别为第一联动板与第二联动板,所述第一联动板为长条形板,所述第二联动板为异形板,所述第二控制板一端与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板另一端与第二锁的锁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档板设置在第二控制板的中部,所述第四锁的锁舌与第一档板的位置相对;所述第三控制板一端与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控制板另一端与第三锁的锁舌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档板设置在第三控制板的中部,所述第五锁的锁舌与第二档板的位置相对;所述第一控制板的一端与第二控制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板的另一端与第一锁的锁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板的弯折处与第一联动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联动板的另一端与第三控制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联动板的中部转
动连接在第二联动板一侧的左端,并且第二联动板一侧的右端还转动连接在固定板上,并且第二联动板另一侧还与锁紧板一侧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锁紧板一侧的下端与固定板转动连接,且锁紧板另一侧用于控制库门的锁紧与打开。
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锁为动态密码锁;所述第二锁与第三锁为电子锁,所述第四锁与第五锁为机械密码锁。
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锁需要通过动态密码与指纹结合开锁。
11.采用以上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通过五把锁组成三套锁组件,第一锁单独一套,第二锁与第四锁组成一套,第三锁与第五锁组成一套,只要其中一套锁能正常工作,就能正常打开库门,这样在遇到其中锁故障时还有其他打开库门的方法,操作比较方便;其次因为第一锁采用的是动态密码锁,需要动态密码与指纹一起才能解锁,而其他两组均需要两把锁都打开才能解锁,所以整体安全性较高,安全隐患较低。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尾箱库五锁联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尾箱库五锁联动机构安装在库门上的示意图。
14.如图所示:1、固定板;2、第一锁;3、第二锁;4、第三锁;5、第四锁;6、第五锁;7、锁紧板;8、第一联动板;9、第二联动板;10、第一控制板;11、第二控制板;12、第三控制板;13、第一档板;14、第二档板。
具体实施方式
15.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
16.一种尾箱库五锁联动机构,它是设置在库门上的,主要包括固定板1、安装在固定板1上的五把锁以及各种安装件,其中:
17.五把锁分别是第一锁2、第二锁3、第三锁4、第四锁5以及第五锁6;
18.第一锁2为动态密码锁,并且它还需要指纹,即要打开第一锁2,需要拿到一直在变化的动态密码,并且还需要输入正确的指纹,相当于双重保险,这个是现有技术的常规锁,所以在此不详细展开;
19.第二锁3与第三锁4为电子锁,需要人脸识别或者指纹进行开启,这个是现有技术的常规锁,所以在此不详细展开;
20.第四锁5跟第五锁6为机械密码锁,通过转动转盘到设定的密码处才能打开,这个也是现有技术的常规锁,所以在此不详细展开;
21.且第四锁5、第二锁3、第一锁2、第三锁4以及第五锁6依次从上到下设置在固定板1上;
22.各种安装件包括第一控制板10、第二控制板11、第三控制板12、第一联动板8、第二联动板9以及锁紧板7,其中:
23.第二控制板11,外观上为长条形,上端通过紧固件转动连接在固定板1上,并且第二控制板11的下端以及第一控制板10的上端一起通过紧固件转动连接第二锁3的锁舌上;并且第二控制板11的中部设置了第一档板13,并且第一档板 13是竖直方向设置的,这样可
以抵住第四锁5的锁舌,即第四锁5的锁舌伸出时,可以抵住第二控制板11上的第一档板13;
24.第三控制板12,外观上也为长条形,下端通过紧固件转动连接在固定板1上,并且第三控制板12上端以及第一联动板8下端通过紧固件转动连接在第三锁4 的锁舌上;并且第三控制板12的中部设置了第二档板14,并且第二档板14是竖直方向设置的,这样可以抵住第五锁6的锁舌,即第五锁6的锁舌伸出时,可以抵住第三控制板12上的第二档板14;
25.第一控制板10,外观上为折板,即中间有一个折弯,第一控制板10上端是与第二控制板11下端一起转动连接在第二锁3的锁舌上,第一控制板10的下端是通过紧固件转动连接在第一锁2的锁舌上,第一控制板10的折弯处通过紧固件转动连接在第一联动板8的上端;
26.第一联动板8,形状为长条形,其上端通过紧固件转动连接在第一控制板10 的折弯处,其下端通过紧固件转动连接在第五锁6的锁舌上,并且其中部通过锁紧件转动连接在第二联动板9上端左侧;
27.第二联动板9,其上端左侧供第一联动板8中部转动连接,其上端右侧设置有水平的长条形调节槽(也可以为跑道型调节槽),并且紧固件是穿过调节槽固定在固定板1上的,并且其中部右侧也设置有类似的水平调节槽,并且紧固件是穿过这个调节槽固定在固定板1上的,这样第二联动板9整体就可以沿着这两个调节槽的水平方向左右移动,第二联动板9下部是通过紧固件与锁紧板7转动连接的;
28.本技术整体的工作原理是:
29.通过第一锁2来控制,则只需要控制第一锁2的锁舌,即可以控制第一控制板10移动,进而带动第一联动板8转动,再带动第二联动板9移动,最后带动锁紧板7转动,实现锁紧板7锁紧或者打开库门;
30.通过第二锁3与第四锁5来控制,则需要先打开第四锁5,使得第四锁5的锁舌不抵住第一档板13,然后再控制第二锁3的锁舌,即可以控制第一控制板 10移动,进而带动第一联动板8转动,再带动第二联动板9移动,最后带动锁紧板7转动,实现锁紧板7锁紧或者打开库门;
31.通过第三锁4与第五锁6来控制,则需要先打开第五锁6,使得第五锁6的锁舌不抵住第二档板14,然后在控制第三锁4的锁舌,即可以控制第一控制板 10移动,进而带动第一联动板8转动,再带动第二联动板9移动,最后带动锁紧板7转动,实现锁紧板7锁紧或者打开库门。
32.这样相当于整体有三道锁结构,并且每道锁结构打开的形式又都不一样,而且相互之间都是没有影响的,这样使得安全性也较高,方便性也较高。
33.而具体锁紧件是如何如何打开整体库门的,可以是设置一个齿条式开锁结构,即中间设置一个齿轮,三四个齿条在齿轮边上,转动齿轮即可以带动齿条移动,并且齿条一端是带有锁块的,当移动到一定位置,锁块会插入锁槽,进而实现开关库门的锁紧与打开,而本技术的锁紧件就是用于限制齿条的移动,即当锁紧件处于锁紧状态时,齿条是不能移动的,这样就相当于不能打开库门了。
3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
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的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