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折叠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8:4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折叠 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叠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的折叠风扇,通常包括机头、支撑杆和底座,其中,机头为具有吹风功能的功能部件,可相对于支撑杆折叠,支撑杆可相对于底座折叠。一般地,是通过在机头上设置卡扣,在底座上设置卡槽,通过先将支撑杆相对于底座折叠,再将机头相对于支撑杆折叠,然后使机头上的卡扣卡置于底座上的卡槽中,便可以实现对整个折叠风扇在折叠状态的锁定;当需要展开折叠风扇时,只需对卡扣施加外力,使卡扣从卡槽中脱出,即可实现对折叠风扇的展开。但是,上述折叠风扇中,由于机头与底座之间锁止的受力方向与解锁的受力方向一致,所以,容易由于人为的误操作使卡扣从卡槽中脱离出来,从而使得折叠风扇在折叠状态下的锁定不牢固。


技术实现要素:

3.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折叠装置存在容易误操作导致功能部件与底座之间的折叠锁定被解除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不易误操作的折叠装置。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装置,包括:
5.第一构成结构;
6.第二构成结构,与所述第一构成结构可转动连接,并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一构成结构折叠的折叠状态,及相对于所述第一构成结构展开的展开状态;
7.锁紧结构,包括第一锁紧部和第二锁紧部,所述第一锁紧部设于所述第一构成结构和所述第二构成结构两者其中之一上,所述第一锁紧部具有在所述第二构成结构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与所述第二锁紧部配合以对所述第二构成结构与所述第一构成结构之间进行锁紧的锁紧状态,及与所述第二锁紧部分离以解除所述第二构成结构与所述第一构成结构之间的锁紧的解锁状态;
8.锁定结构,设于所述第一构成结构和所述第二构成结构两者其中另一上,所述第二锁紧部设于所述锁定结构上,所述锁定结构具有对所述第一锁紧部的所述锁紧状态进行锁定的第一状态,及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所述第一锁紧部运动以解除对所述锁紧状态的锁定的第二状态。
9.可选地,所述锁定结构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所述第一锁紧部运动的方向,与所述第二构成结构相对于所述第一构成结构分离的方向相交。
10.可选地,所述第一锁紧部为设于所述第二构成结构上的卡钩。
11.可选地,所述锁定结构设于所述第一构成结构上,并包括:
12.锁定本体;
13.限位结构,设于所述锁定本体上,并与所述锁定本体之间形成适于卡置所述卡钩
的卡槽;所述第二锁紧部为所述卡槽;
14.偏压件,设于所述第一构成结构与所述锁定本体之间,并施加给所述锁定本体一个在所述第一锁紧部处于所述锁紧状态时、使所述锁定本体朝向所述第一锁紧部运动的偏压力。
15.可选地,所述第一构成结构上设有开口,所述锁定本体设于所述第一构成结构内,且一端通过所述开口伸出至所述第一构成结构外;所述限位结构由所述锁定本体的另一端向上延伸而出,且所述卡槽的槽口朝向与所述偏压件施加给所述锁定本体的偏压力的方向一致。
16.可选地,所述限位结构设于所述第一构成结构内,并包括:
17.柄部,由所述锁定本体的另一端向上延伸而出;
18.钩部,由所述柄部远离所述锁定本体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一构成结构的外侧延伸而出,所述钩部、所述柄部及所述锁定本体共同围成所述卡槽。
19.可选地,所述第一构成结构上设有导柱;
20.所述锁定本体上设有适于容置所述导柱的容置槽,及设于所述容置槽中的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适于供所述导柱远离所述第一构成结构的一端穿过的让位孔;
21.所述偏压件为套设于所述导柱上的弹簧,且一端与所述第一构成结构相抵,另一端与所述挡板相抵。
22.可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锁定结构与所述第一构成结构之间的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
23.滑块,设于所述锁定本体和所述第一构成结构两者其中之一上;
24.滑槽,设于所述锁定本体和所述第一构成结构两者其中另一上,并适于容置所述滑块;所述滑槽的长度延伸方向与锁定本体从一端到另一端的方向一致。
25.可选地,所述第二构成结构包括:
26.支撑部件,一端与所述锁定结构相对地设于所述第一构成结构上,并与所述第一构成结构可转动连接;
27.功能部件,具有与所述支撑部件远离所述第一构成结构的一端可转动连接的连接端,及与所述连接端相对的锁紧端,所述锁紧结构设于所述锁紧端上。
28.可选地,所述支撑部件包括:
29.至少一个伸缩杆结构,一端与所述功能部件铰接;
30.连接头结构,可转动设于所述第一构成结构上,并与所述伸缩杆结构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
31.可选地,所述连接头结构包括:
32.接头本体;
33.至少一个接头连接部,固定连接于所述接头本体的端部,所述接头连接部上设有适于插置对应的所述伸缩杆结构的插孔,所述伸缩杆结构插入对应的所述插孔后与所述接头连接部连接。
34.可选地,所述接头本体包括:
35.第一本体,设有所述接头连接部;
36.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本体上设有锁定腔,及与所述锁
定腔连通的卡接口,所述卡接口设于所述第二本体背向所述第一本体的一侧,所述锁定腔的腔壁向腔内延伸出挡块,所述挡块背向所述卡接口的一侧设有锁定槽,所述锁定结构在所述第二构成结构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卡置于所述锁定槽中对所述展开状态进行锁定。
37.可选地,所述连接头结构还包括转接头,所述转接头设于所述接头本体背向所述接头连接部的一侧,所述连接头结构通过所述转接头与所述第一构成结构可转动连接。
38.可选地,所述第一构成结构还包括阻尼块,所述阻尼块与所述转接头的外周壁相抵。
39.可选地,所述转接头上设有第一铰接孔,所述第一构成结构包括:
40.底座,设有适于容置所述转接头的安装槽,及与所述安装槽连通的让位槽;
41.底壳,可拆卸地盖设于所述底座上,并设有适于供所述转接头穿过的敞口,及插置于所述让位槽中的凸轴,所述凸轴上设有第二铰接孔;
42.铰接轴,穿过所述第二铰接孔并插置于所述第一铰接孔中。
43.可选地,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上设有定位槽,所述底座还包括阻尼块,所述阻尼块设于所述定位槽中,并与所述转接头的外周壁相抵。
44.可选地,所述底壳上还设有挡筋,所述挡筋与所述凸轴之间设有用于对所述铰接轴进行限位的限位空间。
45.可选地,所述折叠装置为折叠风扇。
4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效果:
47.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装置,包括:第一构成结构;第二构成结构,与所述第一构成结构可转动连接,并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一构成结构折叠的折叠状态,及相对于所述第一构成结构展开的展开状态;锁紧结构,包括第一锁紧部和第二锁紧部,所述第一锁紧部设于所述第一构成结构和所述第二构成结构两者其中之一上,所述第一锁紧部具有在所述第二构成结构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与所述第二锁紧部配合以对所述第二构成结构与所述第一构成结构之间进行锁紧的锁紧状态,及与所述第二锁紧部分离以解除所述第二构成结构与所述第一构成结构之间的锁紧的解锁状态;锁定结构,设于所述第一构成结构和所述第二构成结构两者其中另一上,所述第二锁紧部设于所述锁定结构上,所述锁定结构具有对所述第一锁紧部的所述锁紧状态进行锁定的第一状态,及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所述第一锁紧部运动以解除对所述锁紧状态的锁定的第二状态。
48.当需要展开折叠装置时,需要先对锁定结构施加外力,使锁定结构处于第二状态,解除对第一锁紧部的锁紧状态的锁定,然后使第一锁紧部处于与第二锁紧部分离的解锁状态,解除对第二构成结构与第一构成结构之间的锁紧,再将第二构成结构相对于第一构成结构展开,使第二构成结构处于展开状态,即可实现对折叠装置的展开;当需要对折叠装置进行折叠时,先使第二构成结构相对于第一构成结构折叠,使第二构成结构处于折叠状态,然后使第一锁紧部处于与第二锁紧部配合的锁紧状态,对第二构成结构与第一构成结构之间的折叠状态进行锁紧,最后通过锁定结构对第一锁紧部的锁紧状态进行锁定,即可完成对折叠装置的折叠,同时对折叠装置的折叠状态进行锁定。本实用新型在需要展开折叠装置时,需要进行对锁定结构施加外力及改变第一锁紧部的状态这两个操作,才能最终解除对第二构成结构与第一构成结构之间折叠状态的锁紧,如果只进行其中一个操作,依然无法实现解除对第二构成结构与第一构成结构之间折叠状态的锁紧,所以,不易由于人为的
误操作导致对第二构成结构与第一构成结构之间折叠状态的锁紧的解除,可以使折叠装置的折叠状态更加可靠。
49.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装置,所述锁定结构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所述第一锁紧部运动的方向,与所述第二构成结构相对于所述第一构成结构分离的方向相交。这样更加不易在误操作的情况下同时进行对锁定结构施加外力及改变第一锁紧部的状态这两个操作,从而可以更加有效地避免误操作导致的状态解除,使折叠装置的折叠状态更加可靠。
50.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装置,所述第一锁紧部为设于所述第二构成结构上的卡钩;所述锁定结构设于所述第一构成结构上,并包括:锁定本体;限位结构,设于所述锁定本体上,并与所述锁定本体之间形成适于卡置所述卡钩的卡槽;所述第二锁紧部为所述卡槽;偏压件,设于所述第一构成结构与所述锁定本体之间,并施加给所述锁定本体一个在所述第一锁紧部处于所述锁紧状态时、使所述锁定本体朝向所述第一锁紧部运动的偏压力。这样只需要克服偏压件施加给锁定本体的偏压力,使锁定本体向与偏压力相反的方向运动,卡钩从卡槽中脱出,然后使第二构成结构设有卡钩的一端向远离第一构成结构的方向运动,即可实现将第二构成结构相对于第一构成结构展开,具有操作简单,锁定效果可靠的优点。
5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锁定结构与所述第一构成结构之间的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滑块,设于所述锁定本体和所述第一构成结构两者其中之一上;滑槽,设于所述锁定本体和所述第一构成结构两者其中另一上,并适于容置所述滑块;所述滑槽的长度延伸方向与锁定本体从一端到另一端的方向一致。这样可以使锁定结构的运动更加平稳,增强对锁定结构进行操作时的用户体验。
52.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装置,所述第二构成结构包括:支撑部件,一端与所述锁定结构相对地设于所述第一构成结构上,并与所述第一构成结构可转动连接;功能部件,具有与所述支撑部件远离所述第一构成结构的一端可转动连接的连接端,及与所述连接端相对的锁紧端,所述锁紧结构设于所述锁紧端上。这样只需要操作锁定本体,使锁紧结构从卡槽中脱出,便可以同时实现对功能部件和支撑部件两者的解锁,比起现有技术中将支撑部件、功能部件与第一构成结构分别锁定和分别解锁,本实用新型能够一键解锁,极大地简化了对折叠装置整机折叠状态解锁的操作,同时,也能够保持对折叠装置整机折叠状态锁定的可靠性。
53.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装置,所述第一构成结构还包括阻尼块,所述阻尼块与所述转接头的外周壁相抵。由于零件之间在装配时通常会存在装配间隙,这将导致在折叠装置整体进行工作时,容易由于装配间隙的原因产生较大的抖动,本实用新型通过使阻尼块与转接头的外周壁相抵,可以避免由于转接头与转接头安装位之间的装配间隙导致的折叠装置在工作时产生抖动的情况,提升用户体验。
54.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装置,所述接头本体包括:第一本体,设有所述接头连接部;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本体上设有锁定腔,及与所述锁定腔连通的卡接口,所述卡接口设于所述第二本体背向所述第一本体的一侧,所述锁定腔的腔壁向腔内延伸出挡块,所述挡块背向所述卡接口的一侧设有锁定槽,所述锁定结构在所述第二构成结构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卡置于所述锁定槽中对所述展开状态进行锁定。通过锁定槽和卡接口,可以在将第二构成结构相对于第一构成结构展开的过程中,使锁定结构伸
置于卡接口中,并在第二构成结构处于展开状态时,锁定结构卡置于锁定槽中对展开状态进行锁定,从而可以使折叠装置的展开状态更加可靠。
55.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装置,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上设有定位槽,所述底座还包括阻尼块,所述阻尼块设于所述定位槽中,并与所述转接头的外周壁相抵。由于零件之间在装配时通常会存在装配间隙,这将导致在折叠装置整体进行工作时,容易由于装配间隙的原因产生较大的抖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定位槽中设置阻尼块,并使阻尼块与转接头的外周壁相抵,可以避免由于转接头与安装槽之间的装配间隙导致的折叠装置在工作时产生抖动的情况,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5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5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折叠风扇在展开状态下的示意图;
58.图2为图1所示的折叠风扇在折叠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
59.图3为图1所示的折叠风扇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60.图4为图3所示的折叠风扇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61.图5为图4所示的折叠风扇中的连接头结构的部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62.图6为图4所示的折叠风扇中的连接头结构的另一部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63.图7为图6的另一角度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64.图8为图4所示的折叠风扇中的锁定结构的部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65.图9为图4所示的折叠风扇中的底壳的立体示意图;
66.图10为图4所示的折叠风扇中的座本体的立体示意图;
67.图11为图4所示的折叠风扇中的阻尼块的立体示意图;
68.图12为图4所示的折叠风扇中的底盘的立体示意图;
69.图13为图2所示的折叠风扇中的剖视示意图;
70.图14为图13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71.图15为图14所示的折叠风扇在另一状态下的示意图;
72.图16为图14所示的折叠风扇在另一状态下的示意图;
73.图17为图14所示的折叠风扇在另一状态下的示意图;
74.图18为图14所示的折叠风扇在另一状态下的示意图;
75.附图标记说明:
[0076]1‑
卡钩,21

锁定本体,211

容置槽,212

挡板,213

让位孔,221

柄部,222

钩部,23

弹簧,24

卡槽,
[0077]
31

开口,32

导柱,41

滑块,42

滑槽,
[0078]5‑
功能部件,51

连接端,52

锁紧端,
[0079]
61

伸缩杆结构,62

接头连接部,621

插孔,63

第一本体,64

第二本体,641

锁定腔,642

卡接口,643

挡块,644

锁定槽,65

转接头,651

第一铰接孔,
[0080]
71

座本体,711

安装槽,712

让位槽,713

定位槽,714

阻尼块,72

底盘,
[0081]8‑
底壳,81

敞口,82

凸轴,83

第二铰接孔,84

挡筋,85

限位空间,9

铰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82]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83]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0084]
如图1

图1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折叠装置,包括第一构成结构、第二构成结构、锁紧结构和锁定结构。
[0085]
第二构成结构与第一构成结构可转动连接,并具有相对于第一构成结构折叠的折叠状态,及相对于第一构成结构展开的展开状态。
[0086]
锁紧结构包括第一锁紧部和第二锁紧部,第一锁紧部设于第一构成结构和第二构成结构两者其中之一上,第一锁紧部具有在第二构成结构处于折叠状态时与第二锁紧部配合以对第二构成结构与第一构成结构之间进行锁紧的锁紧状态,及与第二锁紧部分离以解除第二构成结构与第一构成结构之间的锁紧的解锁状态。
[0087]
锁定结构设于第一构成结构和第二构成结构两者其中另一上,第二锁紧部设于锁定结构上,锁定结构具有对第一锁紧部的锁紧状态进行锁定的第一状态,及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第一锁紧部运动以解除对锁紧状态的锁定的第二状态。
[0088]
当需要展开折叠装置时,需要先对锁定结构施加外力,使锁定结构处于第二状态,解除对第一锁紧部的锁紧状态的锁定,然后使第一锁紧部处于与第二锁紧部分离的解锁状态,解除对第二构成结构与第一构成结构之间的锁紧,再将第二构成结构相对于第一构成结构展开,使第二构成结构处于展开状态,即可实现对折叠装置的展开;当需要对折叠装置进行折叠时,先使第二构成结构相对于第一构成结构折叠,使第二构成结构处于折叠状态,然后使第一锁紧部处于与第二锁紧部配合的锁紧状态,对第二构成结构与第一构成结构之间的折叠状态进行锁紧,最后通过锁定结构对第一锁紧部的锁紧状态进行锁定,即可完成对折叠装置的折叠,同时对折叠装置的折叠状态进行锁定。本实施例在需要展开折叠装置时,需要进行对锁定结构施加外力及改变第一锁紧部的状态这两个操作,才能最终解除对第二构成结构与第一构成结构之间折叠状态的锁紧,如果只进行其中一个操作,依然无法实现解除对第二构成结构与第一构成结构之间折叠状态的锁紧,所以,不易由于人为的误操作导致对第二构成结构与第一构成结构之间折叠状态的锁紧的解除,可以使折叠装置的折叠状态更加可靠。
[0089]
锁定结构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第一锁紧部运动的方向,与第二构成结构相对于第一构成结构分离的方向相交。这样更加不易在误操作的情况下同时进行对锁定结构施加外力及改变第一锁紧部的状态这两个操作,从而可以更加有效地避免误操作导致的状态解除,使折叠装置的折叠状态更加可靠。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锁定结构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第一锁紧部运动的方向,与第二构成结构相对于第一构成结构分离的方向垂直。
[0090]
锁紧结构和锁定结构的具体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锁紧部为设于第二构成结构上的卡钩1。锁定结构设于第一构成结构上,并包括锁定本体21、限位结构和偏压件。
[0091]
限位结构设于锁定本体21上,并与锁定本体21之间形成适于卡置卡钩1的卡槽24。第二锁紧部为卡槽24。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结构与锁定本体21一体成型。
[0092]
偏压件设于第一构成结构与锁定本体21之间,并施加给锁定本体21一个在第一锁紧部处于所述锁紧状态时、使锁定本体21朝向所述第一锁紧部运动的偏压力。
[0093]
这样只需要克服偏压件施加给锁定本体21的偏压力,使锁定本体21向与偏压力相反的方向运动,卡钩1从卡槽24中脱出,然后使第二构成结构设有卡钩1的一端向远离第一构成结构的方向运动,即可实现将第二构成结构相对于第一构成结构展开,具有操作简单,锁定效果可靠的优点。
[0094]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构成结构上设有开口31,锁定本体21设于第一构成结构内,且一端通过开口31伸出至第一构成结构外;限位结构由锁定本体21的另一端向上延伸而出,且卡槽24的槽口朝向与偏压件施加给锁定本体21的偏压力的方向一致,卡钩1由第二构成结构的外壁向内延伸而出。其中,偏压件施加给锁定本体21的偏压力为使锁定本体21朝向开口31方向运动的力。限位结构由锁定本体21的另一端向上延伸而出中的向上方向,是指第二构成结构设有卡钩1的部位相对于第一构成结构设有锁定结构的部位分离运动的方向。
[0095]
限位结构的具体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结构设于第一构成结构内,并包括柄部221和钩部222。
[0096]
柄部221由锁定本体21的另一端向上延伸而出。其中,这里向上的方向是指,第二构成结构设有卡钩1的部位相对于第一构成结构设有锁定结构的部位分离运动的方向。
[0097]
钩部222由柄部221远离锁定本体21的一端朝向第一构成结构的外侧延伸而出,即朝向开口31延伸而出;钩部222、柄部221及锁定本体21共同围成卡槽24。
[0098]
为了确保偏压件施加给锁定本体21的偏压力的方向更加准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构成结构上设有导柱32。锁定本体21上设有适于容置导柱32的容置槽211,及设于容置槽211中的挡板212,挡板212上设有适于供导柱32远离第一构成结构的一端穿过的让位孔213。偏压件为套设于导柱32上的弹簧23,且一端与第一构成结构相抵,另一端与挡板212相抵。偏压力即为弹簧23的恢复弹力。
[0099]
本实施例提供的折叠装置,还包括设于锁定结构与第一构成结构之间的导向结构;导向结构包括设于锁定本体21上的滑块41,及设于第一构成结构上、适于容置滑块41的滑槽42,滑槽42的长度延伸方向与锁定本体21从一端到另一端的方向一致。这样可以使锁定结构的运动更加平稳,增强对锁定结构进行操作时的用户体验。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滑块41设于第一构成结构上,滑槽42设于锁定结构上。
[0100]
第二构成结构的具体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构成结构包括支撑部件和功能部件5。
[0101]
支撑部件一端与锁定结构相对地设于第一构成结构上,并与第一构成结构可转动连接。
[0102]
功能部件5具有与支撑部件远离第一构成结构的一端可转动连接的连接端51,及
与连接端51相对的锁紧端52,锁紧结构设于锁紧端52上。
[0103]
这样只需要操作锁定本体21,使锁紧结构从卡槽24中脱出,便可以同时实现对功能部件5和支撑部件两者的解锁,比起现有技术中将支撑部件、功能部件5与第一构成结构分别锁定和分别解锁,本实施例能够一键解锁,极大地简化了对折叠装置整机折叠状态解锁的操作,同时,也能够保持对折叠装置整机折叠状态锁定的可靠性。
[0104]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功能部件5与支撑部件之间也可以固定连接。
[0105]
支撑部件的具体结构形式不做限制,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件包括连接头结构和至少一个伸缩杆结构61。
[0106]
伸缩杆结构61一端与功能部件5铰接。其中,伸缩杆结构61即为常规的多个杆件嵌套连接在一起的结构。
[0107]
连接头结构可转动设于第一构成结构上,并与伸缩杆结构61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
[0108]
连接头结构的具体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头结构包括接头本体和至少一个接头连接部62。
[0109]
接头连接部62固定连接于接头本体的端部,接头连接部62上设有适于插置对应的伸缩杆结构61的插孔621,伸缩杆结构61插入对应的插孔621后与接头连接部62螺纹连接。
[0110]
对伸缩杆结构61和接头连接部62的具体数量不做限制,在本实施例中,伸缩杆结构61和接头连接部62分别具有两个,且伸缩杆结构61和接头连接部62一一对应设置。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伸缩杆结构61和接头连接部62也可以分别具有一个。
[0111]
接头本体的具体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在本实施例中,接头本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本体63和第二本体64。
[0112]
第一本体63上设有接头连接部62。
[0113]
第二本体64与第一本体63可拆卸连接。第二本体64上设有锁定腔641,及与锁定腔641连通的卡接口642,卡接口642设于第二本体64背向第一本体63的一侧,锁定腔641的腔壁向腔内延伸出挡块643,挡块643背向卡接口642的一侧设有锁定槽644,锁定结构在第二构成结构处于展开状态时卡置于锁定槽644中对展开状态进行锁定。
[0114]
通过锁定槽644和卡接口642,可以在将第二构成结构相对于第一构成结构展开的过程中,使锁定结构伸置于卡接口642中,并在第二构成结构处于展开状态时,锁定结构卡置于锁定槽644中对展开状态进行锁定,从而可以使折叠装置的展开状态更加可靠。
[0115]
实现第一本体63与第二本体64可拆卸连接的具体方式可以有多种,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本体63和第二本体64通过卡扣结构和螺纹紧固件可拆卸连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本体63与第二本体64之间也可以只通过卡扣结构或只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螺纹紧固件的具体形式不做限制,本实施例中的螺纹紧固件为螺钉。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螺钉也可以替换为螺栓等。
[0116]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头结构还包括转接头65,转接头65设于接头本体背向接头连接部62的一侧,连接头结构通过转接头65与第一构成结构可转动连接。
[0117]
实现转接头65与第一构成结构可转动的具体方式可以有多种,在本实施例中,转接头65上设有第一铰接孔651,第一构成结构包括底座、底壳8和铰接轴9。
[0118]
底座设有适于容置转接头65的安装槽711,及与安装槽711连通的让位槽712。
[0119]
底壳8可拆卸地盖设于底座上,并设有适于供转接头65穿过的敞口81,及插置于让位槽712中的凸轴82,凸轴82上设有第二铰接孔83。
[0120]
铰接轴9穿过第二铰接孔83并插置于第一铰接孔651中。
[0121]
为了有效防止铰接轴9从第一铰接孔651中脱出,使转接头65与第一构成结构之间的连接更加可靠,本实施例的底壳8上还设有挡筋84,挡筋84与凸轴82之间设有用于对铰接轴9进行限位的限位空间85。
[0122]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槽711的槽壁上设有定位槽713,底座还包括阻尼块714,阻尼块714设于定位槽713中,并与转接头65相抵。由于零件之间在装配时通常会存在装配间隙,这将导致在折叠装置整体进行工作时,容易由于装配间隙的原因产生较大的抖动,本实施例通过在定位槽713中设置阻尼块714,并使阻尼块714与转接头65相抵,可以避免由于转接头65与安装槽711之间的装配间隙导致的折叠装置在工作时产生抖动的情况,提升用户体验。
[0123]
对定位槽713和阻尼块714的具体数量不做限制,本实施例中的定位槽713和阻尼块714分别具有两个,并位于安装槽711的两端。
[0124]
底座的具体结构形式不做限制,在本实施例中,底座包括座本体71,及与座本体71可拆卸连接的底盘72,其中,座本体71位于底盘72上方。
[0125]
本实施例中的折叠装置为折叠风扇,其中,第二构成本体中的功能部件5,即折叠风扇的机头;第二构成本体中的伸缩杆结构61即为折叠风扇的伸缩杆。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折叠风扇也可以替换为其他折叠装置。
[0126]
当需要展开折叠装置时,向开口31内按压锁定本体21,锁定本体21克服弹簧23的恢复弹力向远离开口31的方向运动,位于锁定本体21上的限位结构随锁定本体21一起向远离开口31的方向运动,从而使由限位结构和锁定本体21共同围成的卡槽24向远离开口31的方向运动,使得功能部件5上的卡钩1从卡槽24中脱出,此时,停止按压锁定本体21,锁定本体21会在弹簧23恢复弹力的作用下恢复至部分伸置于开口31中的初始状态;然后向上翻转功能部件5的锁紧端52,由于功能部件5的连接端51与支撑部件可转动连接,功能部件5的锁紧端52绕连接端51与支撑部件的连接处转动从而与第一构成结构完全分离,然后继续向上拉动功能部件5,功能部件5相对于支撑部件展开,并通过连接端51拉动支撑部件与功能部件5连接的一端向上运动,从而使得转接头65绕铰接轴9在底座的安装槽711中转动,在这一过程中,锁定结构中的限位结构通过卡接口642伸置于锁定腔641中,继续向上拉动功能部件5,使转接头65继续在底座的安装槽711中转动,直至转接头65相对于限位结构运动至限位结构的钩部222卡置于锁定槽644中,即完成对功能部件5和支撑部件分别相对于第一构成结构的完全展开,同时完成了对支撑部件相对于第一构成结构之间展开状态的锁定,进一步,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是否将支撑部件的伸缩杆结构61拉开。
[0127]
当需要对折叠装置进行折叠时,向开口31内按压锁定本体21,锁定本体21克服弹簧23的恢复弹力向远离开口31的方向运动,位于锁定本体21上的限位结构随锁定本体21一起向远离开口31的方向运动,使得限位结构中的钩部222从锁定槽644中脱出,然后按压支撑部件,使支撑部件绕铰接轴9转动,转接头65在安装槽711中转动,直至钩部222通过卡接口642从安装槽711中脱出,停止按压锁定本体21,锁定本体21会在弹簧23恢复弹力的作用下恢复至部分伸置于开口31中的初始状态;然后继续向下按压支撑部件,直至支撑部件处
于相对于第一构成结构折叠的状态,再按压功能部件5,使功能部件5相对于支撑部件转动,直至功能部件5处于相对于第一构成结构折叠的状态,在这一过程中,功能部件5上的卡钩1与限位结构的钩部222外壁相抵同时压缩弹簧23,并沿着钩部222外壁滑入钩部222与柄部221之间的卡槽24中,然后弹簧23复位,功能部件5上的卡钩1卡置于第一构成结构的卡槽24中,完成对功能部件5和支撑部件分别相对于第一构成结构的折叠及对折叠状态的锁定。
[0128]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