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双开门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2021-09-15 09:0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行李箱 双开门


1.本实用新型属于行李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开门行李箱。


背景技术:

2.行李箱是由箱体、上盖、锁具和转动装置组成的。目前市场上的行李箱多是只有一侧具有开启和关闭的功能。但在特定使用条件下,如对于车用行李箱而言,行李箱的这个侧面存在障碍物时,汽车顶部的行李箱就存在开启不方便的问题。此时使用者就不能快速方便得取出行李箱内的物品,对于使用者而言使用极其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单面开门的行李箱在特定需求下使用并不方便、无法满足市场更人性化需求的问题,提供一种双开门行李箱,从而使得行李箱两侧的第一侧边盖和第二侧边盖中的每一个均能独立地开和闭,方便使用人员快速方便地取出行李箱内的物品。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5.双开门行李箱,包括:
6.行李箱主体,所述行李箱主体为矩形的框架结构,包括第一侧竖直面、第二侧竖直面、连接所述第一侧竖直面和第二侧竖直面上端的顶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侧竖直面和第二侧竖直面下端的底面;
7.与所述行李箱主体相铰接的第一侧边盖和第二侧边盖,其中,所述第一侧边盖盖合于所述行李箱主体的第一开口面上,所述第二侧边盖盖合于所述行李箱主体的第二开口面上,所述第一侧边盖和所述第二侧边盖均能够相对于所述行李箱主体独立地开和闭。
8.其优选的技术方案为:
9.如上所述的双开门行李箱,沿所述行李箱主体框架结构的内周面设置有一圈回型的骨架结构,所述骨架结构用以支撑所述行李箱主体。
10.如上所述的双开门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边盖和所述第二侧边盖均与所述行李箱主体的底面通过合页相连接。
11.如上所述的双开门行李箱,所述行李箱主体的顶面内侧设置有两排下沉式的锁扣部,靠近行李箱主体顶面的所述第一侧边盖和所述第二侧边盖的内周面位置处均设置有与所述锁扣部相配合的锁钩部,当所述第一侧边盖和所述第二侧边盖分别盖合于所述行李箱主体的第一开口面和第二开口面时,所述第一侧边盖和所述第二侧边盖上的锁钩部分别穿设于对应的锁扣部内。
12.如上所述的双开门行李箱,还包括拉杆结构,所述拉杆结构包括第一垂直杆、第二垂直杆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垂直杆和所述第二垂直杆上端的手持柄部,所述第一垂直杆和所述第二垂直杆的底端分别固定于所述行李箱主体的第一侧竖直面和第二侧竖直面。
13.如上所述的双开门行李箱,环绕所述行李箱主体的内周设置有一圈整体呈u型的
中空凹槽,所述第一垂直杆和所述第二垂直杆的底端分别固定插设于所述凹槽的两端。
14.如上所述的双开门行李箱,所述第一垂直杆和所述第二垂直杆均包括伸缩外杆和可相对于所述伸缩外杆伸缩的伸缩内杆,所述第一垂直杆和所述第二垂直杆的伸缩内杆可相对于所述凹槽插入或拔出。
15.如上所述的双开门行李箱,所述行李箱主体的顶面开设有安装槽,当所述第一垂直杆和所述第二垂直杆的伸缩内杆收缩时,所述拉杆结构的手持柄部恰位于所述行李箱主体顶面的安装槽内。
16.如上所述的双开门行李箱,所述行李箱主体的顶面还开设有一预留槽,所述预留槽用于方便拉出所述拉杆结构。
17.如上所述的双开门行李箱,所述拉杆结构还包括一个弹出结构,所述弹出结构能够使该拉杆结构的第一垂直杆和所述第二垂直杆的伸缩内杆弹出伸缩外管。
18.如上所述的双开门行李箱,所述手持柄部上设置有与所述弹出结构控制连接的控制按钮,在该控制按钮的控制下,所述拉杆结构的手持柄部能够自动从所述凹槽弹出。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双开门行李箱,在行李箱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能够能独立地开和闭的第一侧边盖和第二侧边盖,使得行李箱可以单开或双开,更加的方便好用;同时,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行李箱箱体的锁位在行李箱内侧下沉设置,进而避免了再去对箱体的局部进行冲压,降低了成本,也更加方便维修;不仅如此,本实用新型的行李箱中,当拉杆结构插入于所述行李箱主体时,拉杆结构的手持柄部能够完全隐入所述行李箱主体顶面的安装槽内,增加美观度,使用也更方便。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开门行李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开门行李箱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开门行李箱的拉杆结构装配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开门行李箱的拉杆结构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凹槽在双开门行李箱上的装配示意图;
25.其中,1、第一侧竖直面;2、第二侧竖直面;3、顶面;4、底面;5、第一侧边盖;6、第二侧边盖;7、骨架结构;8、锁扣部;9、锁钩部;10、拉杆结构;11、第一垂直杆;12、第二垂直杆;13、手持柄部;14、安装槽;15、脚轮;16、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27.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9.请参阅图1~5,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开门行李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开门行李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开门行李箱的拉杆结构的装配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开门行李箱的拉杆结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的凹槽在双开门行李箱上的装配示意图。
3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开门行李箱,包括:
31.行李箱主体,所述行李箱主体为矩形的框架结构,包括第一侧竖直面1、第二侧竖直面2、连接所述第一侧竖直面1和第二侧竖直面2上端的顶面3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侧竖直面1和第二侧竖直面2下端的底面4;
32.与所述行李箱主体相铰接的第一侧边盖5和第二侧边盖6,其中,所述第一侧边盖5盖合于所述行李箱主体的第一开口面上,所述第二侧边盖6盖合于所述行李箱主体的第二开口面上,所述第一侧边盖5和所述第二侧边盖6均能够相对于所述行李箱主体独立地开和闭。
33.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行李箱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能够能独立地开和闭的第一侧边盖5和第二侧边盖6,使得行李箱可以单开或双开,从所述行李箱主体的第一开口面和第二侧开口面均可以取出行李箱内的物品,使得行李箱更方便好用。其中,当所述第一侧边盖5和所述第二侧边盖6分别盖合于所述行李箱主体的第一开口面和第二口面时,该行李箱为封闭式的箱体结构。
34.本实施例中,沿所述行李箱主体框架结构的内周面设置有一圈回型的骨架结构7,所述骨架结构7为铝镁合金或者塑料材质,用以支撑所述行李箱主体,以防止其变形。
35.对于第一侧边盖5和第二侧边盖6而言,所述第一侧边盖5和所述第二侧边盖6均与所述行李箱主体的底面4通过合页相连接。以实现所述第一侧边盖5和所述第二侧边盖6均能够能独立地开和闭。所述行李箱主体的顶面3内侧设置有两排下沉式的锁扣部8,其中,下沉式的锁扣部8是指锁扣部8通过安装板以及螺丝固定在行李箱顶面3的内侧而不会露出行李箱的外表面,靠近行李箱主体顶面3的所述第一侧边盖5和所述第二侧边盖6的内周面位置处均设置有与所述锁扣部8相配合的锁钩部9,当所述第一侧边盖5和所述第二侧边盖6分别盖合于所述行李箱主体的第一开口面和第二口面时,所述第一侧边盖5和所述第二侧边盖6上的锁钩部9均穿设于所述行李箱主体顶面3的锁扣部8内。
36.行李箱锁具结构通常包括由锁钩部9、锁定部、解锁部等构成,此处不做限制;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侧边盖5和所述第二侧边盖6中分别盖合于所述行李箱主体的第一开口面和第二开口面时,第一侧边盖5或第二侧边盖6上的锁钩部9伸进对应的锁扣部8内实现锁定;当需要打开第一侧边盖5或第二侧边盖6时,通过额外在所述行李箱主体上设置的解锁部控制对应第一侧边盖5或第二侧边盖6上的锁定部打开,实现解锁。
37.本实施例的双开门行李箱还包括拉杆结构10。由于现有技术中的行李箱多为单面开门,因此拉杆结构一般是设置在箱体的封闭一侧。又由于本技术中的行李箱为双面开门,
这就导致本实施例中的拉杆结构无法常规设置。
38.本实施例中,所述拉杆结构10包括第一垂直杆11、第二垂直杆1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垂直杆11和所述第二垂直杆12上端的手持柄部13,所述第一垂直杆11和所述第二垂直杆12的底端分别固定于所述行李箱主体的第一侧竖直面1和第二侧竖直面2。具体地说,本实施例中在环绕所述行李箱主体的内周设置有一圈整体呈u型的中空凹槽16,所述第一垂直杆11和所述第二垂直杆12的底端分别固定插设于所述凹槽16的两端。
39.拉杆结构10的设置是为了方便使用者拉动拉杆箱。为了实现其基本功能,本实施例在位于所述行李箱主体的底面4的四个角上还设置有四个自由摆动旋转的脚轮15。利用脚轮15与拉杆结构的协同作用进而拉动拉杆箱。
40.为了增加行李箱使用的便携性,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垂直杆11和所述第二垂直杆12均包括伸缩外杆和可相对于所述伸缩外杆伸缩的伸缩内杆,其中伸缩包括伸出或者收缩两种状态,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垂直杆11和所述第二垂直杆12均为伸缩杆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垂直杆11和所述第二垂直杆12的伸缩内杆可相对于所述凹槽16插入或拔出。
41.为了增加行李箱整体的美观度,并尽可能减少行李箱对不必要空间的占用,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行李箱主体的顶面3开设有安装槽14,当所述第一垂直杆11和所述第二垂直杆12的伸缩内杆收缩时,所述拉杆结构的手持柄部13恰位于所述行李箱主体顶面的安装槽14内。本实施例中还将可延伸至安装槽上方的第一垂直杆11和第二垂直杆12杆体设计成与行李箱主体具有相同线条结构的造型,进而提高整体的美感。
42.对安装槽14而言,正是由于本实施例中拉杆结构10的设计,导致本实施例中的安装槽14实际上与行李箱主体的顶面等宽,从而保证拉杆结构的第一垂直杆11和第二垂直杆12能够伸出行李箱主体顶面的安装槽14,方便使用者手持拉动第一垂直杆和第二垂直杆之间的手持部13进而拉动行李箱。
43.由于现有技术中的行李箱的拉杆一般是设置在箱体的一侧,因此很容易拉出来,而本实施例中拉杆结构10的手持柄部13位于所述行李箱主体顶面3的安装槽14内,实际使用时不易拉出。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行李箱主体的顶面3还开设有一预留槽,所述预留槽用于方便拉出所述拉杆结构10;同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可以所述拉杆结构还包括一个弹出结构(图中未示出),所述弹出结构能够使该拉杆结构的第一垂直杆11和所述第二垂直杆12的伸缩内杆弹出伸缩外管;并在所述手持柄部13上设置有与所述弹出结构控制连接的控制按钮,在该控制按钮的控制下,所述拉杆结构的手持柄部13能够自动从所述凹槽16弹出,方便使用者的使用。
44.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顶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