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润滑效果好的压缩机结构及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5:2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压缩机 效果好 润滑 压缩 结构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润滑效果好的压缩机结构及压缩机。


背景技术:

2.离心压缩机转子系统通常由转轴、叶轮及其紧固件、轴承组成。转子与电机相连,带动叶轮高速回转产生离心力从而对冷媒做功,实现对冷媒的压缩功能,其中转轴需要可靠的轴承进行支撑,现有的压缩机构使用冷媒对轴承进行润滑,大大简化了压缩机的结构复杂度,但是冷媒的沸点较低,润滑的过程中容易汽化,导致轴承润滑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现有压缩机中冷媒沸点低而存在润滑效果差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利用密封机构增加轴承腔内压力从而提高冷媒沸点来避免冷媒汽化地润滑效果好的压缩机结构及压缩机。
4.一种压缩机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压缩腔和电机腔,所述压缩机结构还包括密封结构,所述电机腔和所述压缩腔之间形成有第一轴承腔,所述第一轴承腔与外部润滑循环机构连通,且所述第一轴承腔与所述电机腔之间形成有第一连通间隙,所述密封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连通间隙内。
5.所述第一连通间隙内设置有迷宫密封机构,所述迷宫密封机构构成所述密封结构。
6.所述第一轴承腔内设置有轴承,且所述迷宫密封机构远离所述轴承的一端处设置有液封腔,所述外部润滑循环机构与所述液封腔连通,所述液封腔和所述迷宫密封机构共同构成所述密封结构。
7.所述迷宫密封机构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迷宫密封机构和第二迷宫密封机构,且所述第一迷宫密封机构和所述第二迷宫密封机构之间设置有螺旋密封机构,所述第一迷宫密封机构、所述第二迷宫密封机构和螺旋密封机构共同构成所述密封结构。
8.所述第一轴承腔与所述压缩腔之间形成有第二连通间隙,所述第二连通间隙内设置有所述密封结构。
9.所述压缩机结构包括两个滚动轴承,两个所述滚动轴承均设置于所述第一轴承腔内。
10.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排气口和吸气口,所述排气口与冷凝器连通,所述吸气口与蒸发器连通,所述冷凝器的润滑出口和所述蒸发器的润滑入口均与所述第一轴承腔连通,且所述冷凝器和所述蒸发器构成所述外部润滑循环机构。
11.所述蒸发器与所述第一轴承腔之间设置有第一平衡管路,所述第一平衡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压力调节机构。
12.所述电机腔远离所述压缩腔的一侧形成有第二轴承腔,所述第二轴承腔与所述外
部润滑循环机构连通,且所述第二轴承腔与所述电机腔之间形成第三连通间隙,所述第三连通间隙内设置有所述密封结构。
13.所述第二轴承腔与所述壳体的内部之间形成有第四连通间隙,所述第四连通间隙上设置有所述密封结构。
14.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排气口和吸气口,所述排气口与冷凝器连通,所述吸气口与蒸发器连通,且所述冷凝器的润滑出口和所述蒸发器的润滑入口均与所述第二轴承腔连通,且所述冷凝器和所述蒸发器构成所述外部润滑循环机构。
15.所述蒸发器与所述第二轴承腔之间设置有第二平衡管路,所述第二平衡管路上设置有第二压力调节机构。
16.所述第一轴承腔与所述电机腔之间设置有第三平衡管路,所述第三平衡管路上设置有第三压力调节机构;或所述第二轴承腔与所述电机腔之间设置有第四平衡管路,所述第四平衡管路上设置有第四压力调节机构;或所述第一轴承腔与所述电机腔之间设置有第三平衡管路,所述第三平衡管路上设置有第三压力调节机构,所述第二轴承腔与所述电机腔之间设置有第四平衡管路,所述第四平衡管路上设置有第四压力调节机构。
17.所述压缩机结构还包括转轴和叶轮,所述转轴依次贯穿所述电机腔、所述第一轴承腔和所述压缩腔,所述叶轮设置于所述转轴上,且所述叶轮位于所述压缩腔内。
18.所述叶轮的数量为多个,且所有所述叶轮沿所述转轴的长度方向并列设置。
19.一种压缩机,包括上述的压缩机结构。
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润滑效果好的压缩机结构及压缩机,对轴承腔利用密封结构和压缩腔的压力进行密封,从而使轴承腔内的压力增加,进而使轴承腔内用于润滑的冷媒的沸点增加,有效的避免冷媒汽化而破坏润滑液膜,保证轴承的液体润滑,同时利用密封结构能够避免轴承腔内的冷媒向电机腔内泄露,进一步保证轴承腔内的压力,从而保证轴承的润滑效果。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润滑效果好的压缩机结构及压缩机的实施例的压缩机结构未示出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润滑效果好的压缩机结构及压缩机的实施例的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润滑效果好的压缩机结构及压缩机的实施例的第一轴承腔及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润滑效果好的压缩机结构及压缩机的实施例的第二轴承腔及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润滑效果好的压缩机结构及压缩机的实施例的第一平衡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26.图中:
27.1、压缩腔;2、电机腔;3、转轴;4、第一连通间隙;5、迷宫密封机构;6、第一轴承腔;7、液封腔;8、螺旋密封机构;9、第二连通间隙;10、第一平衡管路;11、冷凝器;12、蒸发器;13、第二轴承腔;14、第三连通间隙;15、第四连通间隙;16、叶轮。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9.如图1至图5所示的压缩机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压缩腔1和电机腔2,为了保证压缩机结构内的转轴3能够进行正常的转动,壳体与转轴3之间需要设置一定的间隙,如轴承腔与电机腔2之间的第一连通间隙4,而且因为压缩腔1为高压腔,电机腔2为低压腔,外部润滑循环机构进入轴承腔内的润滑剂(冷媒)与电机腔2内的低压存在压力差,润滑剂会因压力的作用而向电机腔2内泄露,造成轴承腔内的压力降低,又因为润滑剂为冷媒,当压力降低时,冷媒的沸点也会随之降低,使得液态冷媒在对轴承进行润滑时,因汽化的问题而破坏润滑液膜,造成轴承润滑效果差的问题,因此本技术的所述压缩机结构还包括密封结构,所述电机腔2和所述压缩腔1之间形成有第一轴承腔6,所述第一轴承腔6与外部润滑循环机构连通,且所述第一轴承腔6与所述电机腔2之间形成有第一连通间隙4,所述密封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连通间隙4内,利用密封结构对第一连通间隙4进行密封,避免第一轴承腔6内的冷媒向电机腔2内泄露,同时因为压缩强内为高压环境,第一轴承腔6内的冷媒不会或者基本不能向压缩腔1内泄露,从而保证第一轴承腔6内压力的可靠,进而保证液态冷媒对轴承的润滑效果。
30.所述第一连通间隙4内设置有迷宫密封机构5,所述迷宫密封机构5构成所述密封结构,迷宫密封结构是指在转轴3的周围的壳体上设若干个依次排列的环行密封齿,齿与齿之间形成一系列截流间隙与膨胀空腔,冷媒在通过曲折迷宫的间隙时产生节流效应而达到阻漏的目的。
31.所述第一轴承腔6内设置有轴承,且所述迷宫密封机构5远离所述轴承的一端处设置有液封腔7,所述外部润滑循环机构与所述液封腔7连通,所述液封腔7和所述迷宫密封机构5共同构成所述密封结构,外部润滑循环机构将液态冷媒送入至液封腔7内,从而在液封腔7内形成一定的也风效果,利用液封效果进一步的增加密封结构的密封效果。
32.所述迷宫密封机构5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迷宫密封机构和第二迷宫密封机构,且所述第一迷宫密封机构和所述第二迷宫密封机构之间设置有螺旋密封机构8,所述第一迷宫密封机构、所述第二迷宫密封机构和螺旋密封机构8共同构成所述密封结构,利用螺旋密封机构8进一步增加密封结构的密封效果。
33.所述第一轴承腔6与所述压缩腔1之间形成有第二连通间隙9,所述第二连通间隙9内设置有所述密封结构,进一步增加第一轴承腔6的密封效果,也能够避免第一轴承腔6内的压力大于压缩腔1内的压力,而使第一轴承腔6内的冷媒向压缩腔1内泄漏,同时避免第一轴承腔6内压力过小而使压缩腔1内的冷媒向第一轴承腔6内泄露。
34.所述压缩机结构包括两个滚动轴承,两个所述滚动轴承均设置于所述第一轴承腔6内。
35.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排气口和吸气口,所述排气口与冷凝器11连通,所述吸气口与蒸发器12连通,所述冷凝器11的润滑出口和所述蒸发器12的润滑入口均与所述第一轴承腔6连通,且所述冷凝器11和所述蒸发器12构成所述外部润滑循环机构,压缩腔1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进入冷凝器11内形成高压的液态冷媒,此高压的液态冷媒由冷凝器11的润滑出口
进入第一轴承腔6内,对第一轴承腔6内的轴承进行润滑,并在润滑结束之后由蒸发器12的润滑入口进入蒸发器12内完成冷媒润滑循环。
36.所述蒸发器12与所述第一轴承腔6之间设置有第一平衡管路10,所述第一平衡管路10上设置有第一压力调节机构,利用第一平衡管路10调节第一轴承腔6内的压力,避免第一轴承腔6内因冷媒的汽化而造成压力过高的问题。
37.当压缩机结构的轴承分别设置在电机腔2的两侧时,所述电机腔2远离所述压缩腔1的一侧形成有第二轴承腔13,所述第二轴承腔13与所述外部润滑循环机构连通,且所述第二轴承腔13与所述电机腔2之间形成第三连通间隙14,所述第三连通间隙14内设置有所述密封结构,利用密封结构对第三连通间隙14进行密封,避免冷媒泄露至电机腔2内。
38.当转轴3贯穿所述第二轴承腔13时,第二轴承腔13靠近所述电机腔2的部位和远离所述电机腔2的部位均会存在间隙,也即所述第二轴承腔13与所述壳体的内部之间形成有第四连通间隙15,所述第四连通间隙15上设置有所述密封结构,从而保证第二轴承腔13的密封可靠。
39.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排气口和吸气口,所述排气口与冷凝器11连通,所述吸气口与蒸发器12连通,且所述冷凝器11的润滑出口和所述蒸发器12的润滑入口均与所述第二轴承腔13连通,且所述冷凝器11和所述蒸发器12构成所述外部润滑循环机构,压缩腔1的排气口排出的冷媒进入冷凝器11内形成高压的液态冷媒,此高压的液态冷媒由冷凝器11的润滑出口进入第二轴承腔13内,对第二轴承腔13内的轴承进行润滑,并在润滑结束之后由蒸发器12的润滑入口进入蒸发器12内完成冷媒润滑循环。
40.所述蒸发器12与所述第二轴承腔13之间设置有第二平衡管路,所述第二平衡管路上设置有第二压力调节机构,利用第二平衡管路调节第二轴承腔13内的压力,避免第二轴承腔13内因冷媒的汽化而造成压力过高的问题。
41.所述第一轴承腔6与所述电机腔2之间设置有第三平衡管路,所述第三平衡管路上设置有第三压力调节机构;或所述第二轴承腔13与所述电机腔2之间设置有第四平衡管路,所述第四平衡管路上设置有第四压力调节机构;或所述第一轴承腔6与所述电机腔2之间设置有第三平衡管路,所述第三平衡管路上设置有第三压力调节机构,所述第二轴承腔13与所述电机腔2之间设置有第四平衡管路,所述第四平衡管路上设置有第四压力调节机构,根据需要,可以将第一轴承腔6和/或第二轴承腔13内的压力引至电机腔2内,从而避免第一轴承腔6或第二轴承腔13压力过高的问题。
42.所述压缩机结构还包括转轴3和叶轮16,所述转轴3依次贯穿所述电机腔2、所述第一轴承腔6和所述压缩腔1,所述叶轮16设置于所述转轴3上,且所述叶轮16位于所述压缩腔1内,转轴3的转动带动叶轮16进行转动,从而对进入压缩腔1内的冷媒进行压缩而达到压缩的目的。
43.所述叶轮16的数量为多个,且所有所述叶轮16沿所述转轴3的长度方向并列设置,也即所述压缩机结构形成多级压缩结构。
44.一种压缩机,包括上述的压缩机结构。
4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
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