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能够提高稳定性的运动鞋及运动鞋底的制作方法

2021-09-29 01:0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鞋底 运动鞋 稳定性 鞋子 特别

技术特征:
1.一种能够提高稳定性的运动鞋底,包括大底、中底和支撑部,所述中底连接于大底的上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底的触地面设置第一分隔带、第二分隔带、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以及第三防滑部;其中,所述第一防滑部与第二防滑部通过第一分隔带分隔开,所述第二防滑部以及第三防滑部通过第二分隔带分隔开;所述第一防滑部对应前脚掌的脚尖部位以及前脚掌外侧部位设置,所述第二防滑部对应前脚掌的掌心部位以及足弓内侧部位设置,所述第三防滑部对应后跟部位设置;所述中底的外侧缘,对应足弓外侧部位开设有一卡槽,所述支撑部嵌入所述卡槽,包括若干个s状支撑件,依次排布地嵌入在所述卡槽中,相邻两个s状支撑件之间间隔一预设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提高稳定性的运动鞋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s状支撑件包括:第一弯折部,呈反向c型,靠近所述卡槽的外侧边缘设置;第二弯折部,呈c型,靠近所述卡槽的内侧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够提高稳定性的运动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还包括上层底和下层底,所述上层底由外环部、凹缘以及主沉槽组成;所述外环部形成有若干个支撑台;所述主沉槽包括对应前脚掌区域的前槽、对应足弓区域的中槽、以及对应脚后跟区域的后槽,所述前槽、中槽和后槽互相连通;所述中槽包含左槽和右槽,所述卡槽对应设置在所述右槽中,并贯穿所述下层底。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够提高稳定性的运动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s状支撑件容纳在所述卡槽中时,相邻两个s状支撑件之间间隔的预设距离形成一贯穿所述中槽的空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够提高稳定性的运动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底的外侧面设有若干个交错排布的椭圆状凹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提高稳定性的运动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滑部包括若干条开设于大底触地面的流线型链条状第一防滑带;所述第二防滑部包括若干条开设于大底触地面的流线型链条状第二防滑带;所述第三防滑部包括若干条开设于大底触地面的流线型链条状第三防滑带。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能够提高稳定性的运动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条第一防滑带由脚掌部位向脚尖部位呈集中趋势设置;所述若干条第二防滑带由足弓部位向脚掌部位呈发散趋势设置;所述若干条第三防滑带等距离地排布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够提高稳定性的运动鞋底,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条第一防滑带之间的距离h1小于相邻两条第二防滑带之间的距离h2,相邻两条第一防滑带之间的距离h1与相邻两条第三防滑带之间的距离h3相等。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提高稳定性的运动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硬度大于所述中底的硬度。10.一种能够提高稳定性的运动鞋,包括鞋带、以及紧密贴合所述鞋带下侧设置的鞋面;在所述鞋面内部预留有鞋眼扣,并且鞋眼扣的内部贯穿连接有鞋带,所述鞋面的下侧紧
密贴合于鞋舌的上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

9任意一项所述的运动鞋底。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提高稳定性的运动鞋及运动鞋底,其中,运动鞋底包括大底、中底和支撑部,第一防滑部与第二防滑部通过第一分隔带分隔开,第二防滑部以及第三防滑部通过第二分隔带分隔开;第一防滑部对应前脚掌的脚尖部位以及前脚掌外侧部位设置,第二防滑部对应前脚掌的掌心部位以及足弓内侧部位设置,第三防滑部对应后跟部位设置;中底的外侧缘,对应足弓外侧部位开设有一卡槽,支撑部嵌入卡槽,包括若干个S状支撑件,依次排布地嵌入在卡槽中,相邻两个S状支撑件之间间隔一预设距离。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支撑件的支撑提供脚部较好的施力平台,从而形成较好的运动性,使得鞋底本体的运动性以及舒适性能够很好的结合。合。合。


技术研发人员:林子扬 黄鹏 陈晶 郭阳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乔丹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14
技术公布日:2021/9/2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