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泵的冷却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19 20:5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密封 装置 冷却 特别


1.本实用新型涉及泵轴密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泵的冷却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2.在泵的运转过程中,必须对泵的主轴进行冷却,以免主轴高速旋转而产生的摩擦热量,使主轴和轴承的温升大大高于其允许的工作温升范围,严重影响主轴和轴承的使用寿命。传统的冷却方式为在泵体上增设冷却腔,在冷却腔内注入冷却液来对主轴及轴承进行降温。为了防止冷却液的外漏,在主轴与冷却腔的腔壁之间设有静环和动环,通过静环和动环之间的相互接触达到密封效果,但是,在主轴旋转的时候,静环和动环之间会发生摩擦而导致磨损,密封性大大降低,而位于冷却腔内的冷却液极易泄漏到泵的外部,影响泵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泵的冷却密封装置,以解决在主轴旋转的时候,静环和动环之间会发生摩擦而导致磨损,密封性大大降低,而位于冷却腔内的冷却液极易泄漏到泵的外部,影响泵的正常使用。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泵的冷却密封装置,包括设置在泵盖上的壳体及静环压盖,所述壳体内设有冷却腔,泵的主轴贯穿所述冷却腔及泵盖,所述冷却腔上设有冷却液进口及冷却液出口;
5.所述冷却腔的第一端部设有第一密封组件,所述冷却腔的第二端部设有第二密封组件,所述第一端部为靠近所述泵盖的一端,所述第二端部为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的一端;
6.所述冷却腔的第二端部与所述静环压盖连接,所述静环压盖上嵌装有第一静环,所述第一静环通过调节部件与所述静环压盖连接,所述主轴上套设有第一动环,所述第一动环位于所述冷却腔的外部且与所述第一静环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静环与所述第一动环之间设有间隙;
7.所述调节部件用于调节所述第一静环与所述第一动环之间的间距,以使所述第一静环与所述第一动环的端面相贴合。
8.具体地,所述调节部件为螺栓,所述静环压盖及所述第一静环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螺栓依次穿过所述静环压盖及所述第一静环的螺纹孔。
9.具体地,所述第一静环与所述静环压盖之间设有密封圈。
10.具体地,所述调节部件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布在所述静环压盖的圆周外缘。
11.具体地,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安装在设置在所述冷却腔第一端部的第二静环及套设在所述主轴上的第二动环,所述第二密封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冷却腔的第二端部的第三静环及套设在所述主轴上的第三动环;
12.所述第二动环与所述第三动环通过弹簧座连接,以通过所述弹簧座的弹力使所述第二动环与所述第二静环的端面相贴合,以及使所述第三动环与所述第三静环的端面相贴
合。
13.具体地,所述第二静环与所述冷却腔之间及所述第三静环与所述冷却腔之间均设有密封圈。
14.具体地,所述冷却腔还设有排净口。
1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泵的冷却密封装置,在冷却腔内的第二密封组件发生磨损的情况下,通过调节部件调节第一静环与第一动环之间的间距,使第一静环与第一动环的端面相贴合,从而通过第一静环与第一动环形成新的密封组件来起到密封的作用,以防止冷却液从冷却腔的第二端部流出至泵外,并且对调节部件进行操作不会影响泵的运转,提高泵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泵的冷却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静环压盖的俯视图;
19.图3为静环压盖的剖面图。
20.其中,1

泵盖,2

冷却腔,21

第一端部,22

第二端部,23

冷却液进口,24

冷却液出口,25

排净口,3

螺栓,4

密封圈,5

第一静环,6

第一动环,7

主轴,8

第一密封组件,81

第二静环,82

第二动环,9

第二密封组件,91

第三静环,92

第三动环,10

弹簧座,11

叶轮,12

静环压盖,13

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泵的冷却密封装置,包括设置在泵盖1上的壳体13及静环压盖12,壳体13内设有冷却腔2,泵的主轴7贯穿冷却腔2及泵盖1,壳体13上设有与冷却腔2连通的冷却液进口23及冷却液出口24;冷却腔2的第一端部21设有第一密封组件8,冷却腔2的第二端部22设有第二密封组件9,第一端部21为靠近泵盖1的一端,第二端部22为与第一端部21相对的一端;冷却腔2的第二端部22与静环压盖12连接,静环压盖12上嵌装有第一静环5,第一静环5通过调节部件与静环压盖12连接,主轴7上套设有第一动环6,第一动环6位于冷却腔2的外部且与第一静环5相对设置,第一静环5与第一动环6之间设有间隙;调节部件用于调节第一静环5与第一动环6之间的间距,以使第一静环5与第一动环6的端面相贴合。
23.其中,如图1所示,第一密封组件8包括安装在设置在冷却腔2第一端部21的第二静环81及套设在主轴7上的第二动环82,第二密封组件9包括设置在冷却腔2的第二端部22的
第三静环91及套设在主轴7上的第三动环92;第二动环82与第三动环92通过弹簧座10连接,以通过弹簧座10的弹力使第二动环82与第二静环81的端面相贴合,以及使第三动环92与第三静环91的端面相贴合。
24.具体应用而言,在冷却腔2的冷却液进口23注入冷却液,充满冷却腔2后,与泵的主轴7进行热交换来对主轴7进行降温,然后再由冷却液出口24排出。在第一密封组件8及第二密封组件9密封效果良好的情况下,第一动环6与第一静环5之间存在间隙,从而避免了第一动环6与第一静环5之间产生摩擦而导致磨损。在第一密封组件8发生磨损的情况下,冷却液会通过泵盖1流入到叶轮11所在的部分内,而不会发生冷却液泄漏至泵外部的情况。而在第二密封组件9发生磨损的情况下,工作人员通过调整调节部件,从而减小第一静环5与第一动环6之间的间距,最终使第一静环5与第一动环6的端面相贴合来形成新的密封组件,以防止冷却液从冷却腔2的第二端部22流出至泵外,并且对调节部件进行操作不会影响泵的运转,提高泵的使用效率。
2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泵的冷却密封装置,在冷却腔2内的第二密封组件9发生磨损的情况下,通过调节部件调节第一静环5与第一动环6之间的间距,使第一静环5与第一动环6的端面相贴合,从而通过第一静环5与第一动环6形成新的密封组件来起到密封的作用,以防止冷却液从冷却腔2的第二端部22流出至泵外,并且对调节部件进行操作不会影响泵的运转,提高泵的使用效率。
26.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调节部件为螺栓3,静环压盖12及第一静环5上设有螺纹孔;螺栓3依次穿过静环压盖12及第一静环5的螺纹孔。
27.在第二密封组件9发生磨损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可通过旋转螺栓3,减小静环压盖12及第一静环5之间的距离,从而增加第一静环5的伸出量,进而减小第一静环5及第一动环6之间的距离,最终使第一静环5与第一动环6的端面相贴合。
28.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第一静环5与静环压盖12之间设有密封圈4。其中,密封圈4可采用o型圈,增设密封圈4,可以进一步增加密封效果。
29.可选地,如图2所示,调节部件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布在静环压盖12的圆周外缘。调节部件设置多个,可以保证第一静环5的稳固性,并且均布在静环压盖12的圆周外缘,可保证第一静环5受力均匀。
30.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第二静环81与冷却腔2之间及第三静环91与冷却腔2之间均设有密封圈4。其中,密封圈4可采用o型圈,增设密封圈4,可以进一步增加密封效果。
31.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冷却腔2还设有排净口25,利用排净口25可对冷却腔2内的冷却液进行排静,方便工作人员对冷却腔2内的部件进行维护。
32.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技术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33.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